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相面之事真的存在嗎?且看西漢一件著名的「鐵口直斷」公案……
西漢時期,當時著名的女相師許負給周亞夫看相時說:「三年之後,你會封侯,封侯八年,然後做將軍、宰相,達到朝廷上的最高地位。再過九年,必然餓死。」(「君後三歲而侯。侯八歲為將相,持國秉,貴重矣,於人臣無兩。其後九歲而君死。」)
周亞夫聽後不以為然地說:「我父親的侯爵位,已經由我兄長繼承了,我哪來的封侯,就算我兄萬一去世,依法應由他兒子繼位,又怎麼會輪到我?即使我已被封侯,又做了宰相,怎麼還會餓死?」許負指著周亞夫的口說:「有橫紋伸入口內,依相法,必然餓死。」
周亞夫的兄長三年後因罪失去侯爵,朝中大臣推薦周亞夫為侯。又過了六年,匈奴入侵,漢文帝派了幾位將軍駐防。劉禮進駐霸上,徐厲進駐棘門,周亞夫為將軍,進駐細柳。漢文帝到軍營慰問,先到霸上和棘門,馳馬而入,所有軍官都下馬迎送。到了周亞夫駐防的細柳,官兵全副武裝,紀律森嚴,皇帝派出的先遣人員,不得進入兵營。軍中值班官兵說:「將軍有令:部隊只聽將軍的命令,雖有皇帝詔書也不行。」一會兒文帝來到,同樣不許進去。文帝只好派人拿著詔書說明是到軍營勞軍。這時周亞夫才傳令打開營門,把守營門的將官又說:「將軍有令,軍營中不許馳馬!」文帝只得勒住馬韁緩緩前行。
進去後,周亞夫手持武器向文帝作揖說:「臣身穿甲冑,不能行叩拜禮,請以軍禮見。」文帝聽後深受感動,嘆道:「這才是真正的將軍,霸上、棘門簡直是兒戲,如果敵人來了,豈不是要打敗仗?周亞夫的軍隊,誰敢進犯呢?」匈奴退兵後,文帝命周亞夫統率所有軍隊。
西漢景帝三年(前154年),吳王劉濞聯合楚王等七國發動叛亂。漢景帝任命周亞夫為太尉,讓他帶領軍隊前去平叛。周亞夫歷經三個月時間,平定了七王之亂,為西漢王朝的再統一立下了汗馬功勞。
沒多久,周亞夫擔任丞相。日漸位高權重的周亞夫開始頻頻與漢景帝發生衝突。漢景帝想廢掉慄太子劉榮,周亞夫卻堅決反對,導致漢景帝對他有了意見。竇太后想封國舅王信為侯,周亞夫卻投反對票,以漢高祖的遺囑「兩個不能」(「不是劉氏宗族不能封王,不是有功者不能封侯」)堵住了漢景帝的嘴。漢景帝不好向竇太后交代,對周亞夫意見更大。
不久,匈奴將軍唯許盧等五人投降漢朝,漢景帝想封他們為列侯,以資鼓勵匈奴投降者前赴後繼,周亞夫再次反對:「這些叛徒來投降,您卻封他們為侯,這不等於鼓勵大家都去當漢奸嗎?」漢景帝大怒說:「你的話太落伍了。」還是封五人為侯。周亞夫特別失落,藉口身體不好,憤然辭職。周亞夫的態度一再惹惱漢景帝。
後來,漢景帝想「考驗」一下周亞夫,就請他進宮吃飯,盤子裡擺上一大塊牛肉,故意沒給他擺放餐具。周亞夫不爽了,向服務員喊道:「拿餐具來!」服務員沒吭聲。周亞夫還要再喊,漢景帝黑著臉說:「不滿意啦?」周亞夫無奈地跪下磕頭謝罪。漢景帝剛說了一個「起」字,周亞夫就馬上爬起來,不等漢景帝再說話,扭頭就走了。漢景帝氣得直咬牙:「哼!這人還真不是盞省油的燈,這種人怎麼能輔佐皇帝呢!將來我的兒子即位,恐怕壓不住他。」此時景帝已有殺周亞夫的想法了。
西漢景帝後元元年(前143年),周亞夫的兒子託人從國庫裡私買了一批殉葬用的鎧甲,準備將來給周亞夫陪葬用,僱用了一幫工人搬運,事情辦完了卻拖欠他們的工資。民工一直舉報到官府,周亞夫被牽連進此案。
在審理過程中,廷尉訊問周亞夫:「周大人,你是想造反麼?」周亞夫說:「那是我兒子給我買的出殯用的殉葬品,怎麼能說我想造反呢?」廷尉來了句頗耐人尋味的名言:「你就算活著在地上不造反,恐怕死了到地下也要造反吧!」周亞夫當即絕食抗議,五天不吃不喝,吐血飢餓而死。
正所謂:女相師一語成讖,周亞夫餓死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