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騎走了,說服也走了……這些字讀音在悄悄發生變化

2020-11-25 騰訊網

在某一個時期的高考語文試題中,必有一個令千萬考生抓耳撓腮的語音考查題目。所以,語文老師會不厭其煩地在課堂上強調一些多音字、異讀詞的讀音。比如:參差、確鑿、呆板、說客、顫慄、強迫、軋鋼、骨殖……為什麼?因為這些看起來書寫難度並不大的字,在歷史上讀音卻不斷發生變化。不同時代的人,接受的教育不同,父母教給你一個讀法,老師教給你另一個讀法。所以,很多人無所適從,不知道到底怎麼讀。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這些字始終存在不同的讀法。

糾正讀音

為了規範讀音,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自1957年10月到1962年12月先後發表了三批《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初稿》,並於1963年輯錄成《普通話異讀詞三次審音總表初稿》,對現代漢語的語音規範和普通話的推廣起了積極作用。但是,隨著語言的發展,《初稿》中原審的一些詞語的讀音需要重新審訂,因此自1982年6月以來,語委會經過三年多的努力,於1985年12月27日,完成了《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定稿》)重新審定工作,並公布實施。2016年5月發表了《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修訂版)。所以,我們今天學習普通話,大約要以《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修訂版)為準。

語言文字工作

相對於1985年版的《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修訂版主要有以下變化,這是我們每個讀者尤其是高考學子需要特別注意的。

第一,可以概括為送福利,即多讀變統讀,之前的多音字統讀為一個讀音了。比如:顫,只讀chàn,不讀zhàn了,之前的「顫慄」、「打顫」分別寫成「戰慄」、「打戰」;頸,只讀jǐng,不讀gěng了,「脖頸子」要寫成「脖梗子」;螫,只讀shì,不讀zhē了,「螫人」要寫作「蜇人」;最大的福利要體現在「血」上,從此以後,「血」只讀xuě,不讀xuè也不讀xiě了;另外還有以下統讀字。

鐵騎

葛只讀gě,不讀gé了;

紀只讀jì,不讀jǐ了;

芥,只讀jiè,不讀gài了;

靡,只讀mí,不讀mǐ了;

蕁,只讀xún,不讀qián了;

杉,只讀shān,不讀shā了;

葚,只讀shèn,不讀rèn了;

薰,只讀xūn,不讀xùn了;

殖,只讀zhí,不讀shi了。

比較特殊的是「殼」字,除「地殼、金蟬脫殼」中的「殼」讀qiào外,其餘統讀為ké;

應,除「應該、應當」義讀yīng外,其他統讀yìng;

傭,除「傭yòng人」外,都讀yōng。

所以,以後再沒有紀(jǐ)姓了,不知被改變姓氏的紀姓人有何感想。

金蟬脫殼

第二,加負擔,有些統讀字增加了讀音,變為多讀了。

剽,不統讀piāo了,「剽竊」讀piáo,「剽悍」讀piào;蔭,不統讀yìn了,「林蔭道、蔭蔽、蔭翳、綠樹成蔭」都讀yīn,「福蔭、庇蔭、福蔭」都讀yìn。

第三,適應新的需要,變一種讀法。比如常見的有:

大伯bǎi子,改「大伯bāi子」了;

一場cháng大雨,改「一場chǎng大雨」了;

粳jīng米,改「粳gēng米」了;

強qiǎng迫,改「強qiáng迫」了;

血暈yùn、暈yùn車,改「血暈yūn」、「暈yūn車」了;

下載zài,改「下載zǎi」了。

確鑿

第四,一些特殊情況,修訂表作了特別註明,比如:

拜,增加「bái」音,用於「拜拜」。

的,增加「dī」音,用於「打的」。

心廣體胖pán,胖,安舒義;心寬體胖pàng,胖,發胖義。

說,說服,念shuō。說客、遊說,讀shuì。

作,1985年審定為「除作zuō坊外都讀zuò」,這次改為:作揖、作弄、作坊、作死、作踐,都讀zuō;作料,讀zuó;其餘讀zuò。

鑽孔,原有「鑽zuān孔」,這次補充「鑽zuàn孔」。前者表示從孔中鑽過,後者表示用鑽頭打孔。

打的

至於很多人糾結的確鑿、呆板、軋鋼,在1985年的《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中就已經統讀為確鑿(záo)、呆(dāi)板、軋(zhá)鋼了,而坐騎一詞,根本就沒作異讀詞對待,所以只能讀為坐騎(qí)了。這些變化,有的已經體現在新修訂的《現代漢語詞典》中了。為了不做白字先生,看來是時候買一本新的《現代漢語詞典》了。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如不慎觸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坐騎、說客、確鑿、呆板、軋鋼……這些詞語你讀對了嗎?
    所以,語文老師會不厭其煩地在課堂上強調一些多音字、異讀詞的讀音。比如:參差、確鑿、呆板、說客、顫慄、強迫、軋鋼、骨殖……為什麼?因為這些看起來書寫難度並不大的字,在歷史上讀音卻不斷發生變化。不同時代的人,接受的教育不同,父母教給你一個讀法,老師教給你另一個讀法。所以,很多人無所適從,不知道到底怎麼讀。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這些字始終存在不同的讀法。
  • 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 最新字詞讀音修改匯總哪些字詞讀音被改
    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  文章提到,「不少網友查字典發現,許多讀書時期的『規範讀音』現如今竟悄悄變成了『錯誤讀音』;經常讀錯的字音,現在已經成為了對的……」  如: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shuāi)。」「遠上寒山石徑斜(xié),白雲生處有人家。」「一騎(qí)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 「說(shuō)服」「坐騎(qí)」你教孩子的讀音是正確的嗎?
    這幾天,關於一些字詞的讀音修正引起了網友熱議。許多讀書時期的「規範讀音」現如今竟悄悄變成了「錯誤讀音」,而被老師多次強調不要犯錯的「錯誤讀音」卻成了最新標準……這讓很多人感嘆:「怕自己是上了個假學」!
  • 這些字詞的讀音被改了,表意的漢字語音能否按約定俗成改動?
    不少網友查字典發現,許多讀書時期的「規範讀音」現如今竟悄悄變成了「錯誤讀音」;經常讀錯的字音,現在已經成為了對的……大家紛紛表示有些「發懵」,不知道現在我們到底應該讀哪個字音才算正確。下面,就來看看那些被大家發現修改了讀音的字——比如道別的時候。經常說的「拜拜」(báibái)。
  • 教育部回應改讀音 遠上寒山石徑斜「斜」讀「xié」還是「xiá」
    對於這些改變的拼音,不少網友表示,沒想到讀書時期的「規範讀音」現如今竟悄悄變成了「錯誤讀音」,就因為念錯的人越來越多就改了,讓堅持正確的人情何以堪?有網友則表示,以前的音念起來押韻好聽,尤其是在古詩詞中,不應該被修改;也有網友持反對意見,古詩詞中其他字詞都不念古音,為什麼個別字要念?
  • 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 那些年我們一起讀過的規範讀音成謬誤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 那些年我們一起讀過的規範讀音成謬誤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shuāi)。 遠上寒山石徑斜(xi),白雲生處有人家。 一騎(q)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註:衰在詩中本讀cuī,斜在詩中本讀xi,騎在詩中本讀j。
  • 走之旁、反文旁、草字頭,這些偏旁部首的讀音你讀對了嗎?
    漢字基本bihua漢字有自己造字方法,象形、指事、會意、假借、轉注、形聲,這是『六書』。我覺最有意思是形聲字,形聲字有:形旁和聲旁。形旁表示它表述特徵,聲旁則表示它的發音,比如:洞、銅、侗、峒……講到形旁,我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現象,那就是形旁有自己的讀音,而且他們的讀音與我們所知的名稱不一樣。
  • 這些拼音,早在三十多年前,就被悄悄改了
    看點通假字或多音字往往會讓我們讀錯一個字的讀音。最近,一篇《注意!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的文章,成為熱點話題。文中指出,一些常被糾正的讀音已經被修改,例如,鐵騎(jì)變成了鐵騎(qí),說(shuì)服變成了說(shuō)服。
  • 一年級下冊《姓氏歌》,「走」字旁,你最先想到哪個字?附練習題
    一年級下識字課《姓氏歌》,抓住特點,學習漢字很輕鬆,附練習題一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的第二節《姓氏歌》是一節識字課,同學們要通過朗讀課文,掌握常見的姓氏的字的書寫結構,了解中國姓氏。這些漢字都有著一定的構字特點,這在課文中以一問一答的形式做了體現「木子李,弓長張,古月胡,口天吳……」形象生動、朗朗上口,既幫助我們記憶了生字,又了解了很多重要的姓氏。
  • 古詩漢字改讀音引網友熱議 專家:不應"一刀切"
    的網文列舉了教材和工具書中一些常見字的讀音變化並引發爭議。就此多位專家表示,隨著社會的發展,語言會有字音的變化。公眾應有一種開放的語言發展觀。   18年前人教版課本   「衰」音已標註為「shuāi」   除了古詩詞的讀音問題,《請注意,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
  • 「部分字詞改拼音」是舊聞仍引熱議,專家:讀音不要一刀切
    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稱,不少網友查字典發現,許多讀書時期的「規範讀音」現如今竟悄悄變成了「錯誤讀音」,經常讀錯的字音,現在已經成為了對的。該文同時列舉多個例子,比如「一騎紅塵妃子笑」中的「騎(jì)」現讀「qí」;「遠上寒山石徑斜」中的「斜(xiá)現讀「xié」;「粳米」的「粳」原來讀「jīng」,但現在要讀「gěng」。
  • 2019年廣東公務員面試熱點:古詩改讀音引熱議
    不少網友查字典發現,許多讀書時期的「規範讀音」現如今竟悄悄變成了「錯誤讀音」;經常讀錯的字音,現在已經成為了對的。大家紛紛表示有些「發懵」,不知道現在我們到底應該讀哪個字音才算正確。(摘自手機中國網)   【面試熱點】   18年前人教版課本   「衰」音已標註為「shuāi」   除了古詩詞的讀音問題,《請注意,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
  • 「一些字改讀音」竟是假的?教育部回應來了!
    據界面報導,小學語文課上的字詞拼音登上了微博熱搜,不少網友發現,小時候被語文老師改正的錯誤讀音,現在卻被「官方」認證,變成了現行的規範讀法。近日,網上熱傳一篇《注意!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的文章,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商務印書館出版的《現代漢語詞典》第5版、第6版,不少字詞注釋的漢語拼音已經發生變化。道別常說的「拜拜」,不少人發音為bái,但實際上在《現代漢語詞典》第5版中,它的正確讀音是bài。然而在第6版,「拜」增加了注音bái。
  • 專家:(讀音)沒有太大必要儘量不修改
    記者在《審音表》徵求意見稿中未發現對「衰」、「斜」讀音的規定,騎的讀音統讀為「qi」,但這一讀音早在1985 年的《審音表》中就做了統一。不過,《請注意》一文中提到的「說服」,「說」的注音新審訂為「shuo」。全文3207字,閱讀約需5分鐘 ▲網傳部分常用漢字讀音變化。
  • ...相關權威部門為什麼會少數服從多數把讀音改成qi?為什麼相關...
    ji,在大多數人都讀成坐騎qi的情況下,相關權威部門為什麼會少數服從多數把讀音改成qi?隨著時代變遷,語言變化,不少破讀的用法在口語裡早已不再使用,只是在讀古詩文時會注意一下。而且,現代人讀古詩文時所用的破讀也遠遠不如古代多了。破讀這類異讀現象在口語中的消亡是個很正常的現象。這類異讀本身就不屬於「正確」的讀音,取消反而是好事。你後面的兩個問題是指漢字讀音吧?如果是漢字的話,沒影響。音是音,字是字,兩回事。如果指漢字讀音,破讀還是全取消的好。
  • 這些字的拼音被改了?網友大喊拒絕 《咬文嚼字》主編:先別急還沒定呢
    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在朋友圈裡刷屏,文中舉了一大串讀音改變的例子,並寫道,「不少網友查字典發現,許多讀書時期的『規範讀音』現如今竟悄悄變成了『錯誤讀音』;經常讀錯的字音,現在已經成為了對的……」  這篇文章迅速登上微博熱搜,網友紛紛驚呼「上了個假學」,「當時好不容易糾正過來的讀音,現在因為大部分人讀不對就改了?」不少網友還表示拒絕這些字的讀音被修改:「這事還有少數服從多數的?」
  • 這些字的讀音被改後,我們如何讀那些年學過的古詩?
    這些字的讀音被改後,我們如何讀那些年學過的古詩?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教授王暉2月19日告訴澎湃新聞,有些引起議論的讀音早已體現在詞典和教材中,比如一騎(qí)紅塵妃子笑;鄉音無改鬢毛衰(shuāi)。如果這些讀音確定更改,我們該怎麼讀哪些年學過的古詩?
  • 木字變成偏旁以後,這些變化也悄然發生……
    獨體字因常用,被委以重任,晉升為偏旁,在完成由獨體到偏旁的蛻變中,筆畫結構也隨之變化,或多或少,因字而異,今天木字的變化就有點多。 01 木字旁 看圖說話
  • 專家說,讀音最重要的還是約定俗成
    徐默凡認為,從語音運作規律來說,最重要的還是「約定俗成」,現在大家認為是正確的讀音,在古代也已經變化多次,但現在稿件裡面流傳出的案例有轟動效應,大家覺得接受不了,這是因為規範走在了社會與約定俗成的前面,步子太快了。比如「騎」的兩個讀音代表的不同意思,大部分人還是分得清的,在這種情況下硬性簡化,就會造成問題。
  • 現代漢語詞典為何取消「六」字LU的地名讀音?
    《現代漢語詞典》第五、六版取消了(lu)的地名讀音,到底對不對?我的結論是:取消(lu)的讀音是正確的,但是詞典... 「六」字有兩個讀音,就是(liu)和(lu)。《現代漢語詞典》第五、六版取消了(lu)的地名讀音,到底對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