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三大有名寡婦,橫跨政商兩界,馬青霞:逆襲的人生到底有多爽
清朝末期民國初年,女性地位開始提高,當時如雨後春筍般地出現了一批優秀出名的女子。細心觀察會發現一個有趣的規律:南方多名媛、才女,而北方的優秀女性多是寡婦。
今天,「源易緣」節取清末民國年間的三大有名寡婦,橫跨當時的政商兩界,炙手可熱,這三個女性從命運的悲苦中,開出燦爛的生命之花,讓人佩服。
同樣是功成名就的人物,她們三人的格局和選擇不同,人生的厚度也大不相同,選擇怎樣度過這一生,是每個優秀女性都要思考的問題。
讓我們走近這三個女人:慈禧、周瑩、馬青霞,從她們坎坷而輝煌的人生中,總結出在這物慾橫流的塵世,怎樣堅守自我,活出不一樣的生命焰火。
一、起點:家庭出身各不相同,啟蒙教育大相逕庭。
首先,我們來認識一下這三個女人。
慈禧:大清國的實際當家人,成功之道:寡婦半生,走上人生巔峰。
大家都知道,她是清朝垂簾聽政的皇太后,是決定國家命運的女人,無論她有多少缺點,但有一點不可否認,她是有手腕的女人。
在李鴻章、曾國藩、袁世凱等這樣的封疆大吏、老油條的面前,她長袖善舞,沒有輸陣。但就為所欲為論,當時多少男人夢寐以求達到她的地位和權勢。
周瑩:家族企業掌門人。成功之道:強勢逆襲,成為寡婦,是她人生的低谷,也是她成功的拐點。
她是孫儷飾演的電視劇《那年花開月正圓》的原型,陝西涇陽吳家大院的大掌柜,在喪夫無子的情況下,把吳家發揚光大,做成橫跨全國的大商賈,慈禧出逃陝西時,她曾資助並接待了這個實際的國家首腦,並有傳言,她被慈禧認為乾女兒。
馬青霞:成功的商人,助孫中山、魯迅上位的偉大女人。成功之道:名門閨秀,商賈大家,國家復興的助推者。
馬青霞娘家是河南安陽赫赫有名的明清建築馬氏莊園的所有者,父親是清末頭品頂戴,曾任廣西、廣東巡撫,真正的封疆大吏,馬家一門都是實幹家,馬青霞的格局不低。
但那個時代中原內陸的女子,即便家庭出身好,無非是過錦衣玉食的生活,而馬青霞卻很不一樣。她的人生經歷了2個階段的轉折,最終成為和秋瑾齊名的一代俠女,說偉人也不為過。
慈禧、周瑩、馬青霞,都是那個年代的佼佼者,正如曹雪芹所說的,都是男人萬不及一的女子。但比較她們三人的格局,馬青霞的格局比前兩者要高上一個段位。
二、低開高走:三大寡婦不是富貴的籠中鳥。
慈禧的起點是一個滿族女子,但她家既不富也不貴,慈禧能夠從一個秀女出身,逐漸成為鹹豐帝的皇后,在皇帝突然駕崩後,將權力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就憑這一點,慈禧都非泛泛之輩。
但不可否認的是,慈禧被人詬病最多的就是頭髮長見識短,婦人之見,目光短淺。作為一個國家的掌舵人,她這點和孝莊皇太后的格局相差太遠。
綜合來說,慈禧生命中的唯一一次機會就是婚姻,她將這次機會用到了極致,成就了她。
在整個清末,天下富貴無出其右者,皇帝也不能。她沒有大局觀念,追求婦人的平安享樂,從這一點上來說,她過的人生真的不要太爽:全天下為我所用。
周瑩人生中的幸運和不幸都是一個:守寡。
周瑩本是山西本地一個小商賈家的女子,但因涇陽吳家少爺病弱,周瑩得以高攀嫁入吳家。
周瑩加入吳家後,吳家少爺並沒有給周瑩留下一男半女就撒手人寰了,留下周瑩這個在吳家沒有根基的寡婦獨守空房。
在古代,這樣的女子處境是很悲慘的,畢竟吳家家大業大,叔伯兄弟眾多,偌大的家業誰不想擁有。
而周瑩憑藉自己的魅力和周旋保住了這份家業,使不幸的寡婦命運開出幸運之花:如果吳家少爺康健,也許周瑩還沒有機會嶄露頭角。這可能正是古代女強人多是寡婦的原因。
最終,吳家在她手裡進一步發揚光大,成為橫跨全國的集團公司。
綜合分析,周瑩是一個成功的商人,但也僅此而已,與後面這位馬青霞的格局不在一個檔次。
馬青霞的起點與周瑩相比,相對較高,她是頭頂花帶的馬丕瑤的女兒,嫁到山西後,雖然婆家殷實,但丈夫是個大菸鬼,又是家裡唯一的男丁,因此馬青霞嫁給劉耀德後,門裡門外一把抓,把家裡管得井井有條。
不久之後,劉耀德去世,為了防止本家兄弟奪財產,馬青霞在婆婆的幫助下,謊稱懷孕生子,把丈夫姐姐的孩子抱來養著。
隨後,馬青霞以自己的智慧把家業進一步發揚光大,為人正直公正,又不失靈活,夥計對她很是尊敬。
此時的馬青霞人生如同開掛一樣,有錢、有閒、有自由。憑藉雄厚的財力,還多次幫助河南老鄉解決在京城的經濟問題,可謂是一個仁厚商人。
古代女子有錢不難,難就難在還有自由支配錢財的權利,而這一點,三個女人都做到了。
三、起自富貴,終于格局:馬青霞的境界,慈禧和周瑩都比不上。
慈禧、周瑩、馬青霞這三位寡婦,同樣都是富貴命,但因為格局不一樣,三人的成就相去甚遠。
慈禧是當時富貴無雙的人,也是天下第一人,但她的最終定位是一個有權謀的老婦人:知享受,愛抓權,僅此而已。
周瑩是從寡婦的困境中走出來的商界奇才,為了造福吳家,她的事業讓很多人嚮往,但與馬青霞比,她的境界還差了好大一截。
馬青霞,手中掌握巨額財富,但卻沒有耽於享樂,她用手中的財富,支助了孫中山革命,創刊了國民革命宣傳陣地《河南》等。大名鼎鼎的大文豪魯迅的第一篇作品,就是經馬青霞發出的。
而彼時,魯迅還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文學青年,急於為自己的作品尋找出路。
「南秋瑾北青霞」,馬青霞是與秋瑾齊名的人物,至今,在河南安陽蔣村馬氏莊園,仍懸掛有孫中山為其題寫的「巾幗英雄」、「天下為公」的匾額。
所謂「人過留名,雁過留聲」,馬青霞散盡家財,為民為國的壯舉,至今仍激勵著馬家後代及萬萬千千的華夏兒女……
開卷有益,原創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