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有數例在校生生育,多發生在讀研階段
市教委:不提倡不鼓勵在校大學生結婚生子
記者 陳瑜 實習生 劉洲海
「把娃兒抱好哦!」昨日上午,21歲的新媽媽李玉(化名)在23歲丈夫羅文(化名)及家人的細心呵護下,抱著新生的寶寶從重醫附一院喜滋滋地出院了。
這個年僅21歲、臉上還有些稚氣的女孩於6月26日在醫院剖腹產下一名女嬰,手術前一天即6月25日,她才剛剛領到大學畢業證書。
李玉是幸運的,她生活在了在校大學生可享生育權的時代,生與不生的權利掌握在自己手裡。她可能不清楚,爭取大學生生育權,走過了17年漫漫長路。
相戀7年 大四女生步入婚姻殿堂
昨日,出院前坐在病床上,看著為自己細心收拾衣物的丈夫羅文,李玉的臉上出現了幸福的紅暈。
李玉和羅文從高中時期就開始交往了。2008年,經過7年的戀愛後,還在市內某大學讀大四的李玉和剛畢業一年的羅文步入婚姻的殿堂,婚後不久就懷上了寶寶。
懷孕求學 同宿舍姐妹代為隱瞞
去年11月,李玉得知懷孕了,全家都非常高興,一致決定要把寶寶生下來。李玉怕懷孕的事情公開後自己拿不到學位證,除了同寢室的5個好姐妹知道外,沒有告訴其他人。
李玉說,發現懷孕時,還有大概10多天就放假了,她上課時坐在離後門最近的位置,噁心想吐時就靠寢室的姐妹幫忙離開。需要休息的時候,寢室的姐妹就幫忙請假。最後考試也順利過關,離開學校進行實習。
謊稱出國 臨產前父代領畢業證
為保胎,原本應該畢業前實習的李玉並沒有真正實習。6月26日,李玉的預產期到了,很湊巧,學校恰恰是6月25日通知領畢業證,「我大起肚子怎麼去嘛?」李玉很苦惱,但她又覺得媽媽的畢業證是送給寶寶最好的見面禮。於是,李玉委託父親去學校領取,父親謊稱李玉去了國外聯繫不上,學校勉強讓李父代領。
■新聞現場
小夫妻帶手提電腦撲克去醫院待產
「你們怎麼就帶著這個就來了呀?」6月25日上午,重醫附一院產科住院部護士長王富蘭看著李玉、羅文只提了一臺筆記本電腦就來醫院待產時,驚詫不已。小夫妻入院後,雙方父母才趕到,帶來了生產必需物品。
「除了筆記本電腦,我們還揣了兩副撲克牌。」昨日,羅文有些不好意思地說。
初為人父 第一次抱女兒手發抖
6月26日上午9點,李玉進了手術室,兩小時後,順利產下了一名3.3公斤的女嬰。當從護士手中接過小寶寶時,羅文顯得很激動,手都在發抖,「好小的,還吐舌頭,好乖喲!」
這位同學中最早當爹的大男孩說,在手術室外等候時第一次感覺到了責任感,今後會努力工作,為女兒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環境。
初為人母 生了孩子好輕裝拼事業
李玉說,雖然這麼年輕就當媽媽會犧牲自己很多的時間,但她覺得晚生不如早生,早生也好恢復身材。此外,「現在工作不好找,還不如先把個人問題解決了,然後再輕裝上陣去拼搏事業。」李玉說。
由於兩人家境都很好,所以生活對他們來說沒有經濟壓力。
降臨5天 認了7個乾媽13個乾爹
寶寶出生後,李玉和羅文的一群80後好友開始爭當乾媽、乾爹。羅文說,最多的時候寶寶一天認了4個乾媽和8個乾爹,現在孩子出生不到一個星期,已經有7個乾媽和13個乾爹了。
■觀點交鋒
生還是不生僅僅是個人問題?
在校大學生結婚生子,社會是怎麼看待的呢?記者昨日通過網絡隨機採訪了30位網友,他們中有公務員、醫生、教師、大學生、白領、工人、家庭主婦等各類人群。結果顯示,約7成人反對,2成人贊成,還有1成人持中立態度。
贊成 人性化對待大學生生育
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成年個體,享有成年人擁有的一切權利。我們應該對結婚生子的大學生寬容一點,首先把他們當成「社會人」,然後再把他們當成「學生」。網友「麼麼」說:「只要人家感情好,而且符合政策,生不生是他們個人的問題,生了,大家應該祝福他們!」
反對 浪費有限的教育資源
「這可不是個人問題。」網友「尹狗妞」態度相反:「中國目前教育資源是有限的,那些考上大學的人,佔用了教育資源,卻用一年時間休學生孩子,這是對教育資源的浪費!」
另外一個反對在校生育的重要理由是,大學生雖然都已經是成年人,但是經濟上並不獨立,學費生活費都要靠父母供給,如果再生孩子,無疑又會加重父母的負擔,「他們的行為太天真,以為愛情至上,完全不顧後果,能夠給小孩好的生活和教育嗎?」
■教委表態
不鼓勵在校大學生結婚生子
「教委不提倡,也不鼓勵在校大學生結婚生子。」市教委相關負責人昨日表示,大學生婚育,必須按國家計劃生育的相關政策來辦理,學校不會為懷孕大學生提供優待政策。
該負責人還表示,在校大學生合法生育後,只要各科成績達到畢業的標準,學校應當為其頒發畢業證和學位證。他也指出,國家的法律允許結婚的大學生主要是針對博士或碩士,青年本科大學生還是應該以學業為重。據悉,我市在校大學生結婚生子的只有數例,絕大部分都是發生在讀研階段。
■專家建議
年輕媽媽學習和寶寶一起成長
重醫附一院心理專家況利表示,對於還剛畢業就生子的李玉來說,現在最重要的是學習如何和寶寶一起成長。年輕媽媽心理上還很不成熟,社會閱歷淺,母親角色又對寶寶有非常大的影響。因此建議李玉應該多從正規的育兒書中獲得正確的養育知識,並經常帶寶寶參加一些大醫院組織的寶寶活動,從中吸取經驗。另外,李玉本身也應該經常和社會保持接觸,樹立堅韌不拔的毅力。這樣,今後李玉再進入社會,就會比較適應,也有利於家庭的穩定。
新聞回放
大學生婚育權的漫長確認路
1990年,教育部出臺《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禁止大學生在校期間辦理結婚手續。
2000年,武漢大學最早破除婚禁。
2001年、2003年,新《婚姻法》、《婚姻登記條例》實施,高校的婚禁基本破除,但是並不徹底,舊的《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與《婚姻法》相違背。
2005年9月《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修改,涉及婚育方面的內容刪除,大學生婚禁徹底放開。
2007年8月,人口計生委、教育部和公安部聯合出臺《關於高等學校在校學生計劃生育問題的意見》,規定高校不得要求合法生育學生退學,並且對在校生育學生子女戶口問題作出了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