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我對八字比較有興趣,應該看什麼書呢?能不能推薦一下!」
經常有八字愛好者問易火這個問題,在這裡,做個統一的回覆!
對八字有介紹的書,歷史以來非常多,數之不盡。但經典,也就那麼幾本而已,比如《淵海子平》、《滴天髓》、《三命通書》等等。但這些,都不是易火今天要推薦的。
學八字,一定要搞清楚,你是對八字有興趣,只是想了解一下還是想以此成為從業者。如果只是有興趣,就像對星座學一樣,作為生活的一種樂趣,那易火下面的介紹,就能對你有一定的幫助。只要稍微研究三五個月,基本就能達到目標。但如果你想成為從業者,那是遠遠不夠的,即使你把《淵海子平》、《滴天髓》都讀完了,還是沒法達到論命的程度!那一定是一個三五年以上的學習,加幾百上千條命例的研究實戰方可初步掌握。
很多外行的人,總以為學八字,都是那些不愛讀書的人才學的。其實這是對八字學的一個普遍性錯誤理解。命深如海,八字研究,並不比讀一個大學更輕鬆,涉及到的專業書籍,更是遠遠超乎一般人的想像,歷史上,高學歷者比比皆是,更不用說現代對八字的研究者中,很多也有著高學歷的特徵。那些總以為自己是最聰明,總是一句迷信置之的人,對廣大八字研究者來說,你們又何償不可笑,無知的可笑!存在即合理,任何理論,在自己沒有深入研究幾年的情況下,去談真偽,都是極度可笑的。八字被明朝《永樂大典》和清朝《四庫全書》列入其中,又豈是連天幹地支是什麼都數不全的人可以隨意做評價的?預測學,在經歷近代幾次的打壓中,依然能興起發展,說明其必然有頑強的生命力所在。
八字是門不完善的理論,這是不得不承認的!不同時代,不同派系,不同大師給八字理論傳承帶來了極大的幹擾,你要在不同的派系,不同的理論之間不斷的做選擇。因為,它並不像我們當代的基礎理論,都是有標準答案或標準教案。你要不斷的去辯真偽,沒人能告訴你正確答案,即使你認為已經是大師中的大師,他們的話,一樣互相矛盾。比如男命以食傷為子女,還是以官殺為子女的問題,就爭論了幾百年,各有各的說法。民國三大命師之一的韋千裡,在《千裡命稿》中強調,一定是以食傷為子女。同樣是民國三大命師之一的徐樂吾則在《子平真詮評註》中認為,不可死執一理,要區分情況。《窮通寶鑑》更有用神為子,生用神的喜神為妻的說法。再說格局,有的認為不需看格局,有的認為需看格局,但格局用神又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以用神即格局,有的則批判用神即格局,更有的認為命局格局有兩種以上,類似這種爭議,在八字中,比比皆是。
這此對八字初學者造成極大的困擾,很多學八字的同道者往往就是因為這樣,在無法辨真偽的過程中,選擇放棄。我們在學習過程中,可以把幾種說法的疑慮,放在心底。你學哪本古籍,先暫且以該古籍的論斷當為正確的,回頭再以批判的角度,多種角度去辨真偽,最終達到去偽存真的目的。現在很多的斷語,不能亂用的原因就在於此,你得清楚,別人的理論基礎是什麼,不明白此點,亂用起來,就互相矛盾而不自知。
今天易火推薦給初學者的書籍,大家可以抱有各種看法,但應先以存疑的態度看,再在實踐中檢驗。
八字愛好者,可略過八字排盤的過程,只要會使用八字排盤軟體即可,不必深究其來源。重點是在學八字的整個過程中,保持興趣!沒有實戰性,又太過枯燥的理論,就很難達到此目的。
臺灣已逝命理大師梁湘潤《子平基礎概要》、《子平教材講義》。這兩本書,對專業知識要求比較低,但又能讓初學者即學即用,能感性認識八字。但這兩本書是繁體字寫的,暫未看到有簡體版本。梁師的書,有點囉嗦,但也剛好適合初學者。初學者只需看他這兩本即可,他的其它書,不建議讀,
對八字有感性認識之後,如果還對八字有興趣,可以買邵偉華《四柱預測學入門》,推此書,在於此書對基礎理論的講解,基本都有涉及,而且一些掌訣還算全面,有助記憶。八字基礎方面的理論,基本都是大同小異。這個階段,是在確認你對八字是真的有興趣後的進階,是要記不少基礎理論的,記得越熟,對後面的幫助就越大,這是沒法跳躍的,必須沉下心來。
對初學者,並不建議一開始就看古籍,這樣很枯燥,不利於保持良好的心態。
接著,可以讀民國三大命師韋千裡的《千裡命稿》,這也是基礎方面的書,能解決心中很多的疑問,比如量化天幹五合的條件,一般格局的判斷及喜忌等。
初階過後,就可以研讀古籍了,進階的書籍是《子平真詮》,《神峰通考》、《淵海子平》、《窮通寶鑑》,這是中階進階書籍,建議都看,不要人云亦去,看多了,你才更有判斷力!把這些書讀透後,對現代人寫的書,可以選擇性讀,增進視野,就可以進入實戰階段驗證了,
高階就是《三命通會》、《滴天髓》,讀這些書,基本是三五年過後了,到時自然知道怎麼讀,不必易火多話。
易火認為,學八字,重點在於保持興趣,沒有興趣是無法耐得住長期的枯燥,一開始功利心太強,肯定是無法堅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