引言
上世紀80、90年代是老一代國產動漫蓬勃發展的時期,一系列出色的木偶動畫、皮影動畫、泥塑動畫給當時孩子們的童年帶去了無數的歡聲笑語。而其中最為高產的當屬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很多知名的動畫工作者、配音演員都出自這個"國漫的殿堂",而《阿凡提的故事》則由曲建方為總導演。
據歷史學家推測,富有智慧、劫富濟貧的阿凡提大約生活在公元十二世紀前後的土耳其一帶,他留著長長的山羊鬍,帶著富有中東特色的小圓帽,喜歡倒騎毛驢的形象深入人心。
這部動漫正是以阿凡提為主角,生動形象地演繹了許多令人捧腹的小故事,體現了勞動人民積極樂觀的心態,向世人傳遞了豁達向上的生活態度和滿懷激蕩的正義感,受到中東以及中亞地區人民的廣泛喜愛。
動畫製作背景:實地走訪、精雕細琢
縱觀古今中外的經典故事,其實聰明善良的小人物捉弄愚蠢的壞人這種場景屢見不鮮,因為這一情節設定迎合了廣大人民的口味。充滿異域氣息的環境背景、誇張生動的人物造型、幽默詼諧的臺詞對白,都使得"阿凡提"這個有趣的形象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他讓貪婪的巴依老爺屢屢吃虧卻有苦難言,讓高高在上的國王望而生畏唯恐避之不及,他讓一切醜惡的東西充分暴露出來,以一種出其不意的方式得到其應有的報應。
自從由中亞傳入中國新疆一帶,特別是1979年首次被塑造成木偶形象後,阿凡提的形象很快得到了老百姓的歡迎。
阿凡提系列木偶動畫正是在新疆人民口耳相傳的民間故事基礎上改編而成的。作為智慧的象徵,阿凡提不僅嫉惡如仇、愛憎分明,而且為人處世非常幽默風趣,不管遇到什麼樣的難題總能拿出一套讓人意料不到的解決辦法。以巴依老爺為代表的王公貴族對他望而生畏,而廣大窮苦老百姓則信賴他、愛戴他。老一輩動畫創作家們利用大線條、塊面積的粗獷筆法,設計出造型突出、性格鮮明的漫畫式人物形象,每一個鏡頭都散發著趣味性和幽默感。
為了塑造好「阿凡提」的外貌特徵,當時的攝製組人員還專門兩次去往新疆進行實地考察,深入了解當地的風土民情,並廣泛搜集阿凡提的故事和原型,最後將一塊塊碎片拼在一起,終於勾勒出一個具體、生動的"阿凡提"形象:山羊鬍、鷹鉤鼻、小圓眼、小葉眉;戴小帽、裹頭布、彈樂器、騎毛驢。
當然,最重要的一點是,他始終與勞苦大眾站在一起,生平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為老百姓謀福利。而老一輩藝術家們高超的配音功底更是將他的幽默和智慧展現得淋漓盡致,向觀眾呈現出一個鮮活飽滿的動畫形象。
中國維吾爾族人民借用這個來自中東地區的外來形象,作為反抗歷代反動統治和封建世俗觀念的理想化身,他凝聚了勞動人民愛憎分明的感情和真實善良的品質,反映了勞動人民對於美好生活的追求和願望。關於他的各種傳奇故事,題材廣泛、構思巧妙、言簡意賅、充滿趣味。
新中國成立後,《阿凡提的故事》在國內先後出現了漢語、維吾爾族語、蒙古語、哈薩克斯坦語和藏語等五種文字版本,其中由戈寶權主編的漢語版本共計收錄了393則故事,是最為全面的一個版本。
人物設定及故事簡介:正義、智慧、勇敢的化身
有學者認為,「阿凡提」本人其實並不存在,只是一個稱號。它源自於突厥語,本意為「老師」,是對有學問之人的一種尊稱。
在民間傳說中,人們賦予阿凡提這個形象的人物設定也不盡相同:有時他才高八鬥、學富五車,有時卻目不識丁、樸實無華;有時他是皇帝身邊的一位大臣,有時又變成了雲遊四方的單身農民;他還從事過很多不同的職業,包括車夫、剃頭匠、蜂蜜商、醫生......
雖然阿凡提的人物形象充滿靈活的變數,但是有一條自始至終從未改變,那就是他敢於仗義執言、為百姓做主的正義形象。對待自私貪婪的國王、大臣和財主,他針鋒相對、反唇相譏,令他們出盡洋相;對待受苦受難的平民百姓,他又變得和藹可親,總能站在對方的立場上考慮問題,在言語歡笑中使讀者感悟人生的哲理。
有一天,阿凡提去趕集的時候突然感覺有些餓了,便找到一家飯店填填肚子。可是剛要進門的時候,他便看見掌柜的正揪住一個窮漢的衣領大聲吆喝:「你這個窮漢!不給錢就想走,沒那麼便宜!」衣衫襤褸的窮漢不甘示弱,回嗆道:「我又沒有吃你家的飯,憑什麼要給你錢!」
阿凡提剛好是個愛打抱不平的人,於是他趕忙走上前去,笑嘻嘻地問掌柜的:「這個人為什麼要給你錢呢?」掌柜地看了阿凡提一眼,沒好氣地答道:「他在我飯店門口坐了好半天,飯菜的香氣都被他聞到鼻子裡去了。後來他還從懷裡掏出一個餅來,就著我家的菜香把餅吃完了,吃完了拍拍屁股就想走。你說,世上哪有這麼便宜的事兒!」
阿凡提又轉過頭問窮漢:「事情的經過是這樣嗎?"窮漢答:"我本來是打算來這裡吃頓飯的,可是發現身上帶的錢不夠了,沒辦法,只能吃我自己的餅。沒想到這個黑心掌柜居然要我給他聞菜香的錢,哪有這種道理!」
阿凡提明白了來龍去脈之後,心裡很快就有了主意。他對窮漢說:「你把身上帶的錢都給我,我會讓你們都滿意的。」只見阿凡提將兩隻手握在一起,幾枚錢幣握在手掌中,然後拿到掌柜的耳朵旁使勁晃,錢幣發出了清脆的聲響。阿凡提問掌柜的:「你聽到錢響的聲音了嗎?」掌柜的非常想得到這些錢,滿臉堆笑地說:「聽到了,聽到了!」
正當他伸出手準備接錢的時候,沒想到阿凡提居然把錢全部又還給了那個窮漢,並讓他離開。
掌柜的頓時就不樂意了,他攔住阿凡提和窮漢,氣呼呼地說:「你憑什麼讓他不給錢就走?」阿凡提笑著回答說:「他聞了你店裡的菜香,你聽了他身上的錢響,所以你們倆之間'兩清'了,他為何不能走呢?」掌柜的無言以對,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窮漢離去。
「阿凡提」形象的精神內核:反抗權貴勢力、維護公平正義的守護神
除了《聞菜香與聽錢響》,還有《驢說話》《比智慧》《巧斷案》《吝嗇鬼》等家喻戶曉的阿凡提故事,無不體現了阿凡提的談笑風生的智慧和振奮人心的正義感。他是非分明、嫉惡如仇,對於貪婪自私、唯利是圖的權貴和商人總能剛正不阿地進行抗爭,而面對勤勞、淳樸卻受盡壓迫的平民百姓卻有一股發自內心的同情。更為難能可貴的是,他總能用一種智慧和幽默的方式化解雙方之間的矛盾,為老百姓保住自己的利益。
其實在古今中外的正史和文學作品中,像這種善良的小人物讓愚蠢的權貴出洋相的典故比比皆是,體現的都是勞苦大眾追求美好生活的嚮往和心願。從「詩仙」李太白不畏權貴讓高力士脫靴,到108梁山好漢水泊聚義劫富濟貧;從扶危濟困除暴安良的南宋活佛濟公,到歐洲童話中的白雪公主、灰姑娘的故事......無不飽含著對貧苦大眾的偏愛和祝福,以及對倚仗權勢作威作福之人的批判和諷刺。
結語
《阿凡提的故事》不僅僅是民間口耳相傳的寓言故事,其中更寄寓著千百年來勞苦大眾反抗權貴和不公的決心,以及對於美好生活的樂觀和嚮往。老一輩藝術家們用生動的筆觸、詼諧的對白描繪出一個智慧、勇敢、幽默的阿凡提形象,蘊含了對剝削勢力的深刻諷刺,以及對人民百姓的美好祝願。通過娓娓道來的故事筆法向世人講述深刻的哲學道理,這正是中國國產動漫獨特的魅力。
參考文獻:
《貞觀政要》
《太平御覽》
《鐫峰語錄》
《阿凡提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