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叢中還有幾隻死去的小白鼠。
南海白鼠作亂原是人為私放
本報佛山訊 (記者王廣永、鄧柱峰 實習生陳潔)前日下午,佛山南海和順大橋附近花壇驚現上千隻小白鼠,一度引起附近村民的猜疑和恐慌。事發後,當地政府部門立即啟動公共突發事件應急預案,迅速趕赴現場開展撲滅行動和現場消毒。南海疾控中心已採集小白鼠的樣本進行化驗,據初步化驗分析,該小白鼠未攜帶病毒,已將樣本上報省疾控中心。據悉,警方在事發當晚就偵破了「小白鼠案」,認為是一起人為放生事件。
當地政府部門通報稱,目前上千隻小白鼠基本被撲滅,當事人飼養點也同時被取締,剩餘的小白鼠全部作無害化處理。
現場目擊:防疫人員在村中消毒
昨日上午,記者在和順西街發現附近已沒有白鼠出現,草坪也被警戒線圍了起來,原本一米多高的草叢也因捕殺小白鼠而全部割斷。數十位防疫工作者背著消毒設備在村中消毒,幾分鐘後,防疫人員將收集的小白鼠裝進一個大塑料桶中,兩人費力地把這桶抬上車拉走。在花壇中,記者也發現一些小白鼠的屍體。附近鞋廠的一位女工稱,當時看到的小白鼠足有數千隻,沿著花壇亂竄。
隨後,記者來到當事人李某飼養小白鼠的地點,發現該處是一處廢棄樓,並且大門緊鎖。透過破舊的窗戶,記者看到屋內堆放了幾十個藍色鼠籠,有關人士透露,李某在此已經養了小白鼠數月之久,由於小白鼠發聲較小,因此附近的鄰居都不知情。
政府通報:小白鼠作亂乃人為私放
昨日上午,當地政府通報稱,經調查發現,這些小白鼠是和順村當地一普通農民李某私自放生的,原因主要是李某的銷售不暢,為緩解飼養壓力,情急之下才想出此下策。
記者通過多方證實,李某飼養小白鼠主要是供應給養蛇商作蛇的飼料,在去年12月從一個白鼠養殖場以每隻3元的價錢引進了十來只小白鼠,養殖場老闆承諾回收給某養蛇老闆,回收價1元一隻。而到了今年5月底,蛇場因為經濟問題倒閉,因此李某的小白鼠銷路完全斷絕。由於小白鼠的繁殖能力極強,因此李某的飼料開銷增大,家人又反對,對小白鼠已有感情的李某決定對它們實施放生,但李某並未想到後果會如此之大。
疾控中心:對當事人展開健康監護
南海疾控中心主管技師麥炳恩表示,目前數千隻小白鼠已基本捕殺完畢,其屍體也已運往他處作無害化處理。南海疾控中心工作人員對小白鼠進行了採樣,經初步分析,沒有發現其攜帶可疑病菌等,並將其樣本上報省疾控中心,並對飼養戶本人展開健康監護。
麥炳恩介紹,這種小白鼠屬於家養,在野外沒有生存能力,在野外最多活3到4天,一般用來做科學實驗或寵物,屬於帶菌量最小的鼠類,但李某飼養的小白鼠條件無法達到做實驗的標準。到目前為止,和順村尚未發現任何疾病傳染事件。
養蛇場倒閉鼠價慘跌
主人無奈私放小白鼠
前日下午,佛山南海和順大橋附近花壇驚現上千隻小白鼠,一度引起附近村民的猜疑和恐慌。事發後,當地政府部門立即趕赴現場開展撲滅行動和現場消毒。目前,放生的小白鼠基本被撲殺,當事人的飼養點也同時被取締,剩餘的小白鼠全部作無害化處理。
當地警方當晚迅速偵查,發現系一起人為放生事件。當事人李某在一廢棄樓內飼養了一批小白鼠作為蛇飼料,因經營銷售不暢,決定分批將小白鼠私放。
文/記者王廣永、鄧柱峰
實習生陳潔
現場:千隻白鼠已作無害處理
昨日上午,記者在和順西街發現附近已沒有白鼠出現,草坪也被警戒線圍了起來,原本一米多高的草叢也因捕殺小白鼠而全部割斷,數十位防疫工作者背著消毒設備在村中消毒。幾分鐘後,防疫人員將搜集的小白鼠裝進一個大塑料桶中,由兩人費力地抬上車拉走。
在花壇中,記者也發現一些小白鼠的屍體。隨後,記者來到當事人李某飼養小白鼠的地點和順大街十三巷11號,記者發現該處是一處廢棄樓,並且大門緊鎖。透過破舊的窗戶,記者看到屋內堆放了幾十個藍色鼠籠,有關人士透露,李某在此養小白鼠已經數月之久,由於小白鼠發聲較小,因此附近的鄰居都不知情。
通報:尚未發現任何疾病傳染
昨日上午,當地政府部門通報稱,事發後,當地警方和政府部門立即介入調查處理。南海衛監和南海疾控中心進行撲殺和消毒處理。後經警方調查發現,這些小白鼠是和順村當地一普通農民李某私自放生的。
目前數千隻小白鼠已經基本捕殺完畢,其屍體也已運往他處作無害化處理。「我們對飼養戶本人展開健康監護,並要求當地醫院對村民出現發燒等異常病情進行監測,確保當地不發生疫情。」有關人士稱。
據介紹,這種小白鼠屬於家養,在野外沒有生存能力,在野外最多活3~4天,一般用來做科學實驗或寵物,屬於帶菌量最小的鼠類,但李某飼養的小白鼠條件無法達到作實驗用途的標準。到目前為止,和順村尚未發現任何疾病傳染事例。
當事人兒子現身網絡「喊冤」:
飼養的白鼠原本要餵蛇
昨天上午9時左右,放鼠當事人李某的兒子在某媒體論壇上發帖,詳細透露其父在和順放鼠的前因後果。
據其子稱,李某是南海一名農民,聽說養小白鼠供應給養蛇商作蛇的飼料能賺錢,於是去年12月從一個白鼠養殖場以每隻3元的價錢引進10多隻小白鼠,養殖場老闆說會幫忙回收給某養蛇老闆,回收價1元一隻。
「到了今年2月份,父親開始向養殖場出售小白鼠,可小白鼠的回收價卻只有0.5元一隻,過了一個月,養殖場老闆又降至0.4元/只回收,接著是0.3元/只,然後是0.25元/只……」當事人兒子稱。
到了5月底,蛇場老闆因經濟問題蛇場被抵押,這樣白鼠的銷路完全斷了。「小白鼠因為賣不出,造成積壓,雖然已經將雌雄白鼠分開,但之前懷孕的母白鼠還是會產下小白鼠崽,一方面是面臨小白鼠增多,飼料開銷增大,一方面是沒有銷路,家人也反對,所以父親在情急之下,於昨天對老鼠進行放生,數量大概是950隻~1050隻。」該網友強調,放生的小白鼠是950隻~1050隻,並不是之前有媒體所說的上萬隻小白鼠。
當事人的兒子還透露,小白鼠的放生地點分為三處,但都是在同一個花壇內。「因為父親想不到會帶來這麼大的後果,他放生之前也沒有和家人商量。」最後,他還強調,這些小白鼠是健康的。
蛇行家披露「蛇鼠關係」
南海有地下蛇場?
「今天看到白老鼠這個新聞,第一反應就是用來餵蛇的。」在大瀝經營蛇生意的老邱對記者說。他說,在珠三角,人們都比較流行吃蛇,品種包括過山峰、水律、飯剷頭等,所以為了保證蛇的供應和品質,現在餐館供應的蛇基本都是人工餵養的。而蛇的飼料通常就是老鼠和蟾蜍,甚至同屬蛇類的小水蛇。
「據我所知,要拿到省有關部門發放的牌照才算合法養蛇,在南海沒有專門的養蛇場,因為這邊的水土不適合食用蛇類生長。我平常都是去四會的蛇場入貨。」老邱說。
老邱說,目前供應珠三角餐館的蛇場大部分在廣西和粵西等地,通常這些蛇場附近也會「伴生」一些相關養殖場,如老鼠養殖場、青蛙養殖場等,用來向蛇場供應「飼料」。
猜測:
供應的蛇場是地下蛇場?
就和順白老鼠事件,老邱認為在南海出現有人養白老鼠的現象,猜測周圍可能存在地下蛇場。
「我們做這一行就知道,食用蛇類都喜歡在深山野嶺的環境生活,哪怕是圈養也要營造類似的環境,南海乃至全佛山的環境不適宜食用蛇類生長,但利益驅使,恐怕有人試圖在本地偷偷開蛇場,所以在本地也相應出現養鼠的情況。而本地不適宜養蛇,有可能是該地下蛇場結業的原因之一,這就直接影響了放鼠當事人的經營狀況,進而讓當事人做出放鼠的事情。」老邱分析。
另外,為何當事人所養的白老鼠在今年被連番壓價,老邱分析說:「廣東人吃蛇喜歡在秋冬時節,現在大暑天是淡季,要蛇的人不多,要老鼠的自然就更少了!壓價也很自然。另外,蛇的食物除了老鼠以外,還有蟾蜍等動物,說不定是蟾蜍便宜了影響了白老鼠的價格。」
責編:王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