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軍區某特戰團:挑戰突破極限鍛造特戰神兵

2021-01-13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濟南11月23日電 題:濟南軍區某特戰團:挑戰極限突破極限鍛造特戰神兵

  記者 陶社蘭

  深秋時節的泰山腳下,一場特種兵訓練正在濟南軍區某特種作戰團進行。7名軍官乘坐一輛傘兵突擊車,快速佔領陣地後,10秒內用自動步槍完成對靶標的射擊。槍聲過後,靶子應聲倒地。

  這是濟南軍區某特種作戰團團領導班子的例行性課目。每次訓練,團常委都是第一個上。他們稱為「訓練第一班」。強將手下,自然無弱兵。

  自成立以來,這個團隊先後出色完成中俄聯演、中印尼特種兵聯訓、汶川抗震救災等40多項重大任務,兩次代表中國軍隊參加國際偵察兵和特種兵比武奪得16枚金牌,均獲金牌數、獎牌數第一,開創中國軍隊特種兵訓練7項先河。2011年,中央軍委給該團記一等功。

  出徵國際賽場屢建奇功

  「明天走上戰場,你準備好了嗎」,走進特戰團,這條標語迎面而來,讓人感受到濃厚的戰場氣氛。見到的每個官兵,黑,瘦,是他們共同的標誌。這是長期在訓練場上摸爬滾打的結果。

  1998年,濟南軍區某特種團代表中國軍隊首次出徵國際賽場,參加「愛爾納·突擊」國際偵察兵比武,一舉奪得8枚金牌和外國參賽隊總分第一,拉開了他們揚威國際的大幕。

  「走出國門,我就代表中國!」這一信念,鼓舞著特戰團官兵在高手如林的國際賽場上一往無前。2009年7月,在斯洛伐克舉行的第14屆「安德魯·波依德」國際特種兵競賽場上,面對美、英、法等特種兵強手,他們代表中國軍隊出戰,8名參賽隊員勇奪13個比武項目中的8個第一名,捧回參賽隊總分第一名獎盃。

  2001年,時任該團副連長的劉曉東在委內瑞拉獵人學校留學。一入校,就籤下「生死狀」,訓練的艱苦可想而知。幾天下來,因為水土不服,劉曉東患上了「登革熱」。緊接著連續8天沒有任何補給的高強度野外生存訓練,更讓他的身體狀況逼近了極限。

  「從踏入獵人學校的那一刻起,我就是中國!」靠著這種信念,兩年的煉獄般軍事留學生活,劉曉東拼下了「國際特種兵班」總分第一名,被校方授予「特種兵突擊隊員」戰鬥勳章,成為頭像被永遠鐫刻在學校榮譽牆上第一個亞洲人。

  與劉曉東幾乎同時留學國外的吳海燕,也在書寫著中國特種兵的傳奇。

  在以高達90%的淘汰率和近4%的訓練死亡率而著稱的土耳其海軍水下特種突擊隊訓練營,以「水中蛟龍」著稱的吳海燕迎來了平生最強的對手——土軍水上課目教官沙利,他多次在歐洲軍隊遊泳比賽中折桂。

  一次,看到吳海燕遊出了訓練營少有的好成績,沙利當即提出進行10000米徒手遊泳比賽。沒想到,吳海燕一路領先,首先到達終點。上岸後,沙利教官並不服氣,他告訴吳海燕,只有打腳蹼穿越馬爾馬拉海峽,才是真正的英雄。

  「中國特種兵的字典裡沒有退縮!」面對挑釁,吳海燕果斷應戰。

  那一天,風浪格外大。吳海燕與美、英等國特種兵一起參加挑戰。但出發不到2個小時,2名外國特種兵因體力不支造成溺水,其中1人丟失了生命。

  學校打算暫時中斷挑戰,但吳海燕卻不肯放棄。他藉助腳蹼,穿越層層浪濤,越遊越快。7個多小時後,終於達到了海峽彼岸,這一成績打破了學校40多年的訓練紀錄。沙利教官服了:「這麼多年我從沒遇到過對手,你才是真正的『海峽蛙人』!」

  「教官的三句話讓我至今記憶猶新:忘了你的身份,忘了你是人,服從服從再服從。戰場上,敵人對你會更殘忍。作為特種兵,就是要通過這樣殘酷的訓練適應將來的戰場。」吳海燕說。

  這些年,該團先後150多名官兵出國留學、支教、比武、集訓,無論他們走到哪裡,面對多麼艱苦的環境、多麼強大的對手,他們都毫不畏懼。

  訓練標準嚴格按照實戰

  特種兵「特」在哪裡?政委解少聖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說:「8個字:挑戰極限,突破極限。作為未來戰場的鐵拳和尖刀,只有練就『人無我有,人有我精』的超凡本領,才能完成最艱巨的任務。」

  在特戰團,訓練標準都嚴格按照實戰:5公裡越野,全副武裝,負重超過30公斤;實彈射擊由發數單一評定,改為精度、射速綜合評定;山地攀登由徒手晝間組織向夜間負重拓展……

  更苦的是每月一次的「魔鬼訓練周」。每天訓練時間都在16小時以上,官兵要接受耐寒抗飢、強光刺激、毒氣薰染、戰俘拷問等折磨考驗,高壓水槍、圓木輪胎、半米泥潭、高音喇叭等不停地殘酷折磨。

  經過了「魔鬼訓練周」的層層淘汰,才能進入每年組織的「獵人集訓」,隊員負重30公斤,連續完成60米垂直懸崖跑步下、100公裡強行軍等25個課目訓練。團裡每年還組織野外訓練6個月以上,每次都組織特戰班要素融合演練,單兵僅帶兩天乾糧,在縱深150公裡、方圓1000多平方公裡的複雜地形上,三晝夜連續完成20公裡山地叢林奔襲等極限課目。

  團史館裡,有一個特殊的展區,名為「刻進血肉的誓言」,全部是官兵訓練時留下的傷疤照片。記者在採訪特戰團官兵時,親眼見到他們手上、腿上的傷疤。然而,他們對此卻習以為常:「對特種兵來說,這是家常便飯,不值一提。」

  正是這種高難度、高強度的訓練,讓每名特戰隊員速度更快、招數更多、精度更高,熟練掌握了機降、潛水、駕駛、捕俘等10多種必殺絕技,能夠刷新國內、國際訓練比武紀錄。

  因為一部電影,山東大學國防生魏法祥畢業後到特戰團當了特種兵。這部名為《衝出亞馬遜》的電影,就是該團特種兵在南美留學經歷的真實寫照。

  以為自己是大學生,在學校成績門門優秀,可真正到了基層連隊,才發現樣樣都比別人差。體能跟不上,10米全副武裝抓繩上,他竟然爬不上去,掛在繩上「蕩鞦韆」;5公裡武裝越野,被戰士連拖帶拉才勉強到達終點;單槓二練習,一個也上不去……「還是排長呢,說話戰士也不服,連睡覺都只能睡上鋪」,家中獨生子、蜜罐子裡長大的魏法祥很委屈。

  營長吳海燕在全軍偵察戰線是名人,在土耳其軍事留學時,被北約特種部隊授予「海峽雄鷹低空跳傘」和「水下蛙人突擊」榮譽勳章,立過一等功。第一次見到1.82米的魏法祥時,吳海燕衝他肩膀給了一拳:「身體素質不錯,能練出來!」

  細細想來,魏法祥明白,沒有跟戰士們一起訓練,哪知道他們的苦?只有自己吃夠了苦,才能融入這個集體。從此,他的特種兵生活只有4個字:訓練!訓練!

  2008年10月,魏法祥作為該團主力隊員參加軍區偵察兵比武,與戰友齊心協力,一舉奪得武裝奔襲、操舟越障等7個單項第一和總分第一的佳績。第二年,在斯洛伐克舉辦的「安德魯·波依德」第14屆國際特種兵競賽中,他和戰友摘得金牌數、獎牌數等2項桂冠,打破武裝泅渡、攀登等6項歷史紀錄。當年底,他榮立一等功。

  入伍11年的特戰二營班長陳輝輝一直在戰鬥班排,無數次極限訓練在他身上留下了累累傷痕,腿部做過多次手術,右腿半月板已經切除。

  2005年初,陳輝輝參加濟南軍區組織偵察兵獵人集訓。訓練非常殘酷,在為期7周時間裡,每天只能吃一個小餅子,睡兩、三個小時。剛剛轉為士官的陳輝輝幹勁十足,訓練成績也一直名列前茅。就在最後一周,一次夜間戰鬥撤離演練中,他不慎從5米高的斷崖上摔下來,右腿膝蓋嚴重受傷。當天夜裡,還進行了俘虜審訊課目訓練,在冰冷刺骨的泥水裡泡了一夜,膝蓋疼得不能打彎。第二天,是100公裡負重強行軍。

  為了不影響小隊成績,陳輝輝始終咬牙堅持,暗暗要求自己「只要沒倒下,就要往前衝,絕不當孬種!」走出20公裡後,才發現情況比預想的要糟糕得多,特別是右膝蓋開始發腫發脹,再後來幾乎麻木。走到40多公裡時,他怎麼也站不起來了。軍醫鑑定他右膝蓋嚴重積水,令其立即退出行軍。陳輝輝急了:「就是爬,我也要爬到終點。」一步一步向前挪,教官的車也一次次在他身邊停下,說現在放棄也可以算他的成績。

  這個倔強的士兵哭了:「別管我,你們走吧,我能堅持。」100公裡山路,30公斤負重,陳輝輝走了17個小時。走得很艱難,但他走下來了。「因為我沒有放棄,保住了特種兵的榮譽。」

  儘管傷病纏身,當今年舉行全軍特種部隊比武時,陳輝輝還是主動報名參加了狙擊戰鬥行動課目,並奪得4塊銀牌,總分第二。談及此,這個28歲的士官憨憨地笑了:「說起來都不好意思,我帶的兵崔二偉得了第一,他打敗了我。」

  在特戰團,像陳輝輝一樣,為了完成任務在所不惜的事例不勝枚舉。靠著這種不怕死的精神,特戰團先後完成40餘項重大任務。

  11名常委人人身懷絕技

  「只有特種兵,沒有特殊官。」在特戰團,黨委「一班人」與官兵同訓練、同考核,訓練場上站排頭、危險課目爭著上、重大任務靠在前;傘降機降第一個跳,攀崖過澗第一個上,潛水泅渡第一個下;實彈射擊考核,班子成員開第一槍、打第一炮;各種新知識新技能新裝備,班子成員第一個學。

  團長李建軍從當排長開始,就在特戰團服役,曾赴土耳其留學,是集團軍數一數二的槍王,全團裝備的手槍、步槍、衝鋒鎗、水下步槍等10多種槍械樣樣精通。2011年,他帶領50名官兵赴印尼參加兩軍特種部隊聯訓。儘管在參訓隊中年齡最大、職務軍銜最高,但李建軍還是以普通隊員的身份參加強化訓練。兩個月下來,磨壞了兩雙作戰靴,體重銳減10多斤,在聯訓隊自動步槍多種姿勢快速射擊比賽中,取得97環的最好成績。

  政委解少聖在訓練場上主動同戰士比拼,經常與尖子「叫板」。一年要磨壞2雙作戰靴、穿破3套作訓服,400米障礙成績始終保持在1分40秒以內,自動步槍、手槍成績始終保持在45環以上。

  2011年,特戰團接受總部軍事訓練一級單位考核,常委參考的8個課目全部優秀。

  記者了解到,目前該團11名常委人人身懷絕技,個個熟練操作全團主要特種偵察裝備,有2人榮立一等功,4人榮立二等功,1人被表彰為全軍優秀指揮軍官,1人被軍區表彰為愛軍精武標兵,1人被軍區表彰為優秀基層帶兵人。(完)

相關焦點

  • —15℃的嚴寒天氣 特戰隊員如何突破體能極限
    眼前,全副武裝的特戰隊員們已集結完畢,如一顆顆上膛的子彈,靜待著出徵的號角。隨著一聲令下,武警寧夏總隊石嘴山支隊第四季度「魔鬼周」極限訓練正式拉開戰幕。在接下來的數個晝夜裡,他們將在平均氣溫-15℃的嚴寒天氣下,以平均每天不少於18個小時的訓練時間,在近似實戰的環境中完成40餘個課目的訓練內容,不斷向自己的技能頂點、體能極限發起衝擊。
  • 濟南軍區18000名官兵緊急馳援四川汶川地震災區
    新華社成都5月13日電(記者張玉清、黃書波)濟南軍區18000名官兵13日凌晨受命緊急趕赴汶川災區搶險救災,軍區及所屬兩個集團軍的3個先遣指揮組和5支醫療隊共160名官兵已於15時45分抵達成都雙流機場。
  • 當撲克牌出現在武警特戰分隊極限訓練中 看狙擊手高光瞬間
    央視網消息:近日,武警貴州總隊特戰分隊開展「魔鬼周」極限訓練,為了達到訓練效果,隊長們無所不用其極,運用各種「花式」訓練法。俯角射擊要求射手在1分40秒內攀登樓梯至30米高的樓頂,對100米外的正面頭像靶進行5發點射。
  • 特戰隊員這樣打撲克牌 網友看了都說「這是高手」
    特戰隊員這樣打撲克牌 網友看了都說「這是高手」 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常言道:「術業有專攻」 兵哥哥常常把自己的專業 練到極致,練到讓人瞠目結舌 「軍車漂移」、「挖掘機寫毛筆字」…… 都是我們熟悉的操作了 今天,再來向你介紹些「極限操作
  • 「極限挑戰」!特戰隊員-20℃訓練眉毛掛上白霜,網友:兵哥哥辛苦了!
    雪地追逃,叢林對抗,極限體能……武警兵團總隊執勤第五支隊「魔鬼周」訓練火熱進行。茫茫雪地裡,特戰隊員的防寒面罩上結滿了霜花,眉毛被描上了 「白眉」,但他們的訓練熱情絲毫不減。致敬!(原標題:特戰隊員-20℃訓練眉毛掛上白霜)來源:北晚新視覺綜合人民日報、新華社、網友評論流程編輯 :tf020
  • 「紅二代」葉愛群:中將軍銜,原濟南軍區副司令員,曾任42軍軍長
    「紅二代」葉愛群:中將軍銜,原濟南軍區副司令員,曾任42軍軍長1979年2月,對越反擊戰打響。對越作戰的高潮就是諒山戰役,一度威逼越南首都河內。鮮為人知的是,諒山戰役是由42軍單獨發起的,重創越南陸軍精銳308師。42軍素有「後起旋風軍」美譽,第一任中將正是開國中將萬毅。
  • 突破極限,+出可能!
    「+」本身意味著更多,但到達終點時再+終點就=更遠,同理,速度+速度=更快、海拔+海拔=更高、極限+極限=更強。這便是+的灑脫、+的自在、+的無限可能。回到領克,TA的01、02、03的相繼推出與火爆,但終點後面還有終點,即便市場火爆,即便榮膺最佳國產品牌豪華車的稱號,領克依然沒有慢下腳步。
  • 一項可以挑戰極限,突破自我的運動-攀巖
    看看比賽中的選手就知道,一般手臂都比較粗壯,但是全身比例協調,因為在攀巖的中途,需要用手臂抓握,腿部輔助,如果沒有足夠的臂力以及體力來支撐,是很難突破地心引力,不可能勇攀高峰的全身除了應有的體力,耐力,還要保持平衡感,四肢協調,在攀爬時要做到「三點不動一點動」同時,攀巖還可以培養一個人做事情的專注度攀巖還可以增加身體柔韌性,手、腳、眼、腰腹等一同協調配合
  • 這裡是,戰役中「逆行」的萬年特巡警
    疫情防控階段,特巡警大隊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維穩處突的本職工作:1月30日,特巡警大隊接到石鎮派出所請求協助:石鎮石培村不少村民在曹某的煽動下,情緒激動,不停辱罵村幹部及政府工作人員,並遭到村民的圍堵。2月1日,特巡警大隊接到局指令,一名頻繁往返於南昌的深圳水果批發市場的男子,於1月25日前咳嗽,從家裡開著一輛藍色寶馬車(車牌號碼贛E****),身穿家居服離家出走,至今未歸。
  • 《伊洛納》極限突破怎麼玩 極限突破玩法攻略
    導 讀 《伊洛納》手遊中有很多的小夥伴們都比較好奇在什麼地方才能通過極限突破了,通過極限突破的玩法操作技巧又是怎麼樣的了,極限突破的玩法內容規則又是怎麼樣的了
  • 成都首拍電話「吉祥號」「頂級特號」三十萬?
    記者昨日獲悉,受成都市電信分公司委託,一拍賣公司將於8月18日公開拍賣包括「88888888」號碼在內的100個無線電話特號。據悉,這是成都首次公開拍賣電話特號。  據悉,此次拍賣的100個特號均為「88889999」、「88886666」等順口好記的「吉祥號碼」。特別是「88888888」加上成都區號後,將組成「02888888888」這一全國大城市中極為少見的「頂級特號」,它的去向尤為引人關注。拍賣行透露,目前已有本地某知名企業表示願為此號出價30萬。
  • 特牛二總統外傳
    特牛二生於米國一個殷實之家,小時候調皮搗蛋,愛說謊話,其母臨終留下遺言:牛二很聰明,經商可盡其才,然萬不可從政,否則會禍害社會。特牛二成年後遵從母訓,埋頭經商,憑藉得天獨厚的美元優勢,賺得盆滿缽滿,成為億萬富翁,建特牛二大廈以展示實力,光宗耀祖。進入七十有餘高齡,牛二突發奇想:不信俺老牛不能當總統過把癮?
  • 中國特戰兵訓練:聞死屍踢後腦 只差打死人
    近年來,地處改革開放前沿的廣州軍區某特戰旅先後6次成建制與泰國、土耳其、美國、澳大利亞特種部隊開展聯訓,組織16批、百餘名官兵赴委內瑞拉、奧地利、以色列、智利等9個國家留學參觀,對外軍事交流呈現常態化趨勢。在這些國家的軍隊中,不少在近些年有過實戰經驗。如何跟打過仗的部隊學實戰化,把外軍先進經驗運用於訓練實踐,一直是該旅的重點攻關課題。
  • 1955年,六大軍區改十二大軍區,司令員都是誰?授予什麼軍銜?
    1955年,六大軍區改十二大軍區,司令員都是誰?授予什麼軍銜?1950年2月,六大軍區體制正式形成,分別是東北軍區、西北軍區、華北軍區、西南軍區、華東軍區、中南軍區。建國之初的軍區設置,初衷是為了維護地方穩定。
  • 發揚「一箭九星」的極限挑戰精神
    實現完全獨立的海基火箭發射,一直是美好願景,也是一次極限挑戰之旅。構想不是幻想,背後需要無數的求解工作來支撐。大膽的假設要變為現實,唯有認真求證,心無旁騖,下足「數十年磨一劍」的苦功夫。從「0」到「1」,海射火箭的獨立技術瓶頸很多,火箭自身牢固性設計、海上發射平臺設計、海洋環境適應性調試、長時間航向保持、動態方位傳遞等動基座瞄準等等技術問題要逐個破解,註定了這是不平凡的事業。
  • 以案為鑑 | 小小特檢所緣何成腐敗「獨立王國」?
    張建功既是該市「特檢行業亂象」的參與者、獲益者,也是製造者、帶頭者。「沒有想著如何在任上建功立業,而是把心思用在了旁門左道上。」張建功執掌特檢所11年,利用特種設備的監督檢驗權,在業務承包、設備採購、費用減免或緩交等方面大搞權錢交易,先後索賄受賄150餘萬元。  不給錢不辦事,給了錢亂辦事。
  • 外匯管理局嶽陽市中心支局服務「雙特」促「雙穩」
    該局認真落實海關特殊監管區特殊貿易(以下簡稱「雙特」)外匯管理政策,處理好穩增長與防風險的關係,實現了「穩外資、穩外貿」的目標。  據該中心支局副局長李利華介紹,在海關特殊監管區的特殊貿易業務中,貨物流、資金流存在背離現象,對有效、精準地執行外匯管理構成挑戰。
  • 作家星象|天蠍座之馮內古特
    1922年,馮內古特出生於美國一個德裔家庭中,從很小的時候,他就明白被孤立的滋味。哥哥比他大九歲,姐姐比他大五歲,每天的晚餐時間,他們談學校,談工作,而不想聽小馮內古特冒傻氣的話。為了打發時間,他每天收聽喜劇節目,模仿喜劇家,研究什麼是玩笑,怎麼開玩笑,「幽默差不多是恐懼的生理反應」,長大後的馮內古特這樣寫道,那時他已經能熟練地掌握讓別人發笑的技能。
  • 特事特辦!多城市為抗疫大局暫時取消尾號限行
    來源:經濟日報當下正處於疫情防控的關鍵期,為了抗疫大局,1月31日,成都市、蘭州市、開封市、洛陽市、保定市等市接連響應媒體號召——「特事特辦」:決定自2月3日起,暫時取消尾號限行措施,恢復日期各市各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