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不平凡的春節,新冠肺炎病毒來勢洶洶,疫情牽動著每一個人的心。
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一切仿佛都「暫停」了,居民們宅在家裡,企業暫時停工、公共場所暫時停業……
源源不斷的國家力量,來自每一個奉獻者心中的熱能。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有人披上了戰袍,有人讓警徽閃耀,有人成為逆行者主動請纓,奔赴前線,他們用自己的身軀築成一道道堅固的防疫牆。
他們為患者點燃生的希望,為弱者撐起愛的晴空。
無論是深入一線的醫務人員,疫情排查的警務人員,抑或是自願參與戰「疫」的公益志願者和積極籌備醫療物資的愛心人士……總有一個人、一件事、一段經歷讓人銘記。
近日,國內第一部抗疫題材電影《笑著對你說》(暫定名)啟動,該片根據真實新聞事件改編,希望通過這部影片,藉此謳歌一群有血有肉的抗疫工作者和「平民英雄」的奉獻精神。青年演員張一山有望出演大連「小強」,著名演員張豐毅、蔣欣、劉威、丁嘉麗等實力派戲骨已經確定加盟該片。
該片將重現90後遼寧大連小夥蔣文強誤打誤撞到了武漢成為「網紅」保潔志願者,他上演了一幕抗擊疫情的「溫暖劇情」。他的這段頗有戲劇性的經歷簡直堪比徐崢和王寶強主演的《人在囧途》,因此被網友戲稱為現實版的「漢囧」。
2月15日,1992年出生的蔣文強本想去長沙一趟,結果誤入高鐵上外地回武漢人員的專門車廂,陰差陽錯滯留武漢。
當時,高鐵站已經不再售票,打車打不到,酒店也住不上。
這下問題大了,他也傻了眼,舉目無親的他該怎麼辦?
點擊播放 GIF 0.0M
於是,他上網搜索志願者,想找志願者來幫助自己。
結果一打電話,人家那邊正在招募志願者。
招聘信息上面的四個字也直接吸引了他的眼球——「包吃包住」。
於是,蔣文強就報名當了一名從事醫院保潔的志願者。
應聘的時候,他才明白自己要穿上防護服進隔離病區幹活。
第二天,他就進入了病房。
雖然經過了培訓,但心裡那個緊張勁怎麼也克服不了,其他志願者戴兩層手套,而他戴了三層,穿好防護服,他還把全身感覺能漏氣透風的地方全都用膠帶裹上,晚上回到住處也睡不踏實,心裡一遍遍想著今天哪些動作可能會導致被感染。
蔣文強總是害怕會被感染。
第二天上午 , 一個大爺的鼻子一直流血。他用紙按在鼻子上,一會兒紙就透了,他扔不準,扔到我腿上了。他當時就想,完了,這下肯定完了。
當時,有一護士看見他可能有點害怕,就幫他一起收拾。他覺得那個護士比他都爺們,沒有讓他去碰那個血。
點擊播放 GIF 0.0M
還有,當他把手伸進飯盒底下,它下面是黏糊糊的、稠的。他伸下去的那一瞬間,心裡咯噔一下,有水,完了,被傳染了。
當我們在面對未知的時候,心裡總是害怕的。
當天,蔣文強就覺得自己幹不了這份工作,想另外找工作。
但他搜索後發現,只要是招人的,都是在醫院幹活。
蔣文強決定硬著頭皮幹下去,慢慢地,他克服了恐懼。
他經常跟護士們聊天,她們一點一點教他,無論從哪個病房出來,無論碰沒碰病房的東西,立馬做手消,另外不要亂碰身上的任何一個部位。
他也一天一天去上班,一點一點慢慢積累。
因為他來自大連,大家都叫他「大連」。
在護士們的鼓勵幫助下,「大連」逐漸習慣了隔離病區裡的工作。
因為穿上防護服大家都一樣,經常有病人把他當成醫生,想要詢問自己的情況。雖然不像剛開始那樣害怕了,但一段時間內,「大連」還是不太願意和病患多交流。
後來,他發現出院的患者越來越多,很多患者的狀態也越來越好,而他在隔離病區的工作也越來越嫻熟。
慢慢地,「大連」放下了心裡的防備。
「大連」接觸的第一位出院的患者,她說她好了,今天要出院。她說我特別感謝你們,說著說著就開始流淚了。就是那一瞬間,他心想是真的能好。
「大連」每天要三次進入隔離病房保潔,除了裡裡外外打掃、保潔、消毒外,還主動承擔起幫醫護人員轉運病人、搬運物資等體力活,他專門在病區護士站對面給自己立了一個工位,寫了個字幅:有事喊「大連」「隨叫隨到」。
慢慢地,大家都和「大連」熟悉起來。最開始,他只是簡單寫了「大連小夥等候處」等字,後來,其他醫護人員在紙上添上了很多有愛的圖畫。
小夥「大連」也成病區紅人。
「大連」說「戰勝疫情的時候,就是我平安到家的時候」。怕父母擔心,孝順的「大連」甚至隱瞞了滯留武漢的實情。
多麼平凡的人啊!
他們是平凡的父母,亦是平凡的子女,更是我們超凡的英雄!
致敬逆行者,
致敬每一位戰「疫」英雄,
心有愛,行無畏。
前行,牽人心,
堅守,見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