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大家在寫小說時可能都會遇到這種不愉快的經歷,尤其是某些籤約了的朋友,必須保持日更,遇到自己不喜歡寫的場景要怎麼辦?頭皮發麻的寫,只會為自己的小說增加瑕疵,還是用點小技巧令讀者看不出來,自己又舒服的過度到下個喜歡的橋段?
比如你擅長寫言情,可中間要插入陰謀,又比如你明明喜歡寫熱血戰鬥,可是要有情感交錯。說白了就是不喜歡不擅長,如何想辦法繞過去又不影響整體小說的質量。
最近我的小說遇到了一點麻煩,在寫完某處霸凌的細節描述後,我再也提不起勁寫下面的進程,為止卡了好幾天。
仔細思考後,終於想出幾個辦法來過度,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1.跳過去
不想被卡文影響心情的朋友,可以暫且跳過去,接著下面擅長的情節寫,把劇情分割成碎片,寫完後面再圓中間的故事,只要兩邊銜接上就好。
要給這個空白處在頭腦裡備案,隨時留意尋找素材填補,有時候再回頭思考這一段的時候,還能夠多出許多意想不到的靈感。
其實說白了,就是你的細綱沒做好,先前我講過許多打大綱的好處與方法。實際開寫前還要寫份細綱。
包含:這個場景的描述,需要用到的資料,需要設計的人物心理和表情,故事的走向和埋伏筆解伏筆。如果這些不能有個基本印象,信馬由韁的寫,那就很容易失控,老司機開車才不會翻車是吧。
多練就好了,這裡給大家講一個爬坡的過程。
開始寫作時,要同時考慮故事線、打字的速度、不寫錯字,大腦一時做不出這麼多的判斷,你寫寫就斷很正常。大概得堅持練習三個月以上,才能一口氣不喘的寫上2——3千字,還錯誤率低,這中間很容易勸退,除了咬牙堅持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了,一旦堅持過去,就會有質的飛躍,那時候會感覺很欣慰。
建議不要斷,要有日更計劃,以及各種練筆計劃。
2. 借
找類似的橋段往裡填補,不可以抄。
扒段子是個技術活,有許多技巧,最重要的還是要理解底層邏輯,這個需要多讀多想,不思考肯定不行。
其實魯迅那麼高明的寫作,一樣也借用了許多國外作品中的元素,只是特別隱晦,大家不曾注意到,而且他本身就是個修辭高人,改得面目全非很正常。
年少時看過的衛斯理系列,那也是日更量豐富的大神,許多故事靈感後來在國外懸疑小說中都找到了原型,不仔細揣磨,根本看不出來。
這時候廣泛的閱讀量才能發揮作用,書到用時方恨少啊。
3. 概括
如果不擅長某些場景的開車,可以用概述性語言白描略過。
《三體》中大段大段的粗寫,比如那些水滴攻擊戰艦的高潮,再比如三體人逼迫地球村全體移民到澳大利亞,都是用的快速節奏,粗粗描過,只要知道梗概就可以了,不影響故事發展。
《三體》非常擅長用一種克製冷靜的大體描寫展開故事,反而給人一種客觀、冷靜的俯瞰圖,尤其是地球人大量滅絕時,越冷靜越殘忍,給人的震撼也越超強。
而且這樣做還有一個好處,就是你的小說詳略得當,有松有弛,給人一種呼吸的節奏,反而很帶感。
所以概括性寫作的用處掌握到極致,一樣能給人強烈的情感。
4. 開會
從前講過收伏筆的小技巧,也可以用到這裡,利用別人的嘴,簡單的把這個場景帶過,只要讓讀者能夠懂事件的發展就夠了。
這也有幾個好處,一是可以偷懶,二是可以側面描寫,通過別人的嘴來說一件事,能夠讓人更全面的了解事情真相。
有時候側面描寫起到的作用也相當大。可以借用《詭秘之主》中的每周塔羅會。
5. 乾脆跳場
直接跳到下一場,由主角或是配角來回憶,也起到變換劇情節奏的效果。
比如你的戰鬥場景很多,寫到不知如何有新意了,就可以不寫,直接寫三下二下就打完了,不細寫過程,直到下次重點場面時再回憶一下,學到了什麼新技能。
以上就是應對討厭或不擅長橋段的方法,如果朋友們有更好的辦法歡迎討論。
關注不迷路,交流有心得。
#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