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重用貪財善妒的夏竦,不是糊塗,是因時制宜

2021-01-08 蕭邦老師的課堂

夏竦在《清平樂》中給人的印象並不好,全然一個奸臣的形象。他陷害石介、範仲淹等人,而且他還很貪財,出門時把兩輛馬車連在一起乘坐,在當時都是很奢侈的行為,因此大家都不喜歡他。

歷史上的夏竦也確實如此。他反對新政,嫉賢妒能,導致石介、範仲淹等人被貶,然而他之後卻一路高升,成為了樞密使,封為了英國公。

可能大家覺得宋仁宗是個昏君了,這種人還要重用他嗎?其實也不盡然,宋仁宗用夏竦有以下幾個原因:

1、夏竦能力強

夏竦能成為宰相,也是因為他有一定能力。夏竦四歲開始讀書,少年時就能寫詩文,算得上飽讀詩書之人。

夏竦的父親,在宋真宗時期因為抗遼犧牲了。於是朝廷賜給了夏竦一個小官。但是這個官職,養活不了他們一家人,於是夏竦在半道截住了當時的宰相李沆。

夏竦立即獻上他自己寫的詩集,李沆看了後,很欣賞夏竦的才華,上疏宋真宗,於是給了夏竦一個丹陽主簿的職位,夏竦從此進入仕途。

20歲時,夏竦被翰林學士楊徽之看中了,認為夏竦有宰相之才,夏竦的名氣也逐漸大起來。後來夏竦還用一首詩諷刺了他的上司丁謂,接著夏竦上疏阻止了宋真宗修建三神山。

夏竦在襄州(湖北襄陽)時,發生了饑荒,夏竦開倉放糧,並要當地的富戶出糧,賑濟災民。在夏竦的努力下,襄州四十多萬人平安度過災荒,宋真宗為此表彰了夏竦。

宋仁宗即位後,夏竦成為了戶部郎中,先後擔任過壽州(安徽壽縣)安州(湖北安陸)洪州(江西南昌)三州的知州。

在此期間,他平定了洪州的內亂,在山東青州時,他主持修建了我國第一座木結構的虹橋,解決了當地的水患。

從以上幾件事來看,夏竦有膽識,敢說敢做,而且頭腦靈活,遇到問題,能夠迅速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這樣的人,宋仁宗不用豈不可惜?宋仁宗用他也體現了宋仁宗的智慧。

2、夏竦有勢力

夏竦在宋仁宗時期算是一個老臣了,因為他在宋真宗時期就入朝為官了,他與呂夷簡,王曾等人都相交多年,這樣就使得他在朝中有一定的根基。

夏竦對下屬也很好,也贏得了一方人的心,比如夏竦在黃州時,他的下屬龐籍生病了,此時龐籍覺得他自己的病好不了,就請夏竦給他安排後事。

夏竦就安慰他,讓他好好養病,說他不會死,還會長壽,以後還會做宰相。沒想到夏竦一語中的,後來龐籍果然做了宰相。

因此龐籍非常感謝夏竦,對夏竦印象很好。這件事讓夏竦受到部下們的尊敬。夏竦的勢力也因此得到壯大,官至樞密使,成為管理軍事的最高長官。

夏竦任陝西經略安撫使時,還舉薦範仲淹為副使。因此可以看出來,夏竦為人能夠公私分明。雖然夏竦與範仲淹在政見上有分歧,但他有識人之才,也能做到唯才是舉。這也是他能擴大他自己勢力的一個重要原因。

夏竦掌握了軍權,其勢力又不斷擴大,宋仁宗對他有幾分顧忌,不敢不用他,也不能不用他。

夏竦雖然個人生活方面是存在問題,但是他在公事上是兢兢業業,恪盡職守的。而且他知人善任,又很欣賞有才氣的人,肯舉薦他們。這些是夏竦的優點。

當然,我們更喜歡德才兼備的人,然而德與才,能有一樣的人都很難得,德才兼備的人就更是鳳毛麟角,少之又少了。宋仁宗明白人無完人的道理,所以即使夏竦有缺點,還是重用了他。

當然重用夏竦的前提條件是,他不會因私害公。夏竦雖有私心,會針對與自己作對的人,比如石介,但他還是有道德底線的人,他遵守了職業道德,也沒有禍害朝廷。

宋仁宗對夏竦的包容,也說明了宋仁宗心思細膩,能用人之能,避人之瑕。凡是對朝廷有利的人他都會重用。人才濟濟,文化才能鼎盛。所以宋仁宗時期,宋朝達到了空前的繁榮昌盛。

同時也啟發我們,在公司的用人上,可以靈活借鑑宋仁宗的辦法。

一個人不做違法的事,能保留道德底線,即使有一些缺點,只要不會阻礙公司的發展,和公司的正常工作秩序,是可以重用的。

在沒有德才兼備的人可用時,我們可以退而求其次,用用夏竦這樣的人。然後在逐步推進,使其成為德才兼備的人。

《淮南子·氾論訓》中有一句話:「器械者,因時變而制宜適也。」意思是說,器械用具,同樣要根據時代的變化而變化,使之適宜使用。

器械如此,人亦然。「因時制宜」就是古人留給我們的智慧。

參考文獻:

《宋史·列傳四十二》

作者介紹:

蕭邦:喜歡中國歷史,對歷史人物、事件有獨到見解。希望通過文字還原歷史的真相,揭開歷史中鮮為人知的秘密。了解歷史,掌握現在,擁有生活的智慧。

圖片:來自網絡

往期文章連結:

無德無才的萬安,一路升級打怪做到內閣首輔,明憲宗才是始作俑者

漢景帝同意削番,為什麼又殺了晁錯

相關焦點

  • 《清平樂》中夏竦詭計多端,歷史上也確實如此,一句話讓天下佩服
    哪怕是被歐陽修等人所痛斥的夏竦,其實也是個可憐人。表面看起來,他詭計多端,心心念念就是宰相的位置,甚至破壞了「慶曆新政」,實際上他也不過在環海沉浮中身不由己。歷史上的夏竦,確實很有才華,很有能力。他本來並非正兒八經的進士科班出身,因為父親的戰死,才恩蔭獲得了官職。可是,父親是武官,他得到的第一份差事也是武職。在重文輕武的宋朝,這意味著夏竦的前途並不那麼光明。
  • 宋仁宗廢掉郭皇后,郭皇后是被宦官毒死的嗎?司馬光:死的很蹊蹺
    有一個叫王蒙正的蜀地商人,通過託關係把自己的才貌雙全的女兒送到宮中備選,被宋仁宗看中,但劉娥認為王氏太過妖豔,對年少的帝王不是好事,於是便把王氏賜給了劉娥的侄子劉從德為妻。然後,劉娥從眾多女子中挑選兩人,分別是郭氏和張氏,這兩人都出自功勳之家。宋仁宗看中了張氏,結果劉娥卻給他指定了郭氏為皇后。初,帝寵張美人,欲以為後,章獻太后難之。
  • 詩路天台┃《赤城》北宋·夏竦
    夏竦(985年-1051年)北宋時期大臣、文學家北宋時期大臣、文學家,古文字學家,初諡「文正」,後改諡「文莊」。世稱夏文莊公、夏英公、夏鄭公。字子喬,江州德安縣(今江西九江市德安縣車橋鎮)人。夏竦以文學起家,為文章典雅藻麗,自經史、百家、陰陽、律歷、至佛老之書,無不通曉。
  • 北宋名相呂端:小事糊塗,大事不糊塗
    皇帝為了百姓和江山要去徵戰敵人,秦王您作為主上的親人和縣城,應該做表率追隨、保護皇帝,而不是留在京師處理政務,這是不合時宜的。趙廷美聽後覺得很有道理,就懇請宋太宗隨行。看到這大家還覺得呂端是個糊塗蛋嗎?
  • 錢財利益上糊塗一點,不傷和氣;
    遊著遊著,視力好的那位便停了下來,因為他看清了,那不是一艘小船,而是一截枯朽的木頭。但患有近視的人卻並不知道那是一截木頭,他還在奮力向前遊著。當他終於遊到目的地,並發現那竟然是一截枯朽的木頭時,他已離岸不遠了。視力好的那位就這樣在水裡喪失了生命,而患有近視的那位卻獲得了新生。
  • 《清平樂》醜婦曹丹姝完敗張妼晗,張貴妃才是宋仁宗胸口的硃砂痣
    和古代的大部分皇帝一樣,宋仁宗的後宮有諸多女子,曹丹姝、張妼晗、苗心禾等,對仁宗來說都是很重要的女人。不過妻妾再多,真愛也只有一位,宋仁宗最喜歡的人到底是誰呢?可能不少觀眾都在磕帝後這對CP,希望看到仁宗和曹皇后儘快甜蜜發糖。但是,歷史上宋仁宗最愛的並不是曹皇后。曹皇后是老太后劉娥給宋仁宗找的老婆。
  • 宋仁宗加封張貴妃伯父張堯佐,包拯唐介唾面相諫
    上集我們說到,北宋王朝的第四位皇帝趙禎,也就是宋仁宗的去世,給當時的宋、遼兩國都帶來了巨大的悲傷。那麼,問題也就來了,宋仁宗在其生前究竟擁有著何等的人格魅力,以至於在他死後會收穫此等的殊榮?於是,以包拯為代表的臺諫官便開始了對宋仁宗的不懈勸諫。最終,迫於由臺諫官所引發的、並迅速波及到整個朝堂上的輿論壓力,從小便以忠厚老實形象示人的宋仁宗竟然也動起了心眼兒,正所謂「避其銳氣,擊其惰歸」,面對朝堂上下來勢洶洶的「聲討」浪潮,宋仁宗選擇了戰略性迴避。即通過剝奪張堯佐部分被加封的官職,成功地平復了百官的不滿情緒。
  • 宋仁宗趙禎一代明君卻一生無子?原因可能是萬惡的宮鬥
    最近的熱播劇《清平樂》中皇上的歷史原型就是宋仁宗,宋仁宗是宋朝的第四位皇帝,也就是我們耳熟能詳的「狸貓換太子」的主人公。宋仁宗一生仁愛,在他執政期間經濟繁榮、人才濟濟、文化和科技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在《宋史》中讚揚宋仁宗:「為人君,止於仁。帝誠無愧焉。」
  • 清平樂曹皇后看到宋仁宗畫像就喜歡了吧?曹皇后最後殉葬了嗎?
    宋仁宗(王凱飾)和曹皇后(江疏影飾)的愛情歷程曲折動人,兩人之間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觀眾們的心。宋仁宗不僅玉樹臨風,又有一張英俊的面容,並且還貴為九五至尊。天下女子對這種既有顏值又有地位權力的鑽石級佳偶,自然是趨之若鶩,所以他身邊美女無數。宋仁宗還是一個體恤下屬,心懷天下的明君,他寧可忍渴四個時辰,只為了避免身邊近侍因未能盡職而受責罰。這樣一位男子,身邊理應由一名貌美且德高的正位皇后。
  • 宋仁宗推行改革的原因:除「三冗問題」,他爹宋真宗也是罪魁禍首
    北宋慶曆年間,宋仁宗命範仲淹進行改革,史稱「慶曆新政」,以解決朝廷弊端。宋仁宗之所以火急火燎地推行改革,主要是問題已經非常嚴重了,再不進行改革扭轉一下,大宋真要崩塌了。問題之所以這麼嚴重和危急,除了宋朝國策導致的「三冗問題」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宋仁宗他爹宋真宗一番瞎折騰,把國家搞垮了,而宋仁宗卻不得不給父皇擦屁股,只好進行改革。
  • 《清平樂》:曹皇后與宋仁宗終於大婚,江疏影獨守空房,虐心了
    宋仁宗(王凱飾)和曹皇后(江疏影飾)的愛情歷程曲折動人,兩人之間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觀眾們的心。宋仁宗不僅玉樹臨風,又有一張英俊的面容,並且還貴為九五至尊。天下女子對這種既有顏值又有地位權力的鑽石級佳偶,自然是趨之若鶩,所以他身邊美女無數。宋仁宗還是一個體恤下屬,心懷天下的明君,他寧可忍渴四個時辰,只為了避免身邊近侍因未能盡職而受責罰。這樣一位男子,身邊理應由一名貌美且德高的正位皇后。
  • 讓宋仁宗大發雷霆,舉斧敲爛的定窯瓷器,究竟是什麼來頭?
    王凱飾演的宋仁宗宋仁宗趙禎,12歲即位,23歲親政。在宋仁宗統治時期,國家安定太平,經濟繁榮,科學技術和文化得到了很大的發展。而且宋仁宗性情寬厚,不喜奢華,嚴於律己,寬以待人。他的廟號為「仁」,仁號稱是中國儒家學派道德規範的最高原則,可見在儒家學者眼裡宋仁宗的地位。
  • 強勢的名臣與仁恕的皇帝:名臣是如何幹預宋仁宗的愛情生活的?
    在正史中,宋仁宗的那些強勢的精英大臣是如何幹預皇帝的愛情生活的呢?1、廢郭后時,臺諫官們「大呼殿門請對」明道二年(1033年)三月,劉太后病逝,二十四歲的宋仁宗終於真正成為大宋的最高主宰。親政後的宋仁宗開始按照自己的意願安排自己的後宮生活了。這年十一月,宋仁宗「追冊美人張氏為皇后」。
  • 清平樂宋仁宗和曹皇后是什麼星座?
    大家覺得清平樂裡的宋仁宗和曹皇后是什麼星座的。我覺得宋仁宗是天蠍座。典型的顏控,和曹皇后新婚前聽說曹皇后貌醜不足以惑君,新婚當晚便避而不見,不圓房。對人表面都是彬彬有禮,實質和任何人隔著距離。自己喜歡的人堅決護短。在乎愛情的感受,一定要感受到對方是喜歡自己的才決定付出和喜歡。猜忌。
  • 小小年紀便尊貴無比,荒唐卻不糊塗,是一個顧全大局的主
    荒唐卻不糊塗朱厚照的的出身意味著陪伴在他身邊的人,不可能是自己的父母,事實上常年陪伴在他身邊的人也的確不是他的父母,而是幾個太監。朱厚照不一樣的地方就在於,他似乎就是被這幾個太監給毀了,但是也坐上了那個位置,甚至也沒有平庸下來,是一個非常糾結的人物。
  • 宋仁宗子女緣薄壓力太大曾企圖自殺,十六個兒女大多早夭
    宋仁宗甚至因為壓力太大,企圖自殺。宋仁宗三個兒子早夭,無奈立養子為太子宋仁宗的第一個孩子出生時,也已經二十七歲了「高齡」。因為他十五歲就已經大婚了。第一個孩子出生之前,已經結婚十二年、后妃一大堆的宋仁宗沒有生育。所以在此之前,大臣們都高度懷疑宋仁宗不育,而且一個勁進諫宋仁宗,讓他領養宗室子,冊立為皇嗣。拗不過大臣們,仁宗只能做出讓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