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詩一文 每一天的原創詩歌和夢想,不要再和我 擦肩而過
初次見時,你不過十五芳華
白水鑑心,率性自然
-
你篤定
這份感情值得你飛蛾撲火
但夜夜燭火燃盡,滿地月光
才明白原來也是個無情君王
-
世人皆知你位高權重
卻不知你也曾為愛斷腸
淚滴風乾休回首
你不再是誰的姬妾
也不再是誰的娘親
-
一顆赤子之心
終將被鍛造為冷漠的兵器
寥寥數語
終是難訴盡,你的生平跌宕
一念千年,只回一眸,久違了,羋月
「我不墨守成規,也不懷挾偏見,我既能一擲決生死,又能一笑泯恩仇。」
相信很多朋友知曉「羋月」,多是因為孫儷拍的那部《羋月傳》,但電視劇只是電視劇,杜撰成分居多。
真實的歷史裡,「羋月」可不是什麼楚國公主,她只是楚國皇室宗親的一個「宗女」,且因為皇室宗親的家族龐大,血脈關係越發淺淡,到羋月這一輩已經是家道中落。
略微了解歷史的都知道,羋月有個弟弟叫羋戎,還有一個同母異父的弟弟魏冉,一個宗室皇親竟到了改嫁的地步,想來也多是因為家道敗落,生活窘迫吧。
不光是身份低微,連「羋月」這個名字,也是後來的歷史學家根據阿房宮筒瓦上秦惠文王妃子「羋月」的合體陶文而猜測得來。《史記·秦本紀第五》以及《史記·穰侯列傳》中,只有這樣一段記載:『昭王母故號為羋八子,及昭王即位,羋八子號為宣太后。』所以後世我們只稱「宣太后」,卻很少稱呼「羋月」。
歷史裡也是沒有黃歇這個人的,更是沒有秦惠文王的寵愛,畢竟一個受寵的嬪妃怎麼可能一直是個「八子」?
秦國的后妃制度共有後、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長使、少使八個品級,「八子」的地位一目了然。但確實應該頗受寵愛,畢竟和惠文王生了三個兒子:稷、市和悝。
秦惠文王駕崩後,秦武王即位,秦惠文后將其打入冷宮,並把羋月的兒子---嬴稷,送去燕
國做了質子。本來故事到這裡就可以結束的,但是秦武王因力氣很大,特別熱愛舉重,這一年,他竟因為舉一尊大鼎而喪命,而他死的時候沒有兒子,也就是沒有指定任何皇王子來繼承皇位。於是「諸弟爭立」。羋月得知後快速聯合燕趙兩國,並藉助弟弟魏冉之力,將自己被送往燕國當質子的兒子贏稷捧上了王位,立為「秦昭襄王」。但因秦昭襄王年幼,於是羋月輔政。
當時的秦國內憂外患,而外部最大的威脅就是來自西戎的——義渠。義渠是遊牧民族,終日打獵為生,所以個個身手彪悍,好勇鬥狠,在義渠多次騷擾後,秦國終於動怒,調集重兵,兵分三路入兵義渠。這次秦國大獲全勝,佔領二十多座城池。而義渠從此元氣大傷。
秦昭王登基,義渠王前來道賀順並求和。羋月在大殿與義渠君一見鍾情,兩人遂大膽宣布聯姻。據說在兩人生活的三十年裡,夫妻生活是極其和諧的,畢竟羋月為其生育二子,且義渠也再沒有對秦國進軍犯事。
直到某一天,羋月約義渠君甘泉宮相見,隨即將其殺害,並趁機發兵攻滅了義渠,解除了這個西部大患。
宣太后執政時任用弟弟魏冉、羋戎以及兒子公子悝、公子芾等四貴主政。宣太后及四貴的專權極大限制了秦昭襄王的權力,造成了秦國國內只知有太后和四貴,不知有秦王的局面。魏國人範雎逃亡至秦國後,受到秦昭襄王的重用。範雎向秦昭襄王建議收回五人的權力,以免造成弒君篡國的禍亂。秦昭襄王採納範雎的建議,於是宣太后退位,並將魏冉、羋戎、公子悝、公子芾等四貴驅逐出首都鹹陽。
晚年的宣太后生活奢靡,並養起了男寵,「魏醜夫」是宣太后最喜愛的男寵,據說宣太后生病即將去世時,曾傳令讓魏醜夫為自己殉葬。但由於庸芮的勸阻,撤銷了魏醜夫為自己殉葬的旨令。秦昭襄王四十二年(公元前265年)十月,宣太后去世,善終,葬於芷陽驪山。
雖然她不是一個好妻子,但的確是一個好太后,雖愧對自己的丈夫,卻從未愧對自己的國家。
「她本不求名垂青史,只為秦國江山付出一生, 卻意外地流芳百世,將一生的傳奇定格為永恆。」
世界上有一個很可愛的人,這個人正在看著這篇文章,真羨慕這些文字,千山萬水,代我見你。
轉發一下有糖吃
作者 | 原創詩文 |Hlove王雅薈(感謝美文佳作)
圖 | 一詩一文九尾(感恩美圖 )
本文為原創,未經允許請勿抄襲,抄襲必究╭~謝謝你的閱讀,愛你們。比心╭~你每點下一個贊,我的心上就多開出一朵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