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記者 楊江參 通訊員 黃瑜鵬 顏美滿 文/圖
生命的旅程才剛剛開始,重慶2歲男童小奇(化名)卻罹患白血病,只能通過移植造血幹細胞挽救生命。根據中華骨髓庫統計,截至2020年末,成功捐獻人數只佔庫容總計的千分之三。如此渺茫的機會中,奇蹟發生了,在南安石井工作的貴州女子安鳳,與素未謀面的小奇配型成功。經過一系列嚴格檢查,新年伊始,安鳳的造血幹細胞移植入小奇體內,賦予他新生的希望。
安鳳的無償捐獻,是今年福建省捐獻非親緣關係造血幹細胞的第一例;安鳳也是南安市捐獻非親緣關係造血幹細胞的第五人,女性非親緣關係造血幹細胞捐獻者第一人。
安鳳
奇蹟:
首次獻血,便配型成功
1月8日,南安紅十字會舉行慰問座談會,年僅21歲的安鳳,分享了捐獻的過程,「我首次獻血便配型成功,工作人員都說這是奇蹟」。
她的成功捐獻,源於2019年的一次獻血。當時,還在貴州念大學的安鳳,和同學們一起在學校參加了無償獻血。這是她第一次獻血,紅十字會工作人員詢問她是否可以採集樣本加入中華骨髓庫,雖然配型成功的機率很低,但有機會挽救他人生命,她當即同意了。
2020年6月,當安鳳接到配型成功的電話時,感到很意外:「那麼多人獻血,竟匹配到我了。好人有好報,抽一點血就能救一個人。」安鳳毫不猶豫答應了,父母也尊重她的決定。
捐獻:
4小時採集,當天送往重慶移植
2020年9月,安鳳到南安市石井鎮工作,由南安市紅十字會對接後期的相關事項。
今年1月3日,在南安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和志願者的陪同護送下,安鳳到達福州。次日,她在「造血幹細胞捐獻同意書」上簽字。
4日起至7日,她每天都注射一劑動員劑。7日早上8時,她接受造血幹細胞採集,躺在病床上一動不動堅持了4個小時。
「採集過程不疼,也沒有其他不舒服的感覺。」安鳳笑著說,就是手腳有些麻木,之後身體也未出現異樣。
安鳳在福州接受造血幹細胞採集
當天下午,相關工作人員立即從福州出發,護送造血幹細胞到重慶某醫院,將其移植入小奇的體內。
感悟:
捐獻不可怕,就像普通獻血一樣
在分享捐獻過程中,安鳳說得最多的就是,造血幹細胞捐獻不可怕,跟普通的獻血沒什麼區別。
南安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表示,採集造血幹細胞的過程,就像獻血一樣,在捐獻者的手臂肘部靜脈血管上穿刺,然後對在血管中流動的血液進行分離,從中提取外周血造血幹細胞。其過程與機採血小板一樣,只是需要注射動員劑及針頭保留在血管中的時間,會比採血小板的時間更長一些(全過程約3~5小時),處理(分離)的血量更多一些。採集的數量根據患者和供者的體重和移植所需造血幹細胞的量而定。
「捐獻造血幹細胞十分安全,但也需要一份勇氣、一份愛心、一份真情。」南安市紅十字會負責人表示,安鳳的行為值得大家崇敬和學習,她的善舉已經影響了不少人,有些已經表達捐贈意願。
據悉,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中華骨髓庫庫容總計2938034人份,捐獻造血幹細胞例數總計僅10684人。南安市紅十字會負責人希望更多人懂得「捐髓救人,無損健康」的道理,向需要幫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提供配型復生的機會。
編輯:阿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