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自利性偏差,心理學教你做更好的自己

2021-01-18 薛丁格的數碼科技

01什麼是自利性偏差

著有《邁爾斯直覺心理學》的美國霍普學院心理學教授 戴維·邁爾斯(David G. Myers)是這樣解釋的:我們中的大多數人都對自己評價很高,這種現象就稱之為「自利性偏差」。這是一種我們人類普遍存在的心理學現象,只有真正理解了這一概念,才能更好地認識自己,並成為更好的自己。

雖然它有時很有趣,但更多時候是有害的。 自利性偏差在我們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02都是別人的錯!

有這麼一種說法,就是自己成功的話,絕大部分人會歸因於自己的聰明、努力、勤奮等好品質,而對於別人的成功,則很多會歸於運氣。

對生活中經歷的好處和獎勵,我們全盤接受,並且認為自己理應受到如此待遇。而當失敗來臨時,則歸咎於有人作梗、別人沒有眼光不懂欣賞,用範偉飾演的老領導的說法就是:群眾裡面有壞人!

在那些贏得或輸了比賽的選手身上、考了高分或者考砸了的同學身上、獨角獸CEO或者創業失敗者身上,包括身邊的你我他身上,都能看到這種歸因謬誤,把錯誤和失敗歸結到外部原因。

這樣會導致我們在跟別人打交道或者處理事務時,過於主觀,不能實事求是地從現狀出發解決問題。

03自己高於平均值

在美國大學理事會一項大調查中,對超過80萬名高中生發放了調查「與他人相處能力評估」的調查問卷,結果所有人對自己的評價都高於50%,並且這裡面有6成的學生認為自己處於排名前10%,25%的人認為自己在前1%。這個結果太令人吃驚,原來我們竟然可以這樣自戀!

在普遍的調查當中,一般人都認為自己相比同齡人,更聰明、更好看、更公正、更有道德、更負責任、更健康!

作為精神分析學派的創始人和偉大的段子手,弗洛伊德曾講過一個段子:他的鄰居老王,曾經跟王嫂有過這麼一段對話:「如果我們其中的一個人死掉,我就搬家去巴黎。」

開車的都有這麼一種覺悟,自己的駕駛水平處於中等偏上,真的有機構做過類似調查,結果顯示90%的司機認為自己駕駛水平要比平均水平要高。

04認識自我並妥善安置我們的自尊

對自利性偏差現象的研究,讓我們認識到:盲目樂觀、自我驗證和群體偏差這些導致失敗的原因,可以歸結為人類的驕傲和自滿。

積極認識到自利性偏差的無處不在,可以減弱我們自身背負的壓力,遠離抑鬱,避免自我膨脹和自大主義。

相關焦點

  • 賈斯汀比伯用新刺青來警惕自己:努力變成更好的人
    賈斯汀比伯用新刺青來警惕自己:努力變成更好的人時間:2017-06-19 16:56   來源:網易娛樂   責任編輯:玲玲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賈斯汀比伯用新刺青來警惕自己:努力變成更好的人 歌手賈斯汀-比伯(Justin Bieber)個性火爆,經常與民眾發生衝突,近來卻有所收斂,對歌迷的態度也和緩許多。
  • 10個超經典的心理學效應,揭示人性秘密,教你做洞察人心的聰明人
    02標籤效應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心理學家在招募的一批行為不良、紀律散漫、不聽指揮的新兵中做了如下實驗:讓他們每人每月向家人寫一封說自己在前線如何遵守紀律、聽從指揮、奮勇殺敵、立功受獎等內容的信。結果,半年後這些士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他們真的像信上所說的那樣去努力了。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被稱為標籤效應。
  • 心理學:一個人的成長,從放棄做一個「好人」開始
    如果心理學家告訴你,對當好人的嚮往,會阻礙我們成為最好的人,該怎麼辦?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一個人的成長,是從放棄做一個「好人」開始的,別不信。 想要成為「好人」,是一種錯誤的觀念 當大家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想必很不理解,想要成為一個「好人」,怎麼會是一種錯誤的觀念?
  • 認知偏差:半信半疑的人反而會覺得算命最準?
    《鐵齒銅牙紀曉嵐(第四部)》有一段談及算命,非常有趣,也充滿有洞見,可以用來說明人的心理認知機制:紀曉嵐問皇帝:「你信不信命?」皇帝:「信,也不信。」紀曉嵐:「這就太好了。算命這玩意兒,你太信就不準了,不信也不準;就是又信又不信的,他就最準了。」
  • 心理學:教你如何做一個讓男人上癮的女人
    我相信很多女人在跟伴侶相處中,都會出現類似的情緒,對方的滿心歡喜,換來的是你的冷嘲熱諷,久而久之,情感變成了單方輸出,需求也得不到正向回應,當對方漸漸冷下來的時候,你卻還要責怪對方是不是不愛你了。所以啊,我就特別想問一句,姑娘們,你還要男人怎樣?對你好,你不回應,對你冷了,你抱怨,因此有的時候啊,男人會說,做男人真難,做你的男人更難。
  • 心理學:「喜歡」和「愛」有什麼區別,3分鐘教你看清婚姻本質
    心理學:「喜歡」和「愛」有什麼區別,3分鐘教你看清愛情本質「喜歡」和「愛」到底有什麼區別,當我們在告白時,說「我愛你」的成功率要遠高於「我喜歡你」,那麼喜歡和愛之間到底有什麼區別?3分鐘教你看清愛情本質!
  • 實用心理學:當有人對你做這4個舉動,實為對你「精神控制」
    從心理學的角度講,如果有人對你做以下幾個舉動,很可能是對你進行「精神控制」,這個時候我們一定要當心,不能夠被別人牽著鼻子走,否則很可能會做出讓自己追悔莫及的事情。,但是有些心理學的高手卻能夠引導一群人在公共群眾面前大哭或者大笑。
  • 星座解讀非常準,其實我們在騙自己——讓心理學告訴你答案
    在心理學當中,有一種心理效應叫做「巴納姆效應」 巴納姆效應是由心理學家伯特侖·福勒提出的,它表現為:認為這反映了每個人都很容易相信一個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別適合自己,即使它非常空洞,仍有人自己的人格面貌。
  • 星座解讀非常準,其實我們在騙自己——讓心理學告訴你答案
    在心理學當中,有一種心理效應叫做「巴納姆效應」巴納姆效應是由心理學家伯特侖·福勒提出的,它表現為:認為這反映了每個人都很容易相信一個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別適合自己,即使它非常空洞,仍有人自己的人格面貌。實際上,這是由人容易接受周圍環境暗示的心理決定的。
  • 《數字心理學》書評:破解生命密碼 遇見更好的自己
    可能是因為年齡上的關係,之前我沒有認真研讀過這方面的讀物,一直很執拗的認為所有的問題時間都會解決,而我,只要按部就班的,按照自己的意志成長就好。但是恰恰讓我忽略掉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當所有的問題都順其自然,交給時間的時候,其實並沒有得到解決,它們全部變成了生活的塵垢,堆積在一起,總有一天會像一座山丘一樣,向我移來。我有個朋友,對心理學方面的知識很感興趣,很多心理學的讀物他都閱讀過。
  • 時間心理學教你如何進行時間管理
    時間心理學教你如何進行時間管理2021年不知不覺就來了,在我還在回味2020的時候。再一看日期,好像又快過春節了。我到現在還記得去年的年我就在老家急急忙忙地呆了兩天,第三天就趕回工作的城市,很怕出不來沒法上班。#時間管理#這篇文章的靈感來自於上網的時候,網上的大部分焦點都在打工人和996,不上網看書的時候發現市面上大部分心理學管理學書籍都在寫一件事:如何進行時間管理。
  • 和諧方舟數字心理學 讓你更了解自己與他人
    答案則是——掌握數字心理學,通過結合數字分析心理學,簡單、實用,複製性、可操作性強的理論,能幫助人們在交往過程中,發掘對方與生俱來的天賦,洞悉行為模式背後的心理狀態,為家庭關係、企業管理重建和諧溝通的道路。你真的了解你自己嗎?自古以來,眾多智者都在闡述一個真理,人的終極追尋都是為了更了解自己。然而,你又有多了解自己呢?
  • 心理學:在困境、挫折之中,逼迫自己做這3件事
    作者臥龍心術,燃夢文化董事長,創始人:專欄結合個體、微行為、社會、發展、情緒以及性格等一系列的心理學內容,同時附加方式和技巧,解析人性之中「陰暗面」的特點,幫助你認知人性的醜陋,認知自我,掌控自己的人生,開發自身的潛能,超越當下的自己,成為更加優秀的自己,實現自我人生的跨越。
  • 招教第二部分 心理學
    今天進入到第二部分心理學的複習。心理學在招教考試中所佔的比例和教育學一樣是40%,而且一般有主觀題的題型都會有一道簡答題或者是案例分析題。但是不用心慌,因為心理學非常簡單。只要理解了概念,就很容易在材料中找到對應的原理。而且心理學考主觀題的涉及到的內容很少,不用太擔心哦。
  • 心理學:做夢就是潛意識的投影?心理學教你怎麼解夢
    文丨話印主筆團你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會在聽者的心中留下印記夢是人所共有的,很多成年人一夜要做4到6個夢,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認為,夢是現實的鏡子相信大家都有這樣類似的經歷,常常做了一個夢,但是卻不明白它是什麼意思,於是就開始去網上搜索一些解夢來解答心中的疑惑。夢是怎樣形成的做夢是可以用心理學來解釋的,前面說到夢都是人們心中潛意識的投射。
  • 我們為什麼要學習心理學?有哪些值得推薦的心理學理論?
    人人需要心理學那麼,學習好了心理學有什麼作用呢?注意,是學習「好」,而不是囫圇吞棗的亂學,那樣不如不學,反而會誤導自己也誤導別人。學習心理學的作用還是很明顯的。心理學讓你很快的作出分析,我哪裡出問題了,我的情緒為什麼這樣低迷,我該如何的對症下藥,我該如何的緩解壓力,我該如何的調整好我的心理狀態,我該如何判斷我的心理出問題了,要不要去看醫生?據統計,學習了心理學的人,一般收入更高,身體更健康,生活的更加輕鬆。還有一個研究表明,喜歡心理學的人,會獲得更多的戀愛機會,因為他們的人緣更好。
  • 心理學:常見夢境解析,讀懂自己的夢境,更好地認知自己
    夢分很多種,我們大部分人都做過的包含:墮落的夢,飛翔的夢,考試的夢,被擁抱的夢,找廁所的夢,懷孕的夢/喑示懷孕的夢,生病、受傷的夢/暗示生病受傷的夢,死亡的夢,羞恥的夢,去醫院看病的夢等。今天我們重點分析最常見的飛翔的夢。我們很多人都曾經做過各種飛翔的夢,作者本人曾經可是沒少做過飛翔的夢,至今印象最深的是飛翔在整個西湖的頂端飛翔一圈,很是英姿颯爽。
  • 《心理學愛好者性格類型調查》先知先覺性格心理學,讀懂你自己!
    作者:周雲騫,INFP,心理諮詢師,心理學院研究生,心理學讀書會發起人追求生命終極意義的求知之路,和自己的最深處的靈魂作伴,和自己的每一個前世對話,自愈自覺,自我修煉。善解世間姻緣相聚,明白生死輪迴的根本。
  • 如何不動聲色的吸引一個人,心理學教你一招,簡單有效!
    在心理學上有個詞叫做「幽默效應」,顧名思義,意思是當你足夠幽默時,很容易讓人放鬆警惕,產生好感。試想下大家身邊所經歷的一些人,無論身份地位高低,往往當他們表現出一絲絲幽默的傾向時,會讓人覺得這個人瞬間變得非常貼近,沒有什麼距離感了,甚至會覺得這個人非常的有意思,願意跟他多接觸。這就是典型的幽默效應帶來的吸引力!
  • 心理學:太要強的女人,其實是一種危險人格,要警惕
    從心理學角度來分析,在婚姻中,太要強的女人,其實是一種危險人格,將給家庭帶來三種危害,要警惕。1.破壞家庭關係隔壁村莊有一對夫妻。到了今年,他們幾乎都60多歲了。2.兒子家庭的破壞也是這對夫妻的事情,他們有一個兒子,恰好兒子的個性又和父親一模一樣,懦弱,膽小,沒有自己的主見,什麼事情都拿不定主意。性格軟弱,沒有主見,無論有多小的事情都不敢自己做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