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米芾八面出鋒,米芾的字勢和用筆密不可分

2021-01-10 書法心法

個人認為,八面出鋒和八面用鋒並不是一個概念,很多人都混為一談,我且說說自己的看法。

八面用鋒,說的是的是鋒有八面,因為毛筆是圓的,所以意思就是鋒面的各處。

此八面,就是毛筆的外表一圈。

字晉唐便有「八面用鋒」之說,代表為智永禪師真草千字文。

所謂的八面用鋒也很好理解,就是中側鋒用筆的話,很容易就把整個毛筆一圈中的墨,其中半圈用光,或枯。所以就換另一面,繼續書寫。

當然這只是通俗的解釋,八面用鋒當然不只是為了用那半圈墨,還涉及到筆法和筆畫質量。

這裡就不細說了,以後拿出一文說明。

此處說一下什麼叫「八面出鋒」

出鋒這個詞應該很好理解,就是收筆。

收筆有回筆內收,有出鋒。

出鋒有八面,就是意味著八個方向。

古人用八卦表示,所以後世有些書論講八面出鋒,我們是看著很吃力的。

清代包世臣《藝舟雙楫》這樣說:「始艮群交乾者,非指全字,乃一筆中自備八方也。後人作書,皆仰筆尖鋒,鋒尖處巽也。筆仰則鋒在畫之陽,其陰不過副毫濡墨,以成畫形,故至坤則鋒止。」

我看著很吃力。

好吧我說實話,我看不懂。

看這些出鋒方向的箭頭看似簡單好像就是每個方向都有。但是裡邊蘊含的是米芾用筆的奧妙。米芾字「因筆生勢」每一筆的出鋒方向,在出鋒之前的用筆動作,可能是蓄力,可能是調鋒,都在為變化出鋒方向而努力。出鋒後,每一筆的方向,決定了下一筆的起筆位置,在由此決定整個字的呼應顧盼。這是非常厲害的。所謂八面出鋒,就是米芾用筆之秒,結字之根。有些人總能把米芾寫的很平正,無一點動態活力,應該反省一下出鋒的方向。

這是米芾特有的。

其他書家雖出鋒也都不太相同,但是總歸沒米芾豐富。

至於八面用鋒,是每個書家到一定水平都會必備的技能而已。

以上米芾的圖例就不舉太多例子了,能看懂這一個,就能自己去分析米芾單字了。

相關焦點

  • 米芾寫得最「狂」的一幅字,讓你看懂什麼叫做「八面出鋒」!
    在米芾生平所有作品當中,若是選出一件能代表其風格以及水平的,這件作品一定會是這幅《多景樓詩冊》,此作乃是米芾1102年所寫,這一年他53歲,這是其書法最為爐火純青的時候!米芾的這件《多景樓詩冊》可謂是米芾生平最「狂野」的一幅字,看了讓人驚心動魄,800年無人可及!
  • 書法中那個八面出鋒和捻管如何用?看懂一文,勝過盲目十年
    鋒有八面,說的就是方向,因為毛筆是圓的,所以就有了上圖中那個方向圖。舉個例子,我們人站在一處地方,可以往無數個方向走,前後左右都可以,但是通常說方向,也只有八個方向,是從周易中來的。說鋒有八面,不是實指,所以不要糾結這個詞。就像你指方向的時候絕對不會對別人說: 你要找的那個足浴中心在東偏南34°32′27.00〃。
  • 怎樣理解書法八面出鋒
    八面出鋒,是人們對書法大家對米芾的讚譽。其意是運筆自如,能按照書寫要求,在字的任何一個方向(轉筆、折筆、行筆時終以筆鋒一面觸 紙 ) 收鋒出鋒 ,形成「八面出鋒」的藝術效果 。
  • 米芾一生精於書法,早年作品秀潤勁利,晚年書風則揮灑自如
    米芾是宋代書法新風的代表人物。宋代書法是能與晉唐相提並論的。宋四家中,米芾同蘇軾黃庭堅三人的書法是北宋書法新風的代表,而米芾名氣主要得益於書法。元佑戊辰(1080年)八月所書的《苕溪帖》和同年九月寫的《蜀素帖》是米芾書法的代表作品,時年三十八歲。
  • 米芾行書結體規律&技法講解,學習米字,不容錯過!
    智永,虞世南上而鐘王,多用篆法為畫,歐陽、褚、薛多用隸法為畫。」 這裡,馮武強調了四方面的問題:A 勒的地位;B 勒的書寫原則;C 勒的書寫方法及形態;D 勒的用筆分類。而我以為,此處關于勒的表述未免有些籠統。更何況這裡的勒是針對楷書而言的。在此,擬就米芾行書作品中勒的寫法略作總結。1、纖絲牽連橫裹鋒逆入,起筆形成纖絲,收筆向上翻挑與次筆畫呼應。
  • 米芾這10個「秋」字,寫得真爽!
    米芾這10個「秋」字,寫得真爽! 米芾筆法的多變堪稱宋人第一, 古人所謂八面開鋒,即是指米字而言。
  • 蘭亭序中那幾個被王羲之塗改的字,放大10倍看,八面出鋒原來如此
    學書法的都知道,小字很難看出用筆——筆鋒的走向。 有人說,把小字放大成大字不就能看清用筆了。有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小字你就是放大100倍,它也是用寫小字的方法寫的,這和寫大字的方法完全不同。
  • 米芾、傅山、王鐸告訴你三種技巧!
    根據麓風軒總結米芾、王鐸、傅山等人的經驗,一般用三種辦法可以寫出這種效果:《明 · 王鐸 · 弱侯半山園》「更」字1、第一種辦法是用側鋒疾掃側鋒是相對於中鋒而言的《唐 · 杜牧 · 張好好詩》「散」字2、第二種辦法是逆鋒寫逆鋒,很少人通說過,在寫楷書中可以說是敗筆,但是用在行草書當中,往往會取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 米芾一生仕途不順 晚年任知軍無為而治
    這種的局面直到米芾53歲才改觀。  那是崇寧三年(1104年)7月,米芾接到宋廷頒發的封授為無為知軍的文告。  沈懷玉解釋說,宋代的「軍」不是軍事單位,而是一種行政建制,相當於州、府。長官一般由中央派員,稱「權知軍州事」(暫時主持地方軍隊和民政事務),簡稱「知軍」。
  • 書法學習:八面出鋒的真義
    因為毛筆筆鋒是完美的圓錐形,所以不管哪一個方向都可以寫,當你寫字可以用到毛筆的各種方向時,就叫「八面出鋒」。字有八面的體勢,這一點在楷書中尤其體現的非常具體和明顯,不管是大字還是小字,這一點都是遵循他們本來的原則的。「八面出鋒」就是書寫時能根據不同筆畫的走向,任意調整使用不同的鋒面,始終保持中鋒運筆。
  • 米芾一封炫耀帖 歷代點讚一千年
    作為書畫家,他還特別喜歡羅致名硯和各種文房佳器。歷代名家的書畫精品當然更不肯放過。凡經他收藏、品題之物,無不身價倍增,連皇帝也聘用他鑑定內府書畫,堪稱是宋代「首席鑑定專家」。《珊瑚帖》是米芾的一件紙本行書信札,縱26.6釐米,橫47.1釐米,內容是向別人誇耀自己的收藏。具體可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略記自己新收到的三件藏品:1.
  • 米芾的三兒子友知從小才智過人,卻英年早逝
    大家好,我是百家作者,今天小編帶大家來說一說書法家米芾兒子病逝的故事!正在他處於升官、收藏和創作的喜悅之中時,福兮禍所伏,一場不幸降臨到了他的頭上:他的三兒友知突然病逝了。米芾娶妻許氏,一共生有五子,長子為米友仁,三子即為米友知。這位友知也是從小善書,深得米芾的喜歡。
  • 八面出鋒咋做到?提筆換面是伎倆
    那就是右面和下面。改一改吧,筆鋒錐面的哪一面都要用到它。這就是所謂「八面出鋒」。這個八面出鋒的八,其實不是一個定數,是多的意思,可以是無數多的面。 鋒分八面,下圖是筆鋒的橫截面圖: 筆鋒橫截面示意圖
  • 黃庭堅描字,蘇軾畫字,米芾刷字!
    《海嶽名言》有這樣記載:「米芾以書學博士召對上問本朝以書名世者凡數人,海嶽各以其人對,曰: 『蔡京不得筆,蔡卞得筆而乏逸韻,蔡襄勒字,沈遼排字,黃庭堅描字,蘇軾畫字。』上復問:『卿書如何?』對曰:『臣書刷字。」,米芾對其他書家的評說姑且不論,米芾為什麼自稱「刷字」呢?
  • 米芾55歲寫的自薦信,賣弄水利知識,這書法美了900餘年
    此帖作於崇寧四年(1105年),時米芾55歲,為米芾「晚年」佳作,兩年後米芾病故。觀此作,氣息平和,布局疏朗,用筆圓潤,少以往弩張之氣。
  • 米芾雖然為官,但終其一生,未能有所建樹
    作者:曹威偉米芾雖然一生並無太多貶謫經歷, 但是終其一生, 他擔任的官職無足輕重, 使其未能有所建樹。朝廷實力人物雖與他多有交往, 但只是看重他的書藝, 並不重視他的政治觀點與傾向, 把他當作「政治遊戲」場外的旁觀者和「政治舞臺」上的多餘人。
  • 北宋書法大家米芾行書《留簡帖》欣賞
    米芾(1051-1107),初名黻,後改芾,字元章,自署姓名米或為芊,湖北襄陽人,時人號海嶽外史,又號鬻熊後人、火正後人。北宋書法家、畫家、書畫理論家,與蔡襄、蘇軾、黃庭堅合稱「宋四家」。米芾能詩文,擅書畫,精鑑別,書畫自成一家,創立了「米點山水」。
  • 健朗灑脫的米芾詞:富貴功名,老境誰堪寵辱驚
    米芾這樣安於老境, 既是因為當時「物阜時和」的承平政局使他得以安享晚年生活, 又是因他本人無意功名、樂遊山水、喜好書畫的性格決定的。這在下面一首詞中尤能得到充分體現:平生真賞, 紙上龍蛇三五行。富貴功名, 老境誰堪寵辱驚。寸心誰語?只有當年袁與許。歸到遼陽, 玉簡霞衣侍帝旁。
  • 米芾《苕溪詩帖》|八面生鋒,筆力雄渾,瀟灑自然
    《苕溪詩》全稱《將之苕溪戲作呈諸友詩卷》,是北宋書法家米芾於元祐三年(1088年)創作的行書書法作品。縱30.3釐米,橫189.5釐米。全卷35行,共394字,北京故宮博物院藏。該作如風檣陣馬,沉著痛快,全卷書風真率自然,痛快淋漓,變化有致,逸趣盎然,反映了米芾中年書法的典型風貌,是米芾從無錫去往苕溪時所作的六首詩,是他的經意之作。與《蜀素帖》並稱米書「雙璧」。
  • 2021農曆辛丑年,米芾行書集字春聯(帶橫批)
    2021農曆辛丑年,米芾行書集字春聯(帶橫批)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