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14年到2013年:現行春節叫法已經「100歲」了

2021-01-12 中國網

春節是我國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但在其數千年歷史中有過「元旦」等多個名稱,日期也多次變化。專家介紹,直至1914年為接軌西方曆法才將「元旦」之名移到陽曆1月1日,陰曆正月初一改名為「春節」。即將到來的癸巳蛇年正月初一,是1914年以來的第100個春節。

「過年」起源於我國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起初日期並不固定,秦朝之前先後規定過12月、11月、10月的第一天「過年」,直到漢武帝實行「太初曆」才正式確定在正月初一。從殷商至清朝,「過年」有「元辰」、「歲朝」、「元日」、「元旦」等多個名稱。

1912年,中華民國宣布改陽曆1月1日為「新年」,但在民間推行遇阻,百姓仍以陰曆正月初一為「過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天文史學家石雲裡介紹,1914年1月,時任內務部總長朱啟鈐為順從民意,提請定陰曆元旦為春節,端午為夏節,中秋為秋節,冬至為冬節,凡國民均得休息,在公人員亦準給假一日。「經袁世凱批准,就此奠定了陽曆年首為元旦,陰曆正月初一為『春節』的並存格局。」

100年來,春節也在隨時代發展而變化。「民國初期20多年裡,政府一直試圖將賀年、祭祖、貼春聯等活動移到陽曆元旦,是民間強烈的傳統意識保住了春節。」安徽省民俗學會秘書長王賢友說,新中國建國後移除了一些封建迷信的習俗,改革開放後城鎮化、信息化浪潮也在改變源於傳統農耕社會的春節,如傳統過年儀式簡化、部分人改到飯館吃年夜飯、上門拜年變成電話或網絡拜年等。

「雖然形式在變,但春節祭祖祈福的內涵沒變,家庭團圓、強化家族意識的功能沒變。」王賢友說。

在全球化程度進一步加深的當前,春節已走出國門,成為中國重要的文化符號。「如同西方的聖誕節,春節成為傳播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石雲裡認為,隨著中國國力的增強,如何進一步加強對春節等傳統節日文化的保護與傳承,通過多樣性文化增添國家魅力,在春節「百歲」之際是一個值得深思的課題。

相關焦點

  • 從1914年到2013年:現行春節「100歲」了
    從1914年到2013年:現行春節「100歲」了 原標題 [從1914年到2013年:現行春節「100歲」了]
  • 從1914年到2014年 春節今年迎來100周年
    東方網記者方翔1月29日綜合整理:春節是我國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但在其數千年歷史中有過「元旦」等多個名稱,日期也多次變化。據有關專家介紹,目前我們過的農曆正月初一的春節,源於1914年,到今年的馬年甲午新春正好是100周年。
  • 天文專家:春節歷史幾千年 現行"春節"只有"96歲"
    江蘇省天文學會天文專家嚴家榮介紹說,中國人過春節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然而現行的「春節」卻只有「96歲」。中華民族傳統曆法歲首為正月初一,現今無論中國還是海外華人都統一稱為「春節」,但在中國歷史上卻稱之為「元旦」。嚴家榮介紹,歷史上「元旦」的日期也不一致。
  • 正月初一是春節,是從1914年開始的,以前在立春那一天過春節
    辛亥革命之前,農曆大年初一叫做"元旦",立春叫做"春節";辛亥革命後,民國政府宣布廢除農曆改用新曆(即公曆)。從1912年開始,稱公曆1月1日為"元旦",於是,農曆大年初一的名稱就被剝奪了;為了照顧民眾的年節需求,1914年1月,民國政府又頒布法令改稱農曆大年初一為"春節",這樣,立春的名稱又被剝奪了。105年前,農曆大年正月初一,叫做「元旦」1914年開始,元旦這個名字,讓給了陽曆1月1日。105年前,春節,指的是立春。
  • 天文學家:現行「春節」稱謂只有95年歷史
    新華社南京2月4日電(記者蔡玉高、周潤健)春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有關資料記載,春節在我國已經有4000多年的歷史。然而,江蘇省天文學會的天文學家卻表示,現行「春節」稱謂才有95年歷史。    中華民族傳統曆法歲首正月初一,現今無論中國還是海外華人都統一稱為「春節」,但在中國歷史上卻稱之為「元旦」。
  • 2015年春節是幾月幾號?2015年春節是星期幾?
    2016年春節是幾月幾號?2016年春節是星期幾? 2016年春節是幾月幾號呢?雖說2015年春節都還沒有到來,但是已經有不少網友在關心,2016年春節是幾號,星期幾的事情了。2016年春節是2016年2月8日,星期一!春節假期之後,緊跟著就是西方情人節!
  • 《無問西東》從民國1923年到現代2013年,100年四個故事!
    《無問西東》這部電影的時間軸很長,從民國1923年到現代2013年,將近100年。電影在這100年裡,穿插了四段完全不同主題的故事。小編認為,這部電影,與其說是懷舊,不如說是用文藝的手法展現了中國歷史上經典的一段歷程。兩個多小時,穿越四個年代,娓娓道來四代清華學子的故事,「無問西東」四個字貫穿始終。
  • 2015年已經到來 羊年春節因農曆閏月來得稍晚
    2015年已經來了,可是羊年春節還很遙遠,往年過了元旦大家就盼著春節了,今年羊年的春節怎麼來得那麼晚?這主要還是農曆閏月的緣故。中國目前同時使用國際通用的公曆(陽曆)和中華民族傳統的農曆兩種曆法。與陽曆年固定在365天或366天不同的是,農曆是依照月亮圓缺變化周期即朔望月(約29.5天)來安排,1年12個月,比陽曆年少11天左右。若是任由農曆和陽曆間的天數如此相差下去,那就必然會出現春節在夏天過的現象。因此,為使得陽曆和農曆一年中的平均天數相等,使春節在陽曆的日期能保持相對穩定,中國採取了「19年7閏」法,即在19個農曆年中加上7個閏年。
  • 中國人過春節,為啥說只過了106年?以前的都不這麼稱呼!
    過年,就是過春節。但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中國人只過了106年。為啥呢?因為以前的年,都不稱呼為春節。到了商朝時期,規定夏曆十二月為正月,即十二月初一為元旦,如此一來,商人過年的時間就比夏人提前了整整一個月。周朝更奇葩,將建子定為歲首,即夏曆十一月為正月,十一月初一為元旦。秦始皇統一六國後,認為各國採取不同曆法的做法著實混亂,於是下詔全國統一以建亥為正,即夏曆十月初一為元旦。秦朝以前,我們會發現中國人過年的日期是不同的。夏朝與今天一樣,正月初一過年。
  • 2013年日曆 2013年日曆表查詢 2013年日曆下載 2013年農曆陽曆查詢...
    2013年01月 【癸巳蛇年】 一 二
  • ...2013年日曆表查詢 2013年日曆下載 2013年農曆陽曆查詢 2013...
    2013年01月 【癸巳蛇年】 一 二
  • 2013年12生肖到底幾歲了 12生肖2013年齡一覽(圖)
    即將迎接全新的2013年的到來,相信不怎麼關注生肖的你可能對家人或者朋友年齡又要出現很多問號,又會有很多類似這樣的疑問「屬牛的2013年到底幾歲了呢?屬羊的2013年......」2013年12生肖到底幾歲了呢?讓我們更清晰快速的來一覽下列整理資料。
  • 今日15時為猴年猴日猴時"三猴賀新春" 下次等60年
    據《勞動報》報導,「爆竹聲中一歲除。」8日,農曆正月初一,是中國人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春節。專家表示,將農曆正月初一作為過年之日,稱之為「春節」,並且放假,是在辛亥革命以後的1914年開始的。照此推算,丙申猴年正月初一,是1914年以來的第103個春節。
  • 歷史上的今天1914年7月26日愛爾蘭爭端都柏林發生起義
    歷史上的今天1914年7月26日愛爾蘭爭端都柏林發生起義 2013-09-04 09:46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
  • 終於到了擁抱仇敵的時候:1914年12月24日一戰出現聖誕節休戰
    終於到了擁抱仇敵的時候:1914年12月24日一戰出現聖誕節休戰1914年12月24日:第一次世界大戰出現聖誕節休戰。一戰在1914年7月爆發,9月第一次馬恩河戰役中德軍被挫敗,被迫停止進攻。由此,雙方以戰壕方式對峙了3年之久。雙方士兵蜷縮在戰壕的泥漿之中,到處都是老鼠、跳蚤、臭蟲。子彈和炮彈橫飛,任何人隨時都可能完蛋。
  • 2015年的春節為什麼來得這樣遲?
    2015年的春節來得特別晚。根據現行農曆,2015年正月初一要遲至2月19日才會到來,因此它將是整個21世紀以公曆衡量最晚的一次春節。如此姍姍來遲的新年讓不少上班族痛心疾首,卻令享受38年來最長寒假的學生黨歡欣鼓舞。那麼,這個「世紀最晚」春節的罪魁禍首是誰呢?
  • 洋旦•春節•元旦
    一、「元旦」指農曆第一天農曆第一天,即正月初一,即一年的第一天,古稱元旦、元日、歲首、新年。元,指第一、開始。旦,指太陽從地面升起。「正月朔旦,謂之元旦,俗呼為新年。一歲節序,此為之首。」如果從1912年《臨時大總統曆書令》頒布算起至今將近100年,如果從1928年徹底廢除舊曆算起也有80多年了。在這將近100年的過程中,我們中華民族的普通百姓鍾愛自己的古老春節,一直努力地保持著習俗傳統,這是假日體系改革最根本的原動力。」[4] 「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後,學習日本改用西方的太陽曆,發布了《中華民國元年新曆書》。
  • 有多少人知道春節日期幾千年來的變化,是什麼時候定下來的?
    春節到底最早是什麼時候開始的?據記載,我國古代民人過春節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關於春節的起源有很多說法,其中最為公眾接受的說法是,春節是由虞舜興起的。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他帶領著部下人員,祭拜天地。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歲首。據說這就是農曆新年的由來,後來叫春節。春節過去也叫元旦。春節所在的這個月叫元月。我國是個古老的多民族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