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百村調研」實踐團的500餘名青年幹部,來自70多個國家機關部委。這些年輕的機關幹部,學歷高、知識新、眼界寬、思維活躍,卻有不少是「三門」幹部:從家門到校門、從校門到單位門,缺少基層工作的歷練和與普通百姓打交道的能力。
作為重要的國家職能部門,中央國家機關出臺的每項重大決策和工作部署,都與群眾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必須從實際出發,體察國情、社情、民情。然而只在機關大樓裡,只對著電腦屏幕和如山的文件,很難制定出符合實際的好政策。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組部部長李源潮曾諄諄告誡:領導機關的幹部只有熟悉基層,才能制定符合基層實際的決策;只有經過基層歷練,才能具備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今年中央一號文件農田水利建設如何破題?國家惠農政策下一步該怎樣走?農村教育、養老、醫療體系如何規劃完善?
帶著一個個現實的巨大問號,「百村調研」讓廣大國家機關的青年幹部,走出辦公室、走出機關大門。他們到了田間地頭、農戶村莊,就能更真切地體察民之所思、所想、所急、所憂、所盼。讓我們豎起大姆指,讚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