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神仙體系之太歲、功曹、靈官、雷神

2021-01-10 我與冬天有個約會

靈官地仙是道教神仙體系的第二大系統,包括功曹、城隍、太歲、雷神等。他們的特點是民間信仰與道教文化的融合,是道教從民間信仰當中發展起來的神仙。

靈官

靈官是道教的護法天神。道教有五百靈官的說法。其中最有名的是王靈官,很多道家宮觀的第一各大殿中,鎮守道觀山門的靈官一般都是這位王靈官。靈官又有所稱十天靈官、九地靈官、水府靈官、五百靈官、五顯靈官。除五顯靈官外,其他靈官皆為道壇上供作法者,即高功驅遣的小神。又司巡察世界,濟世護法。《三寶大有金書》說,真武入山修道,其父淨樂國王遣大臣率500兵往尋覓之,後來500兵也修道不返,得了道果,便是五百靈官。五百靈官的5位統帥,便是五顯靈官,也稱靈官大聖華光五大元帥。五大元帥中之最尊者為都天靈官王善,也稱豁落火車王靈官;又說他是雷部尊神,故又稱為太乙雷聲應化天尊。

功曹

功曹,也稱四值功曹,為道教所奉值年、值月、值日、值時的神。值年神明叫太歲,月日時的輪值神則叫功曹。功曹本來是我國古代的一種不大的官職,後來就被運用到道教的神話中,作為玉皇大帝的下屬。他們的主要任務是記錄人和神的功績,同時也是守護神。根據道家的說法,道士們所有的祈禱文在焚燒後,就是由他們呈送給各位大神的。所以,在各種道教儀式和宗教場合中,他們都是重要的人物。

城隍

城隍是我國民間和道教信奉的守護城池之神。城隍神的奉祀,有史可徵者,約在南北朝。唐代奉祀城隍神已較盛行,唐代地方守宰多有撰祭城隍文,祭祀城隍神者。宋代城隍神信仰已納入國家祀典。明代城隍神信仰趨於極盛。

洪武二年,封京都城隍為承天鑑國司民升福明靈王,開封、臨濠、太平、和州、滁州城隍也封為王,秩正一品;其餘府為鑑察司民城隍威靈公,秩正二品;州為靈祐侯,秩三品;縣為顯祐伯,秩四品都、府、州、縣城隍各賜王、公、侯、伯之號,並配製相應的袞章冕旒。

民間奉祀城隍最初以為城池、地方的保護神,後人們又奉城隍為主管陰司冥籍之神,道教至遲在唐代即奉祀城隍。它因襲民俗,也視城隍為保護地方、主管當地水旱疾疫及陰司冥籍的神靈。

太歲

太歲君,歲神也,道書以六十甲子,由天幹地支循環,60年為一周,每年由一位太歲輪值,太歲能祛除邪魅,獎善罰惡,掌理人間禍福之事,為值年太歲,俗稱為歲君也。太歲神的奉祀,據杜佑《通典》載,北魏道武帝時,已立「神歲十二」專祀,每年要祭祀歲星,並且還專門設有祭祀歲星的祠。太歲神因時而化,據《夷堅志》記載,宋時常州東嶽廟後所供太歲,已儼然冠冕,具有人格特徵。自元明以後,最高統牿者設專壇祭祀太歲神,並常與月將日值之神並祭。因歲神為值年之神,掌人間一年禍福,又稱「值年太歲」,俗稱「歲君」。後來道教又把太歲稱為大將軍。《神樞經》稱:「大將軍者,歲之大將軍也。」故《正統道藏》中稱60年太歲神均有真名實姓,且皆有神歷。

雷神

雷神又稱雷公或雷師。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司雷之神,道教奉之為施行雷法的役使神。雷神信仰起源很古。至戰國,《山海經》中描繪的雷神形象為:「雷澤中有雷神,龍身而人頭,鼓其腹則雷也。」

東漢王充《論衡雷虛》所記雷神形象有了變化,說:「圖畫之工,圖雷之狀,累累如連鼓之形。又圖一人,若力士之容,稱之雷公。使之左手引連鼓,右手推椎,若擊之狀。」基本上已是擬人化了。

民間自古崇敬雷神,流傳許多雷神故事,尤以唐宋為甚。唐宋文人筆記中,多記大雷雨後,雷神、雷鬼從空而降,雷神霹打不孝子和不法商人,及雷神娶婦等故事,反映出人們對雷神既存敬畏心理,又寄託主持正義的願望。

道教也尊奉雷神,杜光庭刪定的《道門科範大全集》卷十二、十八等,已將風伯雨師、雷公電母作為乞求雨雪的啟請神靈,北宋後的雷法道士又以之為施行雷法的使役神。北宋末興起的神霄,清微諸派,以施行雷法為事。聲稱總管雷政之主神為「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雷師、雷公為其下屬神。舊時各地多有雷神廟。

相關焦點

  • 道教人物:靈官、功曹、太歲
    靈官 靈官是道教的護法天神。道教有五百靈官的說法。其中最有名的是王靈官,很多道家宮觀的第一各大殿中,鎮守道觀山門的靈官一般都是這位王靈官。 靈官靈官又有所稱十天靈官、九地靈官、水府靈官、五百靈官、五顯靈官。除五顯靈官外,其他靈官皆為道壇上供作法者,即高功驅遣的小神。又司巡察世界,濟世護法。
  • 中國道教正統神仙體系及其等級劃分——道教神仙九級排序
    中國道教正統神仙體系及其等級劃分,道教神仙大全及九級排序。中國正統道教神仙大盤點,道教神仙大全概述及其等級劃分。道教是我國傳統宗教,幾千年來,對中國文化的法則起到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道教是一個多信仰的宗教,也是一個多神多信仰的宗教。
  • 道教:六丁六甲,皆是道教神仙體系中的護法神將
    在道教的神仙體系中,六丁六甲與二十八宿、四值功曹、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等,都是道教中常說的神將群,是道教神仙體系中的護法神將。六丁六甲是合稱,分別稱為六丁神和六甲神,共十二位神將。道經中說,他們最初是真武大帝的部將,經常與二十八宿、三十六天將等雷厲風行,制伏鬼神。
  • 比較全的道教傳統神仙(附圖),如有遺漏,請各位斧正
    道教,以「道」為最高信仰,信仰黃老,以道家、神仙家的修煉理論及方法為中心,用老子「道德」思想告諭、教化眾生,追求天人合一、宇宙和諧、天下太平,教導人們通過修道積德達到安樂幸福、長生久視、得道成仙。道教神仙是對道教信奉的神和仙的統稱。
  • 關於道教雷神的五個冷知識,你知道幾個?
    傳統的道教是一個典型的多神信仰的宗教,其內部的神仙體系非常龐大,除了以三清、玉皇、四御為最高主神以外,道教的神仙體系還分為多個神部,其中就有雷部神系。早在遠古時期,古人對於風雨雷電等自然現象產生畏懼和敬畏之心,尤其是雷電帶給古人強烈的震撼,他們認為這是上天在發怒,進而就有了雷神的崇拜,道教則是在此基礎上完善了雷神信仰。雷部的雷神有許多位,影視作品中出現的雷公電母也都屬於雷神,那麼雷部最高神是哪一位神祇?雷部的機構是如何劃分的?本期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關於道教雷神的五個冷知識。一、雷部最高神是誰?
  • 道教諸仙神列表下
    五炁真君: 又名五星君,五曜星君,五德星君,是道教的五位星神。)(變仙雷府總司九龍真炁神變普應將軍)(歷變雷府總司五龍真炁飛騰顯應將軍)(定精雷府火部司令五方顯應將軍)(華雷府火部司令中山真靈將軍)(天婁雷府五方蠻雷將軍)(景琅雷府元罡斬妖將軍)(微果雷府元罡縛邪將軍)(瓊靈雷府統轄八方雷車飛罡斬祟九天雷門使者阿香神女元君)(梵炁雷府驅雷掣電照膽追魔糾察廉訪典者先天電母秀元君)(慶合雷府威靈普遍萬方推雲童子)(升極雷府延壽保命輔聖真君)(雷公):
  • 「三隻眼」並非二郎神專屬,盤點道教神話中擁有三隻眼的8個神仙
    說起「三隻眼」,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二郎神楊戩,這第三隻眼睛又被稱為「天眼」,能識破一切虛妄,堪比照妖鏡,比孫悟空那半吊子的「火眼金睛」強大多了;但是擁有「三隻眼」的並非只有二郎神楊戩,在傳統神話中共有十幾個之多,但是這裡只盤點屬於道教的神仙,共有八位。TOP、8 雷公雷公是古代中國神話中主管打雷的神,出自《山海經·海內東經》。
  • 擁有「3隻眼」的並非只有二郎神,盤點道教神話中擁有三隻眼的8個神仙
    由於第三隻眼的存在,也讓二郎神成為古代神話故事裡瀟灑如風的神仙。 不過,擁有三隻眼的並不只是二郎神,在傳統神話中共有十幾個之多,但是這裡只盤點屬於道教的神仙,共有八位。 TOP、8 雷公
  • 中國道教神仙譜(二)
    前面的文章寫了道教主要神仙體系和三清的詳細介紹,下面我們詳細介紹一下三清之後的六御。道教一貫有「六御」的說法,「六御」分別為為:玉皇大帝、勾陳上宮天皇大帝、中天北極紫微大帝 、東極青華大帝、南極長生大帝、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
  • 他是道教五百靈官第一位,與趙公明地位相當,九月廿八是他神誕日
    這位其實就是民間所謂的那位三隻眼的「靈官馬元帥」。同時因為他的來歷,民間也稱他為「火神爺」。華光大帝,名叫馬靈耀(馬勝),他與趙公明、溫瓊、關羽並稱為「馬趙溫關」道教護法四大元帥,並且位列第一位。在道教廟觀內,進了山門的第一座大殿就是靈官殿,供奉著一位右手提鋼鞭,左手託拿金磚的神像,就是馬靈官。
  • 民間及道教名氣最大的重要神仙都是誰?
    道教是典型的多神教,神系紛繁複雜,神祇數量極多。現今道教神仙主要有四大體系:正統道教神系、民間信仰神系、上古神話神系、神魔小說神系。在道教最高規格的羅天大醮儀式中,會恭請3600位神仙。下面介紹一些道教及民間信仰中名氣較大、知名度較高的重要神仙。
  • 文曲星香火旺盛,他在道教神仙體系中的地位如何?
    文曲星是中國傳統文化中香火最旺的神仙之一,只因中華幾千年的文化與中文人一直佔據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仕途做官除了立戰功之外,科舉考試是最主要的途徑。自古以來就有「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名言。而文曲星就是主掌文運的神仙,所有歷來受到王侯將相士紳百姓的供仰。
  • 道教神仙體系及仙緣根器修行概述
    道教有道教的神仙體系,在世間還有一類常說的仙家,有緣的善信會有這個仙緣,今天我們著重說一下這個仙緣,希望以後大眾對此有個正確的認識。在講仙緣之前,我們先了解下什麼是仙?在整個世間法的修行眾,到底與哪種仙有緣分?1.神仙體系天仙,指神仙厭居三島然後傳道人間,道上有功,而且人間有行,功行滿足,受天書以返洞天,被稱為天仙。
  • 道教中的「五方五老君」指的是哪五位神仙?
    道教是我國土生土長的宗教,它與華夏民族共同發展,孕育出了現在的中華民族。在道教中有著龐大且複雜的神仙體系,例如三清、四御、玉皇大帝等等。這些神仙有的是在天地初開之時出現的,是為神;有的是由人修煉而成的,是為仙。
  • 中國道教神仙譜(三官大帝)
    上元天官隸玉清境,結青黃白三氣置上元三宮,總主上真自然玉虛皇皇上帝、諸天帝王、上聖大神";"中元二品地官者,隸上清境,結元洞混靈之氣,凝極黃之精而成,總主五帝五嶽諸真人,及諸地神仙已得道者";"下元三品水官隸太清境,結風澤之氣,凝晨浩之精而成,總主水帝湯穀神王、九江水府河伯神仙,水中諸大神及仙籙簿籍"。三官大帝是元始天尊從天地水處取三炁,合在三焦結成聖胎。
  • 認識一下道教的神仙天團,這些才是真正的「男神」
    我們在影視作品中看到許多可以上天入地、呼風喚雨的神仙,這些神仙都是仙風道骨的模樣,他們有的是虛構出來的,有的是根據道教的神仙形象經過藝術加工而來。在道教的神仙體系裡,根據神職的不同可分為先天尊神既後天仙真,而且神像的形象也不盡相同,有的如慈航真人慈眉善目令人親近,也有的像魁星神赤發藍面讓人畏懼。本期就為大家盤點一下道教神仙裡的「男神」天團。男仙之首——東華帝君東華帝君又稱東王公,《三生三世十裡桃花》影視劇中就有東華帝君這位神仙的出場。
  • 【蘭州故事】戊寅太歲魯鑑,一個出自蘭州的道教神仙
    實際上,包括城隍在內的許多道教神靈都出自於現實人物。在道教神仙體系中,有個太歲神系統。這是道教值年神靈之一,一年一換,以六十甲子為一個輪換周期。每年都有一個太歲神,護佑民眾。這個當年輪值的太歲神叫值年太歲(流年太歲)。太歲是擁有智慧與能力的神,能引導眾生在自然災害中趨吉避兇。因而,人們對它極其崇拜,在民眾中有著相當大的影響力。
  • 道教全真科儀丨玉皇朝科
    功白:臣聞,玄穹垂御,尊居大羅之天,高上臨庭,駕升通明之殿,建皇極於妙有真境之始,尊帝號於太無玄元之先,恢弘大化,利益人天,茲當朝奏,必假香傳。夫香者,月中丹桂子,仙風吹下來,香菸結雲篆,瑞氣滿空徘,散則成寶蓋,聚則結樓臺,香菸飄渺去,聖駕自天來,傳香有偈,寶號宣揚。表白舉:道經師寶天尊提科:今辰啟建法筵開,迎請高真降駕來。
  • 道教神仙:傳說中的大地之神是哪位神仙呢?很多人都不知道
    道教是一個多神崇拜的宗教,在道教的神仙譜系裡有日月星鬥諸神,也有山川河海諸神,甚至也吸納了民間的一些俗神。那麼道教的大地之神是哪些神仙呢?本期就為大家介紹一二。土正是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官神,后土娘娘同時也是道教神仙體系裡的「四御」之一,四御即北極紫微大帝、南極長生大帝、勾陳上宮天皇大帝和承天效法土皇地祇。這四位尊神協助玉皇大帝執掌天道。后土娘娘的信仰源於古代漢族人們對於土地的崇拜,我們都知道古代的中國是一個以農業為根本的國家,人類的生存離不開土地,廣袤的土地孕育自然萬物。
  • 道教神話傳說中的八大戰神,你聽說過幾個?
    然而正如道教典籍《黃帝陰符經》所說的「天生天殺,道之理也」的開示,道教一直都有「尚武精神」貫穿其中,尤其是在道教的神仙體系裡,有一支以雷部神將為核心的道教戰神譜系。本期就為大家介紹道教著名的八大戰神。勾陳上宮天皇大帝的神職是協助玉皇大帝執掌執南北二極和天、地、人三才,並主管人世間的兵革戰爭之事。四御在道教的神仙體系裡僅次於三清天尊和玉皇大帝,因此勾陳大帝的地位也極為尊貴。據《太上玄靈鬥姆大聖元君本命延生心經》記載,鬥姆元君「應現九道體,化生九子,一曰天皇,二日紫微,三曰貪狼,四曰巨門,五曰祿存,六曰文曲,七曰廉貞,八曰武曲,九曰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