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海海》:從靈與肉的角度解讀上校的「三重人格」

2020-11-25 騰訊網

本文已和騎士維權籤約,請勿抄襲!!!

文/守護karrie

用筆來演繹人生的精彩,用字來填補生命的空白

《人生海海》是作家麥家所寫的「回憶」系列中的一部著作,作品中的「我」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去看待上校的轉變,從中慢慢了解到上校的些許過往和隱痛。這是一部英雄悲劇的紀實,也是一部反映時代黑暗的歷史著作,在這部著作裡,靈魂和肉體將上校蔣正南的三種人格剝落得乾乾淨淨,也將時代那些小人物和歷史背景下相互映射的悲劇細細道來。

《人生海海》講述的是一個英雄的故事,一個與生活和解的故事。上校的一個微不足道的秘密,卻讓他自己作繭自縛,這個秘密有關於靈魂和肉體,也是體現上校的「三重人格」的催化劑。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論適用於很多文體,也適用於《人生海海》。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論有三個重點,即「自我」、「本我」和「超我」,這三個層次與個人心靈的意識有關,並且相互和諧配合。在靈魂與肉體的經歷上,上校的自我、本我和超我都有不同的表現深度,從這個角度上,我們可以發現時代對人物的人格影響和人格具象化。

一、「本我」人格——上校的情感空白

所謂本我,就是本能的我。這是人格結構中最原始、最底層、最隱秘的一部分,這個人格與個人的欲望有關,而且是最原始的欲望——性 欲望

在《人生海海》中,上校的秘密就與性有關。上校當木匠時被選上當了兵,父親去世時回來料理後事,老保長為他設宴送行,就在這時上校受原始的性慾望一時衝動睡了老保長的女人。這個時候的上校年輕氣盛,本我人格佔主導,由著原始衝動主導著自己的行為準則。一時的犯錯使他的醉酒醒了過來,上校也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所以才會在後來帶老保長去上海補償他。經此一事之後,上校沒有再犯過類似的錯誤,「本我」人格開始相對健康地成長。

但是,這個時候的轉折點出現了,打破了上校的「本我」人格,並造成了他的情感空白。情感空白就是個人受教育而過於強調大腦的理性和認知功能,忽視非理性方面的發展。當兵的那一段時光,上校有一個屈辱的秘密,和性有關,而這個秘密就是造成情感空的原因。在經歷被女鬼佬(日本人)對自己身體的爭奪和肚皮上刺字汙辱的事之後,上校對情感上的欲望一下子變得恐懼,情感陷入了空白和畏懼,因此他即使是遇到心儀的人也不敢相伴,不敢在與性有關的感情上有什麼舉動。

上校是一個只有母親的人了,親情上本就寡淡,母親又經常求神拜佛,沒怎麼理他,又受大腦的理性認識,上校認為自己的肉體很髒,感情上強迫自己忽視本我的欲望,在回到老家後只跟兩隻貓相伴,不問情感事。在歷史時代的衝刷下,上校的「本我」人格被過往的經歷掩蓋,進而帶來情感上的空白。然後,本我人格突破了限制,上校的心智退化到孩童階段,原始欲望就被減弱了,甚至是到了一個「無」的地步。

情感空白是上校的「本我」人格受到刺激的一種明顯表現,這分明體現了時代下人物的命運挫折和英雄悲劇。

二、「超我」——上校的精神折磨

所謂超我,就是被道德規範的自我,屬於精神層面。超我是以「自我理想」和「良心」為尺度,按社會準則行事。因此,上校雖是為國家奉獻了自己的肉體,但社會倫理規範著他,他始終無法坦然面對過往。

上校先是被誣陷成雞姦犯,又被眾人的八卦欲給逼瘋,這其實是社會典範的一種制約,制約著他的內心。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人人都痛恨入侵的敵人,可上校卻以身體侍人,他深知這是不為人所容,也為此備受精神的折磨。上校被誣陷成雞姦犯都不為所動,卻只有自己的秘密最折磨自己。

「超我」的人格處於個人內心的潛意識中,也就是精神方面。上校藉以養貓一事其實是在治癒自己,所以貓對於他來說至關重要。有了貓,他的「自我」人格才能慢慢恢復正常在上校的潛意識中,他也知道自己的這些與女鬼佬打交道的經歷是不恥的,所以才會死守這個秘密。社會上的對錯尚有界限,上校也有自己的禁錮,那就是肚皮上的刺字。

這種人格時時刻刻提醒著他:刺字不能被發現。在這樣的提醒下,他才會近乎瘋了去傷害小瞎子,而這又成為他的另一種精神折磨。上校向來待人友好和善,即使被批鬥也一直眼裡有光,對所遭受的傷害都無動於衷。可唯獨那一句刺字是他的弱點,也是他一直以來的精神折磨,加之老瞎子及一干人等想當眾揭開這刺字的秘密,才讓他的精神到達了崩潰點——瘋了。

「本我」人格造成情感空白,「超我」人格造成上校的精神折磨,甚至是精神崩潰。

三、「自我」人格——「本我」與「超我」的崩潰

所謂自我,就是與意識有關。「自我」主要考慮的是安全,在《人生海海》中,主要體現上校心靈的自我保護,「自我」人格主要是保護的是他心靈的安全。

在靈與肉的精神折磨下,「本我」與「超我」的人格崩潰,自我意識變得潰散,經歷了一系列的事,上校變瘋了,變得不諳世事,不懂情慾,這就是「本我」與「超我」崩潰後的最終結果。

瘋了的狀態,其實是上校追尋的真實的自己。人的潛意識總會試圖忘記一些痛苦的事,對於上校來說,遺忘就可以當做那些經歷從未有過。當精神折磨到了一個頂點,即被人當眾上臺揭開自己的秘密時,「超我」人格激發了上校內心最深的欲望,那就是忘記,忘記的結果就是發瘋。

「自我」人格是上校心靈防護的最後一道防線,他既想保持意識清醒,又不想被別人發現自己那些過往,所以寧願是死也不願被揭開傷疤。在充滿窺探欲的社會和時代,上校終究難逃心靈的崩潰,是這個世界和被時代裹挾的小人物施壓的折磨,擊垮了上校的「自我」人格。

總結

歸根結底,上校的三重人格的具象化是一個秘密,而這個秘密同靈魂與肉體有關,並且深深影響了他的人格變化。時代也影響著個人的人格發展,是當時動亂的時代讓上校有著靈魂與肉體的折磨,也是這樣一個時代摧毀了一個英雄。

三種人格是個人身心健全的重要存在,上校由情感空白到精神折磨,再到意識的潰散,是人格系統崩潰的過程,英雄的人生悲慘就悲慘在這裡。

相關焦點

  • 《人生海海》:上校精明強幹無所畏懼,為何一處刺青讓他惶恐一生
    《人生海海》的主人公「上校」其實是有原型的,不是作家麥家信手拈來的人物。這個人物的靈感來源於麥家的童年記憶。當時麥家與同學在生產隊勞動,遠遠地看到一個老人正在挑糞,老人看上去十分悽涼和孤苦。一個年齡大一點的同學告訴麥家:「別看那人現在生活窘迫,其實以前上過戰場。他在打仗的時候……男人最重要的地方受了傷。」
  • 麥家《人生海海》:人生到底是什麼?是苦難,是救贖,還是宿命?
    -麥家《人生海海》近日網絡上都是賭王去世的消息,一代傳奇落幕的時候,有太多人圍觀,所謂蓋棺定論,人的一生就這樣走完了,當一切化為虛無之時,雁過留聲,人過留名,什麼也帶不走。恰好讀完麥家的《人生海海》,縱觀似海一般的人生感慨萬千。細細想來,人生就如同跑了一場馬拉松,充滿了痛苦和艱辛,但它也流淌著許多歡樂。
  • 《人生海海》:世界上最有見地的爺爺,最終將全家拖入罪惡深淵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當 麥家的《人生海海》第一次被寫出來時,只有22個人看過。22位讀者中有連讀兩遍的莫言,感動落淚的高曉松,以及各個文化界的權威人士。《人生海海》是茅盾文學獎麥家的作品,他花了八年的時間磨練自己的寫作技巧。在這部小說中,有些人看到了父愛的偉大,血濃於水,有些人看到了朋友之間的忠誠,超越了友誼的兄弟情誼。此外,生命的殘酷和人性的冷酷也暴露在人們面前。上校的人生經歷讓人感動,此外,最深刻的讓人印象是爺爺這個角色。《人生海海》:世界上最有見地的爺爺,最終將全家拖入罪惡深淵爺爺的綽號是老巫頭。
  • 令董卿落淚,得到莫言好評的小說:《人生海海》,看透人生真實
    令董卿落淚,得到莫言好評的小說:《人生海海》,看透人生真實看過《人生海海》的人,感悟應該都很深,人生海海是一句閩南話,它的意思是人生複雜多變,教會人生是要好好的活著,而不是去死。《人生海海》的著名的作家是麥家,他出生於1946年,浙江富陽人,他是一個很優秀的作家,寫過很多的書,《解密》、《暗算》、《風聲》等。
  • 眾多明星推薦,網絡直播一掃而空,《人生海海》的魅力,如此之大
    《人生海海》是麥家在時隔8年之後的首部長篇之作,故事講述了一個渾身是謎的「上校」在時代中穿行纏鬥的一生,離奇的故事裡藏著讓人嘆息的人生況味,既有日常滋生的殘酷,也有時間帶來的仁慈。「人生海海」取自閩南方言,意為「人生像大海一樣變幻不定、起落浮沉,但總還是要好好地活下去。」麥家對這個詞的解讀又深了一層:「既然每個人都跑不掉逃不開,那不如去愛上生活。」
  • 人生海海:敢死不叫勇氣,活著才需要勇氣
    周末時間,一口氣讀完了麥家的《人生海海》,剛開始並不理解「人生海海」的意義,不過在小說的後半段,作者揭開了這句話的含義,這本是一句閩南話,是「形容人生複雜多變但又不止這個意思,它的意思像大海一樣寬廣,但總的說是教人好好活而不是去死的意思」。
  • 《人生海海》中的名言:即使我們都活在別人嘴裡,也想是最體面的
    《人生海海》中的名言:即使我們都活在別人嘴裡,也想是最體面的「人生海海」是閩南語,用北方話理解,就是好死不如賴活著。小說中「我」的前妻因車禍去世時,用最後一絲氣力叮囑「我」:「記住,人生海海,敢死不叫勇氣,活著才需要勇氣。」並且,讓「我」記住羅曼羅蘭的一句話:「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了生活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
  • 思想「利刃」之書《人生海海》:敢死不叫勇氣,活著才需要勇氣
    「人生海海,潮落之後是潮起,你說那是消磨、笑柄、罪過,但那就是我的英雄主義」。——《人生海海》《人生海海》這本書,麥家寫得很用心,花力氣,十八般武藝都施展出來。我們每個人的一生都有無數種的可能,不管是生如夏花般的光芒萬丈,還是繁華落幕後的嘆息,人生最可貴的地方還是經歷了繁華以後,面對冷清的那份釋懷。
  • 《人生海海》有一句話,戳中了無數人的痛點,看後已是淚流滿面
    小說中講述了一個渾身是謎的「上校」在時代中穿行纏鬥的一生,離奇的故事裡藏著讓人嘆息的人生況味,既有日常滋生的殘酷,也有時間帶來的仁慈。有人說初看這本書時,有人看到了書中的殘酷,也有人看到了父愛的偉大,不管是人性的冷峻,還是多麼的悲哀。但是我們也在書中也看到了血濃於水的親情還有朋友之間一起,以及遠勝手足的特殊情感。閱歷了無數如登險峰,看似無路的蜿蜒曲折後。
  • 《人生海海》:世上最有見地的爺爺,卻是家族罪惡的根源
    這是我爺爺在麥家的新作《人生海海》中的故事。說實話,在讀的過程中,我不太喜歡爺爺,但當我讀完後回首往事,我為爺爺感到難過。他是一個沒有壞心腸卻做過壞事的人。在他生命的最後,他結束了他的生命,在兒子的決裂和自己無限的愧疚中結束自己的生命來謝罪,這真是一個悲傷的角色。《人生海海》中的主人公上校被紅衛兵陷害,被批評為叛徒。他終於從村子裡逃出來隱居了。
  • 《人生海海》:聰明反被聰明誤
    爺爺一直看不上「上校」,更不喜歡兒子和他來往,因為他是「鬼投胎的」,他怕黴運隨時會落到我們家。但父親不為所動,照樣和「上校」做天打不散,地拆不開的兄弟。爺爺一邊誇「上校」從小機靈活絡,聰明絕頂,一邊又放不下心中的成見,人們的風言風語像一架屏風,擋住了視線,蒙蔽了心。
  • 父愛何止如山,麥家《人生海海》裡的父愛,起於悲情,終於慘烈!
    麥家在小說《人生海海》中寄託了他對父親複雜而微妙的情感。只是,《人生海海》裡的父愛,卻比一般我們所理解的父愛,少了一絲溫和,多了一層慘烈。往事歷歷不可追,未來回首不堪憶。《人生海海》裡面的那一種父愛,驚心動魄,錐心泣血,慘烈到讓我們但願這樣的父愛不曾發生,因為難以承受......無論對父對兒,那一種愛,都過於殘忍。
  • 人生海海: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人生海海》講的是一個村莊裡的故事,一個關於「上校」一生的坎坷、悲壯的傳奇經歷,而給「上校」致命一擊的是一個外號叫「小瞎子」的人。「小瞎子」並不瞎,只是因為他爹是個真瞎子,人們就順著叫他小瞎子。小瞎子因其父親瞎,母親走,無人管教成了村裡的野小子、淘氣鬼,總是闖禍。老師和村民都很討厭他,有的還怕他,他卻獨獨害怕「上校」,因為「上校」讓他吃過苦頭,使他「哭得跟殺豬似的響。」
  • 柳青雲|文學之於我,是靈與肉的棲息地
    靈魂之於我,是靈與肉的棲息地文/柳青雲問家何所有,生事如浮萍。自視坦言,從十八歲開始,一個人去外地讀書,旅行,工作,交友,分別,相聚,自我意識開始慢慢「崛起」。這些年來,從一個地方再到另一個地方,讀書、旅行、工作、生活,走走停停。短則一個月,長則兩三年。
  • 薇婭5秒賣光的《人生海海》到底哪好?莫言:遇到他是我們的幸運
    4月12日的直播間,薇婭「一聲令下」,麥家的小說《人生海海》在直播間上架。說話間,旁邊工作人員便提醒已經售罄。「沒了?賣完了。一萬冊瞬間秒完了。」隨後再加倉兩萬,就這樣,3萬冊《人生海海》上架不到5秒就被一搶而空。
  • 《人生海海》的10句大實話,5句說清生活本質,5句成名人座右銘
    麥家說:「人生海海,敢死不叫勇氣,活著才需要勇氣。」《人生海海》是茅盾文學獎麥家時隔8年的出山新作。《人生海海》的10句大實話,5句說清生活本質,5句成名人座右銘人像一枚硬幣,有兩面,遇到好的一面是你運氣,遇到壞的一面是你晦氣,如果兩面都叫你遇到則不免要喪氣嘆氣。報紙上說,心有雷霆面若,這是生命的厚度,是滄桑堆積起來的。
  • 「人生」這兩個字簡單的連偏旁都沒有但每個人的人生卻又複雜多變
    「人生」這兩個字簡單的連偏旁都沒有,但每個人的人生卻又複雜多變,充滿變數。有人受盡凌辱,有人大起大落,有人流落他鄉,有人生活貧困,有人家破人亡,還有人一生沒有被愛過。似乎,每個人都過的那麼苦。之前看過《人生海海》這本書,很是感動。
  • 《人生海海》看完哭到不能自己,書中短短17個字,戳中成年人痛點
    《人生海海》最辛辣的一句話,戳中成年人痛點有人說「《人生海海》究竟哪裡吸引讀者?」我覺得很大一部分人就是因為沒打開書之前,腰封上寫的那句非常辛辣的話:人生海海,敢死不叫勇氣,活著才需要勇氣。現代人生活節奏快,做事追求效率。自工業革命以來,我們的物質生活越來越豐富。如今人們總感覺到焦慮與不安,壓力最大的成年人更是如此。
  • 茅盾文學獎《人生海海》為什麼好?高曉松看後落淚,莫言極力稱讚
    人生海海,何必在意一時沉浮!人生海海,敢死不是勇氣,活著才需要勇氣。茅盾文學獎得主,果然能挑戰常人不敢落筆之處,解密人性的荒唐與高尚!這是文學大家對看過《人生海海》後,直接說出的對作者麥家的評價。也許大家還不太了解這個人,只是接觸過《人生海海》這本書。那今天隨硬核老爸了解了解這個人,再讀讀這本書,也許會有更多感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