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李淼)12月28日,四川省農業廳在成都舉行第五屆「稻香杯」優質米評選結果發布暨優質大米品牌展示會,正式向社會發布和推介四川優質稻種和優質大米品牌,全面展示近年來四川優質稻育種、生產和開發取得的豐碩成果。
A、時隔11年再評,川米味道全面直逼泰國米
「稻香杯」優質米評選既是展示四川優質稻品種選育成果的重要平臺,也是推動優質稻生產與開發的重大舉措。
四川省農業廳總經濟師肖小餘透露,從1985年到2005年,該廳已舉辦五次優質米評選,其中「稻香杯」評選開展了四屆,今年是第五屆。
時隔11年重啟「稻香杯」優質米評選,正是四川在糧食生產領域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的重大舉措。
多年來,「川米不好吃」一直是「川米」在消費者心中的傳統印象。但本屆參評品種在整體水平上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刷新了世人的觀念。
「品質更優!第三屆評選時達國標三級以上的品種屈指可數,第四屆時能達到國標二級的也鳳毛麟角,而本屆達到國標一級的有3個,國標二級的14個,國標三級的8個,國標二級以上品種佔到參評總數的65%。」肖小餘介紹。
不僅優質,而且高產。第三屆「稻香杯」品種平均畝產400到450公斤,第四屆平均畝產500-550公斤,而本屆品種據三個試驗點測產,平均單產694公斤。除早熟品種外,其餘品種單產均在600公斤以上。其中,單產超過700公斤的有12個,佔參評品種的46%。
在四川省農業廳糧油處處長劉代銀看來,食味更佳最值得欣喜,「這次品鑑候特地把泰國米混在其中,川米專家食味鑑評參評品種平均得分76.4分,泰米83分,四川有1個品種食味得分超過泰米,有4個品種接近泰米。」
劉代銀表示,這些優質、高產而且食味品質較好的品種,對今後四川優質稻生產和產業開發將起到很好的導向和有力的推動作用。
B、生產開發全面突破,全省2/3 水稻已是優質稻
四川是水稻品種選育大省,每年審定品種均在20個以上,全國領先,川優6203、宜香2115、德優4727等一批優質、高產和抗病新品種,有效地緩解四川中高檔優質稻缺乏之困,在全國率先實現了第四次品種更換。
「2017年,四川選育國標3級以上新品種14個,同比增長6倍,其中,國審1級優質稻品種2個,四川育成的國標1級稻品種已達3個。」肖小餘介紹。
近年來,四川加大優質水稻新品種試驗示範推廣力度。2017年全省推廣國標三級以上的優質稻面積達1992.4萬畝,佔全省水稻面積的66.5%,其中,國標二級佔25.8%,標誌著四川水稻生產優質化率進一步提升、稻米品質總體改善。
同時,中糧集團、川糧米業、花中花農業等加工企業也積極參與四川優質糧食產業化開發,通過「圍繞龍頭建基地,依託企業抓訂單」,開發了金滿倉、福瑞喜、蜀中香米、彝家香米等「川米」品牌,受到廣大消費者喜歡。
記者梳理發現,近年來,川米不斷闖出大名堂。廣元市昭化區的「女皇貢米」獲「第14屆中國(廣州)國際食品展暨廣州進口食品展覽會金獎」,「宣漢桃花米」躋身「2016 中國十大大米區域公用品牌」,西充航粒香有機大米不僅進入成都伊藤洋華堂等高端市場,並在京東、天貓等平臺銷售,遠銷廣州、北京等地。
經營方式也加速轉變,2016年四川納入補貼的各類水稻種植大戶達10281戶,水稻綜合機械化水平達58.9%以上。崇州、三臺等地還積極探索「稻漁綜合種養」 「稻鴨共棲」「等「水稻+」模式,走出了優質水稻綠色高效開發新途徑。
C、補齊產業化開發短板,重塑川米形象
肖小餘表示,目前四川優質稻總體水平依然不高,品質還不能完全滿足消費需求,特別是本地產高檔優質米市場份額還不大,與省外名牌米還有差距,同時,加工龍頭企業帶動力不夠,產銷銜接不緊,品牌效應不強,產業化開發亟待加強,「下一步,四川將以優質水稻為突破口,努力建成全國優質糧油產品生產基地。」
劉代銀表示,通過評選已經篩選一批好品質,將以獲獎品種為重點,普及推廣國標三級優質稻,優先發展國標二級以上優質稻,集中抓好川西平原、攀西安寧河流域、川東南、川東北等優勢區域,打造一批優質稻產業帶和集中發展區。
四川還將組裝和集成創新一批實用栽培技術,促進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融合,大力推廣標準化生產、測土配方施肥和綠色防控技術,積極推廣「稻鴨」、「稻漁」等循環生態種養模式,減少化肥農藥用量,確保質量安全和品質提升。同時,加快發展全程社會化服務,鼓勵新型經營主體參與優質稻生產基地標準化建設,加強綠色農業、有機農業、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基地認證。
四川各部門還將通力協作,把品種選育推廣與市場需求、綠色高產高效示範片建設與訂單生產基地建設、農業產業脫貧攻堅與優質稻開發促農增收緊密結合起來,以標準化生產和產業化開發為重點,積極探索農民增收、體系(或科研單位)搞活、企業盈利的多元化開發模式和利益聯結長效機制。
「還要加強產品包裝宣傳和品牌打造,做大做強一批區域品牌、企業品牌,進一步提升『川米』影響力和競爭力,樹立『川米』消費信心。」劉代銀表示。
三臺縣農業局副局長王璠告訴記者,將以此次獲獎品種為重點,到2020年將全縣40萬畝水稻全部建成優質大米基地,進一步做優做強做響三臺大米品牌。
以宜香4245獲得此次「稻香杯」特等獎的四川宜賓宜字頭種業公司總經理鄭剛表示,將調劑種源,確保四川區域供應,並繼續堅持精品戰略,將種子質量不斷提高到新的水平,並以合理價格惠及種植戶,「不斷重塑川米形象,讓四川人都能吃上自己種的優質稻米。」
四川省第五屆「稻香杯」優質米評選結果(共23個品種)
特等獎:宜香4245、德優4727、隆兩優534獲「稻香杯」
一等獎:宜香優7633、深兩優5814、旌優127、川優8377、五山絲苗、晶兩優534、旌3優177獲「稻香杯」優質米
優質米獎:宜香優1108、川優6203、隆兩優黃莉佔、旌優華珍、晶兩優1377、隆兩優1206 、C兩優華佔、Y兩優1號、夢兩優黃莉佔、晶兩優華佔、內6優138、隆兩優1813、天優華佔獲「稻香杯」優質米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