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十二時辰》中神乎其神的「大案牘術」,可行嗎?

2021-01-08 IT大嘴巴

【導讀】馬伯庸《長安十二時辰》裡的「大案牘術」應是來自於現在的大數據。收集海量信息通過分析整理快速找出相關的結果。如果擁有此思想的人回到古代,是否有可能實現文中「大案牘術」?

先說結論——不可行,但是親王的腦洞足夠大。

其實這種腦洞在許多架空歷史的小說中也都出現過。除了《長安十二時辰》之外,包括《三體》中描述的「三千萬士兵組成人列計算機」,比如《宰執天下》中宋朝就有了馬拉火車與蒸汽機,都是作者們腦洞大開的體現。作為網絡文學,這種內容更多是一種「爽文」心態,讀者看著開心就好了,不需要計較真假。

為什麼「大案牘術」不可行?下面我就從存儲技術角度分析一下——

提到「大案牘術」,許多人都將其定義為當下的「大數據」,並以大數據之普及臆測出「大案牘術」的可行性。不過大家顯然都忘記了高中政治課上學過的內容:

任何社會均由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構成基本框架。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而生產關係和上層建築又具有反作用。

最簡單的道理,我們現在之所以能夠利用大數據,是因為我們處在數位化的時代,我們有電腦、手機、伺服器等一系列電子計算設備,這些設備提供的計算力或者說生產力能夠輕鬆駕馭大數據的應用需求。雖然我們承認人腦相對於電腦來說目前還是要更先進,但是顯然在1000多年前的生產力狀態下,想僅僅依靠人腦來實現大數據應用並不現實。

網絡上對於大數據的定義很長,當然也不是很準確,但是定義中卻補充了大數據應用的5V標準,即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樣)、Value(低價值密度)、Veracity(真實性)。而「大案牘術」最大的問題就是第二項——Velocity(高速)。

這裡的「高速」顯然不是與ETC相關的概念,而是強調數據獲得、存取與處理的速度。今天,我們獲取數據的來源多樣,無論是在現實還是在網絡中,全世界每天產生的數據(包括結構化和非結構化數據)大約在2.5億個字節左右,這些數據來源包括但是不限於網際網路、社交媒體、通訊、照片與視頻、物聯網和服務等等。

但是在古代,數據的獲取方式就單一的多,主要就是靠人與人之間的接觸和口口相傳來實現的。在《長安十二時辰》中,靖安司針對整個長安城的大大小小的信息、事無巨細地記載。且不說這需要多大的人力,單單是針對每個人的信息進行記錄、分類、匯總所需要的存儲設備,就是一個天文數字。

今天,你只要離開屋子,也就進入了攝像頭監控當中。無論你是步行、坐公交還是自駕,路口的攝像頭都會對你的一言一行進行記錄。但即便是這樣,如何處理並保存這些龐大的數據也會成為警察叔叔們頭疼的問題,不然就不會有物聯網、邊緣計算和雲計算的應用出現了。

所以,從數據採集的角度來看,要將幾百萬人口的日常操作事無巨細的記錄下來,這恐怕並不是小小的靖安司所能夠安排得了的,也並不現實。比如我們需要記錄張三每天幾點離開家門、逛了什麼商鋪、買了什麼東西、跟什麼朋友聊天、吃了誰家的酒肉、付了多少酒錢肉錢、幾點鐘回家睡覺,恐怕昨天的記錄還沒有完成,新的一天就又開始了,所謂的「大案牘術」自然也就是一種空想。

說完了記錄,我們再來說說存儲。如今我們的存儲是按照字節Byte來計算的,我們每天產生的海量數據被存儲在世界各地的數據中心當中,通過磁碟、磁帶等方式存儲起來。這些數據有些是需要經常使用的,叫做熱數據(比如本周上映的電影);也有一些可能用過一次就不需要再用的,叫做冷數據(比如去年上映的電影);介乎兩者之間的叫做溫數據(比如兩個月前上映的電影)。

對於熱數據,我們可以將其存儲在SSD固態盤中,甚至我們也可以使用英特爾傲騰產品(比普通SSD快N倍的一種存儲設備);而對於溫數據和冷數據,我們可以就將其放在普通的機械硬碟甚至磁帶中。但是無論如何,我們在電腦端點點滑鼠,動動手指,你想看的電影就能立刻播放。

但是這在古代是難以想像的。即便唐代已經有個成熟的造紙工藝,不需要像秦漢那樣使用竹簡,但是將長安城數百萬人的數據都存儲起來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而想從這些浩如煙海的數據中調取某個人某一天的數據,即便是有著精密的分類和嚴格操作的工人,其耗時也是巨大的。

除了數據的獲取的「高速」與數據存取的「高速」之外,我們還要看到另一個問題——數據應用與分析的「高速」。

今天我們談大數據,是因為我們有計算性能強大的設備,有精密的資料庫,有高速傳輸的光纖網絡,還有基於這些平臺上的算法和應用軟體。但是即便如此,我們的大數據分析也需要結合實際情況,有些內容我們還只能給出模糊的方向,甚至進行多種可能性的預測而已。

但是在《長安十二時辰》中,完成這一工作的就只有徐賓一人。當然,徐賓作為大案牘術算法的創始人,已經展示出了對這套算法的駕輕就熟,也獲得了一定程度上的成功,但是這始終阻擋不了他是一個人的事實。

是人就要吃飯睡覺,是人就有七情六慾,是人就會犯錯誤。還記得2017年初阿爾法狗與李世石的精彩對決嗎?大數據的最大價值就在於「熟能生巧」,或許在最初的訓練中,大數據分析的速度會落後於經驗豐富的人類,但是伴隨著樣本數量的增加和訓練流程的加快,藉助於神經網絡模型,機器人大概率會後來居上。大數據可以越變越強,但是依靠徐賓個人的大案牘術並不會,即便徐賓能夠廣開門庭,收徒開課,但本質上大案牘術還是基於人腦實現的分析,與電腦的速度不可同日而語。

大案牘術,說到底就是唐代資料庫,但是這個資料庫提供的是結構化的數據,徐賓所進行的就是一些數據的檢索和查詢。但即便如此,在數據的採集、數據存取和數據處理與分析上,都是不可能實現的,「高速」的缺陷,決定了大案牘術只是一種理想化的分析模型,也只能存在於架空歷史的小說當中。

歸根結底,徐賓的聰明超越了時代,他所提出的大案牘術超越了唐代的生產力水平,而這種超出生產力所想像的生產關係是不可能實現的,但是這絲毫不影響《長安十二時辰》作品的可讀性,畢竟讀者需要的是有趣的「爽文」而不是嚴謹的科學論證。

彩蛋:數據存儲又快又好,我們要靠什麼?

在剛剛的文章中,我們提到了一個名字——英特爾傲騰存儲。傲騰是英特爾基於3DXpoint存儲介質而打造的緩存設備 ,也是當下世界超快的存儲設備。它兼容了NVMe(非易失性存儲器)存儲協議,由3DXPoint內存介質、英特爾內存和存儲控制器、英特爾互聯IP和英特爾軟體共同構成。傲騰具備固態盤和內存兩種形態,後者被稱為數據中心可持久內存,相對傳統SSD來說性能提升巨大。

相關焦點

  • 火劇《長安十二時辰》裡的「大案牘術」,少兒編程小學生秒懂算法
    《長安十二時辰》也是一部反恐懸疑劇,只不過故事發生在大唐由盛轉衰的天寶年間,而「恐怖分子」是來自塞外的狼衛。上元節前夕,長安城混入狼衛,為了打狼,太子身邊的重要膀臂靖安司司丞李必通過大案牘術找到了死囚張小敬,要求他在十二時辰之內抓到所有狼衛,保衛長安的安全。
  • 長安十二時辰裡的古代黑科技
    不知各位小夥伴們有沒有看過《長安十二時辰》這部劇呢?《長安十二時辰》是一部由曹盾執導,梁超擔任製片人,雷佳音、易烊千璽、周一圍、熱依扎等主演的古裝懸疑劇,於2019年6月27日在優酷播出。這部劇主演都是名氣很大的明星。
  • 一文讀懂《長安十二時辰》中的怪名詞
    文|竹映月江 近日,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正在熱播。不少觀眾看過後紛紛表示這部劇史料嚴謹,造型考究,堪稱良心製作。 然而,由於《長安十二時辰》講述的是一個發生在唐代的故事,這也導致了觀眾對劇中的一些細節不熟悉,無法達到最佳的觀劇體驗。
  • 《長安十二時辰》裡的情報知識
    天眼妹喊你戳上邊設星標文章轉載自公眾號情報分析師,已獲得授權《長安十二時辰》一部一開播就圈粉無數的劇一部需要放慢0.5倍速看的劇但你不知道這其實是一部穿著歷史外衣的現代情報劇!我們來看一下劇情上元節,一股被稱為「狼衛」的勢力潛入長安,意圖放火燒城,靖安司司丞李必臨危受命,以「大案牘術」選出死囚張小敬,兩人要在十二時辰內拯救長安。看不懂?還想再詳細點?一個受到紀律處分的基層民警,臨危受命偵破恐怖分子破壞案件。整個偵破過程只有24小時,而且因為任務保密,所以後援被陸續撤走,偵破難度極大。
  • 《長安十二時辰》的虛與實 中國古人有精確的時間觀念嗎
    最近,網劇《長安十二時辰》成為熱點,從片名不難看出《長安十二時辰》借鑑了美劇《24小時》。原作者 馬 伯 庸 的 高 妙 之處,在於將原作中現代美國換成了古代中國,因而產生了一種特殊的文化美感,也引發了人們對那個傳說中的「盛世大唐」的嚮往。然而,這樣的置換是否成立呢?中國古代真的有那樣精準的時間制度?書中作為關鍵線索的古代版大數據「大案牘術」是否可行呢?
  • 《長安十二時辰》爛尾了嗎?
    從6月27日低調上線,到8月12日落下帷幕,歷經一個半月,《長安十二時辰》收官。目前豆瓣有超過24萬人打分,分數仍然高達8.5分,與開分時的最高分8.8分僅有略微的下滑。從口碑上看,《長安十二時辰》算是善始善終。但從輿論聲勢看,《長安十二時辰》則經歷了一個不斷衰落的過程:一開始盛極一時,中途熱度平穩,到了後半程討論度就漸漸變少了。
  • 熱播的《長安十二時辰》要素非常「辣眼睛」,其通信技術堪比現代
    而今年又一部類似於《琅琊榜》的精品古裝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進入了熱播,而且普遍反響比較好。網友們對其中所展現的現代化的通信要素評論非常多。《長安十二時辰》是由馬博庸的一本歷史懸疑小說改編而來,該部小說基於唐朝歷史上的真實事件進行了藝術加工,劇中的不少人物都有其歷史原型,比如主人翁李必,其在歷史上的原型就是李泌。
  • 復盤《長安十二時辰》走紅:真的是國劇標杆嗎?
    今天嗶寶為大家復盤一下《長安十二時辰》是如何走紅的,以及討論下,它真的達到了國劇標杆了嗎?1、口碑營銷為「裸播」破局《長安》開播的6月27日,娛樂圈的「瓜」一個接一個,宋慧喬宋仲基離婚、唐藝昕張若昀結婚、範冰冰李晨分手……網友們都在熱熱鬧鬧看八卦的時候,《長安十二時辰》卻「零宣發」上線了。從百度搜索指數可以看出,儘管有「頂級流量」易烊千璽位列主演,在6月27日之前《長安十二時辰》的熱度很低,直到7月初才開始直線上升。
  • 長安十二時辰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琴深如海,ID:likesea2013】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長安,在長長的鏡頭徐徐緩緩之下,高空明淨,集市喧譁。一曲清平樂,一個依窗而望的歌姬。在氤氳明亮的長空之下,長安城呈現出愜意和繁華。
  • 《長安十二時辰》:史實與故事,你分得清嗎?
    最近,改編自馬伯庸同名小說的古裝懸疑劇《長安十二時辰》大火,這是個復仇和反恐、個人恩怨和國家大義相互交織的故事,嫁接進唐玄宗天寶三載(公元744年)上元節那天,並濃墨重彩地描寫了由盛轉衰的大唐。
  • 《長安十二時辰》背後的1萬個小時
    文/曉曉「謝謝各位兄弟,護雷佳音周全」這是雷佳音在《長安十二時辰》殺青之時,發在劇組動作演員微信群的一句話。《長安十二時辰》拍攝了7個月,這是官方數據。其實,拍攝時劇組一直是AB兩個組同時在開工,也就是說,《長安十二時辰》真實的拍攝周期應該是7個月的兩倍,14個月。高翔是動作組的導演,也是雷佳音所感謝的「各位兄弟」中的大哥。
  • 《長安十二時辰》火了之後,我選擇給自己降溫|長安十二時辰|兩京...
    ■馬伯庸談起新作,免不了會與之前的《長安十二時辰》相比較,對於兩者最大的不同,馬伯庸說道:「《長安十二時辰》關注的是同一個地點的時間變化,長安城的24個小時。《兩京十五日》關注的是空間上的延伸,他們從南京到北京,離開了金陵,一路北上,是一個空間的轉換。」小人物的命運總是馬伯庸最關注的,也是他認為寫起來最有意思的。
  • 《長安十二時辰》十二問解讀
    《長安十二時辰》展現了唐代長安上元燈會的恢弘景象。雷佳音飾張小敬。易烊千璽飾李必。新京報專訪導演回應易烊千璽斷句有錯、多線敘事不緊湊、街道稍窄、平房變二層樓等質疑由雷佳音、易烊千璽主演的古裝懸疑劇《長安十二時辰》正在優酷播出。
  • 看了《長安十二時辰》,你知道現在是什麼時辰嗎?
    近日,《長安十二時辰》熱播,小編也忙裡偷閒(不是上班時間!)去追了個劇。小編發現,其中一些畫面需要些耐(zhi)心(shang)才能看懂。比如,劇中常常出現的日晷圖,就讓很多人一頭霧水。問題來了:你知道上面四張日晷圖所代表的時間是現代幾點嗎?如果你無法給出答案,小編強烈推薦你來看今天的一圖解讀。日晷究竟如何計時?一天當中12個時辰如何劃分?看完這張圖,讀懂古代時間就不再是難事了↓↓↓看完長圖,你知道現在是什麼時辰了嗎?
  • 《長安十二時辰》中,「天官賜福」的上元節,為何長安舉城歡慶
    熱播的《長安十二時辰》一劇中,描繪了上元節這天長安發生的一系列險象環生的事情。各位觀眾老爺一定很好奇唐代上元節這天到底有什麼特殊之處,與爛柯人君一起來了解一下吧!(長安十二時辰 劇照)一、上元節的起源上元節,即我們今天的元宵節。中國傳統曆法中,尤其注重朔日和望日,即農曆的初一和十五。在中國古代社會,祭祀鬼神祖先是一項重要的日常活動,具有悠久的歷史傳統。
  • 《長安十二時辰》總製片人求婚奧運冠軍
    8月18日晚,何雯娜曬出鑽戒照,公布被《長安十二時辰》總製片人梁超求婚。消息一出,迅速引爆話題。(主辦方供圖)據了解,求婚成功的梁超並不僅僅是《長安十二時辰》的總製片人,還是多家公司的老闆。其中,梁超擔任董事的徐州仨仁影視製作有限公司,其董事長正是《長安十二時辰》的導演曹盾。該劇出品方之一的優酷信息技術(北京)有限公司,也持股10%。
  • 回味經典:《長安十二時辰》的漫畫你見過嗎?張張傳神!
    回顧《長安十二時辰》已經完結了,講的是大唐天寶三年,死囚張小敬被靖安司司丞李泌用「大案牘術」篩選出來,追查突厥狼衛聚集長安的「闕勒霍多」伏火雷一案,牽扯出大唐各方勢力的權力角逐。最後結局令人感嘆,張小敬因護駕有功被封為三品參將負責長安守衛,李泌盡心查案御賜進入鳳閣議事,但兩人都離開了長安,因為枉死了這許多人命的背後元兇們卻依然逍遙,右相、永王並沒有受到任何牽連。《長安十二時辰》之所以成功、並受到觀眾的好評是有多方原因的,在如何做到唐朝生活的還原度方面下了一番工夫。
  • 長安十二時辰,古時候十二時辰分別是現在的什麼時候?
    最近熱播古裝懸疑劇《長安十二時辰》是由曹盾執導,雷佳音、易烊千璽領銜主演。長安十二時辰劇情改編自馬伯庸的同名小說,講述了唐朝上元節前夕,長安城陷入危局,長安死囚張小敬臨危受命,與李必攜手在十二時辰內拯救長安的故事。據說服裝道具、配樂、攝影、打光、整片電影質感都絕了,開頭的一鏡到底真是盛世長安啊!
  • 《長安十二時辰》雷佳音生日特輯 「五尊閻羅」震長安
    由作家馬伯庸原著,曹盾執導,雷佳音、易烊千璽等領銜主演的超級劇集《長安十二時辰》發布主演雷佳音全新生日特輯。《長安十二時辰》雷佳音生日特輯 「五尊閻羅」震長安《長安十二時辰》雷佳音生日特輯 「五尊閻羅」震長安《長安十二時辰》雷佳音生日特輯 「五尊閻羅」震長安《長安十二時辰》講述了上元節前夕,長安城陷入危局,雷佳音飾演的死囚張小敬與李泌(易烊千璽飾)在短短十二個時辰內攜手拯救長安的故事。
  • 《長安十二時辰》科普樓,看不懂的知識點,全都在這裡了
    毫無疑問《長安十二時辰》是一部好的電視劇,單單就是製作費就花費了將近六個億,演員片酬低,但是就算是這裡面的群眾演員,都讓人覺得真的很贊,但是如果了解了當時的歷史,其實就能更好的看這部影片,所以這是一個科普樓,劇中看不懂,或者是有疑惑的知識點,在這篇文章中,儘可能給大家講解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