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古墓出土將軍骸骨,枕骨砍斷坐實清朝百年傳聞,網友:淚目

2021-01-08 秦皇漢武記

崇禎十七年,打了14年遊擊的明末第一梟雄李自成在西安稱帝,旋即「御駕親徵」,20萬大順軍摧枯拉朽般由陝入晉,渡過黃河後,大順軍僅用3天時間即攻克山西重鎮太原,沿途關隘望風而降,李自成兵峰直指明朝京師—北京。

但是,在太原西北的寧武關,李自成遇到了硬茬。

相比重鎮大同和太原,寧武關只是一座周長4裡的小城,守軍不過4000,守關將領是山西總兵周遇吉。不過,周遇吉還有另外一重身份:勇衛營將領。

勇衛營的前身是朱元璋設立的御林軍—親軍衛,但到明朝末年時所謂的御林軍早已變成了花拳繡腿的擺設,唯有四衛營仍具備一定戰鬥力。崇禎皇帝繼位後,改四衛營為勇衛營,上至將軍總兵下至普通士兵,皆穿皂布衣甲,畫虎頭,所以又被叫做「黑虎頭軍」。

勇衛營兵力並不多,巔峰時也不過萬人,但因由崇禎皇帝親設,並由孫應元、黃得功、周遇吉等猛將訓練指揮,所以戰鬥力極強,無論是面對八旗兵還是大順軍,幾無敗績。

李自成攻寧武時,面對的正是這樣一支軍隊。寧武守軍白天出城鏖戰,夜晚憑城據守,數日拉鋸,大順軍在關前死傷數萬。據《罪惟錄》記載:「後賊陷京師,多有手足創者,皆經戰寧武者也」,足見寧武之戰的慘烈。

而更為慘烈的,是總兵周遇吉。

《明史》記載,寧武據守數日,城牆數次被大炮轟塌,又數次被明軍修復,彈盡糧絕後,周遇吉帶兵轉入巷戰,在親手格殺數十人後,中箭如蝟的周遇吉體力不支被俘,李自成恨其死戰不降,下令將周遇吉「懸之高竿,叢射殺之,復臠其肉」。

寧武城中的百姓感念周遇吉的忠義,自發與大順軍展開巷戰,李自成憤恨之餘下令屠城,史載:農民軍破城後,嬰幼不遺,全城屠盡。

但是,從清朝順治年間開始,山西寧武民間卻口口相傳著周遇吉的另外一種結局:「縋城被執」,即周遇吉是主動跑到李自成大營大罵對方,被李自成斬殺的。

周遇吉為什麼要作出如此有違常理的舉動呢?

順治十八年,時任清朝太原府中路管糧同知的劉玉瓚曾在寧武尋訪了親歷過寧武大戰的「故老」,並據此寫成了《總鎮周公墓表》,根據墓表記載:周遇吉主動縋城到李自成大營是為了告知對方「誓守斬賊頭,皆將令,無與民」(死守是我的命令,與百姓無關),李自成勸降無果後將周遇吉斬殺,屍首被明軍材官侯效義斂葬於東門之外。

康熙時期的進士王珻也曾親自到寧武找到了一位當年的親歷者馬守備,據其口述:周遇吉之所以做出反常舉動,是因大順軍攻城時揚言「獻周遇吉,一城無死」。所以,在寧武即將失陷時,周遇吉吩咐部下「今豈惜一死以累眾,請獻我」,以免城破後李自成屠城。

周遇吉,這位明朝末年最傑出的總兵官,究竟是如正史所言力戰而亡,還是如清朝時期的民間傳聞一樣是縋城被殺呢?

周遇吉將軍屍骸的出土,可謂揭開了這樁歷史謎案。

寧武縣在對大明總兵周遇吉墓進行遷葬時,在墓底曾發現了遺骨及鐵兵器座,門齒鑑定墓主年齡為40-50歲,經考古學家確認,屍骸為周遇吉本人。不過,清理出的頭骨枕骨部位,發現了13釐米長的刀切痕跡,刀深入腦,後枕被砍透,確屬斬首。

周遇吉骸骨的出土,也坐實了傳聞百年的說法為真,即周遇吉是在最後時刻為保全全城百姓免遭屠戮而主動縋城前往李自成大營被斬殺的,而李自成也的確遵守了承諾,攻破寧武后並未屠城。

正因如此,才有了後來的部將侯效義收斂將軍屍身,以及康熙年間依然有馬守備這樣的親歷者在世口述真相。周遇吉的這一大義舉動,也讓眾多網友大感淚目。

那麼接下來還有一個問題需要搞清楚:為什麼清朝在修撰《明史》時置親歷者口述的事實不顧,說周遇吉是力戰而亡呢?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出於醜化李自成的需要,畢竟清軍入關是打著為明朝復仇的旗號,通過對李自成攻城不克氣急敗壞屠城殺將的描述,可以反襯清軍「剿賊」的正義性。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帶領全城軍民與賊寇血戰到底更符合塑造完美的忠勇形象。

當年為清軍立下汗馬功勞的洪承疇、孔有德等人最終依然無法擺脫被列入《貳臣傳》的命運,反倒是像周遇吉這樣的明朝忠臣猛將,深受對手尊敬。

相關焦點

  • 明朝古墓出土將軍骸骨,枕骨砍斷坐實清朝百年傳聞,看完讓人淚目
    勇衛營的前身是朱元璋設立的御林軍—親軍衛,但到明朝末年時所謂的御林軍早已變成了花拳繡腿的擺設,唯有四衛營仍具備一定戰鬥力。崇禎皇帝繼位後,改四衛營為勇衛營,上至將軍總兵下至普通士兵,皆穿皂布衣甲,畫虎頭,所以又被叫做「黑虎頭軍」。
  • 明朝古墓發現將軍屍骸,枕骨砍斷證實清朝傳聞,大義之舉令人淚目
    我們要討論的便是這位將軍,只因明朝古墓發現將軍屍骸,枕骨砍斷證實清朝傳聞,大義之舉令人淚目。二、 且看寧武之戰守方之實力山西守城總兵乃周遇吉,他除卻此身份外,還有一個身份,那便是勇衛營之將領。若說道這勇衛營,那邊要從親衛軍說起,親衛軍乃朱元璋設立的御林軍。隨著明朝之衰弱,明末的御林軍也變成了擺設一般的存在。
  • 寧武出土明將周遇吉墓,後枕骨被砍斷,證實了清朝百年傳言
    周遇吉鎮守寧武關寧武關的明朝守將名為周遇吉,周遇吉是明朝的百戰名將。他曾跟隨張鳳翼抵抗清軍,作為先鋒率先殺入清軍中,大敗清軍。他還跟隨孫應元討伐農民軍,在同張獻忠部的戰鬥中,數次擊敗張獻忠部,被加封為太子少保。
  • 1600年古墓出土6張畫,男人大小眼,女人滿臉麻子。專家:很重要
    這些外觀精美,保存1600多年的紙片卻拼接成了一幅畫工拙劣的「連環畫」,甚至網友戲稱,這是中國古代的「抽象派」畫作。 吐魯番阿斯塔納古墓群 吐魯番阿斯塔納古墓群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幾十年的挖掘工作中,專家們逐漸摸清了這座龐大古墓群的來歷。
  • 江蘇明朝古墓發現真品,原來大家都錯了
    不過在上世紀中期江蘇省發掘的一座明朝古墓裡面,考古學家們似乎有了其它的發現,「金枝玉葉」好像不是我們想像中的那樣子。1954年的江蘇省五峰山,這裡本來是部隊要修建一座訓練基地,但在施工的過程中意外的發現了古墓,隨後考古學家們便趕到了現場。在經過一番發掘之後發現古墓規模很小,是明朝一位名為張安晚的進士以及他的妻妾墓群,而且墓中也沒有發現太多有價值的東西。
  • 坐實二胎傳聞?章子怡與家人外出聚餐被拍 腹部隆起明顯
    章子怡一身寬鬆長裙,從側面看腹部隆起已非常明顯,但四肢仍然纖細,再次被網友猜測坐實二胎傳聞。當天汪峰抱著女兒醒醒背對鏡頭,章子怡則側著站在老公和女兒旁邊,不免能夠看出腹部隆起非常明顯,此前曾被多次拍到穿著寬鬆,小腹凸出,但本人一直未出面進行回應。而就在10月20日,章子怡還被偶遇現身某私立醫院婦產科B超診室,當天章子怡還特意用圍巾外套遮擋腹部。
  • 湖北千年古墓,出土一封墓主給閻王爺的求情信,專家看完忍俊不禁
    每當提到頗具歷史淵源的地區,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會不會有古墓?因為古墓作為一種極具神秘色彩的歷史遺物,不僅可以呈現出當時的社會文化,以及人們的生活習俗。同時,很多有一定規模的古墓中,還會有大量價值連城的文物,對於研究古代歷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湖北發現千年古墓,出土墓主寫給閻王爺的求情信,內容讓人大開眼界,專家看完忍俊不禁。
  • 江西發現商代古墓,出土「猛虎」青銅器,文物專家:古代部落圖騰
    江西發現商代古墓,出土「猛虎」青銅器,文物專家:古代部落圖騰中國商朝時期的青銅器製作工藝已然非常成熟,青銅器在商朝晚期到西周早期這段時間發展迅速,器種變得多種多樣,銘文也逐漸加長,花紋複雜華麗。商朝時期的青銅器物除了用來盛物,還被貴族們用來祭祀。
  • 《貓臉老太太》改編靈異事件 百年傳聞上銀幕
    網易娛樂3月18日報導 由青年導演趙小溪執導,恐怖電影《貓臉老太太》將於4月15日全國公映,故事改編於百年前的「貓臉老太太」靈異傳說。「貓臉老太太」的靈異傳聞有好幾個版本,其中最受關注的是被稱為網際網路十大靈異事件之一的「1995年哈爾濱貓臉老太太」,也為電影《貓臉老太太》帶來了極大的關注。
  • 韓國1500年前古墓出現星座圖,網友笑稱:這次宇宙都是韓國的了
    古墓裡面的東西和文物能夠幫助我們去更好地了解當時的社會。所以一些古墓是老祖宗留下來的財富,我們應該珍惜它們,並且去保護它們,這些都是我們無法估量的財富和寶藏。進來,韓國有一座古墓出土了一份星座圖,然後我們的專家們就笑著說道:這次宇宙都是韓國的了。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言論呢?我們都知道韓國的文化和歷史底蘊相對於中國來說,差了不止一丁半點,但是韓國人也需要自己的歷史文化和信仰。
  • 古墓出土「雙魚玉佩」,會再次發生神秘事件嗎?專家:沒那麼邪乎
    上世紀80年代,內蒙古青龍山水庫建設期間,工人無意間發現了一座規模不大的古墓,專家卻說是僅次於皇陵的貴族墓;考古隊不僅發現了三千餘件珍貴文物,還找到了一塊千年前的「雙魚玉佩」。到1985年,內蒙古通遼奈曼旗青龍山鎮東北10公裡,斯布格圖村的山南坡上,當時正在建設青龍山水庫;為配合建設,考古隊先行勘探,偶然發現了一座沉睡地下近千年的「合葬」古墓。
  • 戰國「水墓」現9米盜洞,墓中暗藏2把寶劍,一出土就被高度保護
    儘管如此,現代的考古還是出土了不少的戰國青銅劍,很多人以為戰國時期的青銅劍都是出自吳越的。畢竟歷史上的名劍都是吳越劍,出土的最珍貴的戰國青銅劍「越王勾踐劍」也是吳越劍。事實上,戰國時期的楚劍也是非常珍貴,非常出名的。因為在戰國時代,楚國滅了越國後,將越國的大批工匠帶回,給楚劍的冶煉提供了技術。
  • 韓國古墓中發現星座圖 網友:看年代好像……
    最近,韓國文物部門在慶尚南道鹹安郡的一座王室古墓裡,發現了大約1500年前的星座圖。韓媒「朝鮮TV」評價說,這是首次在伽倻時代的古墓裡發現星座圖,歷史價值高。(編譯/海外網 劉強)延伸閱讀古墓發掘出房產證 考古人員:人死之後在陰間用這個買地幾個月前,江西南昌市西湖區一處工地裡發現了古墓,最近幾天,記者從南昌市博物館了解到,這是一處古墓群,其中最早的一處古墓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
  • 清朝時期的「建威將軍「,到底是個什麼官職?清朝武將的巔峰
    「建威將軍」,即由皇帝欽封的威力可畏的將軍,威震四方、令敵膽寒!封建皇權社會中,官職體系都可被明確分為兩大類——文官、武官。作為少數民族建立的封建王朝,清朝的武裝力量配置本就帶有明顯的民族特色,再加上努爾哈赤創設的「八旗制度」制約,清朝的軍隊便分為了兩大系統——八旗、綠營。
  • 清朝抗擊天花三百年,已經取得重大成果,為何同治還是死於此病?
    當時美洲大約有2000-3000萬的印第安原住民,到一百年後,只剩下不到100萬人,可見病毒的威脅有多大。根據資料顯示,最早有記錄的天花感染記錄是在公元前1156年去世的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五世的木乃伊屍體,由此可見,古代非洲大概率是天花的發展源頭。
  • 為何中國古墓物品出土就氧化?
    據臺媒稱,埃及13日宣布發現古埃及第五王朝時期古墓,考古人員在這座約4300年前的古墓內發現了眾多色彩鮮豔的壁畫和銘文,均保存完整,堪稱考古重大發現。4300年前的壁畫據報導,這座第五王朝時期的墓穴應屬於貴族Khuwy,是上個月在埃及首都開羅南方塞加拉附近出土的。
  • 2016年,湖南一工地挖出清代古墓,考古專家叫停:這是我祖宗
    而墓葬文化也是我國歷史中無數文化的一種,同時,如今的考古學家經常會通過出土的古墓來研究歷史進程。但是,很多人對於考古工作都非常不理解,認為他們是在褻瀆先人遺骸,好端端的非要把古人從墓裡拉出來,還把人家的陪葬物弄到各地博物館展覽。但是實際上,考古工作是為了更好地保護這些墓葬,進行保護性挖掘。
  • 山東大汶口出土骸骨,專家測試其DNA,證明日本人極可能起源中國
    山東大汶口出土骸骨,專家測試其DNA,證明日本人極可能起源中國 對於日本人的起源,一直是一個熱門的話題,流傳最多的就是說,日本人起源於中國。我們可能都聽過這樣一個故事。當年一心想著長生不老的秦始皇,到處求醫問藥,叫道士尋找仙丹。
  • 青海發掘一古墓,僅前兩層,出土七百具遺骸!
    96年的時候我國考古專家為我們解開了這個謎題,1996年我國考古隊在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縣察汗烏蘇鎮東南約10公裡的熱水鄉發現了一個非常大的古墓群。當地百姓都把這個古墓群稱為「妖怪墓群」,還說裡面有「妖怪高樓」。這些民間傳說更加吸引了考古學家的興趣,究竟是怎麼樣的墓室,竟然如此神奇?
  • 陝西出土一顆「奇怪頭骨」,國內專家認不出,美國專家卻一眼認出
    曾經,我國考古專家就因為陝西出土一顆「奇怪頭骨」而大動腦筋,國內專家沒認出來,最終還是美國學者給出了答案。那麼這件文物是什麼呢?這件文物是一件非常特殊的動物頭骨,這件頭骨出土自秦始皇的親祖母夏太后的陵墓。專家們研究了很長時間,對這件頭骨的屬於哪種動物毫無頭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