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舟一號甲火箭「一箭雙星」帶著「武漢」升空!

2020-11-15 四月網

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發射瞬間(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供圖)

快舟一號甲火箭「一箭雙星」帶著「武漢」升空!中國開建天基物聯網星座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劉揚】5月12日是第12個全國防災減災日。當天上午9時16分,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中國用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將「行雲二號」01星(命名為武漢號)和「行雲二號」02星兩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作為中國航天科工天基物聯網星座的首發星——「行雲二號」將正式展開在軌技術驗證和應用測試。衛星進入預定軌道後,將為智能貨櫃監管、極地環境監測、地質災害監測、氣象數據預報、海洋環境監測、海上運輸通信等多個行業提供應用測試,並為後續天基物聯網的組網奠定基礎。

圖源:中國航天科工集團

據介紹,「行雲工程」計劃分α、β、γ三個階段,將在2023年前後建成由80顆低軌通信衛星組成的天基物聯網星座,以解決目前地面物聯網業務因蜂窩通信網絡覆蓋率嚴重不足(陸地覆蓋率約為20%,海洋覆蓋率不到5%)而導致「通信盲區」難題,實現真正的全球萬物互聯。

本次發射的「行雲二號」01星、02星,是「行雲工程」α階段的兩顆技術驗證星,由中國航天科工所屬航天三江航天行雲科技有限公司自主設計研製。據了解,「行雲二號」01星、02星在國內低軌星座中首次採用了星間雷射鏈路技術,即在軌衛星之間可通過雷射通信技術實現遠距離通信,可以不依賴地面站的轉傳,從而提高通信服務的實時性。此外,兩顆衛星在國內首次採用星載數字多波束通信載荷,通過自主創新的先進通信協議,實現了衛星海量短數據接入,從而成為國內最早實現運營、管理、服務一體化集成的星座系統。

執行此次發射任務的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由航天科工火箭技術有限公司抓總研製,具有飛行可靠性高、入軌精度高、準備周期短、保障需求少、發射成本低等特點,主要為300公斤級低軌小衛星提供發射服務。作為一型成熟的固體運載火箭,快舟一號甲已成功完成8次發射任務。

此次發射,是快舟火箭和「行雲衛星」首次「合體」。為確保發射任務順利推進,航天三江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巨大挑戰,積極有序推動復工復產,用實際行動為武漢加油。將此次發射的行雲二號01衛星命名為「行雲武漢號」,並通過在箭體上塗刷「英雄武漢·偉大中國」和「致敬醫護工作者群像」的方式,致敬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和廣大醫護工作者。

責任編輯:東方

來源: 環球時報-環球網

相關焦點

  • ...甲火箭「一箭雙星」帶著「武漢」升空!中國開建天基物聯網星座
    當天上午9時左右,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中國用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將「行雲二號」01星(命名為武漢號)和「行雲二號」02星兩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作為中國航天科工天基物聯網星座的首發星——「行雲二號」將正式展開在軌技術驗證和應用測試。
  • 「一箭九星」!長徵十一號海上發射成功升空
    據央視新聞報導,2020年9月15日9時23分,我國在黃海海域用長徵十一號海射運載火箭,採取「一箭九星」方式將「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這次任務也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46次發射。
  • 一箭雙星發射成功!「海陽出廠」長徵十一號遙九火箭一飛沖天
    12月10日4時14分,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起飛,以「一箭雙星」的方式將「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簡稱GECAM)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長十一火箭點火升空(胡藍月 攝)▲ 長十一火箭一飛沖天(胡藍月 攝)長十一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一院研製,截至目前共計完成9次陸地發射任務和2次海上發射任務,創造了十一連勝的佳績。
  • 我國「一箭雙星」再發兩顆「北鬥星」 完成北鬥三號全球系統核心...
    新華社西昌12月16日電(李國利、鄧孟、劉藝)我國16日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一箭雙星」再次成功發射兩顆「北鬥星」,全面完成北鬥三號全球系統核心星座部署。 至此,北鬥三號全球系統24顆中圓地球軌道衛星全部成功發射。
  • 吉林一號衛星總指揮:從一箭20星到一箭三星難度未降
    11月21日12時50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六號運載火箭以一箭三星方式,將吉林一號視頻04、05、06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高度為535公裡的太陽同步軌道,這將極大提升我國商業遙感衛星的服務能力,促進我國商業航天的發展。吉林一號04、05、06星是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自主研製的商用高解析度光學遙感衛星。
  • 一箭九星海上發射真划算
    作者:便宜馬轉載授權(文末留言,或添加微信/手機號:17717324202)昨天,我國在黃海海域用長徵十一號海射運載火箭,採取「一箭九星」方式將「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成功送入預定軌道!這次上天的九星裡,包括前一陣子發射失敗的「B站視頻衛星」在內的3顆視頻成像模式衛星和6顆推掃成像模式衛星。
  • 美國新載人火箭「戰神一號」即將升空(圖)
    明年美國將停止使用太空梭,而「戰神一號」火箭就是為了代替太空梭而開發的新一代載人火箭。它造價4.45億美元,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火箭,高度超過了美國自由女神像,工程師為把它從飛機棚拖到了四公裡外的發射臺,用了整整一夜的時間。  「戰神一號」推力大、可靠性高,是美國新一代載人飛船「獵戶座」的發射任務火箭,同時具備發射地球軌道和月球軌道能力。
  • 點火8分鐘偏離軌道,「一箭雙星」失敗
    作為一個航天大國,中國在航天上取得的成就不容小覷,尤其是在2020年,嫦娥五號、長徵5B、天文一號、北鬥系統,每一個都是舉世矚目的壯舉,讓其他國家眼紅不已,但不是每個國家都要這樣的實力,能在航天領域取得非凡成就。
  • 點火8分鐘偏離軌道,「一箭雙星」失敗
    據環球網報導,歐洲阿麗亞娜公司的「織女星」運載火箭在點火8分鐘之後偏離軌道,搭載的兩顆衛星均未能送上預定軌道,歐洲的「一箭雙星」發射計劃慘遭失敗。太空上頻頻失利的歐洲事實上,這並不是「織女星」運載火箭在近期的首次失敗,在2019年的7月11日,「織女星」運載火箭在發射阿聯的軍用鷹隼遙感衛星時,火箭在升空之後,二級火箭點火失敗,衛星和火箭全部墜入海中,價值5.5億美元的衛星煙消雲散。
  • ...探測器」、「空間站」——助攻「天問一號」的「胖五」身懷...
    7月23日,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實施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任務)。據新華社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伴隨著震耳欲聾的轟鳴聲,「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在天際劃出一道金色曲線,經過2000多秒的飛行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
  • 「火箭院杯」2018年中國航天、世界航天十大新聞評選揭曉
    作為我國主力型號火箭,長徵三號甲系列運載火箭年發射14次,達到全年發射總量的1/3以上,這也是該系列火箭自1994年首次發射成功以來第一次年發射超過10次。  此外,2018年我國還用快舟一號甲固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將微釐空間一號試驗衛星。我國首枚民營運載火箭朱雀一號也實施了發射,但發射未能獲得成功。  據悉,2016年,中國航天發射達22次,與美國並列世界第一。
  • 一箭九星!「吉林一號」高分03衛星海上成功發射
    15日9時23分,在海天一色的黃海海域,我國用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成功將9顆「吉林一號」高分03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此次任務是我國首次在海上以「一箭九星」的方式發射衛星。
  • 「一箭雙星」再發兩顆「北鬥星」 中國北鬥高密度發射創世界紀錄...
    12月16日,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一箭雙星」再次成功發射兩顆「北鬥星」。□新華社照片    我國16日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第52、53顆北鬥導航衛星,北鬥三號全球系統核心星座部署完成的同時,創造了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組網速度的世界紀錄。
  • 中國的「一箭五星」與外國的「一箭104星」誰更牛?
    央視媒體報導,4月26日12時42分,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創下了「一箭五星」的衛星組網紀錄(此前從未有過一次發射完成3顆以上衛星組網的情況),可謂成績驕人,讓我們為辛勤工作的航天人喝一聲彩。對於我國火箭發射,已然不是一個新聞,一箭多星技術早在上世紀80年代,我國就已經掌握。
  • 【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今天我國在海南島東北...
    【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今天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 「胖五」將復出 重型火箭也不遠了
    12日,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抓總研製的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將北鬥三號導航衛星以「一箭雙星」的形式送入預定軌道。這也是2018年以來,長徵系列火箭完成的第7次成功發射。43天7次發射、平均每次不到一周……這些只是今年長徵系列火箭高密度發射的一個縮影。  今年我國長徵系列運載火箭預計將有35次發射任務,發射次數將再創歷史新高,開啟「高密度」節奏。
  • 又一顆「京」字民營火箭即將升空
    來自北京的又一顆民營火箭即將升空。記者剛剛從經開區獲悉,亦莊企業星河動力(北京)空間科技有限公司的「穀神星一號」固體運載火箭「三合一」試驗取得圓滿成功,為明年火箭升空奠定基礎。「三合一」試驗全稱是二級發動機與伺服系統聯合熱試車及一二級級間熱分離試驗。
  • 一箭五星!長徵八號火箭首飛成功
    一箭五星!(郭超凱)北京時間12月22日12時37分,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以「一箭五星」的方式將5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北京時間12月22日12時37分,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以「一箭五星」的方式將5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宿東 攝  據介紹,長徵八號火箭是中國首個研製中未開展全箭模態試驗的中大型火箭,採用虛實結合的模態分析技術。長徵八號火箭的研製探索,可為後續其它大型、重型火箭的模態綜合技術奠定基礎,大幅縮短研製周期、降低研製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