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草莓葉斑病危害症狀及防治措施
草莓葉斑病又稱草莓蛇眼病、白斑病,在我國草莓栽培區廣泛發生。
1、、草莓葉斑病危害症狀
葉斑病主要危害葉片,尤其是老葉,也侵害葉柄、匍匐莖、花萼、果實和果梗。病葉開始產生紫紅色小斑點,隨後擴大為直徑3~6毫米的圓形病斑,邊緣紫紅色,中央呈棕色,後變為灰白色,酷似蛇眼。病斑過多會引起葉片褐枯。病斑大量發生會影響葉片的光合作用,植株抗性降低。
2、草莓葉斑病防治方法
(1)選用抗病品種。
(2)清除病源。冬季清掃園地,燒毀腐爛病葉,生長初期發生少量病葉及時摘除,發病重的地塊在果實採收後全園割葉。
(3)加強栽培管理。搞好排水,防止土壤過溼,使用氮肥勿過量。
(4)藥劑防治。在花序顯露到開花前,噴等量式200倍波爾多液,嚴重時每10~15天噴1次,直到採收,也可用克菌丹400倍液、70%甲基託布津1000倍液、50%多菌靈1000倍液。
二、草莓輪斑病危害症狀及防治措施
草莓輪斑病危害廣泛,我國各草莓產地普遍發生,個別地區發病嚴重,以草莓育苗地和露地栽培危害較重。
1、草莓輪斑病危害症狀
主要危害葉片、葉柄和匍匐莖。發病初期,在葉面上產生紫紅色小斑點,並逐漸擴大成圓形或近橢圓形的紫黑色大病斑,此為該病明顯特徵。病斑中心深褐色,周圍黃褐色,邊緣紅色、黃色或紫紅色,病斑上有時有輪紋,後期會出現小黑斑點(即病菌分生孢子器),嚴重時病斑連成一片,致使葉片枯死。病斑在葉尖、葉脈發生時,常使葉組織呈「V」字形枯死,亦稱草莓「V」形褐斑病。
2、草莓輪斑病防治方法
(1)加強培育管理,通風透光,減少氮肥使用量,促使植株健壯,提高自身抗逆能力。
(2)草莓移栽時摘除病葉後,並用7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10%多抗靈(不吸水鏈黴菌)水劑200倍液浸苗15分鐘左右,待藥液晾乾後種植。
(3)發病初期選用80%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700倍液,或50%撲海因懸浮劑800倍液,或50%腐黴利可溼性粉劑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600倍液,或20%龍克菌(噻菌銅)懸浮劑400倍液,或7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800倍液進行噴霧,每隔10天1次,連續防治2~3次。保護地也可選用一燻靈煙劑燻蒸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