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人和火箭的比賽從來不缺少話題,但凡打的焦灼,裁判的每一次判罰都會被拿到顯微鏡下觀察,虎撲程式設計師的頭髮可能也會瑟瑟發抖,故而中文世界裡將「火湖大戰」稱之為「聯盟春晚」。
不過雖然話題感和人氣都很足,但全須全尾的湖人和火箭還是有檔次上的差距,湖人依然是頭號的爭冠熱門,火箭現在還前途未卜,哈登到底什麼想法,外人無從得知。
退一步說,即便哈登留隊,他和沃爾也還處在磨合期,而詹眉已經是聯盟現在最好的二人組之一了,甚至可以把之一去掉。
雖說濃眉號稱「洛杉磯小伍德」,但遇上真正的伍德,濃眉顯然才是真正不講武德的那個。湖人的內線優勢奠定了本場勝利的基礎,且內線的較量也是本場比賽真正的勝負手。
火箭開局的第一次進攻是常規套路:伍德弧頂持球,哈登從底角提上和沃爾交叉掩護再和伍德打手遞手,這種起手式對於對方有大中鋒的陣容特別好用。
尤其持球的還是哈登這種超級擋拆手,你讓他借掩護深入到禁區之後,他的選擇——拋投、造犯規、給下順的中鋒餵餅,或者對手回收之後給到弱側底角的三分——太多了,這時對手陣營中的大中鋒就成了他的靶子。
那麼湖人陣中有大中鋒嗎?
有啊,小加索爾不就是嘛。傳統大中鋒遇到這種進攻,往往都是往籃下收,保護籃筐的同時儘可能用臂展幹擾,但是小加一開局的位置站的很靠上,他直接站到了罰球線的弧頂,接近三分的位置。
一般來說,大中鋒不會把位置提這麼高,因為大中鋒腳步慢,提到這麼高的位置,你身後的大片禁區都被完全暴露了。那麼此時如果你被突破,或者對方的大個子下順,就是輕鬆得分的機會。
但小加之所以敢提到這麼高的位置,給哈登的持球施壓,是因為幾乎所有球員都收回來保護禁區了,這裡頭最重要的是濃眉,濃眉敢於回收是因為他的防守覆蓋面積夠大。
最終這個回合,哈登把球傳給了左側底角看似被放空的塔克,但塔克接到球的時候,濃眉已經補到他身前了。他無法出手底角三分,只能選擇持球突破,卻因踩了邊線而以失誤告終。
但即便塔克不踩邊線,看當時的情況他也難以突破濃眉的防守,這就是濃眉厲害的地方和硬天賦上的差距。湖人的整個內線,因為濃眉的存在而變得固若金湯。
同時這也是湖人本場的策略:針對放空伍德、沃爾等人的三分,對火箭的持球人施壓,造失誤,推反擊。
火箭這邊尤其是登哥,明顯對湖人這種壓迫性防守準備不足,第一節只打了不到5分鐘就有5次失誤,第一節全隊8次失誤,登哥一個人就4次。
所以從場面上看,火箭打的比較毛躁,但他們的退防做的還可以,防住了湖人一些快攻,不然湖人第一節肯定不只25分。
進攻端登哥還是在想辦法,比如打一些無球,衝搶前場板的一些機動機會,但這些都是零敲碎打,不成體系的。
火箭當時最主要的問題,一個是準備不足,另一個就是伍德被打蒙了。登哥第一節就只給他餵了一個餅,其他時候這對組合基本都被湖人拆掉了,湖人在陣地戰的進攻也在有意找伍德,連小加索爾都去內線打了伍德一個2+1。再疊加上犯規麻煩,伍德完全喪失了比賽節奏。
這時考辛斯上來是本場比賽的第一個轉折點,考辛斯和哈登發起擋拆之後,湖人也在有意放空他的三分,但他上來就進了兩個,為球隊撕扯開了一些空間。
另外他對於籃板和禁區的保護,這種比賽的經驗,以及籃下肉搏的能力都比伍德要好得多。更不用說他還在和大莫裡斯的衝突中佔了便宜,直接讓大莫裡斯被驅逐了。
但是從本質上來說,考辛斯這是一個很危險的舉動,注意,我這裡說的危險並不是他和大莫裡斯在場上的推搡,而是兩人對於球隊不同的價值。
大莫裡斯被驅逐,頂多就是湖人的輪換被打亂一下,庫茲馬可以頂他的時間,只要內線的根基不動搖,湖人就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但是考辛斯不一樣,他當時相當於火箭的一個變壓器,上場直接改變了比賽節奏。如果他跟大莫裡斯極限一換一,火箭這邊內線就只剩一個兩犯的伍德了,很明顯是受影響更大的一方。
好在裁判手下留情,只給了考辛斯一個技犯,才使得他能有幫助哈登鬆綁的機會。但好景不長,第二節初,考辛斯因為切球切到詹姆斯頭部,直接被判了二級惡意驅逐,這是本場比賽的第二個轉折點。
火箭只得把伍德拿上場,但伍德顯然還沒緩過勁兒來,湖人放他投三分,他就沉迷於三分,一旦三分不中,湖人立刻就是長傳反擊——這是湖人最喜歡的節奏,一頓反擊之下,分差立刻就被拉開了。
伍德進攻端不順,防守端也繼續成為被重點照顧的對象,濃眉、哈雷爾和詹姆斯接連不斷地打他,於是成就了可能是伍德來到火箭之後,最慘的半場比賽。
考辛斯被驅逐的另一個影響是,沃爾發動擋拆最好的對象沒有了,伍德和沃爾的擋拆顯然還不嫻熟。沃爾只能試圖反覆衝擊籃筐,但湖人的內線實在是又高又硬,衝進去絕大多數時間都是挨帽,然後湖人又是反擊。
好在沃爾第二節進了兩個三分,否則場上的局面會更加難看,但即便如此雙方的分差也已經奔著20分去了。而濃眉上半場只用了8次出手就拿了21分,而伍德9中3隻得6分,高下立判。
第三節開局,湖人勢頭更猛,開局就是三分加連續反擊——詹姆斯長傳波普打成了一次,施洛德也在反擊中命中三分,看起來這已經是一場碾壓局了。
此時伍德終於醒了,成為了本場比賽的第三個轉折點。
首先是登哥適應了湖人的防守,他和伍德是一組的,得綁在一塊兒看。然後火箭把濃眉拉到了遠離擋拆發起的一側,讓他的回收需要更早的預判和更遠的移動,最後伍德自己也明白了,不能浪投三分了,得去籃下才行。
所以第三節中段的主題就是哈登和伍德的擋拆來回來去練小加索爾,小加腳步移動慢的劣勢被無限放大,同時伍德儘量到籃下進行殺傷。
這時的湖人打得也很有意思,或許是領先太多了,絲毫沒有和火箭壓節奏的意思。這種時候把球給詹姆斯,組織一兩次成功的進攻,穩一穩局面,火箭這波反撲就能慢慢被頂住。
但是那個時候詹姆斯都摸不著球,火箭徹底起勢,一度將分差追到了10分。所以說雖然整場比賽火箭看上去都被湖人壓制,但火箭並非沒有機會,第三節末,登哥帶隊對上湖人替補的時候就是最好的機會。
但是卡魯索對於哈登的防守和戈登的一頓操作,讓火箭沒能把那口氣徹底翻上來,最後等到濃眉和詹姆斯雙雙回來,火箭也就回天乏力了。
總體來說呢,全陣容的湖人很強,但比賽內容實際上一波三折,擁有哈登和沃爾的火箭看上去也能打上一打。
所以,最終的最終,火箭到底如何,還是要看登哥的選擇,要不咱再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