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一個炎熱的午後,三歲的童童一個人在家竟然沒有大人的照料,孩子肚子餓了,想抓床頭柜上的餅乾吃,不料抓翻了同樣放在床頭柜上的熱水瓶,熱水瓶傾斜而下,蓋子脫落,滿滿的一壺開水就在孩子的頭頂傾瀉而出。
孩子的哭聲撕心裂肺,鄰居聽到後報警,警察破門而入,把童童送到了醫院。經過醫院的全力搶救,童童總算是保住了生命。但是全身百分之二十的皮膚深二度燙傷,尤其是手部和肩部的燙傷最為嚴重。可憐的孩子承受了那麼大的苦痛,事發的時候孩子的家長在哪裡?他們為什麼把一個只有三歲的孩子獨自放在家裡呢?
童童的父親叫孫曉陽,今年只有24歲,卻已經是一個三歲孩子的父親,結了婚又離了婚。離婚之後他帶著三歲的兒子,事發的時候他竟然和朋友在現場看足球比賽,把孩子一個人扔在家裡才發生了這場傷害。
當童童的爺爺得知這一情況,不由得老淚縱橫,心中連恨帶悔。悔的是自己當年教子無方,恨的是如今竟然連累到自己的親孫子。
1
在孫曉陽父母眼中,孫曉陽是一個從來沒有長大的孩子。孫曉陽是孫大爺和楊大媽的獨生兒子,從小就被他們看作心肝寶貝,恨不得所有的事情都替他代勞,所有的路都替他鋪好。
高中畢業後孫曉陽沒有考上任何大學,就在家無所事事的晃悠,看兒子總在家呆著也不是辦法,孫大爺就出錢讓兒子去考個駕照,然後託關係進了一個企業給老闆當司機。本以為這下兒子有了工作還能和老闆學點東西,可是沒想到兒子剛乾沒多久就甩手辭職了。
孫曉陽給私企老闆當了一段時間的司機後,發現上班比讀書還要累,要聽別人的指揮,要看別人的眼色,所以沒過多久就辭職了。
孫大爺和楊大媽都已經是退休了,孫大爺退休返聘還在原單位發揮餘熱,每月的退休工資再加上返聘的工資收入還算不錯。楊大媽退休後在家裡照料老伴和兒子,老兩口看著兒子沒有工作心想,反正家裡也不缺他那份工資,在家呆著就呆著吧。有父母養著,孫曉陽倒是優哉遊哉的,跟私人老闆辭職後,他象徵性的幫父母做家務,更多的時間是捧著個手機上網聊天、打遊戲。
通過網聊認識了一個叫姚蘭蘭的打工的女孩子,反正閒著也是閒著,聊著聊著索性就談起了戀愛,卿卿我我好不熱乎。時間一久孫曉陽的網上情緣被孫大爺和楊大媽看出了端倪,追問之下孫曉陽倒也是不藏著掖著,一五一十的交代出來了。
孫大爺對兒子談戀愛這事兒沒太多想法,倒是楊大媽總覺得網戀這事不靠譜,想著找機會和兒子好好談談,可這楊大媽還沒來得及和兒子說呢,兒子孫曉陽就找他們了,說女朋友姚蘭蘭懷孕了。
孫曉陽20歲不到,工作沒一個,也不到法定結婚年齡,這又搞出來一個孩子,事情到了這一步孫大爺和楊大媽會怎麼看?又該怎麼辦呢?
孫大爺和楊大媽兩口子又驚又喜,原來兒子雖然在家不上班卻也沒有閒著,不聲不響落實了一樁人生大事,不是一點成績都沒有啊。事情都已經發展到這份上了,老兩口就得必須馬上見一見這個已經生米煮成熟飯的兒媳。
當時姚蘭蘭給他們的第一印象還算是不錯的,文靜大方也挺懂事兒,這個時候他們其實已經沒有什麼挑剔的餘地了。由於當時孫曉陽還沒有到法定婚齡,父母決定先替他們把婚事辦了,讓姚蘭蘭把孩子先生下來,等到了年齡再去補辦結婚證。
孫曉陽和姚蘭蘭就這樣奉子成婚了,不久後孫子童童呱呱墜地,孫大爺和楊大媽抱著孫子甭提多高興了。當然,他們的負擔也更加重了。孫曉陽沒有工作,兒媳姚蘭蘭為了生孩子也沒有了工作,現在又多了一個吃奶的孩子,全要靠孫大爺和楊大媽來養活。但他們辛苦並快樂著,兒子小小年紀找到了媳婦,還添了一個大胖孫子,覺得還是挺光榮的。但是接下來的日子,可並沒有他們想像的那麼美好。
2
婚後孫曉陽也表示要多多的賺錢養家餬口,可是他一時也沒有找上工作,正兒八經的工作他又瞧不上,整天想著一夜暴富的生意機會。那段日子他電話打進打出,說是在和朋友合夥做生意,可最後也沒見他賺什麼錢拿回家來補貼家用。
老兩口的退休收入畢竟有限,隨著童童長大,要學各種幼兒技能,眼看著家庭開支越來越大,孫大爺老兩口就和孫曉陽小兩口商量起來了:童童由老兩口來帶,希望孫曉陽夫婦能夠出去找份工作來分擔養家的責任。
也許是因為有了下一代的責任感,也許是覺得自己這麼啃老也不是辦法,這一回孫曉陽很快就付諸行動了。先是找了一份固定工作,然後一到法定結婚年齡就去民政局和姚蘭蘭正式領了證。可就在一切看似步入正軌的時候,新的問題和矛盾很快就接踵而至。
孫曉陽是那種所謂的宅男,平時沉默寡言,內心裡卻非常的敏感,沒有太多朋友。而妻子姚蘭蘭正好相反,性格開朗大大咧咧,很容易和別人自來熟。剛結婚的時候兩人的感情還相當好,可隨著姚蘭蘭重返職場,矛盾就凸顯出來了。
一天晚上姚蘭蘭難得準點下班回家,可在吃晚飯前接了個電話,又換上套裝,婀娜多姿的走出房門,說是要去見重要的客戶。
孫曉陽突然想起了前兩天自己在路口目睹的那一幕,那天姚蘭蘭從一輛豪車上下來,滿面春風的跟開車的人道別。回來後孫曉陽曾問姚蘭蘭開車的人是誰,姚蘭蘭只是回答了一句:客戶,就把話給岔開了。聯想起這事兒,孫曉陽越想越不對勁,索性跟了出去。
果然不出他所料,那部豪車又停在了小區對面的馬路上,姚蘭蘭熟練地拉開了副駕駛的車門,鑽了進去,豪車迅即啟動,絕塵而去。
因為懷疑妻子背著自己在外面搞什麼花頭,孫曉陽曾不止一次的跟蹤過姚蘭蘭,他甚至還查到了那輛豪車的車主,也曾到豪車車主的公司去大鬧過。
豪車車主是姚蘭蘭公司的客戶的助理,這個助理曾解釋說,自己就住在姚蘭蘭和孫曉陽家附近,是順路替老闆接姚蘭蘭到他們公司去談公事的。孫曉陽根本不信,讓那人離姚蘭蘭遠一點,甚至還動手打了人家,警察出面平息了此事。這事已經嚴重的影響到了姚蘭蘭的工作,讓姚蘭蘭非常的難堪,夫妻兩人曾多次為此事大吵大鬧。激動時,孫曉陽也曾動手打過姚蘭蘭。
後來姚蘭蘭的老闆出面向孫曉陽澄清了事實,搞清了真相,確實是談公事去了,姚蘭蘭並沒有外遇。搞清了真相的孫曉陽主動向妻子道歉,但沒有想到他的衝動之舉已經深深傷害了妻子,妻子的反應非常強烈,她說自己不能原諒孫曉陽所做的一切,向孫曉陽提出離婚:既然兩人已經沒有了基本的信任,不如離婚吧。
儘管孫曉陽百般道歉,孫大爺和楊大媽百般勸解,但是姚蘭蘭堅決要求離婚。死要面子的孫曉陽也火了,離就離,迅速和姚蘭蘭辦理了協議離婚,並且在籤訂離婚協議時擺出了高姿態。在離婚協議上書面承諾:離婚之後兒子童童歸男方孫曉陽撫養,撫養費全部由男方孫曉陽來承擔,不要女方姚蘭蘭承擔一分錢。
從這份離婚協議的內容看,孫曉陽姿態是很高的,很有男人氣度。可實際上呢,因為鬧離婚無心工作,孫曉陽因為無故曠工已經被現在的這個單位給辭退了,連自己的生活都要依靠父母,童童的撫養費也自然還是落到了孫大爺和楊大媽老兩口的頭上。
3
眼看著兒子丟了工作,也沒了媳婦兒,本來想責備幾句,可看到兒子失魂落魄傷心不已的樣子,孫大爺和楊大媽又開始心疼兒子了,儘可能的為兒子尋找各種理由來開釋兒子的錯誤,在他們眼中,自己的兒子總是沒錯的,即使有錯主要也是由別人引起的。
孫大爺白天要去上班,照顧童童的大小事兒幾乎全落到了楊大媽一個人的身上。本來年歲漸長,體力虛弱,再加上童童這樣的幼兒正處於活潑好動的年齡,照看起來特別的費勁,楊大媽的身體漸漸的支撐不住了。
童童被開水燙傷的那一天,楊大媽一大早就覺得渾身乏力,起不了床,孫大爺擔心楊大媽的身體,要陪楊大媽去醫院。當時孫曉陽是在家的,但他說下午和朋友約好了要出去一起談事,一塊看球賽。
於是孫大爺和兒子就商量定了一個折中的辦法:童童先由孫曉陽看著,孫大爺陪楊大媽先去醫院看病,大概下午3點左右能回來,到時候跟兒子孫曉陽交班,然後孫曉陽再出去跟朋友看球。
可是計劃趕不上變化,醫院裡每個掛號窗口前都是人山人海,等他們把所有的檢查都做了,走出醫院大門的時候已經快三點了。等他們趕緊的回到家,童童因為沒人看管,這個時候已經碰翻了熱水瓶被嚴重燙傷,經鄰居報警,警察叫來了救護車,童童剛剛被送到了醫院。
楊大媽知道這一切幾乎再次暈倒,孫曉陽不是在照看童童嗎?他怎麼可以讓童童一個人在家呢?
原來,3點快到了,孫曉陽見父母還沒回來,可自己和朋友約的時間也快到點了,看著童童睡得正香,估計著父母也馬上快回來了,就匆匆忙忙穿上衣服出了門。可他萬萬沒有想到,就在他離開家沒有多久,童童竟然迷迷糊糊的醒了,小孩子碰翻了熱水瓶,熱水瓶在他的頭頂傾斜而下,造成了嚴重的燙傷。
老兩口一邊往醫院趕一邊給兒子孫曉陽打電話,可兒子的電話怎麼都沒人接,可不是嘛,在看足球比賽呢,那麼嘈雜的地方根本聽不到電話鈴聲。所以孫曉陽得知自己的兒子被嚴重燙傷時,已經是孩子被燙傷的四小時以後了。
童童的母親姚蘭蘭比孫曉陽先接到了孫大爺的電話,得知了孩子被燙傷的消息,姚蘭蘭氣急敗壞的趕來了,並向孫家興師問罪。
面對姚蘭蘭的責罵,孫家認為孫曉陽拋下童童一個人在家,固然是沒有盡到做父親的責任,可是姚蘭蘭自打離婚之後就沒有給過孩子一分錢的撫養費,雖然這是雙方協議都同意的,但是怎麼說也是沒有盡到做母親的責任吧?以此而論,你姚蘭蘭有什麼資格來指責我們孫曉陽沒有盡到父親的責任呢?
至此,孫家和姚蘭蘭的關係徹底破裂。
4
孫曉陽本來就沒有工作,一直靠著爹媽生活,離婚時又硬撐面子,不要姚蘭蘭的一分錢,而姚蘭蘭也真的沒再給過一分錢。現在隨著童童各項治療費用不斷增加,孫大爺夫婦實在無力承擔,於是和姚蘭蘭攤牌,讓她這個做親媽的也支付一部分治療費。
姚蘭蘭認為:為了救治童童她作為母親當然是願意掏錢的,但問題是,童童是在你們孫家照看下被燙傷的,孫家理應負全部的責任。姚蘭蘭還說,童童讓你們撫養,撫養的結果卻是燙成這個樣子,我怎麼放心把錢交給你們,讓你們繼續替我撫養童童呢?
姚蘭蘭提出,童童可以由她來撫養,而孫家要支付給她童童全部的撫養費,包括各種醫療費。理由很簡單,童童的燙傷是孫家的責任,撫養費本來就約定好由孫家來承擔。
姚蘭蘭的理由似乎很充分,也把孫家一時給說的語塞。
但是他們既不願意把孩子交給姚蘭蘭,可是他們又無法單獨來承擔巨額的醫療費用。那麼姚蘭蘭的理由是否站得住腳呢?當初孫曉陽和姚蘭蘭的離婚協議約定:童童的撫養費全部由男方孫曉陽承擔的約定,現在還能改變嗎?
百般無奈之下,孫曉陽作為童童的法定監護人,以童童的名義向法院提起了訴訟:要求被告母親姚蘭蘭支付包括已經發生的醫療費用和後續醫療費用的一半,並從訴訟之日起開始承擔醫療費之外的日常撫養費,每月1000元。
法庭上姚蘭蘭出示了離婚協議的文本,證明當時孫曉陽的承諾確實是童童的撫養費全部由男方承擔,不需要女方蘭蘭來負責。
對此,孫曉陽認為當初的離婚協議是基於當時的情況籤訂的,現在情況發生了諸多的變化,一方面孫曉陽沒有了工作,沒有了經濟來源,另一方面童童被燙傷,各種費用急劇增加,這些情況都是當時籤訂離婚協議時所沒有預料到的。
姚蘭蘭又反駁到,孫曉陽是因為無故曠工被辭退的,本身是自己的過錯造成的,失業後又不願意積極主動找工作,而是依賴父母做啃老族,沒有工作和經濟來源是其主觀的過錯造成的,不是客觀原因使然,不能成為要變更離婚協議的理由。
另外姚蘭蘭又提供了童童被燙傷的警方出警記錄,證明童童是因為孫曉陽的過錯造成的燙傷,所以現在孫曉陽的訴訟要求於法無據。
雙方據理力爭,那麼法院會支持誰呢?
法院在聽取了雙方的陳述和辯論之後,經過權衡裁量認為:童童日常的撫養費用應按照孫曉陽和姚蘭蘭當初的離婚協議的約定,由孫曉陽來承擔。
後來經過法院的反覆工作,姚蘭蘭畢竟是童童的母親,不能眼看著自己的兒子得不到好的治療而影響孩子的健康。終於在法院的主持下,雙方籤訂了調解協議:僅就童童的醫療費部分,孫曉陽承擔百分之六十,姚蘭蘭承擔百分之四十。日常撫養費,姚蘭蘭無需承擔。
童童經過精心的治療,基本上已經康復了。
5
但是一波剛平一波又起,法院判決生效後沒多久,孫曉陽的母親楊大媽出事了。
童童燙傷後,楊大媽內心一直很自責,後悔自己那天去醫院檢查身體,才使得童童一個人待在家裡,為了彌補對孩子的歉疚,她盡心盡力照料著童童,繼續透支了大量的體力,徹底病倒了。
不久,為兒孫操勞了一輩子的楊大媽,因勞累過度又因延誤治療終於拋下了他放心不下的兒孫過世了,享年60歲。
楊大媽去世後,楊大媽以前的工作單位給了一筆撫恤金,孫曉陽對孫大爺提出,他想把這筆撫恤金投入股市。他說:「最近股市很火爆,我幾個炒股的朋友沒一年時間資金就翻了幾翻。」
孫大爺連忙搖頭:「股市風險太大了,別光想著賺錢啊,萬一虧了怎麼辦呢?」父子之間為楊大媽的撫恤金爭執不下。
孫大爺老淚縱橫,他懇求自己不懂事的兒子:「兒子啊,你也已經是為人父了,你不能再這樣不懂事了,我和你媽幾乎把所有的心血和積蓄都花在了你和童童的身上,這是你媽留給我們的最後一點錢了,你可千萬不能再去糟蹋了呀。」
孫曉陽說:「撫恤金也該有我的一半啊,那你乾脆把我的那一半給我,我去炒股。」
孫大爺痛定思痛,不願意再遷就這個不懂事的兒子了,決定要保住老伴留下的後一筆錢,也就是這筆撫恤金。就這樣,他們倆一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居委會也看不下去了,主動出面調解。
撫恤金不是遺產。遺產是死者生前就擁有的,死後遺留下來的財產;而撫恤金是在死者死亡之後,國家或者單位給予死者家屬或其生前被撫養的人的精神撫慰和經濟補償。獲得撫恤金的人必須符合兩個條件:一個條件是,他必須是死者的生前的直系親屬;二是死者生前撫養的人,主要是未成年人和喪失勞動能力的親屬。這兩個條件必須同時具備缺一不可。對照獲得撫恤金的兩個條件:一,孫曉陽是楊大媽的直系親屬,這一條是符合的沒錯;但是第二條,孫曉陽儘管已經成年,也屬於身體健康,確實也是靠死者生前撫養的,因為他是啃老族嘛。但是啃老族肯定不屬於第二條規定的範圍,只有未成年人或者是喪失勞動能力的人才屬於獲得撫恤金的範圍。所以孫曉陽不屬於可以獲得撫恤金的人員,楊大媽單位的撫恤金是給楊大媽配偶孫大爺的。
據此居委會的法律工作者告訴孫曉陽:撫恤金孫曉陽沒份,撫恤金是屬於孫大爺的,孫曉陽無權幹涉孫大爺如何來處置這筆錢。
同時他們也要求孫曉陽想一想過去:自己身為人父,竟然丟下年幼的孩子出去看球,以至於孩子被燙傷;身為人子,已經成年卻不能為父母分憂,日常生活還要向父母伸手,這樣的兒子作為父母能放心把錢交給他嗎?讓他去做風險投資嗎?
想到母親是為了自己積勞成疾延誤治療而去世,想到年邁的父親現在還要繼續擔當起替自己照料童童的心力交瘁的樣子,作為兒子難道真的就沒有愧疚嗎?
孫曉陽在居委會人員的勸誡下暫時收斂了很多,又加上正巧這個時候股市並沒有他想像的那樣一路飆升暴漲,而是接連暴跌。幸虧撫恤金沒有去買股票,否則真的可能血本無歸。
孫曉陽終於意識到自己的幼稚和不成熟,他向父親承認了錯誤,並向居委會的幹部表示自己一定要找一份工作,踏踏實實的掙錢養家,承擔起一個兒子和一個父親的責任。
結語
啃老族對家庭的危害,我們從孫曉陽身上可以引以為戒。
對子女過於溺愛,只能削弱他們的獨立意識和生存能力,而培養啃老族只能加重父母的負擔,削弱孩子的能力。楊大媽和孫大爺的育子經歷,給所有正在培養啃老族的父母們一個深深的警示,否則到老了可真的是要自討苦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