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人喜歡為了「吃」排隊。
早起過江等一碗熱乾麵,夜裡頂著寒風為一口天橋下沒名字的生煎,接地氣的刁角小吃勾人魂,但我從沒想過,武漢人竟也會為了洋麵包排隊。
2016年,國廣負一樓開了家要排隊的麵包店。
麵包店叫祐禾。自它開業,總訝異於武漢人對麵包的熱情。
仿佛永遠擁擠,夾一枕楓糖吐司,再帶幾枚蒜香法片。歐包店裡偶遇武漢人排隊過早的生活氣,碰撞奇妙。
受排隊氛圍感染,我花24塊錢,買了它家招牌紅豆肉粉松吐司,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01
在武漢,祐禾麵包的出品自成風格。做烘焙的朋友說:它家給料巨足。
拿它家的肉粉松紅豆舉例,別家的紅豆如果給100g,那祐禾的紅豆可能有200g。厚實餡料帶來滋潤口感,有種古早的甜蜜,這份能量滿滿的豐腴,很踏實。
祐禾創始人劉姐,從小在父親經營的老式糕點坊長大。
小夥伴羨慕她有吃不完的點心,而被父親強迫著在店裡打雜的劉姐,那時候最大的願望,就是逃離永遠做不完的月餅和冬瓜糖。
直到長大離開家,為人母,她才接受自己的天分與宿命,重又回到兒時便已熟稔的烘焙行業。
家傳的點心製法已然生疏,倒是記住了老一輩烘焙人對品質的堅持。
純真年代的人們,捨得下最好最實的材料,每一隻糕點,都是捧著心在做 。
走進祐禾,依舊能感受到這份家傳。店裡出品都用優質原料,成本高些,但健康第一。
02
2016年誕生的祐禾,到現在共有12家分店。11家在武漢,還有一家在襄陽。
祐禾是武漢很早一批採用「全門店現烤」模式的烘焙店。現場能看到製作全過程,特別放心。
這種「廠店結合」的高端現烤烘培店,當時還只集中在北上廣。
2015年底,劉姐專門跑到北京實地學習。當她看到北京人排隊搶麵包的場面,心裡羨慕:好想在武漢開家這樣的麵包店。
次年,武漢有了第一家祐禾。
祐禾喜歡把店設在人流密集超市或大型購物中心,便於顧客購買。品牌首店設在國廣超級生活館的黃金位置,透過玻璃能看到內裡忙碌的麵包師傅。
剛開業人超多,以為大家只是圖新鮮,沒想到這股熱鬧勁兒一直持續到今天。
03
去年疫情期間,第一次吃到了不用排隊且送上門的祐禾。
清晰記得那天是情人節,從小區群看到祐禾的團購消息,每個小區20份起送。
後來才知道,疫情期間,祐禾一天都沒休息。
團購訂單超級火爆,空蕩蕩的馬路上,劉姐親自開著塞滿麵包的車子,挨個送到。朋友住在白沙洲,在滋味匱乏的二月,收到了好吃到掉眼淚的酸奶菠蘿蜜。
當時人工、原材料和物流成本全在漲價,祐禾給春節假期正常上班員工發放三倍工資,封城的兩個月,給上班員工發放兩倍工資。而武漢市民團購到的麵包,一分沒漲。
後來,祐禾還給建設雷神山醫院的勇士們捐獻麵包,為市內許多家醫院送去甜蜜。支援武漢的天津醫療隊為奮戰一線的醫護人員專門訂的蛋糕,也是祐禾免費提供……
悶聲做了這麼多「大事」,沒想到你是這樣的祐禾。
04
如果麵包店也有星座,祐禾一定是土象星座,穩重實在。
沒有漂亮slogan,「做事講良心,要厚道;賣東西要實在,不弄虛作假」……真切得一塌糊塗。
「有飯吃,不破產」,祐禾把這種樸素願望寫進企業宗旨,耿直到可愛:「祐禾」的「祐」是保佑自己和親人,以及團隊,大家都有飯吃,別破產。
疫情影響,「九又四分之三」與「麥子工廠」兩家烘焙店經營不善,被迫關閉凱德1818的門店。
因為兩家儲值會員較多,祐禾用自家麵包幫他們「償還」了無力退還的會員餘額。
上周,祐禾在光谷天地開了新店。全新視覺,柔和木質,帶一點金屬工業風。
撲到玻璃櫥櫃細細查點,楓糖吐司,髒髒包,心太軟……長舒一口氣,「熟悉的味道都還在。」
年後國廣負一樓整體改造,祐禾的第一家門店國廣店也會同步升級,再次見面的時候,將會看到祐禾的第一家「殿堂級臻選店」。
對國廣店情感最深,捨不得它改變,又期待它變得更好。
///
去年8月份,好友買了很多漂亮杯子和餐具,順便熟悉了手衝,開啟了每天早上喝咖啡吃麵包的習慣。
搭配咖啡的麵包很多來路,但吃的最多的,還是祐禾。
實誠,飽足,是日子該有的踏實感。
EDITOR編輯
PHOTO攝影
DESIGN設計
張小花
黃大頭
Ed
TOPIC
今日話題
你吃過祐禾嗎?最喜歡它家哪款?
留言告訴我。
EDITOR'S PICK
編輯 PICK
CONTACTS
來找我玩
MICROBLOG微博@HANS漢聲
小紅書@HANS漢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