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之際,探究春節中的元素符號

2021-01-15 三悟頻道

導讀:百節年為首,春節是我們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節日之一,是我們各民族團結一致的精神紐帶,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顯現,也是我們八方遊子對於鄉愁的感情寄託以及對未來的美好期盼。悠悠歷史,春節形成了一種元素符號,時刻蘊含著我們中華民族的思想信仰,形象表達著我們炎黃子孫的理想願望,堅守傳遞著我們鄉裡鄉親的親情倫理。本文,作者將會從三個部分談談春節元素符號。

一、春節的歷史發展

春節本是上古時代祈年祭祀的一種形式,後來,人們把這一天當作歲首,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

1. 春節的起源。上古時代,人們認為天地之中有很多神靈保護著生靈萬物,尤其面對天災的時候,人們更相信神靈能幫助他們渡過難關,為此,他們會通過祭祀的方式來請求神靈的幫助,並且通過這樣的方式來答謝神靈。就像公元前2000多年,舜繼承天子位,他帶領著人們祭拜天地眾神,感謝祖先的恩德,祈求風調雨順,這一天,人們就稱為「歲首」,這也標誌著新一年的開端。

2. 春節的時間演變。到了夏朝,以春節一月為正月,正月初一的這一天,人們殺豬宰羊,祈求國泰民安。到了殷朝,大概是覺得建立了新王朝,需要提前慶祝,所以,就提前了一個月,將十二月作為了正月;到了周朝,又提前了一個月,改為十一月即是正月。等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秦始皇認為秦朝的功績很大,更應該提前慶祝,於是,又提前一個月,將十月作為了正月,這也就是顓頊曆法。

「夏正以正月,殷正以十二月,周正以十一月」

後來,劉邦經過楚漢之爭,建立了大漢王朝,還是沿用秦朝的顓頊曆,以十月為正月,但是,到了漢武帝就不一樣了,漢武帝這個人很有個性,他總覺著以十月為正月,也就是新一年的開始,然後,再是十一月和十二月,這樣很彆扭,於是,他就安排天文學家唐都、落下閎、鄧平等人,在夏曆的基礎上,制訂《太初曆》,同時將幹支歷中的節氣吸收進來,作為指導農事的曆法補充,就這樣重新確定一月為正月,也就是歲首。

到了王莽時期以及後來的魏晉南北朝時期,又將正月改回了十二月,甚至到了唐朝的武則天時期,還發明了周正,但是,後來又改回了夏正,也就是,又恢復了一月為正月,直到大清末期,還是用的這套曆法。

3. 春節的名稱確定。在古代是沒有春節這一說法的,歷史上稱為歲首、新禧、年節新年、大年等;1913年,民國大總統袁世凱批准每年的正月初一為春節,1914年就開始實行了這一規定,同時,中華民國北洋政府還引進了公曆,將農曆作為了指導農事的標準。

二、春節中的元素符號種類

在歷史長河中,春節雜糅了多種、多樣、多地、多民族的風俗習慣,最後形成了固定的民俗特色,每逢春節之時,就會開展同樣的民俗儀式歡度春節,可以說這就是春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可以說,這就是一種春節元素符號。

下面,我們將這種元素符號分為5大類:

1. 文化類的元素符號。春節中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這種說法一點兒也不稀奇。就像我們的貼年紅,融合了豐富的文化基礎。

年紅,是春聯、門神、橫批、年畫和福字的統稱,是一種喜慶的紅色元素,每逢年二十八、二十九或者年三十這一天,人們都會在家中貼上年紅,一來增添節日的喜慶氣氛,二來表達著人們對新年美好的期盼,寄予這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以春聯為例,它是我們國家獨特的文學形式,一般分為門心、框對、橫批等,在古代基本上是用毛筆手工書寫的,現在有很多是電腦排版、機器列印。上下兩聯用工整、對偶、簡潔的技巧來書寫美好的願望和殷切的期盼。

春聯又分為上聯和下聯。一般情況下,最後一個字是上聲、去聲及入聲為上聯,平聲為下聯。上下聯字數相等,名詞、動詞、形容詞等詞性對等排列,語法結構相同,平仄關係相調。

因此,可以說春聯是一種新文體,它不同於古代的駢體文,也不同於詩歌,但是,又與駢體文和詩歌具有相似之處,最顯著的特徵就是形式上成雙成對,內容上相互照應,結構上完整統一,語言上鮮明簡潔。再加上具有畫龍點睛作用的橫披,更能讓春聯錦上添花,內容升華。

如:

上聯:天和人和全家和

下聯:福多財多喜慶多

至於在哪裡貼春聯,更為講究。家門口要貼,意味著春節正式拉開序幕;雞棚鴨舍要貼,意味著六畜興旺;糧倉上要貼,意味著五穀豐登;堂屋門上要貼,意味著平安健康;廚房門上要貼,意味著年年有餘;灶王爺兩邊要貼,意味著祈福納吉;車輛上要貼,意味著出入平安。總之,紅底黑字或者紅底金字的春聯,不僅可以渲染出紅紅火火過大年的融洽氛圍,更能表達出人們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說到這裡就要說說上聯貼在哪邊,下聯貼在哪邊。一般情況下,面對大門時,上聯在右,下聯在左,但是,新中國建立後,橫披改為了由右向左書寫,這時,上聯在左,下聯在右,也就是橫披如果是由左向右書寫時,上聯就在左,下聯就在右,反之,亦然。

2. 團圓類的元素符號。團圓是他鄉遊子不遠千裡回家過年的滿懷期望;團圓是除夕一家人和氣融融的年夜飯;團圓是大年初一走親串友的噓寒問暖。

總之,春節就是團圓的一種元素,就是回家的一種符號。

春運。「有錢沒錢,回家過年」。無論離家多遠,遠方的遊子都會儘量在除夕之前趕回家裡,與家人團聚,共度新春,於是,早在1980年,就出現了「春運」一詞,這是我國春節前後發生的一種大規模的交通運輸現象,以春節為中心,大約40天左右的時間,回家大軍已成為每年的一道亮麗的風景。

年夜飯。這是每年年末最重要的一頓晚餐,也是一家老小共敘天倫最好的機會,這頓飯充滿了喜悅、感激、尊老、愛幼、幸福之情,有些人迫於工作壓力、生活壓力、交通壓力,未能如願回家,家人們便為他留出一個位子,留出一副碗筷,意味著與他團聚。

拜年。拜年是春節期間重要的一種傳統習俗。是人們走親串友、聯絡感情、表達美好祝福的一種方式。在魯西南地區,初一凌晨4點鐘就起床,焚香禱告,磕頭拜年,先是跪拜自己的祖先,然後跪拜父母和家中長輩,接著是跪拜鄉裡鄉親的祖先和長輩,圍著村子走一圈,拜完年,這時,天剛蒙蒙亮,然後帶上禮品趕往自己親戚家中拜年,見面之後,先是噓寒問暖,接著就是磕頭作揖,跪下拜年。這種習俗雖然較為麻煩,但是,也是春節中的一種元素符號,一種團圓的象徵。

3. 娛樂類的元素符號

春節期間的娛樂活動有很多。放鞭炮就是其中之一,這不僅是一種慶祝方式,也是一種娛樂活動。噼噼啪啪的一陣炮響,地上鋪滿了紅燦燦的鞭炮紙屑,這不僅可以增添節日的喜悅氣氛,更是寓意著給人們帶來幸福和好運。

近年來,一年一度的春晚也成為了最主流的娛樂方式,除夕夜,一家人坐下來欣賞春晚中阿娜多姿的舞蹈、聽著宛如天籟之音的歌曲、品著詼諧幽默的相聲和小品,其樂融融,無比幸福,成為了春節中的高光時刻和心中難以抹去的美好回憶。

春節元素符號還有很多,象徵著團聚合歡的餃子是我們必用的一種食物;寓意著「年高」的年糕是我們必備的食品;寄託著平安健康的壓歲錢是長輩對晚輩們的美好祝福;承載著興旺發達的年畫是我們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期盼。這裡,我們不再一一細說。

三、春節元素符號帶來的影響

春節已成為一座五彩繽紛的文化殿堂,包羅萬象,情感豐富;也成為一種固定的模式,沉澱出許許多多的民族文化,進而形成一種元素符號,滲透到我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1. 春節元素符號成為了我們抹不去的美好記憶。春節是最熱鬧的節日,從臘八粥到買年貨,從貼春聯到放鞭炮,從包水餃到年夜飯,從拜年到走親戚,無不體現著大吉大利、紅紅火火的熱鬧氛圍。這一幕幕成為了我們永恆的記憶,更是成為了許多人的鄉愁,讓我們思念家鄉,想念親人,懷念青春。

2. 春節元素符號描繪的是我們的期盼。團團圓圓是我們過春節最大的期盼。就像歌詞中寫的那樣:「老人不圖兒女做多大貢獻,一輩子不容易就圖個團團圓圓」。不論高低貴賤,不論錢多錢少,都要回家過年,與家人團聚。

門旁兩邊的春聯代表著我們對未來美好的憧憬;春運中的車廂內熙熙攘攘承載的是我們心中的掛念;噼裡啪啦的連珠炮響呈現的是我們幸福的笑容。

春節元素符號就是我們的幸福密碼,雖然多種多樣,但是,生動形象的代表著我們心中那份永恆的牽掛,這對牽掛就是對家的美好期盼,對故鄉的美好期盼,對新生活的美好期盼。

3. 春節元素符號代表著我們中華傳統習俗。春節是中華傳統習俗的集合體,涵蓋了中華民族各式各樣的村規民約,除了前面筆者介紹到的貼春聯、磕頭拜年、蒸年糕等,還包括掃塵、祭灶神、接玉皇、守歲、姑爺節、送窮鬼等習俗,可謂是豐富多彩,頗具文化氣息。

春節中的傳統習俗,除了辭舊迎新的含義之外,更能反映出人們趨吉避兇的美好願望,同時,表達出對國家的美好祝願,強化我們的民族認同感。

無論是在神州大地,還是在異國他鄉,炎黃子孫都會通過一些慶祝活動、傳統慶典,來表達他們與中華民族的深厚感情和美好祝福。

這些傳統習俗也增強了我們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在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繪就最大的同心圓。

結語:經過千年的歷史洗禮,春節元素符號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體現著我們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延續著我們中華傳統文化的精神血脈,傳遞著我們勞動人民的辛勤智慧,這些元素符號需要我們不斷發揚和傳承,用她照亮出更寬廣的天地!

相關焦點

  • 藝評丨誰是春節文化符號的代表?
    大凡有影響力的節慶,都會有一個代表人物作為其文化符號譜系的代表。如,端午節之屈原、伍子胥,寒食清明節之介子推,沒有這個代表幾乎就沒有這個節慶,代表人物推助了節俗的發展,促進了節日文化的傳播。中國春節這樣一個大的節慶,其文化代表是誰呢?
  • 春節軟裝布置,添加一些春節元素,讓室內充滿濃濃的年味
    春節不僅僅是一個節日,同時也是中國人情感得以釋放、心理訴求得以滿足的重要載體。家居中的軟裝也可以在新年之際換上新裝,體現出喜慶、闔家團圓的溫馨感。今天我們結合一個經典案例,來具體了解一下。新的一年裡,人們都想用新的面貌來對待,家裡的改變顯得尤為重要。
  • 郎朗為中華「春節符號」獲獎設計者豎大拇指
    郎朗為中華「春節符號」獲獎設計者豎大拇指 (2/5) "← →"翻頁
  • 【南博會】「廟會」裡的全息投影春節符號+人工智慧現身南博會
    南博會最後一天,記者在13號展館裡「意外」看到了一批中華春節符號與現代科技相結合的文創產品,3D虛擬手法、真人+全息投影等先進的技術展現出了傳統春節符號別具一格的魅力。記者在展館看到,這些高科技文化精品各具特色,有作為春節特色小鎮的前奏,用3D虛擬手法,把春節符號特色小鎮展現出來;也有利用最新機器人技術,比如用來表演的商用表演機器人,AI語音聲控機器人將傳統的春節文化進行了展現。
  • 圖必有意,意必吉祥——紮根於春節的圖形符號,是怎樣的藝術?
    春節對於中國人而言,是一個極具中國味道的日子,它作為中國傳統節日中最隆重、最宏大的節日,凝結了中國人千百年來的生活感受和情感語言。古人常說:「百節年為首」,所以人們為了新年的第一個節日,做了許多充足的準備,比如在古代民俗的相關文獻中,就記載過許多春節的民俗風情。
  • 中華春節符號攜手義烏 全面推進文創產業發展
    當日下午,來自全國各地文化系統領導以及相關企業的主要負責人齊聚國際博覽中心會議室,參加中華春節符號東西南北推廣基地協作體義烏現場會。現場會上,來自平湖、平遙、景德鎮等地的各方代表就中華春節符號的國際推廣與發展作了熱烈討論,詳細闡述了中華傳統文化之美。
  • 「中華春節符號、年娃春妮」驚豔亮相重慶西洽會, 全面推進文創...
    中國網5月25日訊(付戀)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發展已成為國策,節慶文化肩負重任,春節文化更是責無旁貸。5月25-28日,重慶西洽會期間,中華春節符號年娃春妮格外引人駐足,此次中華春節符號展示了部分文化產品:非遺系列、國禮系列、瓷器系列、貴金屬系列等,特別值得一提是年娃春妮形象智慧機器人,萌萌噠的小舞步吸引了眾多粉絲。
  • "春節表情包"演繹中國故事 蘊藏當代中國人情感密碼
    採用毛筆元素製作的春節主題「表情包」。   最古老的也可能最時尚,最傳統的也可能最現代。春節,辭舊迎新之際,人們洋溢於心頭的當然是欣喜之情,歡慶歸來、歡慶團圓、歡慶五穀豐登……歡天喜地過大年是最當然的「表情」。   按照中國傳統紀年,2019年是農曆己亥年,而憨萌可愛的小亥豬是很多春節表情包的當然主角。在近期舉辦的「中國文化符號表情包大賽」中,獲獎作品中就有「己亥豬之剪紙系列」「新年豬八戒表情」兩項作品。
  • 2020春節恭賀新禧祝福語,祝您春節快樂,大吉大利!
    一、春節到,春節到,春節到了祝福到。祝你天天開心笑,日日數鈔票,工作步步高,好運來報導,逃都逃不掉,願你幸福生活直到老!二、新年新歲人歡暢,年年有餘兆吉祥!新春大吉,提前祝賀,祝您新年快樂,好運相伴!願您生活幸福,萬事如意!2020鼠年新年快樂!新春快樂!三、春節要來到,拜年要趁早。
  • 那同樣是春節符號的窗花、年畫呢?
    央視網消息:吟誦春節的詩詞與窗花、年畫、春聯、鞭炮、年糕一樣,是地地道道的春節符號。「1號線上」原創系列動畫《六月說過年》按日子分別說「送灶神」「做面祭」「除夕夜」「拜大年」「轉丈人」「祭財神」時,既講了一些六月對年俗文化的理解和對生命價值的感悟,還給出了眾多的春節符號,上次說了春聯,今天就集中說說窗花、年畫。
  • 2021年春節,最美的重疊:農曆辛丑春節與藏曆鐵牛新年相遇了
    2021年春節,最美的重疊:農曆辛丑春節與藏曆鐵牛新年相遇了文/舒放2021年農曆春節與藏曆新年是同一天。即2021年2月12日這一天是農曆辛丑年正月初一,同時也是藏曆鐵牛年一月(藏曆沒有正月一說)初一。
  • adidas NEO LABEL 龍年春節系列致敬中國元素
    中國元素歷來是服裝設計中喜聞樂見的表達方式,為迎接即將到來的龍年,adidas NEO LABEL隆重推出一系列以傳統元素為主題的服飾,鮮明「中國風」、濃濃「中國味」,處處彰顯東方元素的潮流魔力。
  • 從1914年到2013年:現行春節「100歲」了
    新華網合肥2月5日電(記者徐海濤)春節是我國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但在其數千年歷史中有過「元旦」等多個名稱,日期也多次變化。專家介紹,直至1914年為接軌西方曆法才將「元旦」之名移到陽曆1月1日,陰曆正月初一改名為「春節」。即將到來的癸巳蛇年正月初一,是1914年以來的第100個春節。  「過年」起源於我國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起初日期並不固定,秦朝之前先後規定過12月、11月、10月的第一天「過年」,直到漢武帝實行「太初曆」才正式確定在正月初一。
  • 辛丑(牛年)新春生肖文物聯展將在春節期間推出
    十二生肖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中重要的形象符號,是春節的吉祥物,成為年俗文化的象徵。據悉, 「牛轉乾坤——辛丑(牛年)新春生肖文物聯展」主要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生肖故事」,為您揭示生肖文化的源與流;第二部分「牛族本紀」,為您展示自然世界中種類豐富的牛;第三部分「五牛迎春」,通過春牛耕春,神牛通靈,吉牛納福,牧牛意趣,銅牛鎮水,為您講述農耕文化、祭祀文化、吉祥寓意、精神力量、遏制水患中意蘊深厚的牛文化;第四部分「牛年話牛」,通過繪畫、剪紙、雕塑、民間工藝品等為您展示民俗傳說
  • 歡樂春節 浙江文化旅遊元素閃耀紐西蘭元宵燈會
    2019-02-16 16:54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劉慧 通訊員 黃芸歡樂春節 浙江文化旅遊元素閃耀紐西蘭元宵燈會,展示現場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是我國民間傳統的元宵佳節,全國許多地方在這個時候都會舉辦元宵燈會,成為人們休閒放鬆的一個好去處。而或許大家不知道,在南半球的紐西蘭第一大城市——"風帆之都"奧克蘭,近年來每年也會舉辦元宵燈會。
  • 從1914年到2013年:現行春節叫法已經「100歲」了
    春節是我國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但在其數千年歷史中有過「元旦」等多個名稱,日期也多次變化。專家介紹,直至1914年為接軌西方曆法才將「元旦」之名移到陽曆1月1日,陰曆正月初一改名為「春節」。即將到來的癸巳蛇年正月初一,是1914年以來的第100個春節。
  • 豬年春節錦鋰到,《武魂2》春節活動全接觸
    值此全國人民普天同慶之際,網易旗下大型真實動作網遊《武魂2》也為玩家們帶來好福利:豬年春節活動上線,黑豬肉、海量遊戲內稀有道具裝備等你拿! 100斤網易黑豬,幸運錦鯉帶回家 【春節砍價忙,親朋好友齊上陣】 錦鯉破冰送豬肉,春節砍價返實惠!
  • 【春節我在崗】慶安縣公安局領導春節慰問基層單位
    【春節我在崗】慶安縣公安局領導春節慰問基層單位 2020-01-26 21: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春節吉祥物 主打"紅"與"鼠"
    色彩,是表現節日最具有強烈視覺衝擊力的元素;在號召以最傳統的方式過春節時,滿眼的紅色就是這個月份的吉祥象徵。生肖,中國傳統春節的另一吉祥符號,一件件工藝精緻、寓意吉祥、模樣靈動、形態各異的金銀「鼠」飾品,著實讓人愛不釋手。看看《她周刊》為你搜羅的吉祥單品吧,擁有它,傳統春節氣氛將迅速升級。
  • 牛轉乾坤——辛丑(牛年)新春生肖文物聯展春節期間將推出
    2021-01-04 01:23:55 來源: 蘭州日報 舉報   十二生肖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中重要的形象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