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他終於給打敗了,而且一點補救的辦法也沒有,於是他走回船梢,發現舵把的斷成有缺口的一頭還可以安在舵的榫頭上,讓他湊合著掌舵。他又把麻袋圍在肩膀上,然後按照原來的路線把船駛回去。現在他在輕鬆地駛著船了,他的腦子裡不再去想什麼,也沒有感覺到什麼。什麼事都已過去,現在只要把船儘可能好好地、靈巧地開往他自己的港口去。夜裡,鯊魚又來咬死魚的殘骸,像一個人從飯桌子上撿麵包屑似的。老頭兒睬也不睬它們,除了掌舵,什麼事兒都不睬。他只注意到他的船走得多麼輕快,多麼順當,沒有其重無比的東西在旁邊拖累它了。
5.上面語段對桑地亞哥的描寫,主要採用了__________描寫和_____________描寫的手法。
6.理解「他想:我希望不必再去跟它們鬥啦。我多麼希望我不必再跟它們鬥呀」這句話的含義。
7.「他知道鬥也不會贏了」「他知道一切都完了」但他仍「不顧一切」地與鯊魚搏鬥。桑地亞哥身上體現了真正的勝利者怎樣的氣質?
8.「吃吧,星鯊。做你們的夢去,夢見你們弄死了一個人吧。」桑地亞哥的語言反映了他怎樣的內心世界?
9.語段描寫的是桑地亞哥最後一次與鯊魚搏鬥的情景,試用簡要的語言分條概括這次搏鬥中的「悲壯」色彩體現在哪些方面。
象徵 象徵是藝術表現手法的一種,往往指用具體的事物表現與之相似或相近特點的概念、思想和感情。如用火炬象徵光明,運用象徵手法,必須藉助於豐富的聯想和想像,抓住象徵體與本體之間具有內在聯繫的因素,加以展示和描繪,以更好地服務於主題的表現。
在文學作品中,象徵手法的運用,可以避免文章主題和情感表達的直白,而使之顯得委婉、曲折、含蓄、蘊藉。
意蘊深刻的象徵是海明威創作的一大特點。小說中的「大海」「馬林魚」「獅子」「鯊魚」象徵什麼,只要聯繫作者的生平及當時的社會環境,就不難得出答案:大海——變幻無常的生活;馬林魚——人生的理想;獅子——勇氣和力量;鯊魚——無法擺脫的悲劇命運。
《老人與海》導航參考
(一)自主構建
1.Qīngèqíshìgānǎngshìyáoróu lìnzuànniánchuōsǔn
(二)文本解讀
1.老人共進行了五次艱苦卓絕的搏鬥。分別是一條鯖鯊、兩條星鯊、一條犁頭鯊、兩條星鯊、成群結隊的鯊魚。
2.魚叉和繩子,繩子斷了,魚叉沉了;綁著刀子的槳,鈍了;綁著刀子的槳,斷了;短棍;短棍,舵把,舵把折了。
3.第一次:在和大馬林魚搏鬥三天兩夜後,手受傷了;第二次:手上的傷加重;第三次:吃點馬林魚肉,攢些力氣,手淌血;第四次:覺得自己已經死了,手痛,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第五次身體又痛又發僵,傷口和身上一切用力過度的部位都因寒冷而痛得厲害。
4.捕到魚,並順利返回。他充滿自信,卻沒有達到目的。
5.有,但他戰勝了自己。
6.通過這些情節,我們可以看出老人桑地亞哥那種堅強、剛毅、勇敢、無畏地面對痛苦和死亡的形象,表現出無論情況多麼嚴重,困難多麼巨大,死神多麼可怕,他都不失人的尊嚴,不失勇氣和決心的硬漢子這個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
(三)討論、探究
明確:1.第一次搏鬥前:他有堅強的決心,但不抱多大的希望。他想:「能夠撐下去就太好啦」,「這也許是一場夢。我不能夠阻止它來害我,但是也許我可以捉住它。」第一次搏鬥後:「可是一個人並不是生來要給打敗的」,「你盡可把他消滅掉,可就是打不敗他」,「別想啦,老傢伙。」「還是把船朝這條航線開去,有了事兒就擔當下來。」
第二次搏鬥前:他想「不抱希望才蠢哪」。第二次搏鬥後:他想「我現在還有什麼事兒可想呢?沒有。什麼也別去想它,只等著後邊的鯊魚來到吧。但願這真是一場夢……也許結果會很好的」。
第三次搏鬥後:他想「這一回它們可把我打敗了。我已經上了年紀,不能拿棍子把鯊魚給打死。但是,只要我有槳,有短棍,有舵把,我一定要想法去揍死它們。」……
第四次搏鬥後:「跟它們鬥」,「我要跟它們鬥到死。」
第五次搏鬥前:「……我應該有點兒運氣的。『可是沒有呀,』他說。『你走得太遠,把運氣給敗壞啦。』」「別胡說八道啦……也許你的運氣還不小呢。」第五次搏鬥後:……「是什麼把你打敗的呢?」「什麼也不是」,「是我走得太遠啦。」
2.表明了老人內心豐富的情感世界,完全不是莽漢一味打打殺殺,如果沒有這些心理描寫,那麼我們所仰望的「硬漢」風度無疑是蒼白的,僅僅憑著捕撈馬林魚、力搏鯊魚而表現老人的堅韌、不屈,那麼老人的形象將是殘缺無力的。從以上的內心獨白中不難發現老人桑地亞哥在困難面前不膽怯,勇於挑戰,自信,自強,決不屈服的硬漢作風。
3.中國小說,特別是傳統小說一般不擅長心理描寫,常常注重人物的語言和動作描寫,有的心理描寫也往往通過人物的表情神態,人物的下意識動作等描寫,從側面來表現,很少有大量的靜態心理描寫。
而外國小說就不同,以本篇為例,作者用了大量的篇幅來刻畫老人的內心世界,特別是人物內心獨白,再加上回憶和夢境的內容,就把老人的個性有血有肉地展示在讀者的眼前。中國當代小說中的意識流小說就在這方面有長足進步。
(四)精彩展示
這部小說表現了一種奮鬥的人生觀,即使面對的是不可徵服的大自然,但人仍然可以得到精神上的勝利。也許結果是失敗的,但在奮鬥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人如何成為一個頂天立地的大丈夫。就如這位老漁夫一樣,雖然老了,倒黴、失敗,但他仍舊堅持努力,而能在失敗的風度上贏得勝利。
這是一場人與自然搏鬥的驚心動魄的悲劇。老人每取得一點勝利都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最後遭到無可挽救的失敗。但是,從另外一種意義上來說,他又是一個勝利者。因為,他不屈服於命運,無論在怎麼艱苦卓絕的環境裡,他都憑著自己的勇氣、毅力和智慧進行了奮勇的抗爭。小說中的大海和鯊魚象徵著與人作對的社會與自然力量,而老人在與之進行的殊死搏鬥中,表現了無與倫比的力量和勇氣,不失人的尊嚴,雖敗猶榮,精神上並沒有被打敗。可以說,這樣一個形象,完美地體現了作者所說的「你盡可把他消滅掉,可就是打不敗他」的思想。
(五)檢測反饋答案
1/C 2/D3/C
4. 思路解析:A項中「啊」後面的逗號應在引號內,提示語「他說」後的冒號應改為逗號。B項中「你想得太多啦!老頭兒。」引號內感嘆號改為逗號,「老頭兒」後用感嘆號,因為感嘆號只能用在句末,不能用在句中。C項中「我有槳、有短棍、有舵把」兩個頓號應改為逗號,這是三個短句。
答案:D
5.思路解析:語段中更多的是通過自言自語、內心獨白來展示人物的內心世界,表現人物的精神氣質;動作描寫也很傳神。
答案:心理動作
6.思路解析:這是特定情境中戰鬥者特有的願望、心理狀態,並不是畏懼戰鬥的心聲。
答案:這是幾乎為戰鬥而耗盡精力的戰鬥者的本能願望,是戰鬥暫趨平靜時主人公的心理狀態,當情勢危急時,他又會毫不猶豫地投入戰鬥。
7.思路解析:可以就主人公的心理、行為加以分析。
答案:真正的勝利者在意的不是物質上的所得或者一個空名,而是面對險惡形勢,毫不氣餒、不屈不撓地鬥爭下去,在精神上壓倒敵人。
8.思路解析:「夢見你們弄死了一個人吧」,可以看出桑地亞哥堅定自信、戰鬥到底的決心。
答案:蔑視對手,不甘失敗。
9.思路解析:「悲壯」場景,具有巨大的力量和威勢,會引發人們的崇高感,使人驚心動魄,起敬畏之情。可以從語段中主人公搏鬥的背景、主人公又痛又發僵的身體、明知失敗仍不折不撓的心理感受、搏鬥的武器、最終的戰果等方面加以概括。
答案:①猛烈的海風,波濤洶湧的大海;②主人公的身體狀況;③主人公的心理感受;④簡陋的「武器」;⑤僅剩殘骸的死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