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人人都可以創業的時代,通常有兩種方式可以在市場上找到一條成功之路:一是找新的突破口,做新的項目;二是優化老項目中的一些內容,做新思路。但隨著各行各業的不斷挖掘,可行的新項目越來越少,發展難度越來越大,因此在原有老項目的基礎上進行優化,逐漸成為一種創業趨勢,這就是小編今天要分享的創業做生意的竅門。
相對於傳統老項目來說,這個創業做生意的竅門就是把傳統生意做成不傳統!
下面小編就列舉幾個案例,來給大家分析一下:
案例一、做炒水果冰,月入過萬!
我們知道,賣食品、賣燒烤都是很不錯的賺錢生意,只要有充足的客源,一年賺幾十萬是不成問題的。但也正因為如此,越來越多的人進入這一行業,希望從中分得一杯羹,這將導致市場供過於求。有些地方非常繁華,每晚都擠滿了人,而另一些地方則異常冷卻,整晚都坐不到一屋。
在這種情況下,通過銷售同類型的食品很難獲得良好的回報。只有通過差異化競爭和產品更新換代,我們才能獲得新的機遇。
在湛江羅州島,一位大姐在做炒水果冰生意。方法很簡單,把水果和糖放入攪拌機,然後倒入專用機器炒,最後裝杯售賣。
大姐選擇的攤位也和別人不一樣,不是在小吃街這樣的地方,而是在一個大排擋旁邊。
可見,大姐做生意的竅門是在兩個方面做了創新:
一是產品,人們賣熟食,她賣炒果冰,看起來很新鮮,很容易吸引人。
二是位置,小吃街確實人很多,但是競爭也很大,這麼多小吃,客戶不一定會選自己的,擺在大排檔旁邊,沒有競爭,食客也可能成為自己的顧客。
利潤怎麼樣呢?以炒芒果冰為例,一杯芒果炒冰的價格是7元,一次兩個芒果可以做成兩杯。
在淘寶上,10斤芒果的價格大概在20元到40元,我們就按30元計算,也就是3元一斤,1斤可以做4杯,4杯的價格是28元,減去所有成本,保守估計收入不低於23元,那麼1杯就可以賺5元,算下來有60%以上的利潤。
至於時間,差不多10分鐘就可以做兩杯。分析完這些,賺錢與否就不需要多說了。
案例二、賣炒酸奶,買車買房當老闆!
我的朋友是一個年輕人,他過去常常在我們當地大學的小吃街擺攤。他調研時發現,麻辣燙、燒烤、炒粉等很多熱門食品都已經在做了,他就不想再賣了。
想了一段時間,他決定做賣炒酸奶的生意。有人知道炒水果冰,估計少有人知道炒酸奶,因為是個新點子,所以肯定會火。果然,生意沒多多久,就非常火了,也很快就出名了,第一年就賺了一筆錢買車。
第二年開始,他在做炒酸奶生意的同時,又拓展做了一個賣檸檬茶的新業務,只賣超大杯,但價格只有10元。與其他奶茶店大杯十三四元的價格相比,毫無疑問,他的檸檬茶性價比非常高,能激發學生的消費欲望,但行內人都知道,一杯檸檬茶的成本最多不超過2元,所以利潤還是很大的。
就這樣,他用炒酸奶維護品牌知名度、吸引客人,然後一邊推銷自己的霸王杯檸檬茶,一邊賣炒酸奶,讓客人對檸檬茶產生了興趣。最終,這兩項業務都做得很好,賺了很多錢。
四年時間,他白手起家,買了一輛車、一套房子,在市中心開了一家奶茶店,真正成為了老闆。憑藉他之前在學校積累的顧客,他的生意做得很好,現在是那裡最熱門的奶茶店之一。
很多人在創業時遇到瓶頸。看著別人做得好,自己卻沒有成效,其實時候別人很早邁過了這個坎,因為堅持才積累了好的客戶資源,這對後來者來說自然很難與之抗衡。
所以,做生意的竅門就是要學會培養差異化思維。創業不能只看什麼最火、什麼最熱,因為越熱的東西競爭就越激烈。如果我們沒有足夠的資源和人脈,就很難取勝。
通過以上兩則創業故事,你們是不是對創業做生意認識了更多呢。有句話說得好,「選擇比努力更重要」。它不夠嚴謹,但確實很有教育意義,因為無論我們做什麼,都要先選擇一個方向,然後再努力去實現它,但是如果我們選擇了錯誤的方向,那個努力可能只會讓我們離目標越來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