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術中的兩大要素:「砂(山)與水」。在相地時都離不開山與水,兩者缺一不可。關於砂的形態都是由術者相地觀山自定義決定,形態不一。圖文僅供參考
穴前後左右的山統稱為砂。砂是龍的護衛,砂有護龍,衛穴和關水的作用。真正的龍穴必須要有砂來保護,若龍穴無砂,則不能避風,不能聚氣,既不能避風聚氣,就稱不上龍穴。
墓前一塊空地稱為明堂,明堂前的山名叫案山,案山前的山名叫朝山,統稱為「朝案」。穴前的山都統稱「朱雀」,後山玄武,左前山青龍,右前山白虎。穴後面的山稱為樂山,也為鬼星。
砂在水口內外稱為禽星,像衛士站崗,保護龍穴,按方位與相象分別稱「日月」、獅象、龜蛇……高大矗直的稱為「華表」,象徵華麗氣派高昂,接連排列為「羅城」,形狀低小量多為「魚袋」,或稱為「玉印」。兩岸的山為水口砂,能體現出完整的砂形體與氣質,大地隱於市,以下圖示意,僅供參考。
砂的吉兇認定有一個原則,以形體、形象、數理來辯論形體者以對穴場朝拱環抱,而且其形尖圓平正,秀麗端正為吉,若是斜飛反背,破碎歪斜,形容不正為兇。形象者如玄武垂頭,朱雀翔舞,青龍蜿蜒,白虎低頭,這都是吉祥之形勢。具體得實地勘察靈活運用,平洋無山又無水的口訣要牢記,所謂「龍者山脈也」。山脈就是龍,孤獨凸起的山頭就是砂。無山無水難尋龍,牢記「高一寸便是山,低一寸便是水。」
關於砂的位置和吉兇確定,古今自有方式:
1.砂的位置與五行確定
《中國風水八門》認為,無論穴的周圍那個方位的砂都要與四靈砂的五行相配置。穴地左面的砂為青龍砂,五行屬木;右面的砂為白虎砂,五行屬金;前面的砂為朱雀砂,五行屬火;後面的砂為玄武砂,五行屬水。又按照砂的形象五行與四神砂論生克,按照物體的位置,穴前最近的砂稱之為案山,離穴地前面遠一點的砂為朝山。
2.以砂的形態確定吉兇
砂分五行,無論砂行是何五行,以端莊方正為吉,破碎尖削、奇形怪狀為兇。砂形方圓為吉,破砰歪斜為兇。
木形砂宜頭圓身直;金形砂頭圓足寬;火形矽宜尖足平;水形砂宜頭平如浪。
3.消砂與撥砂
所謂消者,乃減弱兇砂之煞的專用詞。比如有一塊好地好穴,無論從周圍的哪一方面來看,其風水形勢都很好,可是某一弓的砂太高,形成空間有逼迫感,使原來一塊好地,變成美非盡美,這種不好的現象自然就形成了煞。見煞就要化之、消之,或重新撥向。消者就是消去煞氣,撥者就撥動分金,使之趨吉避兇的意思。
4.如何判斷砂的吉兇,是否需要避兇?:
看砂之法「兇方崇高招災侵」也就是說:吉方之砂高大為吉,兇方高大為兇;兇虧之砂宜低小為吉,吉方之砂低小為兇。一般都以砂的形狀、位置、遠近、大小來確定吉兇,以形勢轉向顧穴,遠大為吉。以弓背反穴,近穴為兇。最好高而不厭穴,大而不欺主為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