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鬥的中國人」芳草地國際學校校長劉飛:有一種奮鬥叫堅持

2021-01-09 央廣網

 

視頻拍攝:彭兆偉、荊宇琦

視頻製作:彭兆偉

配音:劉一荻

央廣網北京11月14日消息(記者劉一荻 魏文欣 高藝寧)「堅持」、「靜心」,這是北京市朝陽區芳草地國際學校校長劉飛說得最多的詞。

眼前的劉飛中等個頭,安靜而沉穩,說話不疾不徐。在教育生涯的前16年,作為一線語文教師的他,和學生打成一片,純粹又快樂。如今,作為芳草地國際學校校長,劉飛紮根當下、布局未來,堅定而又自信。

改革開放40年,教育的國際化已成為大勢所趨。劉飛覺得,有「小小聯合國」之稱的芳草地國際學校應該走在前列,為「教育國際化」提供「芳草經驗」。

北京市朝陽區芳草地國際學校校長劉飛接受央廣網記者專訪。(央廣網記者 荊宇琦 攝)

從冷場到從容:「教育者必須有一顆安靜的心」

1986年,剛從北京朝陽師範學校畢業的劉飛走進垡頭第二小學,思考著「教什麼」的人生課題。

人生是富有戲劇性的,本想成為數學或自然課老師的劉飛接受了校長的指派,成為一名語文老師,「拐」進了一條自己意料之外的人生路。

萬事開頭難。直到現在,劉飛還記得自己講的「人生第一課」。「我記得40分鐘的課我只講了20分鐘。」第一次走上講臺的他並沒有摸清楚講課的方法,也不知道應該如何與孩子們保持課堂的互動,準備好的教案20分鐘就被劉飛完整地讀了一遍。剩下的20分鐘做了什麼?劉飛笑著說自己已經記不清了,但那種尷尬的感覺仍然記憶猶新。

這個小小的曲折並沒有動搖劉飛成為一名語文老師的決心。劉飛靜下心來思考,研究講課方法,常常擠出時間聽師傅的課,認真琢磨、吸取經驗、反覆練習。對這段既當老師又當學生的日子,劉飛說:「如果一個老師真正能夠致力於學、致力於教、致力於課,那他的事業會不一樣,他的工作的質量也會不同。想教好語文就要不斷地涵養自身,你自己得真正地去讀書,你自己得真正地去作文。通過這個過程促進自身的提升,自身提升之後才能夠把更好的一面帶給孩子,所以我想校長的一個決定可能使我和孩子們都會受益。」

從一開始的尷尬冷場到後來講課時的從容自信,16年的一線教師生涯讓劉飛收穫頗豐。在他看來,「靜心」是一名教育者應該具備的基本素養,也是成為一名優秀教師的關鍵所在。「作為教育者必須要有一顆安靜的心,你如果不秉持這份安靜,跟著風走,那有可能轟轟烈烈,但會所得有限。」

劉飛很認同一種說法:教育工作是在重複中螺旋上升的,「不在重複中升華,就在重複中消沉」。其中會有枯燥、會有激動、會有失落,也會有豐收。作為教育者,秉持靜心,堅持做一件事,這是劉飛最為看重的。「每一個教育工作者真能夠靜下心來關注到他最本真的東西之後,或者說能夠關注更本真的東西促使他靜下心來,能夠堅持下來長時間地做一件事,我想沒有什麼事做不成,」劉飛說。

芳草地國際學校雙花園校區。(央廣網記者 劉一荻 攝)

從教師到校長:幹一行愛一行

1994年,劉飛「轉學」執教垂楊柳中心小學,2002年開始擔任該校副校長,2010年3月9日擔任北京市朝陽區芳草地國際小學校長,一直和學生們打交道的「劉老師」變成了「劉校長」。這次偶然的轉崗讓劉飛的人生軌跡又一次發生偏轉。他坦言,在最初的階段,自己更傾向於教課,或者成為一名教研員,「做一線我能夠從孩子身上體會到那種純真,這就是我的樂趣。」

能愛一行幹一行無疑一種幸運,但大多數時候,幹一行能否愛一行對普通人來講更為現實和重要,劉飛覺得自己偏偏有一種「幹一行愛一行」的勇氣。他坦言,既然自己最終選擇了學校管理崗位,就應該愛上它,並且靜下心來做好它。「做了校長之後,你的好想法有可能影響到一個學校,你能夠在一個更大的局面中去思考學校教育的問題,思考教育的本質,又能夠獲得另外一種快樂。」

從小到大:「小小聯合國」裡的國際交融

北京市朝陽區芳草地國際學校,中國第一所公辦國際學校。從1956年建校伊始,「國際化」和「開放」便是這所學校最顯眼、也最特殊的標籤。目前擁有來自60餘個國家和地區的學生,被譽為「小小聯合國」。通過集團化辦學,芳草地國際學校如今成為了擁有14個校區,8000多名學生的「教育航母」。

芳草地國際學校規模大、涉外活動多,「所以我覺得對於我來說最大的挑戰就是努力使自己靜下心來,研究芳草地國際學校近60年的發展,把握住它的脈絡,清晰它的使命。」

什麼是國際學校?什麼是國際化?這是芳草地國際學校校長劉飛一直在潛心思考的問題。劉飛眼中的國際學校更強調中外文化共融互建,打造既具有東方傳統優勢,又能吸納西方教育精華的國際化教育模式,著力培養出具有國際化視野的優秀學生。僅僅有個國際部、有幾名外國學生、幾名外國教師遠遠不能稱為「國際化學校」。對芳草地國際學校來講,如何讓60餘個國家和地區的孩子在這裡和諧共處,劉飛有著自己的理解。

「我們讓世界各地的孩子用自己的語言寫『你好』兩個字,根據孩子的筆跡我們再去雕刻,做成『你好牆』,傳遞一種友好、友愛。」在劉飛看來,芳草地國際學校就像一個國際大舞臺,每個孩子都可以在這裡盡情展示、交流自己國家的風土人情。而自己作為校長,則會「幫助學生搭臺,讓家長,包括使館的資源進到學校,把各個國家的一些風土人情、文化、社會方方面面的信息通過這個平臺傳遞出來,讓更多國家的孩子了解。」

2018年9月3日,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在人民大會堂隆重開幕。而劉飛驕傲地說,9月4日,芳草地國際學校裡也召開了一次完全由老師和學生們一起策劃的迷你「中非合作論壇」。學生們通過前期對中非合作論壇和非洲整體概況的研學,分組介紹北京峰會以及非洲的地理、歷史和文化等內容。來自蘇丹、喀麥隆、埃及、南非、甘比亞、加納等地的學生介紹了自己的國家。他認為,一次迷你的中非合作論壇可以讓所有的學生們感受中國和非洲各國的風土人情,可以讓學生們感受到自己和這個世界的緊密聯繫,可以幫助孩子們成為一名具有「中國情懷、國際視野」的芳草學子,「小小中非論壇傳遞的信息非常豐富,」劉飛心裡滿是藏不住的高興。

芳草地國際學校校長劉飛(前排左二)。(資料圖片)

從東到西:讓中外教育找到一個平衡點

改革開放的時代浪潮將中國帶入了全球的寬廣海洋,國際化教育成了難以迴避的發展潮流。如今,越來越多國家和地區的孩子就讀於芳草地國際學校的國際部,不同的文化在校園裡百花齊放、相互交融,芳草地的學子遍布世界,將中國的文化和思想播撒到了世界各地,這一切無不凸顯著開放的中國教育。

著眼未來,中國教育應當如何發展?國際化教育的內涵是什麼?什麼樣的課程能讓學生具備國際化視野?中國國內如何進行國際化教育?作為有著60年發展之路的國際化學校,芳草地「最有發言權」。

改革開放帶來的中外教育交融讓各自的優勢和特長更加明顯。劉飛覺得,這是中國教育發展、進步的好時機:「中國基礎教育課程的優勢非常明顯,科學性非常強,能夠在相對有限的時間給學生系統的認知。同時,我們也可以把國外的主題教學有機地融合進來,讓中西教育在中國大地上找到一個恰到好處的適度點。」這也是改革開放40年來,芳草地國際學校在教育方面特別關注的一點。

劉飛用一系列的校本課程和創新教育詮釋著自己對於教育國際化的理解。緩緩轉動的地球儀給了劉飛靈感,他設計了地球主題探索課程,幫助芳草地國際學校的學生們打開國際視野,「轉動地球儀,瀟灑走世界」。清脆動聽的歌聲讓劉飛找到了一條國際交往的新思路,於是芳草地校園中多了一門歌劇課。稚嫩的童聲用英文演唱著中國歌劇,傳遞著中國傳統文化。

「我覺得有一種奮鬥叫堅持。」在教育行業耕耘播種的32年中,「堅持」兩個字始終是劉飛的奮鬥主題。劉飛覺得,奮鬥也許沒有轟轟烈烈、可歌可泣,但如果能在一件事情上堅持鑽研,無論是堅持「讓自己靜下來」,還是堅持自己的教育理念,「仰無愧於天,俯無愧於地,行無愧於人,止無愧於心,能夠做到這四點,我覺得一生就沒白過。」

教育生涯的前16年,作為語文教師的劉飛,致力於把課教好、跟學生們打成一片。如今作為一名校長,他的願望並不複雜、依然單純:「成為一顆安靜的小草,在這個芳草園中散發芳香。」

相關焦點

  • 只爭朝夕,發奮圖強,為實現強國之夢而奮鬥!
    全國著名教育專家、石家莊精英中學校長李金池,在開學典禮上滿懷深情地發表了振聾發聵的演講,號召全體師生以天下為己任,只爭朝夕,發奮圖強,為實現強國之夢而努力奮鬥。李金池校長代表學校向全體同學致以最美好的祝願,向全體教師致以最親切的問候。
  • 習主席二〇二一年新年賀詞,致每一個奮鬥的中國人
    在參加抗疫的醫務人員中,有近一半是「90後」、「00後」。習近平曾經引用過一句話:「哪裡有什麼白衣天使,不過是一群孩子換了一身衣服。」他由衷讚嘆:「廣大青年用行動證明,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是好樣的,是堪當大任的!」△2020年2月24日,武漢客廳方艙醫院援鄂醫療隊員的護目鏡。
  • 開吉利的創業者嚴激,比你想像的還要奮鬥
    「這,很吉利對於創業者來說,你會發現積累是多麼的重要,這種積累不只是現金流,還有家人的愛、朋友的友誼、員工的支持、客戶和供應商之間的信任等等,這都是支持你堅持奮鬥的無形資產。ORYQ2:你覺得是什麼支持著你一直堅持奮鬥至今
  • 深圳中學與美國普林斯頓國際數理學校結為友好學校!
    深圳中學出席此次籤約儀式的有校長朱華偉教授、副校長宋德意先生、校長助理王新紅女士、校長助理婁俊穎女士、國際部主任王粵莎、國際部副主任魯灝、國際部副主任尤佳、英語教師宋曉鈺。他相信,兩所學校的目標不僅是取得學術上的優異成績,更是要跨越國界,幫助學生學會欣賞其他文化,找到他們作為人類共同體的價值所在。國際競賽就是體驗人類多樣性的一種方式。Matthew Pearce校長特別指出,兩所學校有著共同的建立世界頂級學校的目標,因而有許多合作空間。雙方可以進行文化交流、想法交流、國際研究交流、最佳實踐交流等。他期待著兩校能共同探索更多的可能。
  • 「本報新年獻詞」春風來不遠 奮鬥路正長
    「每個人都了不起」,偉大抗疫精神已注入杭州人民的血液,永遠激勵著杭州人民自強不息、砥礪奮鬥。美好生活無止境,砥礪奮鬥永遠在路上。展望2021,春山可望,春光無限。這一年,我們將迎來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胸懷千秋偉業,恰是百年風華;百年徵程波瀾壯闊,百年初心歷久彌堅。
  • 唯有奮鬥方能收穫幸福
    每個人都渴望幸福,但幸福從來不會從天而降,所有的幸福都需要靠雙手去創造;幸福也不會突如其來,所有的幸福只有歷經奮鬥才會慢慢呈現。換而言之,唯有奮鬥方能收穫幸福。  或許有人會說,為什麼我努力過、奮鬥過,還是沒能實現夢想?在這裡,請捫心自問,你真的奮鬥過嗎?還是只是說說而已?你有堅持嗎?還是淺嘗輒止?
  • 畢業季·校長寄語㊹|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院長朱琴華:不負韶華...
    三年來,正是由你們親歷和見證,學校新商科人才培養成果豐碩,榮獲國家教育成果一等獎,學校代表參加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表彰大會,受到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這是屬於我們每一個商院人的光榮與榮耀;三年來,正是有你們的參與和付出,學校先後躋身全國優質高職院校、全國高職院校「育人成效50強」,連續三年蟬聯全國高職院校「國際影響力50強」,並在2019年成功入選高職教育「雙高計劃
  • 長沙碧桂園威尼斯中英文學校校長段佳琪:教育,讓生命「野性而高貴」
    2007至2017,長沙碧桂園威尼斯中英文學校校長段佳琪以持續十年的教育「理想國」的探索與躬行,為中國教育改革創新實踐,提供了最多元而深邃的答案。創辦十年的長沙碧桂園威尼斯中英文學校,如今已蜚聲省內外:教育行政部門領導說它好,教育界同行說它好,平民百姓也會豎起拇指說:「這學校的伢子們了不得!」
  • 雲端相聚,北航校長徐惠彬院士寄語三句話!
    徵途漫漫,惟有奮鬥校長徐惠彬院士的臨別贈言讓所有同學站在新的起點上鼓足幹勁,揚帆遠航下面,小萱送上徐校長的講話全文>徵途漫漫 惟有奮鬥——校長徐惠彬院士在2020-2021學年研究生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上的講話
  • 這3個星座不甘墮落,非常有進取心,堅持奮鬥
    這3個星座不甘墮落,非常有進取心,堅持奮鬥進取心是人生最好的防腐劑,有進取心是一種積極的生活狀態,這意味著你的人生將有更多可能……比如誰都想住漂亮的房子,開最酷的車,但如果沒有進取心還想要得到的話,那麼背負這些的就只有身邊的人
  • 生命不息,奮鬥不止,75歲「學霸」奶奶堅持自考大學!
    我相信,許多人的大腦很靈活,他們的健康比李啟君老人好得多,那我們之間有什麼區別呢?首先,李啟君奶奶有很多人沒有的夢想,現在是一個奢侈的時代,談論夢想很渺茫。這相當於生活中沒有目標,沒有追求,這樣的生活註定要在混亂中繼續下去。但是夢想的力量是顯而易見的,只要有夢想,生活就有方向,奮鬥就有力量的源泉。
  • 關於「選擇傳統」與當下「奮鬥」的作文素材
    (60分) 對於中國人而言,很多人認為,傳統奮鬥的五大關鍵詞為:背景、學歷、資源、機遇、經驗;而當下奮鬥的五大關鍵詞為:知識、創新、實幹、個性、理想。 【命題材料部分】 作為新時代的年輕人,你如何看待上述變化?請從傳統與當下奮鬥關鍵詞中選擇兩三個,談談你的理解與看法。
  • 91歲老共產黨員周永開:入黨74年生命不息奮鬥不止
    周永開講黨課(資料圖)01紅心向黨17歲找到一生的追隨「我小時候家裡窮,讀不起書,是共產黨人辦的學校讓我有書讀。」周老介紹,20世紀40年代,中國共產黨地下黨組織,在他的老家四川巴中金光鄉建了一所學校——化成小學。
  • 未名天日語學校教學校長 朱春日
    朱春日未名天日語學校北京校教學校長  雖然近來中日關係受到一些政治因素的影響走入了低谷,且日本經濟一再遭到地震海嘯等自然災害的影響一蹶不振,但仍不可否認中日之間存在著微妙且特殊的關係。日本留學更向來是中國學生的關注的焦點,針對中國學生留學申請準備,日語學習的,以及在日本生活等問題,文化差異等問題,中國網教育頻道對未名天日語學校北京校教學校長朱春日進行了專訪,以下為採訪實錄:  中國網教育頻道記者:北大未名天每年接收的學生數量有多少?學生學習日語的主要目的是什麼?其中以留學為目的學生佔多大比重?
  • 鍾南山:人生字典沒有「停步」二字,願再奮鬥20年
    在「非典」病因不明、疫情肆虐的情況下,他臨危不懼以客觀事實和臨床經驗為依據,不贊同「衣原體是病因」的觀點,以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堅持真理,最終證實「非典」是一種新型冠狀病毒。 通過精心制定治療方案,挽救了很多病人的生命,最終使廣東成為全球「非典」病人治癒率最高、死亡率最低的地區之一。
  • 「我」的奮鬥夢,朋友的「搖滾夢」
    【閱讀導語】人生是一場艱苦的跋涉,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唯有奮鬥才能使腳下的路走得更堅實。揚起頭,揮起臂,用雙腳去丈量土地,用奮鬥去美化人生。奮鬥也是有慣性的大學畢業後,我有過一段短暫的教師經歷。那是一家私立中學,朝七晚七,中午休息一小時。也僅有這一小時,學校的大門是敞開的,學生和老師能出去「放放風」。
  • 日本人叫梁朝偉「東尼雷恩」!為什麼中國人的日本名這麼奇怪?
    周杰倫的日文叫做「ジェイチョウ」(Jay 周),竟然是從英文翻譯過來,不看姓氏可能會以為是外國人呢。到底為什麼日本翻譯中國藝人名字時,會用英文譯名?立刻看小編的說明!▋明明就有中文名字,為何要用英文名音譯?許多中國藝人雖然在日本小有名氣,但日本人卻只叫得出他們的英文名字,而不知道他們的中文名字。究竟是為什麼,原來背後有三大原因!
  • 拿命換錢的中國人,下一個「過勞死」會不會是你?
    員工過著 996 甚至 007 的生活,一邊喝著「福報」、「拼搏」的雞湯,一邊憋著不敢上廁所,畢竟一千人的樓層,只有 8 個坑位。 長時間高強度的工作,不僅沒有隨著科技進步而減少,反而成為了越來越多中國人正在遭遇的健康危機。
  • 勞動託舉夢想,奮鬥書寫華章!
    2015年4月28日,在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暨表彰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大廈是靠一磚一瓦砌成的,人民的幸福是靠一點一滴創造得來的。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是堅持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的楷模,他們以高度的主人翁責任感、卓越的勞動創造、忘我的拼搏奉獻,為全國各族人民樹立了學習的榜樣。
  • ...疫」,導師有話說 | 張立秋:靜心充電,為後面的拼搏奮鬥積蓄力量
    共同戰「疫」,導師有話說 | 張立秋:靜心充電,為後面的拼搏奮鬥積蓄力量 2020-02-22 16: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