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義中,再規劃好封神大計以後,最終這個工作交給闡教的姜子牙去執行。按理說,這個任務最後交給姜子牙,是三教主以及眾多參與籌劃封神的大仙達成的共識。不會有人持有反對意見。
可是,誰知道。這個事也有人反對,反對者不是別人,正是姜子牙的師弟申公豹。後人至此大都以奸細來看他,是板上釘釘的反覆無常的小人。俗話說,會哭的孩子有奶吃,小時候老人形容不安分愛哭鬧的小孩子時候就說:這娃咋和申公豹一樣的!。看來,申公豹的形象深入人心。
為什麼申公豹的形象變成這樣?主要是原著中申公豹動不動的抱怨,師門不給他大任。經常感嘆自己才能被埋沒,於是由怨生恨,逐漸嫉妒姜子牙主持封神,於是一心一意的破壞,時常一句:道友請留步!將很多道友拉下水,最後上了封神臺。
這件事表面上看起來全是申公豹小肚雞腸,嫉賢妒能而引起的,但是歪史認為事情沒有這麼簡單。首先,為什麼是他嫉賢妒能來不滿意姜子牙封神,要知道,他們兩個基本都是元始天尊后期的弟子,如果早期的一些弟子來嫉妒晚入師門的姜子牙好歹情理上說的過去,畢竟資歷在哪裡擺著呢。可是,申公豹明顯的是後來者,在玉虛宮學藝很短,姜子牙才四十年,那麼他申公豹肯定不超過四十年。
也就是說,玉虛宮在很短的時間內,一連收了兩個弟子。很明顯的,這兩位不一定都是仙緣到了,才被元始天尊收入門下。歪史可以大膽的猜測,收他們是入門是帶有目的或者說任務,即元始天尊收他們就是為了日後讓他們中的一人去主持封神。這樣才能解釋,為什麼申公豹在得知姜子牙被委以重任以後的表現。
先是向元始天尊表示他一樣可以完成任務,在無果以後開始計劃搞掉姜子牙,進一步失敗以後於是三番五次的阻撓姜子牙,開始遊說三山五嶽的高人前來破壞。並且親自出任國師,以圖剿滅周軍。但是這個過程中策反殷郊殷洪,教唆土行孫以及一大批截教門徒都變相的加快了封神大計的實施。在這個過程,他思路清晰,百折不撓。直到被塞入北海。
為什麼會有這種不死不休的精神?有沒有覺得很奇怪?按道理說,他入門不久,法力道行等絕對不會到橫行無忌的地步,在看他的表現,也不是愣頭青一個,頗具智慧。在已經明知所謂天意、封神勢在必行的時候卻逆天而行?這個顯然不合常理!
拋開申公豹,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以及眾多他們的弟子,也都是有意無意地縱容他。畢竟上古金仙的他們既然共同制定好封神榜,那麼就不會容忍有人破壞,可是申公豹明著一挑三教。橫生枝節,通天教主看著自己門下被挑唆後送命不加制止。元始天尊看著自己門下來破壞自己的計劃也裝作不知道。諸多師兄弟包括姜子牙在收到申公豹的阻攔以後也都靜觀其變既不追究申公豹的責任也不約束申公豹。
在情節中。南極仙翁等隨便就可以制服申公豹,更別說教主級別的人,他們怎麼會不知道?即使姜子牙,就是力不如人,稟告師門讓元始天尊出手來這樣可以吧?顯然沒有!只要通天教主制止搬弄是非的申公豹,那麼自己一系門人就不會輕易跑下山送命。也沒有。
他們全都在放水!這就不得不讓人懷疑,姜子牙和申公豹一樣都是有任務的,而且他們任務分工,類似黑白無常,一個黑臉一個白臉,這樣合作的天衣無縫,這樣才能解釋為什麼申公豹一直在破壞並且暢行無阻。
只有這樣分析,才能釐清這二人在封神中的作用。也可以解釋為他們相輔相成,這個任務就是他們共同完成的。只是一方在明、一方在暗。也可以把申公豹視為雙料間諜,他同時幫助周人、商人、仙人,而且憑藉高超的技術在每一方遊刃有餘。
本文由歪史原創,抄襲必究!參考《封神演義》,屬於個人讀小說的時候對一些疑點的分析。圖片來自網絡,如果冒犯,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