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歲女大學生啃老十年,父母貶低式教育,終讓孩子一事無成

2020-11-24 育兒十月說

文:育兒十月說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想要毀掉一個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不停地打擊他

在中國家庭中存在的一個教育弊端,那就是貶低式的教育,大部分的家長從來不會主動誇讚孩子的優點,更多的是用語言暴力來傷害孩子

覺得自己的孩子處處不如別人,常常誇讚的都是別人家的孩子,在這種高壓環境中長大的孩子,性格上難免會出現多多少少的缺陷,比如不停的否定自己,覺得自己永遠不配得到爸媽的關懷,缺乏自信。

但是很多父母卻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根據美國愛荷華大學一項研究顯示,父母每天對孩子說的話語中,只有不到20%的表述是積極和充滿鼓勵的。

01父母貶低式教育,終讓孩子一事無成

央視有一檔節目,採訪了一個33歲女大學生在家理直氣壯啃老了10年,父母恨鐵不成鋼,不斷地指責孩子一事無成,33歲本應該自食其力,這個女大學生卻選擇在家啃老,聽起來令人覺得不可思議,還是卻說都是父母害的

但是了解到背後的原因之後,只能說是家庭教育出現了問題,才養出了啃老的女兒

據這位女大學生的自述,從小到大,母親最常說的幾句話就是「你將來成事了,我給你跪下」、「你成事了,狗都成事了」

範成金雖然出生在普通家庭,但是有自己的想法,自己設計過服裝,心滿意足地拿給媽媽看,但是卻換來母親的一句話:這有啥用啊,還不如去好好學習。這一句話直接澆滅了孩子的熱情

範成金如了父母的願,考上了大學,大學畢業之後找到了一份工作,但是卻被父母瞧不起,覺得這份工作沒有前途,在不斷的指責聲中,範成金直接就賭氣辭掉了工作,然後就一直在家啃老。誰也沒想到,這一啃就是啃了10年之久

範成金啃老有自身的原因,原生家庭帶來的不幸應該自己努力去克服,而不是屈服於現狀,但是從另一個方面來說,範成金啃老成癮的一個最大的原因就是父母的教育出了問題

02語言暴力何時休?

貶低一個孩子,其實也是一種語言暴力,不管是有心還是無意,每一句話都像是利刃,深深地刺傷了孩子的心靈

對於孩子來說,父母是孩子最信任的對象,如果孩子長期在父母這邊得不到認同感,就會產生自我懷疑,自卑、壓抑、恐懼、叛逆這些負面情緒就會一步步撕裂親子之間的關係,這道裂痕最終無法修補。親密的關係最容易傷人,而留下的傷痕卻是終生的

美國著名兒童學家阿黛爾·法伯說過:「永遠都不要低估你的話對孩子一生的影響力。」

知道了語言暴力的危害之後,父母應該如何避免讓語言成為傷害孩子的利刃呢?

(1)不要把孩子當情緒的垃圾桶

父母說話之所以會傷人,主要是因為被情緒操控自己的大腦,可能是因為生活上的壓力,以及受其他負面情緒的影響,父母會把火氣撒在無辜的孩子身上。這種做法是最不可取的,孩子不是情緒的垃圾桶,作為父母,要懂得疏導自己的情緒,不要讓負面情緒成為親子之間溝通的障礙。

(2)及時表達歉意

情緒有時候很難自控,如果忍不住對孩子發了火,事後又感覺愧疚的話,要及時和孩子道歉,和孩子耐心的溝通,尋求孩子的原諒,不要覺得這樣做會喪失父母的威信,如果得到了孩子的諒解,反而更容易獲得孩子的信任和尊重。

03十月寄語:

每一個孩子都在時刻準備地飛翔,在這個之前,父母不要用任何方式傷害他的羽翼,而是要細心的呵護,這樣才能換來孩子的成長。

今日互動話題:關於教育孩子,你們覺得貶低教育可行嗎?童年有經歷過哪些傷害嗎?歡迎留言

我是育兒十月說,想要了解更多有價值的育兒資訊,還請關注我!

相關焦點

  • 為何有「貶低式教育」?父母讓孩子難堪,就是把自卑和痛苦送給他
    在我國,似乎很少能夠聽到父母對孩子的稱讚,對孩子的所作所為,父母更多的是採取貶低式教育,甚至喜歡在公共場合對孩子進行訓斥。因為父母認為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感到羞愧,才能夠長記性,能夠激勵他們更好的進步。2019年8月1日,懷化鐵路公安處張家界站派出所接到湖北省宜昌市公安局警務協助,一名12歲少女離家出走。
  • 33歲了一事無成,算命的說我是克夫運,不可以結婚
    我出生於農曆1987年8月6日20:50(女),出生情況有點複雜,我是養女,兄弟姐妹多,但是六親無助。畢業到現在十年,工作一直變動,難以穩定下來,這幾年終於穩定下來了,但是很迷茫,不知道未來的路何去何從,內心不甘於現狀想改變卻無能為力,活的很累,到33歲了還是一事無成。
  • 子女成家後組團「啃老」,七旬父母委屈大哭:我真沒錢了,求放過
    文|文兒作為父母都想孩子長大之後能夠有出息,走到社會上的時候可以獨當一面。因為這樣的話不僅孩子可以過得好,自己不說跟著享點福,最起碼老了之後,不至於被子女啃老。可卻有不少子女,從小嬌生慣養享受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成家之後什麼都不會,只能啃老是件多可怕的事情。
  • 重慶21歲女大學生頭天領到畢業證 次日孩子出生
    昨日上午,21歲的新媽媽李玉(化名)在23歲丈夫羅文(化名)及家人的細心呵護下,抱著新生的寶寶從重醫附一院喜滋滋地出院了。這個年僅21歲、臉上還有些稚氣的女孩於6月26日在醫院剖腹產下一名女嬰,手術前一天即6月25日,她才剛剛領到大學畢業證書。  李玉是幸運的,她生活在了在校大學生可享生育權的時代,生與不生的權利掌握在自己手裡。
  • 8歲孩子的檢討書走紅,筆跡稚嫩配拼音,網友:好父母教出好孩子
    網友評論:「這位媽媽三觀很正,相信孩子是無意的,但處理方法很好!」「這才是有擔當的父母,教育出來的孩子將來差不了!」「前段時間幾個孩子踩踏人家的汽車擋風玻璃,結果父母說不能肯定就是他家孩子踩壞的,對比一下,家庭教育的高下立見。為這位媽媽點讚!」「熊孩子背後大多都是熊家長,這位媽媽的教育方式方法很給力!」
  • 生出來就要對我負責到死,兒子「啃老」44年,76歲父親選擇這樣做
    「啃老族」是指現在的年輕人的年輕人不思進取,不努力而選擇去靠父母支撐自己的經濟來源的被稱為「啃老族」。這類人的共同點就是沒有上進心、懶惰成性,沒有工作,整天遊手好閒。在中國主要是指在23-30歲之間,具有謀生的能力,但是卻依然沒有「斷奶」,靠著自己的父母。社會科學家稱這些人群為「新失業群體」。有些人為了自己不花錢的理想,一直啃老,所以我們稱他們為啃老族。
  • 29歲男怒斥父母不養自己,結婚讓媳婦養自己,原因讓人無法接受
    在央視一檔欄目《心理訪談》,看到一位比較極品的啃老族,他認為父母把他生出來就應該讓父母一直養著,雖然兒子小匡年紀已經有29歲了,老大不小的,按照正常年齡就應該要養家餬口了。 但是,現在的小匡狀態就是沒有結婚,也沒有正式工作,只能在家啃老。父母老匡面對孩子的現狀,於是父親把兒子趕出家門。
  • 教育孩子要「有所不為」!父母再愛孩子,這3件事情堅決不能做
    文丨福林媽咪有所為而有所不為,這句話放在我們做事情上,意思是精力是有限的,只有放棄一些事情不做,才能在別的事情上做出成績;放在我們教育孩子上就是有些事情可以做,而有些事情堅決不能做。我們愛孩子,我們可以給孩子關心愛護,我們可以在孩子餓的時候立馬去做飯;可以在孩子冷的時候,趕快給孩子找衣服穿。但是我們不以在孩子無理取鬧的時候,放縱孩子的壞脾氣;不可以在孩子學習不思進取的時候,不理會孩子的成績。父母可以把愛給孩子,但是教育孩子要有所不為,有些事情是絕對不能教給孩子的,下面3件事情,父母在教育孩子時堅決不能做。
  • 李玫瑾教授:孩子6歲之前,父母對孩子的性格教育很重要,要重視
    俗話說:「三歲看到老」,其中所表達的意思就是孩子在小的時候是怎樣的性格,會影響孩子的一生!一個家庭的性格教育對於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這關乎孩子一生的成長,一個注重性格教育的家庭培養出來的孩子,大多數都是比較自信、獨立、又主見的孩子!
  • 少年派:唐元明離婚後馬上再婚奪女,渣男暴露還是父母的溺愛?
    一事無成的王頂男還將家裡所有的資產全被騙光,連帶父母都遭罪。唐元明藉此機會離開了王頂男,並且很快就和田珊珊結婚了。王頂男還躺在病床上,唐元明就和田珊珊完婚,並且將女兒的撫養權給搶走了。唐元明恩斷義絕的做法,看似冷酷無情,其實是被王頂男傷透了心。這時候王頂男則被診斷出來精神病,直接住進了醫院,王頂男的婚姻,徹底的結束了。
  • 父母溺愛令人咋舌 孩子犯錯都是星座的錯!
    邱淑貞帶女兒飆車邱淑貞14歲的大女兒誕下沈月、沈日及沈星三位女兒後專心相夫教子,三個女上學管接管送,不會完全假手於工人。正值14歲大女沈月步入叛逆期,加上樣子盡得其真傳,眼大大皮膚白晳,實屬靚女一名。邱淑貞擔心女兒瞞住她談戀愛,實行「人盯人」盯到很緊。除了接送返學放學,連放假也寸步不離,以免女兒跟同學混在一起有機會學壞。
  • 「啃老」兒子加重父母負擔,母親帶病照顧孫子去世後,終幡然醒悟
    導語一個炎熱的午後,三歲的童童一個人在家竟然沒有大人的照料,孩子肚子餓了,想抓床頭柜上的餅乾吃,不料抓翻了同樣放在床頭柜上的熱水瓶,熱水瓶傾斜而下,蓋子脫落,滿滿的一壺開水就在孩子的頭頂傾瀉而出。孩子的哭聲撕心裂肺,鄰居聽到後報警,警察破門而入,把童童送到了醫院。經過醫院的全力搶救,童童總算是保住了生命。
  • 33歲在《風雲》中扮演楚楚走紅,如今49歲仍然嫩得像個大學生
    《風雲》這部武俠電視劇相信大家都還記憶猶新吧,曾經收視率非常火爆,由趙文卓、何潤東、蔣勤勤、千葉真一和陶紅等主演,分成上部《風雲雄霸天下》和下部《風雲必勝》,劇中除了蔣勤勤扮演的女一號傾國傾城之外,陶紅扮演的楚楚也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出演楚楚這個角色的時候,陶紅也已經33歲了,
  • 23歲女大學生當選市人大代表 仕途暢通遭到質疑 -23歲女大學生當選...
    漫畫/王偉賓     23歲的女大學生村官閆小心,到任一個月後當選為村委會主任,半年後又高票當選為安陽市十二屆人大代表,成為當地首位當選為市人大代表的大學生幹部,這在很多人看來非常不可思議    有市民質疑,一個剛剛畢業的大學生,在如此短的時間內當上村主任,又以如此高票當選市人大代表,是有過人的能力,還是有相應的政治背景?是偶然際遇,還是必然中的偶然?     目前,國家一直提倡大學生下基層工作,23歲女大學生不僅當上村主任,還當選為市人大代表,這種模式是否具有可複製性?基層大學生的上升通道是什麼?
  • 女大學生一年偷偷花17萬交男朋友,上網求助
    現在大學生的超前消費行為非常普遍,身邊許多人都會通過各種各樣的借款平臺,進行超前消費。接下來要講的是在網絡上看到的一個沒能力賺錢卻超前消費的事件,其真實性有待考究。一個安徽女大學生自爆在上海讀大學,在大二的時候遇到了現男友。
  • 6歲前男女大腦發育不同,父母「差別教育」才能精準培養好孩子
    自從國家開放二胎政策以來,家裡有一男一女兩個小孩的家庭就變得越來越常見了,家裡有兩個孩子的父母能夠很明顯地看出兩個孩子喜歡的東西和性格都是不同的,女孩更喜歡公主和粉色,男孩更喜歡英雄以及深色。女孩更喜歡塗塗畫畫,男孩更喜歡玩具遙控車。但為什麼在一樣的家庭環境下的兩個孩子差異如此大呢?
  • 家境優越父母顏值不俗,沈騰承認曾啃老,親姐姐文娛圈地位比他高
    前兩天,沈騰的姐姐沈娜帶著父母去美術館參觀,令網友驚呼「一家四口騰叔顏值最低」。沈騰的父母雖然上了年紀,但穿搭時尚,氣質不俗。曾是軍人的騰爸身姿挺拔。騰媽在這個年齡段也是一枝花。騰媽這麼美,再聯想到沈騰最近那一臉褶子,對比真是太強烈。姐姐沈娜比沈騰大5歲,但看起來比騰叔要年輕不少。
  • 為何父母含辛茹苦為孩子,孩子大了卻常因一點問題,就怨恨父母?
    小的時候,孩子是父母的掌心寶貝,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掉了,長大後子女成了家、和父母之間的距離變得遙遠,父母一輩子為了孩子的成長、生活而拼命,孩子大了卻常常因為父母的一點問題而憎恨,這樣的描述用王老太的「家務事」來做引子,可以說是再合適不過了。
  • 30多歲的你,為什麼還是一事無成?
    20歲的我們20歲的我們,還在校園,想著自己意氣風發,揮斥方遒;20歲的我們,即使經濟拮据,依然相信自己進入社會會闖出我們的一片天;20歲的我們,看著《希望我們20歲時就知道的道理》時,嗤之以鼻;20歲的我們,有夢有未來,未來還沒來,只是大神還沒入世;……30歲的我們30歲的我們
  • 從《天使與魔鬼 日本教育面面觀》看孩子理財教育
    文/辣媽達摩院寫在前面正如書名所顯示,這本書描寫了日本教育的方方面面,總體說來,問題大於成績。本文不談問題和成績,僅就個人感受最深的孩子理財教育相關內容,談談自己的淺見,希望能對各位父母有所啟發。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曾給當代父母一些建議,其中他就說過:如果不想因為錯誤的理財決定而遺憾終身,就必須從小接受理財教育。當今社會,「財商」已經與智商、情商並列為孩子未來的三大必備素質。有研究表明,青少年金錢觀的萌芽期在6歲以前已經形成。所以,父母要重視孩子的理財教育,且理財教育要趁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