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故事】戊寅太歲魯鑑,一個出自蘭州的道教神仙

2020-11-23 網易新聞

生前為雄,死後為神。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諸多神靈都是來自現實生活中,對老百姓做過好事的英雄人物,人們都對其給予尊崇敬仰,並最終被送上神壇。最明顯的例子是各地的城隍,他們基本上都是為守護一方水土而做出大貢獻的人物,比如和政的城隍鄧愈等。

實際上,包括城隍在內的許多道教神靈都出自於現實人物。在道教神仙體系中,有個太歲神系統。這是道教值年神靈之一,一年一換,以六十甲子為一個輪換周期。每年都有一個太歲神,護佑民眾。這個當年輪值的太歲神叫值年太歲(流年太歲)。

太歲是擁有智慧與能力的神,能引導眾生在自然災害中趨吉避兇。因而,人們對它極其崇拜,在民眾中有著相當大的影響力。元、明以後,由國家列入祀典,依歲時奉祀,祈禱太歲星君輔國安民。

令我們想不到的是,在太歲神中,就有一位蘭州永登的人物——第四世魯土司魯鑑。

今天,就讓我們聽聽他的故事。

魯土司家有個道教神仙

關於太歲神魯鑑的故事,知道的人不多。相對於我們永登苦水的滲金佛李佛爺,他的知名度就非常小了。這不能說是一種遺憾。今天,我將太歲神——魯鑑的故事,就是戊寅太歲——連城四世魯土司魯鑑的故事,告訴給更多的人,讓人們知道,我們永登不但有佛,還有神仙。

魯土司起源,我們就不細說了。在永登魯土司世襲中,第四世土司魯鑑,是一位文武雙全、驍勇善戰的人物。可以這樣說,正是因為有魯鑑率領土司所屬的土兵為大明王朝東徵西討,立下諸多功勳,最終奠定了魯土司系統數百年傳承不衰的體系。

據2005年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的《太歲神傳略》(作者陳耀庭)記載:「戊寅太歲在明代時降生在西大通(今青海省大通縣西),名叫魯鑑,又名魯先。成化十七年(1481年),充任左副總兵,協助守衛甘肅,接著又任總兵官,鎮守延綏地區。魯鑑為官,有才能,又勇敢。遇到敵人,常常冒著弓箭和石塊的危險衝鋒在前。弘治十五年(1502年)仙逝後,被追封為右都督。」

不過,魯鑑最初的起步卻是在正統十年受父命去北京貢馬。這時年僅20歲的他不僅順利完成任務,更給人一種為人老成持重、籌算機警、尤善騎射的印象,後受封百戶。

兩年後,他22歲時跟隨甘肅提督太監劉永,在嘉峪關外一個叫察兀剌的地方擊敗襲擾敵軍,因功升昭略將軍,莊浪衛指揮使。按照明代官職,一衛有官兵5600人。不過這個時候,設立於明初洪武年間的衛所制,已經比較沒落了。據記載,正統三年(1438年),逃亡官軍竟達163萬餘人,明王朝開始有募兵之舉。可見,這個莊浪衛指揮使聽著名頭很大,其實他管轄大體是魯土司所屬的土兵。

保邊衛國,四處徵戰有功勳

直到十年後的1457年,他才升任紅城子守備。紅城子就是今天永登紅城鎮。這是明代通往河西走廊絲綢古道上的一個要地。給他的聖諭上說:「凡使臣客旅,轉運糧儲,皆由此往來,最為緊要,今以爾嘗管領土兵,殺賊效勞,人所信服。特命統領原管土兵,及聽於莊浪操備官軍內摘撥一、二隊,往彼守備」。

天順二年(1458年)孛來率兩萬部眾寇抄涼州等處,給河西走廊地區帶來巨大的災難。面對這種狀況,魯鑑決心滅了這些襲擾之徒,還地方一個安寧。

果然,第二年孛來再次來犯,魯鑑協同都督林宏共同迎戰,在烏鞘嶺大敗來犯之敵,殺50餘人,明英宗稱讚其「比者虜寇犯邊,爾能運謀奮勇,剿殺賊徒。眷茲忠勤,良足嘉尚」,魯鑑官升一級都指揮同知。在天順七年(1463年),捏都兒發動叛亂,魯鑑參與平叛,雖然左腿中箭,但依舊奮力搏殺,最終平定叛亂。

他還多次同伏羌伯毛忠並肩作戰。毛忠,原名毛哈喇,字允誠,是「西垂扒裡扒沙人」(今古浪縣大靖鎮一帶),家世和魯土司家相仿,其祖先洪武初年率眾歸附朝廷,參加多次徵戰。毛哈喇自幼膂力過人,善於騎射,年僅二十就承襲父職。早年常從太宗(即明成祖朱棣)徵。到正統十年(1445年)以守邊勞績升都指揮同知。英宗賜姓「毛」。

最重要一次戰鬥是平定滿四之戰。成化四年(1468年),固原滿四起兵,魯鑑受命前往平叛。戰鬥中老將伏羌伯毛忠中流矢殞命疆場,時年75歲。這時,魯鑑帶領莊浪土兵千餘人隨項忠出戰,看到全軍軍心動搖,諸軍怯戰,魯鑑一馬當先,殺向敵陣。一發流矢擊中魯鑑大腿,接著一顆飛石砸到腰部,但他毫不退縮,勇往直前,奮勇殺敵。項忠也斬殺一退卻的千戶長示眾,穩住軍心。後經多次作戰,終於取勝。魯鑑因為平定滿四叛亂實授都督僉事。

後來,魯鑑被委任為副總兵官,協守甘肅,又調任延綏充任總兵官之職,帶管西寧,自此奠定了魯氏家族在甘青軍政界的地位。

千字戍邊策,留下故事傳後世

今天,我們永登紅城鎮的大佛寺,不僅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而且是絲綢古道上一個很出名的佛寺。紅城大佛寺的修建和魯鑑密不可分。

弘治年間,明孝宗皇帝敕建的紅城感恩寺中的《敕賜感恩寺碑記》,落款為:「欽差協同鎮守甘肅·地方左副總兵榮祿大夫右軍都督府右都督魯麟撰文,欽差分守莊浪西寧等處副總兵前軍都督府都督同知魯經書丹,欽差管束莊浪士官軍餘指揮魯瞻篆額。」此碑撰文、書丹、篆額者為魯土司五世、六世爺孫三代。

成化元年(1465年),魯鑑捐俸百兩白銀用於重修莊浪衛儒學事宜。因病乞休後,於弘治七年(1494年),上邊務四事疏數千言,詳述了戰守情況,提出了許多合理化的意見建議,多被採納。弘治十五年(1502年),魯鑑因舊傷復發而死,享年78歲,臨終前,他「(召)麟(他兒子)於前。拳拳以忠君報國為囑,有頃而逝」。魯鑑妻李氏,湟中高陽伯李文之女,生二子,魯麟和魯福,魯麟即五世土司,魯福為西大通峽口土指揮同知。魯福因其父徵討有功,正德十四年(1519年)授莊浪衛指揮僉事。至魯相時(嘉靖二十九年),因功升指揮同知。魯氏土司至明末共傳五人:魯福、魯思、魯相、魯師亮、魯承勳。

一代名將謝世,朝廷上下極為震動,明朝追贈魯鑑為榮祿大夫、上柱國、右軍都督府都督,並為之建立喻祭碑。這是一位福祿壽考俱全的人。

魯鑑被封為戊寅太歲,可能在明末清初。清初清朝宮廷如意館編印的黃曆上,就有戊寅太歲魯先(魯鑑)一說。戊寅為幹支之一,順序為第15個。前一位是丁丑,後一位是己卯。

為何他被封為太歲神呢?魯鑑「世守西陲,有捍禦功……有材勇,遭敵輒矢石,數被傷不為沮」,守邊安民功勳卓著,所以去世後,被推舉為中國道教中的神靈——戊寅太歲。

文/圖蘭州晨報首席記者王文元

(資料圖片由記者翻拍)

相關焦點

  • 第一次走進蘭州白雲觀,深切感受道教文化的博大精深
    聽說蘭州有一處道觀很是靈驗。我就親自去探個究竟。這處道觀名字叫白雲觀,位於蘭州黃河岸邊的濱河路一側。道觀坐南朝北,面對黃河。每個月份的農曆初一、十五來這裡上香祈福的信徒非常的多。道觀裡也舉行宗教活動,很是熱鬧。每次聽這種宗教音樂感覺心曠神怡,悠然自得。
  • 是蘭州當地為數不多的建在河邊的道教觀!
    風景幽美,道教氛圍很濃,因中途有事離開沒仔細感受,在門外攔計程車時被一個自稱道長的道士攔住摸手算命,感覺有點靈吧,不過也說不準都是套路模板差不多,結束了還要錢,說隨意,又說三五百,還好沒帶那麼多零錢,給了六十,希望算得準。以後還是要在裡邊求籤,正規,門口感覺怪怪的。這個道觀香火很旺啊,很有生機。到鐵橋的時候可以順便過來看看,裡面有很多人去燒香,而且我看到很多都是年輕人。
  • 蘭州曾經最大的道觀,如今是蘭州為數不多的古建築,只有部分建築
    詩中所寫的景物,就是蘭州金天觀,據記載這裡有36株唐代槐樹,又稱「三十六不雷將」。這個道觀在唐代被稱為雲峰寺,宋代改稱九陽觀,是早期蘭州道教的傳經聖地。由於在1400年重修觀時,城池位於正西方,在五行中屬金,所以重修道觀的名字叫做金天觀。
  • 蘭州居然沒有蘭州拉麵!
    作為一個地道的蘭州人,我會很大聲的說:NONONO!這是一種錯誤的認知。它們之間的差別還是蠻大的,你可千萬別被忽悠了!蘭州牛肉麵VS蘭州拉麵如果說蘭州拉麵火遍全國四處開店,那麼唯獨在蘭州本地不會出現「蘭州拉麵館」。
  • 老照片:1992年的甘肅蘭州,屬於蘭州人的生活記憶
    蘭州,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早在西漢時期就在這裡設立縣治,取「金城湯池」之意而稱金城。隋初改置蘭州總管府,始稱蘭州。下面的一組老照片拍攝於1992年的蘭州,一起來感受一下那時的蘭州的獨特風情。圖為1992年的蘭州慶陽路。慶陽路原名和平路,90年代的慶陽路很寬闊。
  • 蘭州方言:豁達爽朗的性格表達
    清末蘭州人張國常,第一個將蘭州方言詞語加以收集解說並列入志書。光緒十八年(1892年)其撰成《重修皋蘭縣誌》三十卷,其中「風俗卷」後附有「方言」一節,列蘭州方言詞語24條並對其語義和特殊讀音做了詮釋。這24條方言詞今天仍活躍在蘭州居民口語中。
  • 蘭州為什麼必須要強?
    長期建疆不得不再提起,發展新疆是西北之重,可千萬別東扯西扯做空蘭州,持續落後的蘭州將徹底改變西北。因為蘭州是西北脊梁,因中華傳承之光生於甘肅照耀西北,故陝甘總督府置蘭州,西懷藏疆東牽三秦。建國初,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關切甘肅,蘭州軍區,蘭州鐵路局,蘭煉蘭化等國之重器置蘭。沉寂40年的甘肅,落寞40年的蘭州,也許再承受不起折騰!如果未來蘭州經濟持續落後會怎樣?
  • 1月9日蘭州天氣/蘭州天氣預報
    1月9日蘭州天氣:早上好,今天是1月9日,星期六,農曆冬月廿六,數九為三九第2天。蘭州天氣:多雲,溫度 -12 ~ -2℃,東風1級轉微風1級,日出時間 08:16,日落時間 18:08,降雨量 0.0mm,溼度 34%RH。
  • 蘭州寶雞面對面:牛肉麵VS臊子麵(圖)
    寶雞當地某牛肉麵館生意火爆  牛肉麵是蘭州的名片,臊子麵是寶雞的傳統特色麵食。當牛肉麵拉到臊子麵的故鄉,會有什麼故事?牛肉麵一碗8元,牛肉一份7元,茶葉蛋一個1塊5,小菜2元。價格和蘭州的品牌店差不多。  據店主林紅兵介紹,四年前,林紅兵兄妹倆加盟了蘭州佔國牛肉麵,調料、辣椒都是從總店配送,到目前客流非常穩定,每天在千人以上。  正在吃麵的王美玲是土生土長的寶雞人。她說每周都會過來吃,因為蘭州拉麵湯香肉爛麵筋道,和陝西的面偏辣偏酸有很大區別。
  • 老蘭州眼中龍年的元宵節變遷
    唱對臺戲就是在一個地方有兩個戲臺,請兩個戲班,雙方通宵達旦地對著唱。這在以前的隍廟和農村地區都非常盛行。由於老蘭州對過年的概念是要過完正月十六,各社火隊封箱之後才算年過完。」其中,燈的優劣也成了一個重要的因素,那時的燈有竹馬燈、花籃燈、滾燈、走馬燈等。社火表演會持續到晚上八九點鐘。而當時的蘭州人們,就在這樣的喜慶和熱鬧中,結束了新年的喜悅,走向新一年的奔波和勞碌。
  • 蘭州方言:豁達爽朗的性格表達 |蘭山蘭
    清末蘭州人張國常,第一個將蘭州方言詞語加以收集解說並列入志書。光緒十八年(1892年)其撰成《重修皋蘭縣誌》三十卷,其中「風俗卷」後附有「方言」一節,列蘭州方言詞語24條並對其語義和特殊讀音做了詮釋。這24條方言詞今天仍活躍在蘭州居民口語中。
  • 蘭州小夥、維和軍人馬寶寶和妻子郭娟娟的故事
    原標題:你在非洲維和保和平我在家鄉盡心陪爹娘蘭州小夥、維和軍人馬寶寶和妻子郭娟娟的故事2017年在這支使命光榮職責神聖的隊伍裡,有一名來自甘肅蘭州的小夥馬寶寶,結婚五年來,他和妻子郭娟娟聚少離多,但這並沒有影響小兩口的感情。妻子用幾百個日日夜夜的堅守,踐行著「舍小家為大家」的誓言,她說,我有一個光榮的名字——「維和軍嫂」!
  • 蘭州12星座吃牛肉麵推薦指南
    《新牛肉麵的故事》裡有一句臺詞:「一個笑擊敗一輩子,一碗麵寬恕一座城。」每個不同星座的人,吃一碗最能適合你的牛肉麵,就能讓你重新振作,拔地而起打足雞血勇往直前。下面就讓老夫給每個星座推薦最適合他(她)的那一碗牛肉麵吧。(個人觀點,無商業目的,不喜勿噴,接受約酒不接受約架)白羊座推薦:西站辣子牛肉麵。理由不言而喻,辣子牛肉麵以其爆辣聞名於江湖。
  • 百年蘭州牛肉麵「化身」動漫 符號化述說餐飲文化
    這幅名為「牛頑頑」的卡通人物,成為27日蘭州牛肉麵動漫形象徵集決賽的最大贏家。  當日,「牛·Design」徵集蘭州牛肉麵動漫形象決賽落幕,評選出一、二、三等獎5名。該大賽歷經為期一個月的前期徵集,共收到來自全國115位設計師的作品。隨後,又通過十天的網絡投票,選出得票數前三十位的作品入決賽。記者了解到,網絡累計投票達32080人次。
  • 蘭州成都和寶雞鐵路獲批 未來蘭州到到寶雞僅需1個半小時
    未來,蘭州到成都4個小時,到九寨溝2個半小時,到寶雞僅需1個半小時。昨日記者從省發改委獲悉,國家發改委近日正式批覆了新建成都至蘭州鐵路可行性研究報告和新建寶雞至蘭州鐵路客運專線項目建議書。  寶蘭鐵路預計年底動工  據悉,國家發改委批覆的新建寶雞至蘭州鐵路客運專線起點位於西安寶雞客運專線寶雞南站,經甘肅天水、定西,終點位於蘭州西站,全長401公裡,蘭州到寶雞隻需90分鐘可以到達。這條客運專線將按國鐵Ⅰ級雙線電氣化設計,項目工程投資預估算總額為564.5億元,設計速度為350公裡/小時,項目工期計劃為4年零6個月,預計年底開始施工。
  • 寶雞至蘭州鐵路客運專線建設動員大會在蘭州舉行
    10月20日,寶雞至蘭州鐵路客運專線建設動員大會在蘭州舉行。甘肅省委副書記、省長劉偉平,鐵道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盧春房,國土資源部黨組成員、副部長胡存智,甘肅省委副書記歐陽堅,甘肅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劉永富,甘肅省委常委、副省長、蘭州市委書記虞海燕,甘肅省委常委、省軍區政委、黨委書記傅傳玉和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環境保護部、水利部的相關領導參加了動員大會。
  • 【蘭州故事】雪泥鴻爪留傳奇紀曉嵐充軍途中過甘肅
    紀曉嵐,一位被民間傳說和影視劇極端誇張的人物,他幽默詼諧、機智大度、過目不忘,他懲惡揚善、主持正義、智鬥貪官,留下難以數計的故事。很少有人知道,他也曾經兩次途經過甘肅。  紀曉嵐名昀,字曉嵐,一生才華過人。嘉慶皇帝稱他「敏而好學可為文,授之以政無不達」諡號文達。史志記載,他最大的功績是主持編纂《四庫全書》。而民間對他的懷念,則源自於一段段傳奇故事。
  • 蘭州日報數字報-蘭州新聞網
    據安寧堡鄉土作家朱延有(已故)云:安寧堡朱家是朱熹的後裔,朱熹八世孫朱元睃是蘭州朱氏族系的始祖。金城朱氏家譜記有這樣一段話:「始祖元睃原籍南京應天府大柳樹巷,自大明弘治年間,由南而西,因成土著,遂家於蘭州仁壽山下安寧堡焉。」朱元睃生有5子,後裔定居安寧堡,散居於河灣村、皋蘭縣中心鄉、曹家灣指頭溝、田家窯、朱家井和黃河北草場街、城關區上溝下溝等地。
  • 蘭州沏茶,有一個奇怪的別名「鴿子糞」
    蘭州由於氣候和環境原因,歷史上並不產茶,但因為地處「絲綢之路」和「茶馬古道」之上,受周邊回族、藏族等少數民族飲茶習俗的影響,有悠久的飲茶歷史,並且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飲茶方式和習俗。清飲蘭州人飲茶,大多以清飲為主,即將茶葉直接用滾開水衝泡,保持茶的原汁本味體現茶的「本色」。
  • 蘭州:金城湯池 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圖)
    蘭州是黃河流域唯一黃河穿城而過的省會城市,市區依山傍水,山靜水動,形成了獨特而美麗的城市景觀。為了突出山水城市特色,目前正在加快實施南北兩山環境綠化和黃河風情旅遊線綜合開發工程,把黃河市區段40公裡兩岸道路橋梁建設、河堤修砌加固、航運河道疏浚、旅遊景點開發、城市建築風格以及綠化美化亮化融為一體,將絲綢之路文化、黃河文化和民族文化匯集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