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亭序中那幾個被王羲之塗改的字,放大10倍看,八面出鋒原來如此

2021-01-20 騰訊網

蘭亭序上的字很小,一個個如我們的指甲蓋大小的樣子。學書法的都知道,小字很難看出用筆——筆鋒的走向。

有人說,把小字放大成大字不就能看清用筆了。有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小字你就是放大100倍,它也是用寫小字的方法寫的,這和寫大字的方法完全不同。

寫小字基本全程用的是毛筆的尖鋒,調鋒動作基本可以忽略不計。而寫大字就不同了,筆鋒要用到毛筆的三分之一處,甚至是筆腰(不建議用),這時你如果上一筆不調鋒,下一筆就會處於偏鋒狀態。

由此可見,能看到調鋒動作的字才是有價值的。

為什麼說蘭亭序中那幾個被王羲之塗改的字,才是蘭亭序中最有價值的字?

原因是這幾個塗改的字,點畫明顯加粗了。換句話說,這幾個字王羲之不是只用尖鋒寫的,調鋒動作很明顯。

我們看上圖紅圈內的這個塗改過的「夫」字,應該是蘭亭序裡點畫最粗的,王羲之在其中的調鋒動作也是最明顯的。把這個字,我再放大10倍給你看,就更清楚了。

看上圖這兩處,如果這兩處用尖鋒寫,幾乎不用調鋒,筆畫的末端就會收出尖鋒。但你別忘了這些塗改過的字筆畫是加粗的,不是用尖鋒寫的。所以必然要先調鋒,然後再出鋒。

具體說說王羲之的這個調鋒動作,其實就是米芾說的八面出鋒。

毛筆的筆鋒之所以能夠八面出鋒,就是要做到出鋒前,你要把筆鋒調到正鋒位置,然後再出鋒,這就是八面出鋒。

董其昌在《畫禪室隨筆》中說,「作書,須提得筆起」。講的也是這個道理,提起筆鋒回到正鋒位置,然後出鋒,八個方向都可出鋒。

王羲之用的就是八面出鋒,你看這個「夫」字中的一捺下面,之所以會出現一個弧形的缺口,就是這個調鋒動作。如果筆畫沒寫這麼粗,用尖鋒寫,在這就不必調鋒了,直接出鋒就行了。

由此可見,蘭亭序裡這幾個被王羲之塗改過的字比其他字更有價值,可以讓我們更明顯地看清王羲之的調峰動作。

紅圈內體會一下米芾的八面出鋒

結束語:

這也是為什麼以前學書法時,老先生建議我們先從大字練起的原因了。我這裡說的大字是指中楷以上的字都算是大字。

書法初學者只有學寫大字,才能體會到調鋒的重要性。你用筆尖去寫小字,你即使不會調鋒也能糊弄過去,但寫大字你不會調鋒,你是寫不了字的。即使能寫出來,也是偏鋒滿篇,那樣的字是沒法看的。

王羲之在蘭亭序裡塗改的那幾個字,因為加粗了筆畫,所以調鋒動作很明顯,讓我們清楚地體會到八面出鋒原來如此,能寫出八面出鋒,說白了就是先學會以調鋒為前提的出鋒。

原創作者:墨蟲

相關焦點

  • 王羲之寫《蘭亭序》是書法才能的表現,也是酒文化醞釀的結果
    王羲之的《蘭亭序》是書法才能,也是酒文化的醞釀自古以來,書法藝術就和酒文化有著緊密的聯繫。古代人把喝酒當成交際交流的重要媒介,喝酒之後做詩,寫書法,是人生一大快意。王羲之寫成《蘭亭序》是其書法才能超凡的表現,也是酒文化催化書法成書聖的一種文化結果。
  • 王羲之《蘭亭序》有多美?放大10倍欣賞,美得不可思議!
    《蘭亭序》在書法界的地位無人能超越,因為是寫得最好的所以被稱為是「天下第一行書」,當我們看到王羲之的這幅《蘭亭序》以後大家是不是也被這幅書法作品中的字體所吸引呢?
  • 王羲之蘭亭序集字七言行書春聯欣賞
    王羲之蘭亭序集字七言行書春聯欣賞,灑金紅宣紙版書法春聯32幅。如意吉祥事業興年年順景財源進 歲歲平安福壽臨民富國強萬物盛 人和家興百業昌門迎曉日財源廣 戶納春風吉慶多梅傳春信寒冬去 竹報平安好日來九州瑞氣迎春到 四海祥雲降福來吉星高照家富有 大地回春人安康花開富貴重重喜 運轉乾坤步步高宏圖大展前程遠 吉星高照事業新和順一門添百福 平安二字值千金
  • 圖解米芾八面出鋒,米芾的字勢和用筆密不可分
    個人認為,八面出鋒和八面用鋒並不是一個概念,很多人都混為一談,我且說說自己的看法。八面用鋒,說的是的是鋒有八面,因為毛筆是圓的,所以意思就是鋒面的各處。此八面,就是毛筆的外表一圈。字晉唐便有「八面用鋒」之說,代表為智永禪師真草千字文。
  • 蘭亭序集字33幅《中華好對聯》欣賞,取右軍精華,書寫大美對聯
    蘭亭序是中國書法史上的一座豐碑,它也是書法藝術的至高水準,可以這樣說王羲之之後很難有能夠超越蘭亭序本身藝術造詣的書法家。我想這大概是王羲之被尊為書聖的原因,當一個前人的作品千百年來都無人企及的話,那麼它自認而然的就成為的神一般的存在。
  • 《多寶塔碑》和隋唐墨跡比較,體會到墨色變化,出鋒顯得特別飽滿
    今天來比較唐碑和隋唐墨跡中的捺畫。我們舉顏真卿《多寶塔碑》幾個字: 是不是覺得這四個捺,長得都差不多?的確如此,其由細到粗的過程,底部的稜角,出鋒的姿態,如出一轍。這個拓片的字口特別清晰,我們能體會到刻工刀法的細緻之處,甚至能體會到速度感。即便如此,四個捺,也看不出太大的變化。
  • 為何齊白石畫的蜻蜓那麼小,卻值9個億?放大10倍看,一個字:服
    為何齊白石畫的蜻蜓那麼小,卻值9個億?放大10倍看,一個字:服齊白石相信大家對於這個名字並不陌生,他是我國著名的 繪畫大師。在他中年之前他還只是個普通人,沒什麼名氣。但命運的轉變是在他老年。老年的他用畫畫來賺錢,齊白石畫的蝦是我們知道的,但在他的眾多畫作中,他所畫的蜻蜓只有指甲蓋般大小,為何齊白石畫的蜻蜓那麼小,卻值9個億?放大10倍看,一個字:服2017年齊白石先生的《山水十二條屏》這幅畫以4.5億的底價開始起拍。你沒看錯是4.5億起拍。中間還經過不斷的加價其最終定價為8.1億,再加上拍賣會上支付的佣金,價格最終定為9.315億。
  • 用王羲之書法「集字」春聯,書寫濃鬱的文化墨香
    因此,為了能夠讓大家既有一個書寫內容,又有一點參考素材,今天我們特意從王羲之書法中「集字」完成了這10副新年春聯(見上圖及文後)。集字,也就是說從王羲之現有的字帖中節選部分字體而組合創作春聯。比如上圖這副春聯,大部分字體都是選自王羲之的書法《蘭亭序》和《集字聖教序》,儘管這兩種法帖都是後人製作(一個為馮承素雙鉤臨摹,一個為懷仁和尚集字組合),但他們與王羲之的年代相隔不遠,基本上較為全面的繼承了二王書風。今天我們從王羲之的這兩帖書法「集字」來完成以上春聯,即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又是一個創新的途徑,能夠嘗試以古人的文化墨香來表達今天的新春寓意,也是饒有意趣的。
  • 齊白石一隻蜻蜓賣690萬 放大10倍看平平無奇 放大30倍「驚為天人」
    齊白石一隻蜻蜓賣690萬 放大10倍看平平無奇 放大30倍「驚為天人」齊白石,湖南湘潭人,是我國一代國畫大師。他擅長畫花鳥魚蟲,也畫山水、人物。其筆墨縱橫雄偉,造型簡練質樸,色澤鮮明熱烈。齊白石《可惜無聲》冊,北京翰海公司1995年秋季第一次推出以180萬元成交,2000年10月29日香港蘇富比第二次推出,參考價位160-200萬元,以301.4萬元成交,2009年北京保利公司第三次推出,以9520萬元成交,貼近億元大關,從1995年算起,15年增值53倍,每平方尺800萬元。更令人驚嘆的是,齊白石的一幅關於蜻蜓的作品,賣出了690萬的高價。
  • 齊白石的一隻蜻蜓賣690萬,放大10倍看平平無奇,放大30倍後驚為天人
    齊白石的一隻蜻蜓賣690萬,放大10倍看平平無奇,放大30倍後驚為天人齊白石,湖南湘潭人,是我國一代國畫大師。他擅長畫花鳥魚蟲,也畫山水、人物。其筆墨縱橫雄偉,造型簡練質樸,色澤鮮明熱烈。他在漫長而輝煌的藝術生涯中創作出大量的詩、書、畫、印,為中國乃至世界藝術寶庫增添了珍貴的財富。
  • 書法中那個八面出鋒和捻管如何用?看懂一文,勝過盲目十年
    八面用鋒包括捻管技法。善書者筆有八面,不善書者只有一面。八面用鋒講的就是調鋒,而捻管只不過是調鋒中的一種技法。捻管本多用於篆書,後來到張旭融入到草書中,顏真卿融入楷書中。比如張旭懷素的草書中都有捻管動作,張旭的很多。沒有多少人行書中會有捻管的技法,顏真卿董其昌二人字裡偶爾有,還非常少見。
  • 八面出鋒咋做到?提筆換面是伎倆
    那就是右面和下面。改一改吧,筆鋒錐面的哪一面都要用到它。這就是所謂「八面出鋒」。這個八面出鋒的八,其實不是一個定數,是多的意思,可以是無數多的面。 鋒分八面,下圖是筆鋒的橫截面圖: 筆鋒橫截面示意圖
  • 1個「三點水」好寫,3個字都是「三點水」,咋辦?讓王羲之來教你
    在我們的書法創作中,最討厭的就是接連碰到幾個偏旁部首一樣的字,處理起來非常的麻煩。比如說如果碰到連續3個字都是「三點水」,我們應該怎麼辦?其實王羲之的《蘭亭序》裡早就給出了答案,只不過我們沒注意罷了。上圖是王羲之《蘭亭序》局部二下面我們就通過王羲之《蘭亭序》中的三個字,來看看王羲之遇到這種問題是怎麼處理的。
  • 美女寫《瘦金體》,練習10年寫出創意美!網友:字和人一樣好看!
    要問歷史中最有個性的字體那應該就是瘦金體了吧?瘦金體是宋朝的一位皇帝叫宋徽宗所創,這種字體非常的個性,所以贏得了很多書法愛好者的喜歡。如果你是一名書法愛好者,那肯定也對宋徽宗的瘦金體非常的熟悉吧,我們看到上面的這幅書法作品正是出自宋徽宗趙佶之手,這種字非常的個性,筆畫纖細,而且八面出鋒,因此這種字體也贏得了後世書法愛好者的喜歡,宋徽宗的瘦金體流傳到現在也是非常的受歡迎,雖然這種字體對於書寫者的毛筆功底要求非常的高,但是也阻擋不了書法愛好者的練習,比如今天小七給大家介紹的這位福建電工美女叫胡歡,她的瘦金體就寫得非常的漂亮
  • 怎樣理解書法八面出鋒
    八面出鋒,是人們對書法大家對米芾的讚譽。其意是運筆自如,能按照書寫要求,在字的任何一個方向(轉筆、折筆、行筆時終以筆鋒一面觸 紙 ) 收鋒出鋒 ,形成「八面出鋒」的藝術效果 。
  • 米芾寫得最「狂」的一幅字,讓你看懂什麼叫做「八面出鋒」!
    米芾的這件《多景樓詩冊》可謂是米芾生平最「狂野」的一幅字,看了讓人驚心動魄,800年無人可及!意思是這幅字乃是米芾生平最為豪放的一幅字,這幅字安靜的時候像山澗中的孤松,快捷的時候就像陸地驚蛇,且筆筆力能扛鼎,十分痛快!米芾在大字上功夫來自於段季展,且加上了王羲之筆法的變化之道,從而呈現出了一種「八面出鋒」的豐富性。
  • 顏真卿最「醜」的一幅字,普通人看不懂,卻被書法家膜拜1000多年
    從普通民眾的眼光上來看,「醜書」就是不符合規範字審美的書法,但「醜書」從書法的意義上來看,並不一定指的是藝術價值不高的書法。在書法史上,有一件名噪天下的「醜書」作品,這件作品屬於外行看了想罵街,內行看了想膜拜的作品。這件作品在書法界被膜拜了1000多年,至今仍舊是千古不易的經典這就是被譽為顏真卿最「醜」的書法——《祭侄文稿》。
  • 500多年前的一幅古畫,放大10倍,竟然發現一個戴眼鏡的男人!
    500多年前的一幅古畫,放大10倍,竟然發現一個戴眼鏡的男人!在中國古代畫壇上,有一個小眾畫派,那就是致力於描繪當時的市井風俗,就是人們常說的風俗畫。風俗畫是人物畫的一種,是以社會生活風習為題材的人物畫。始於漢代,如遼陽、望都等地 墓室壁畫和 畫像石、 畫像磚等。
  • 圓明園中一幅名畫被日本人盜走,放大10倍觀看後,令人細思極恐!
    我們都知道我國的圓明園遭到了英、法聯軍的侵略,而裡面很多的文物都遭到了英、法聯軍的轟搶,能拿的都拿走了,不能拿的就摧毀和燒毀,而這幅圓明園中最珍貴的古畫也在這場侵略中丟失,最後被日本人得到。想想都非常的遺憾。那麼這幅古畫到底是什麼畫呢?
  • 王羲之的《蘭亭序》,二十一個「之」字,寫法各不相同!
    王羲之的《蘭亭序》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那麼此帖究竟有什麼特別之處呢?有時候我們說到《蘭亭序》,不說整幅書法如何,單說其中的一個字,那就是「之」字,就足以說明王羲之的書法功底了,此帖連落款一共出現二十一個「之」字,形態迥異,各具美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