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書法下筆就成墨豬,不會蘸墨是主因,王羲之用8個字把技巧說透

2021-01-08 書法家

王羲之的老師衛夫人給「墨豬」下的定義是:多肉微骨者謂之墨豬。墨豬就是筆一著紙,便洇成一個大墨團。

形成「墨豬」的原因是什麼?

有三個。第一個原因是,筆法問題。衛夫人說的那種墨豬就是缺少筆法形成的。沒有用中鋒,側鋒平拖甚至偏鋒平拖,很容易形成墨豬。

第二個原因就是不會蘸墨。很多人覺得蘸墨還有不會的?其實蘸墨也是有大學問的,我甚至覺得寫書法一下筆就成墨豬,不會蘸墨是主要原因。往下看,下面有詳細說明。

第三個原因是,紙張問題。生宣紙吸水極強,掌握不好水墨比例很容易一下筆就成墨豬。所以初學者最好還是用半生熟宣或者熟宣,掌握好技巧了,再改用生宣。

很多時候,你會發現同樣的紙張,同樣的墨汁,書法水平也相當,有的人就寫不成墨豬,有的人就一下筆就成墨豬,問題出在哪?

懂蘸墨的技巧,才是避免形成墨豬的有效解決方法。

我把因筆法和紙張問題形成的墨豬,歸結在控制原因一類,就是蘸同樣的墨,用筆法和紙張可以控制墨汁洇出的速度,從而避免形成墨豬。

但如果你不會蘸墨,比如蘸多了,你的筆法和紙張再好,你再怎麼控制最終還是會形成墨豬。所以懂蘸墨的技巧,才是避免形成墨豬的有效解決方法。

王羲之

(重點來了)王羲之用8個字把這個蘸墨技巧說透。

王羲之在《書論》裡說過這個技巧,王羲之說用筆著墨(蘸墨)「不過三分,不得深浸」,用了8個字把蘸墨技巧說透了。

用毛筆蘸墨最多到筆鋒的三分位置,不能再深了,為什麼?

筆鋒的三分位置再往上,就是筆腰位置。筆腰,古人又稱之為墨池,這就是毛筆存墨的主要地方。

誤區就在這了,有人覺著既然筆腰叫墨池,那蘸墨時就得浸過墨池才行。你這樣蘸墨下筆必成墨豬——蘸墨太多了,後期你再用什麼筆法(控制)彌補也無濟於事。

正確的方法是:只把筆鋒二分(最多三分)左右的位置,浸入墨汁,然後停住不動,讓墨汁自動順著筆鋒到達筆腰的位置(近似於物理的虹吸現象)。

這時筆腰(墨池)裡的墨汁是正好合適的,不多也不少。如果筆法得當,下筆基本不會有墨豬現象。

王羲之連蘸墨這樣的小動作都注意到了,而且要求很細(蘸墨不能超過筆鋒的三分),這種細心的學習態度確實值得我們學習。

結束語:

所謂「事無巨細」,學書法也一樣。不要老是盯著書法的大方面,比如筆法、結構和章法,除此之外的小事都無所謂。

比如蘸墨這樣的小事,如果蘸多了,就是王羲之這樣的筆法高手,第一筆也會出現墨豬。行草書第一筆這樣還尚可原諒,如果是楷書呢?有這麼一筆,你就換紙重寫吧。

可見小事也不小,不會蘸墨足可毀掉全局。現在你還會覺著不會蘸墨是小事無所謂嗎?

原創作者:墨蟲

相關焦點

  • 寫一個字蘸多次墨,算不算書法?
    我們先來看看古人蘸一次墨寫多少字?大書法家的草書作品最能看出其一筆到底最多寫出了多少個字來。計算的方法是,以粗筆開始為第一個字,越往下寫,筆劃越細,直到出現下一個粗字,這就是一個舔筆的周期,從而我們可以看出書法家一筆到底寫出了多少個字來。
  • 用王羲之書法「集字」春聯,書寫濃鬱的文化墨香
    用王羲之書法「集字」春聯,書寫濃鬱的文化墨香!新年將近,喜歡書法以及傳統文化的朋友將會在這段時間書寫鼠年春聯,來為自己和家人祈福。儘管一些人沒有深厚的書法功底,但時常喜歡動筆來寫幾個毛筆字,那麼我們該如何創作一副像樣的春聯呢?
  • 書法答疑:王羲之《平安帖》中「餘」字怎麼寫的?簡直太神奇了!
    【麓風軒】書法公益課堂,寫字經驗分享——最近有網友問:王羲之《平安帖》中的「餘」字(繁體字「餘」)是怎麼寫出來的?筆畫順序是什麼?困擾有大半年,簡直寫得太神奇了!王羲之《平安帖》「餘」字下面麓風軒俺自己的理解來分解一下這個字的筆順,演示如下:1、先寫左邊,轉鋒到右,寫完「人」字後,筆鋒輕輕一點,先寫了「餘」部的下面一橫(而不是第一橫),這是特別之處,如下圖:
  • 書法中的「飛白」筆畫怎麼寫?米芾、傅山、王鐸告訴你三種技巧!
    那麼毛筆書法中的飛白怎麼寫呢?對於一般初學者來說還真有一點難度,不是想寫就能寫出這種效果來的。《唐 · 杜牧 · 張好好詩》「散」字2、第二種辦法是逆鋒寫逆鋒,很少人通說過,在寫楷書中可以說是敗筆,但是用在行草書當中,往往會取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 王羲之寫《蘭亭序》是書法才能的表現,也是酒文化醞釀的結果
    王羲之的《蘭亭序》是書法才能,也是酒文化的醞釀自古以來,書法藝術就和酒文化有著緊密的聯繫。古代人把喝酒當成交際交流的重要媒介,喝酒之後做詩,寫書法,是人生一大快意。王羲之寫成《蘭亭序》是其書法才能超凡的表現,也是酒文化催化書法成書聖的一種文化結果。
  • 「鵬」字行草書如何寫?王羲之、柳公權、王寵等6類寫法最經典!
    【麓風軒】書法公益課堂,寫字經驗分享——鵬,形聲字,一邊是鳥,一邊是朋,朋也表讀音,本義是神話傳說中最大的一種鳥,由鯤變化而成。《說文解字》中解釋說:「朋,神鳥也。鳳飛,群鳥從以萬數,故以朋為朋黨字。」鵬字寓意為展翅高飛,所以這個字為眾多人所喜愛。
  • 寫書法不要在乎筆順,王羲之很多字筆順都不對,但不妨礙他是書聖
    寫字很容易,寫書法很難,很多人不了解什麼是「法」,其實「法」就是寫字的方法,很多外行總以為古人寫字沒有想那麼多,只不過是隨便寫成的,今人都是在過分的解讀。其實有這種想法的原因是不懂筆法和字法的緣故,王羲之下筆的時候當然不會想這麼多,但是平時讀帖,臨池必定是經過了一番思考的,然後將這種思考轉換成了肌肉記憶,這就是後人為什麼解讀他的字的原因。
  • 王羲之行書《聖教序》61種常用偏旁部首及範字(28-43)
    —獲取人生最大樂趣  筆者依據多年學習書法的經驗,確信書法學習必有事半功倍、快速入門的方法,從中提煉出自學書法所需的資料進行彙編整理、濃縮精煉後形成12個章節,編輯成一套書法快速入門的流程路徑,總結出書法初學者必須先掌握永字八法的精髓,各個筆畫練習達到精熟程度後再繼續學習所學書體的基本筆畫,從古代書法大師(王羲之行草書、趙孟頫行書、歐陽詢楷書、孫過庭草書)的基本筆畫入手仔細研究
  • 劉墉的字被人稱為「墨豬」,其書法好在哪裡呢?
    劉墉書法作品話歸正傳,劉墉家學淵源,不僅是個政治家,是中國歷史上有名且有才的一代大臣,雖然清代沒有宰相這個官位,但是他的職權就相當於宰相,所以電視劇取名叫《宰相劉鑼鍋》。劉墉書法圖片在清朝歷史上,劉墉是一位善學前賢而又具有創造性的書法大家,他一向的性格是師古而不拘泥。劉墉書法的特點一般都是是用墨厚重,體豐骨勁,渾厚敦實,別具面目。
  • 寫好毛筆字的技巧有哪些?
    是因為毛筆字中有著大氣象,是一個文人綜合素質的體現,從甲骨文開始,它的中間就有粗細、大小、方圓、正欹等哲學關係,後來又形成篆書、隸書、草書、楷書等,到了王羲之的東晉時期,人們在書法中多以"風韻"為主要表現方法,形成了書法最為樸素、又最為高明的藝術形態,以唐太宗為首的喜歡書法的人,把王羲之的書法確立為一個標準,號召人們學習王羲之書法。
  • 《說文解字》、李斯與王羲之「變古」:淺談篆書在書法史上的意義
    即便是現在,我們拿來很多篆書字來看,也往往會一頭霧水,看不懂這些篆字和我們現在所使用的漢字有什麼聯繫和對應關係。畢竟他們在外型上相差太遠。但實際上,篆書對於中國文字的定型、規範和發展,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的。可以說,懂了篆書,也就懂了王羲之、明白了中國書法。甲骨文和大篆文字作為早期人類使用的抽象符號,往往還帶有一定的具象性、形象性。
  • 1個「三點水」好寫,3個字都是「三點水」,咋辦?讓王羲之來教你
    在我們的書法創作中,最討厭的就是接連碰到幾個偏旁部首一樣的字,處理起來非常的麻煩。比如說如果碰到連續3個字都是「三點水」,我們應該怎麼辦?其實王羲之的《蘭亭序》裡早就給出了答案,只不過我們沒注意罷了。上圖是王羲之《蘭亭序》中三個「三點」通過上圖我們可以發現,接連的三個字,右邊都是「三點水」,這種情況如果處理不好,寫出來的效果肯定會大打折扣。不過書聖不愧為書聖,這點小問題怎麼能難倒王羲之呢。
  • 書法珍品《王羲之行書字典》筆畫檢字表,更方便學習王羲之書法
    這是一本《王羲之行書字典》,以筆畫檢字表的形式來查找您要寫的字,非常的方便書友們學習,這本書幾乎囊括了王羲之全部書法作品中的字,全本459頁,分享前100頁,需要全本的可以私信我,關鍵字:字帖 王羲之,中國著名的書法家,東晉人,師從當時書法大家衛夫人,從張芝等大家吸取藝術養分,並開拓創新出了王氏獨特的書法藝術風格
  • 蘭亭序中那幾個被王羲之塗改的字,放大10倍看,八面出鋒原來如此
    蘭亭序上的字很小,一個個如我們的指甲蓋大小的樣子。學書法的都知道,小字很難看出用筆——筆鋒的走向。 有人說,把小字放大成大字不就能看清用筆了。有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小字你就是放大100倍,它也是用寫小字的方法寫的,這和寫大字的方法完全不同。
  • 書法的最高境界是什麼?陳丹青給出簡單8 個字,能做到的人極少
    關於對書法的理解,每個人的理解不一樣。如今要聊書法的最高境界,到底什麼是書法,什麼是藝術書法,這一個定義沒有人能說清楚。但陳丹青老師曾經對書法做出過一個總結,那就是他簡單地給出了8個字,而且把書法的概念與意境寫描述了出來。
  • 乾隆皇帝最喜愛的書法作品之一!短短47個字,出自王羲之侄兒之手
    東晉,堪稱書法史上最燦爛的時期之一,這個時期有書聖王羲之,創作出了「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其子王獻之亦是青史留名、佳作不斷,單單是這父子二人,就足以撐起整個東晉書法史!那麼除了「二王」父子之外,王氏一族還有一位鼎鼎有名的書法大家,他有著媲美王羲之的書法造詣,堪稱一代奇才。
  • 為什麼說田英章是書法的門外漢,看懂歐陽詢的字,你就明白了!
    這個專欄絕對是物超所值,目前設置的是20集,目的是配合視頻專欄講這歐陽詢《九成宮》的100個經典例字寫完,每一期寫3-5個字,20集應該是不夠的,到時候會持續增加。我們來看這個「隨」字:我們這篇文章的題目是:寫書法不能太整齊。因為太整齊了就不能叫做書法。這話不是我說的,是王羲之說的。
  • 王羲之的字為什麼會有「五形六態」?宋朝書法家姜夔如是說!
    漢字結構具有相應的「字勢」,它們或「扁」(如「皿」字),或「圓」(如「米」字),或方(如「凹」字)或長(如「月」),各具其勢。王羲之書法的「五形六態」當然有其自己的藝術功底在其中,但是好的書法作品必然是主客觀相整合的產物,書法技藝亦要根據字勢來定。方形的字不可寫圓形,瘦長型的字不宜長,以免寬扁。
  • 侯冠榮書法作品欣賞,用墨外柔內剛!風格個性是好字!
    有的書法愛好者喜歡書聖王羲之,他的代表作《蘭亭序》非常的漂亮,寫出了行書的藝術美,還有的網友想到了宋徽宗的瘦金體,這種字體也是非常的個性,因此也贏得了書法愛好者的稱讚!正是在這些古代書法家的影響下,我國的書法文化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和傳承。今天小七為大家介紹一位當代書法名家,他叫侯冠榮。
  • 河南農民喜歡書法,用煤灰寫書法,一手「毛體字」真漂亮!
    文 / 小七書法是我國的傳統文化,談到我國的書法以後大家肯定也會想到很多著名的書法家,有很多書法愛好者也都在堅持臨摹書法名家的作品,比如王羲之的《蘭亭序》那可是被稱為是天下第一行書,千年以來無人能超越,很多書法愛好者都想通過臨摹王羲之的《蘭亭序》學到他的行書精髓,還有的網友喜歡鍾繇的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