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蘭亭序》有多美?放大10倍欣賞,美得不可思議!

2020-11-26 騰訊網

文 / 小七

說起中國的書法文化,每一位網友都會非常的自豪,書法在我國有著幾千年的文明史,在我國的古代也有很多著名的書法家,在他們的努力下我國的漢字被寫出了藝術美,要問各位書法愛好者最喜歡中國的哪一位書法家,大家會想到楷書鼻祖鍾繇,還有唐朝的著名書法家顏真卿、柳公權等等,這些書法名家在我們書法歷史上的地位也是非常的高,如今也有很多的書法愛好者在臨摹學習他們的書法,今天小七給大家介紹的這位書法家叫王羲之。

聽到王羲之的名字以後大家會非常的佩服吧,他在書法界的地位也是最高的,被稱為是書聖,一生創作了很多書法作品,比如《快雪時晴帖》、《換鵝帖》、《黃庭經》都非常的有名,無不體現出王羲之書法功底的深厚,贏得了很多書法愛好者的喜歡,但是說到王羲之一生當中最有名的書法作品應該就是《蘭亭序》了,

《蘭亭序》在書法界的地位無人能超越,因為是寫得最好的所以被稱為是「天下第一行書」,當我們看到王羲之的這幅《蘭亭序》以後大家是不是也被這幅書法作品中的字體所吸引呢?無論是筆法、字體結構還是整體的布局,都給我們書法愛好者展示出了藝術美,這樣的書法作品真的是太精妙了,難怪李世民那麼喜歡王羲之的《蘭亭序》。要想領悟到王羲之《蘭亭序》真正的美,我們還得把這幅《蘭亭序》放大10倍欣賞,你會發現每個字的細節非常的完美。

我們看到上面的這個「和」字了吧,這個字懂行的人一看就會被吸引,無論是下筆還是收筆都把握得非常的到位,整個運筆的過程中也是非常的熟練,筆畫的粗細變化非常的完美,而且運筆速度非常的快,這也是我們書法愛好者需要練習的境界,為何書法愛好者一遍又一遍地臨摹王羲之的《蘭亭序》,為的就是能熟練掌握字體的結構還有運筆的習慣程度,看到這個字以後你是不是對王羲之的書法功底更加的佩服呢?

大家要想學好書法,我們不僅要學習書法名家的字體結構和整體布局的把握,我們也應該學習字體的細節,只有把這些細節學懂了,你才能領悟到中國書法的真正藝術美,大家欣賞完王羲之的《蘭亭序》以後有何不同的感想?你是不是對中國書法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呢?大家也可以把自己的想法一起交流在我們的評論區,這樣我們能更好地了解到中國的書法文化。這對我們書法水平的提高也是很有幫助的。

可能有些網友認為練習書法就是浪費時間,自己也不能通過練習書法改變自己的命運,也不能給自己帶來掙錢的機會,其實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練習書法的好處真的是非常的多,可以讓我們在學習書法的時候內心修養得到提高,讓我變得更加的優秀,而你也會因為自己書法的才華贏得周圍人的稱讚,當你的書法水平達到一定的境界以後就會產生改變,或許你因為漢字寫得好真的能改變自己的命運,所以讓我們從今天就開始學習書法,只要我們懷著認真的態度學習書法,特別是認真研究王羲之的《蘭亭序》,那你一定能學到王羲之書法的藝術精髓!

看了王羲之的《蘭亭序》以後你喜歡這幅書法作品嗎?雖然我們看到的只是唐朝著名書法家們的摹本,但是也能間接地欣賞到王羲之書法的精美,如果王羲之的《蘭亭序》真跡問世你認為值多少錢呢?大家可以一起交流討論,讓我們把中國的書法文化傳承並發揚光大!

本文原創,不得抄襲,抄襲必究!

相關焦點

  • 王羲之的《蘭亭序》,二十一個「之」字,寫法各不相同!
    王羲之的《蘭亭序》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那麼此帖究竟有什麼特別之處呢?有時候我們說到《蘭亭序》,不說整幅書法如何,單說其中的一個字,那就是「之」字,就足以說明王羲之的書法功底了,此帖連落款一共出現二十一個「之」字,形態迥異,各具美態。
  • 王羲之寫《蘭亭序》是書法才能的表現,也是酒文化醞釀的結果
    王羲之的《蘭亭序》是書法才能,也是酒文化的醞釀自古以來,書法藝術就和酒文化有著緊密的聯繫。古代人把喝酒當成交際交流的重要媒介,喝酒之後做詩,寫書法,是人生一大快意。王羲之寫成《蘭亭序》是其書法才能超凡的表現,也是酒文化催化書法成書聖的一種文化結果。
  • 《蘭亭序》最美的50個字,結構筆法,相當震撼
    《蘭亭序》是公元353年,時任會稽內史和右將軍的王羲之召集了一批文人名士。來到了紹興城外的會稽山遊山玩水,並且在蘭亭這個地點舉行了一個詩會,當有三十幾篇詩作出現的時候,就有人提議要把這些詩作匯集起來,準備出一篇詩集,眾人聽了都很贊成。出詩集當然就要寫一篇序文,誰來寫?  大家想來想去就說王內史還是您老來吧,您是書法大家,非您莫屬了。
  • 清風出袖、明月入懷,王羲之《蘭亭序》臨寫不可流俗、扭捏作態!
    【麓風軒】書法公益課堂,今日繼續書法技巧分享——王羲之《蘭亭序》「文而不華,質而不野,不激不厲,溫文爾雅」,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是歷代書家臨摹和取法的優秀範本。網友發布的此臨寫習作,我們一起來看看。
  • 蘭亭序中那幾個被王羲之塗改的字,放大10倍看,八面出鋒原來如此
    有人說,把小字放大成大字不就能看清用筆了。有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小字你就是放大100倍,它也是用寫小字的方法寫的,這和寫大字的方法完全不同。 由此可見,能看到調鋒動作的字才是有價值的。 為什麼說蘭亭序中那幾個被王羲之塗改的字,才是蘭亭序中最有價值的字? 原因是這幾個塗改的字,點畫明顯加粗了。換句話說,這幾個字王羲之不是只用尖鋒寫的,調鋒動作很明顯。
  • 【博聞強識】王鐸,是如何終生學《蘭亭》《聖教》的?
    他認為唐宋以後書家皆自二王發源,故終其一生從未停止對王羲之的學習,幾部重要的範本如《蘭亭序》《聖教序》以及一半為二王書法的《淳化閣帖》,更是寢處與共。 王鐸對於《蘭亭序》的仙趣最為傾心。1636年,在一件《蘭亭序》臨作的跋文中,王鐸對於唐代以來的各種摹本與臨本進行了一番評論:「《蘭亭》褚、薛、虞最勝,得其仙氣。皆絹本。潁州玉刻大類褚河南筆趣。
  • 上巳節是古代公共衛生日,《蘭亭序》寫的正是這天習俗
    「上巳」二字有何特殊意義?古人是怎麼過上巳節的?傅抱石《蘭亭雅集圖》上巳節來歷所謂「上巳」,是指日期,具體是農曆三月的第一個巳日。如今年三月初四己巳日,就是三月的第一個巳日,這一天在古代就是上巳節。上巳節起源甚早,先秦時期已有,其主要活動是行「禊禮」,又稱「祓禊」(fú xì)。漢人應劭在《風俗通義》中解釋說:「禊者,潔也。
  • 蘭亭序集字33幅《中華好對聯》欣賞,取右軍精華,書寫大美對聯
    蘭亭序是中國書法史上的一座豐碑,它也是書法藝術的至高水準,可以這樣說王羲之之後很難有能夠超越蘭亭序本身藝術造詣的書法家。我想這大概是王羲之被尊為書聖的原因,當一個前人的作品千百年來都無人企及的話,那麼它自認而然的就成為的神一般的存在。
  • 用王羲之書法「集字」春聯,書寫濃鬱的文化墨香
    眾所周知,一副好的春聯不僅要寫得好看,而且還飽含了詩詞、對仗等文學修辭手法,所以要寫出一副像樣的新年春聯,我們就必須從以下兩個方面來著手準備。首先,春聯的文學修辭也就是它的內容文字。其次,要寫得好看。寫得好看,其實就是指春聯的書寫形式,也就是用什麼字體來創作一副春聯。由於如今能夠靈活運用毛筆的人越來越少,要想用毛筆字真正寫好一副春聯的人其實不多。因此,為了能夠讓大家既有一個書寫內容,又有一點參考素材,今天我們特意從王羲之書法中「集字」完成了這10副新年春聯(見上圖及文後)。集字,也就是說從王羲之現有的字帖中節選部分字體而組合創作春聯。
  • 憑什麼說王羲之是小資派的鼻祖
    大家必然認識當中的代表人物,他就是王羲之。正 文「小資」這個說法,是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傳入中國的。意思是,追求內心體驗、物質和精神享受的年輕人。他們懂得追求生活品味,在社會中有一定的地位和財富。小資們,懂得賺錢更懂得花錢。要多風雅,就有多風雅。你不會認為這是矯揉造作,反而會覺得很有情調。其實,在中國的古代也有這麼一批小資們。
  • 王羲之行書《聖教序》61種常用偏旁部首及範字(28-43)
    2020-09-19 13:10:33 來源: 娛樂圈得學長 舉報
  • 四字書法《惠風和暢》作品欣賞
    客廳掛畫 郭勇書法《惠風和暢》「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鹹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蘭亭集序》文字燦爛,字字璣珠,是一篇膾炙人口的優美散文,它打破成規,自闢徑蹊,不落窠臼,雋妙雅逸,不論繪景抒情,還是評史述志,都令人耳目一新。《蘭亭集序》的更大成就在於它的書法藝術。通篇氣息淡和空靈、瀟灑自然;用筆遒媚飄逸;手法既平和又奇崛,大小參差 ,既有精心安排藝術匠心,又沒有做作雕琢的痕跡,自然天成。
  • 讓王羲之來教你
    上圖是王羲之《蘭亭序》局部一首先我們來說說處理難度在哪。上圖是王羲之《蘭亭序》局部二下面我們就通過王羲之《蘭亭序》中的三個字,來看看王羲之遇到這種問題是怎麼處理的。上圖是王羲之《蘭亭序》中三個「三點」通過上圖我們可以發現,接連的三個字,右邊都是「三點水」,這種情況如果處理不好,寫出來的效果肯定會大打折扣。不過書聖不愧為書聖,這點小問題怎麼能難倒王羲之呢。
  • 央視少兒頻道將播3D動畫片《蘭亭小精靈》
    新華網杭州4月2日專電(記者馮源)1700多年前,書聖王羲之在紹興醉後寫下名垂千古的《蘭亭序》,在神話傳說中,他用過的毛筆和灑下的墨滴也都沾上了「仙氣」,變成了會稽山中7個筆畫小精靈和「毛筆爺爺」。
  • 葉康寧|由《冬青老人口述》中的「蘭亭論辨」談起
    因《陳寅恪的最後二十年》為世人所熟知的龍潛,也參與了蘭亭論辨,他的論文《揭開〈蘭亭序帖〉迷信的外衣》,開篇就說:「從郭沫若同志的文章《由王謝墓誌的出土論到蘭亭序的真偽》發表以後,報刊上又相繼發表了高二適、嚴北溟、唐風等先生的文章,對《蘭亭序》的真偽問題進行了商討。……高、嚴、唐三位先生是不同意郭沫若同志的看法的。」
  • 王羲之仙風道骨,看破塵世隱山林
    一天,他們聚集在會稽山的蘭亭舉行宴會。人群隨著微風喝著酒,寫著詩,吟誦著詩,並且玩得很開心。最後,為了紀念宴會,大家都推薦王羲之寫序言,所以王羲之當場寫了著名的《蘭亭序》。據說王羲之天生喜歡鵝。當他在會稽當官時,他聽說一位單身老母親養了一隻鵝,而且非常擅長嗚叫。王羲之想買她的鵝,但她拒絕了這件事。所以他就經常帶他的朋友去參觀。後來,老母親殺了鵝,煮了一鍋肉,阻止王羲之來訪。
  • 二王的行草有多厲害?看完這16幅書法名作你就知道
    後人將東晉大書法家 王羲之 和 王獻之 父子, 並稱 為「 二王 」。王羲之(公元303-361)字逸少,號澹齋,原籍琅琊臨沂(今山東臨沂),後遷居山陰(今浙江紹興),官至右軍將軍,會稽內史,是東晉偉大的書法家,被後人尊為書聖。他出身於書法世家,伯父王翼、王導,堂兄弟王恬、王洽等都是當時的書法名手。
  • 齊白石一隻蜻蜓賣690萬 放大10倍看平平無奇 放大30倍「驚為天人」
    齊白石一隻蜻蜓賣690萬 放大10倍看平平無奇 放大30倍「驚為天人」齊白石,湖南湘潭人,是我國一代國畫大師。他擅長畫花鳥魚蟲,也畫山水、人物。其筆墨縱橫雄偉,造型簡練質樸,色澤鮮明熱烈。齊白石《可惜無聲》冊,北京翰海公司1995年秋季第一次推出以180萬元成交,2000年10月29日香港蘇富比第二次推出,參考價位160-200萬元,以301.4萬元成交,2009年北京保利公司第三次推出,以9520萬元成交,貼近億元大關,從1995年算起,15年增值53倍,每平方尺800萬元。更令人驚嘆的是,齊白石的一幅關於蜻蜓的作品,賣出了690萬的高價。
  • 齊白石的一隻蜻蜓賣690萬,放大10倍看平平無奇,放大30倍後驚為天人
    齊白石的一隻蜻蜓賣690萬,放大10倍看平平無奇,放大30倍後驚為天人齊白石,湖南湘潭人,是我國一代國畫大師。他擅長畫花鳥魚蟲,也畫山水、人物。其筆墨縱橫雄偉,造型簡練質樸,色澤鮮明熱烈。他在漫長而輝煌的藝術生涯中創作出大量的詩、書、畫、印,為中國乃至世界藝術寶庫增添了珍貴的財富。
  • 短短47個字,出自王羲之侄兒之手
    東晉,堪稱書法史上最燦爛的時期之一,這個時期有書聖王羲之,創作出了「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其子王獻之亦是青史留名、佳作不斷,單單是這父子二人,就足以撐起整個東晉書法史!那麼除了「二王」父子之外,王氏一族還有一位鼎鼎有名的書法大家,他有著媲美王羲之的書法造詣,堪稱一代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