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這個跳蚤市場比閒魚更牛 老物件裡有「山城記憶」還能撿漏「尖...

2021-01-10 上遊新聞

「回收舊冰箱、彩電、洗衣機拿來賣……」曾經這樣的叫賣聲響徹山城的大街小巷,如今沒有了叫賣聲,卻有更多的人開始喜歡舊東西。

近幾年復古越來越成為了年輕人所追求的潮流,二手市場也成為新晉的炙手可熱之地。今年以來,無論是微博還是小紅書亦或是豆瓣網,董家溪跳蚤市場都成為全國網友推薦熱門。這裡是一個包羅萬象的舊貨集散地,不同於閒魚、轉轉等網上二手市場的實用主義,跳蚤市場裡的的電視、風扇、音響、唱機……越老越值錢,原本默默無聞的市場也跟著老物件走紅起來。董家溪跳蚤市場也成為繼洪崖洞、鵝嶺貳廠等之後的重慶新晉網紅打卡地,引來無數遊客追捧。

市場走紅 攤主轉型賣「山城記憶」

從華新街輕軌站口出來,就能看到對面樓房外牆上四個醒目的字「跳蚤市場」,步行幾分鐘便可來到這個舊貨寶藏地。

記者看到,整個跳蚤市場是一棟五層高的建築,總共分為A、B、C三個區。其中,A區主要是電子產品、收藏品、日用百貨、發燒音響和手錶相機等物品;B區有電器、鞋類、箱包、收藏品等;C區則是廚具、家電和家居等比較大型的二手物件,還有一層樓主要是賣庫存積壓物資的。記者注意到,大部分來閒逛、淘件或者打卡的很多都集中在四樓A區。順著樓梯來到四樓,復古感迎面而來,除了滿眼的老物件,卡帶機播放的老音樂也讓人忍不住懷舊起來。攤位上擺著各式各樣的老手機,傳呼機,膠片相機、老單反也能在這裡淘到。

由於是工作日,雖然市場裡沒有人山人海,不過確有不少人來閒逛「淘寶」。好幾家店主告訴記者:「不要看現在人不多,到了周末趕場天,打擠得很!」記者看到,當天來逛市場的,除了一些年輕人,還有不少重慶本地人。

在閒逛時,一位重慶本地人和攤主討價還價,最終以30元購得一個花缽,「你看這些花缽的顏色、材質和做工,遠比現在市場上同等價格的好,我就買回去自己用。」這位買家稱,這種花缽在80、90年代很常見,幾乎每家都有,不過很多人換房搬家,就把這些好用耐用的老物件給扔了,實在可惜。

人氣攤位「山城記憶」的老闆陳凱告訴記者:「相對於年輕人,上了年紀的人過來買東西更加耿直,因為很多人是來這裡尋找小時候的回憶。」

陳凱已經在董家溪市場擺攤八年了,旁邊跟他一起擺攤的是他的阿姨。從默默無聞到如今的網紅之地,陳凱見證著市場的走紅之路,「最近一年才開始變得紅火,周末來的人特別多。老實說,大部分的都是看看熱鬧為主,買賣還談不上特別火爆。」

不過,董家溪跳蚤市場的走紅,也引導市場裡攤主的銷售方向作了相應調整。以陳凱為例,曾經他和大部分攤主一樣,主要賣一些二手花瓶,二手的碗。市場火起來後,來「淘寶」的客戶主要集中在老山城記憶的物件上,所以他現在也主要收集有年代感的、老重慶特色記憶的物品,如重慶以前的飯票、電影票、老照片等。記者注意到,舊相機和舊鐘錶也是這個攤位的特色之一。

帶火攤位 「網紅店主」生意做向全國

跳蚤市場裡的攤主們不怎麼會主動攬客,他們或坐著、或躺在涼椅上做著自己的事——彈彈琴,擺點龍門陣,如果有客人詢價,就回幾句。

在一家店鋪門口,市民楊女士正在因一個銅手壺的價格過高而猶豫,僵持了一下,店老闆決定「忍痛割愛」。楊女士說,自己喜歡逛跳蚤市場,多逛逛總能遇到對眼的。

在董家溪跳蚤市場裡,還「藏」著很多網紅店鋪,羅偉的店算得上一個。在他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自己的店屢屢登上年輕人們愛上的網站,很多外地人甚至慕名前來打卡。

57歲的羅偉本身就喜歡收藏,喜歡老物件,最先他不知道這些東西能賺錢,不過近些年,他手上的東西確實升值了,那些有著時光味道的黑白電視機、收音機、竹製小麻將……都成了搶手貨。羅偉成了遠近聞名的網紅店主,「那些開民宿的、民俗館的,主題懷舊餐廳的,全部跑來我這裡淘老物件。」他說,有的來淘老物件的人確實是自己喜歡,有的就是為了開店所用,淘一些70和80年代的物件去作擺設。此外,還有一些年輕人來淘些小東西,部分美術系的學生也喜歡來找靈感。

如今,除了重慶本地的客戶,羅偉的生意已經做向全國各地,北京、上海、浙江……他手裡的老物件常常寄往全國各地。

羅偉稱,市場裡平時每天下午兩點到五點人特別多,主要都是年輕人,二三十歲的為主,「賺不了什麼大錢,主要賺人氣,畢竟現在大眾都懷舊嘛。」

考眼力碰運氣 50元收「尖貨」轉手可賣上萬

那麼哪些老物件值錢?記者詢價時了解到,主要還是看老物件的年代、品牌和完好程度。比如,一臺90年代上萬元的進口組合音響,價格遠不如一臺80年代的卡帶錄音機;再比如,一副雖然破舊,但是顆數完整的竹製小麻將則可以賣到500元。

大部分時候,市場裡攤主都是賺點差價,隨著淘老物件的人越來越多,日子也還過得去。不過,做這一行還是挺講究眼力勁,偶爾需要碰碰運氣。據說,曾經這裡一位老攤主錯誤估價,100元將手裡的相機賣給同行,對方轉手就以500元賣出。

除了碰運氣、考眼力,同時還講究積累「資源」。「收50賺兩萬的事情也不是沒有。」在市場裡經營了八年,做了近20年二手生意的攤主劉先生說,如果碰到有人將祖上值錢的尖貨當舊貨「賤賣」了,那就算是遇到了「天上掉餡餅」,「在這行做久了,做出名聲了,很多人要『出貨』的時候也會第一時間想到你。」

據悉,在董家溪跳蚤市場裡,諸如解放前的箱子,60年代的算盤,還受到各種電視劇和電影劇組的喜愛。

人氣漸增 市場租金上浮5%

跳蚤市場走紅之後,也有不少人看到二手市場的懷舊商機,他們中很多人都是利用周末的人氣來擺攤,還有人籌劃著進入市場從事老物件生意。

「加上周末來擺攤的,目前整棟樓大概有近300家商戶。」董家溪跳蚤市場經理劉正東告訴記者,2011年7月10日剛開業的時候,大概200家商戶都是從中興路二手市場搬遷過來的。他透露,在這個市場裡擺攤的有來有走,隨著近一年來跳蚤市場在網上走紅之後,來逛的人確實多了不少,特別是周末,趕集擺攤的熱鬧的很。

在記者實地探訪時注意到,在跳蚤市場的門口貼著一張6月底才張貼的通告,上面通知各樓層的租金統一上浮5%。「現在市場裡的正攤一個攤位租金400多元。」劉正東表示,除了正攤,市場裡還根據商戶需要,設置了攤位臨攤和攤位副攤。據悉,租金調整之後,像人氣聚集地A區的地攤租金就是220元,攤位臨攤和攤位副攤每月300元。 不過,劉正東多次強調,攤位租金並非是因為市場走紅才上調,「不是每年租金都會調整,考慮到市場攤主的實際情況,像去年市場的租金就沒有調整過。」他透露,市場開業8年來,租金總共上調不過100元左右。

■觀點

為何會火?市場存需求 社交平臺助力

為何重慶的跳蚤市場,在開業多年以後突然就火了起來呢?在採訪時,不少觀點認為,這裡面既有市場需求,同時也有社交平臺的助力。

重慶歷史文化名城專委會秘書長、重慶大學城市科技學院教授吳濤談到,在物質生活愈加豐富的現在,人們越來越追求精神上的東西,對具有年代感的老物件,老藝術品,就有了一種情懷。此外,市場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跳蚤市場的走紅。他稱,現在重慶有一百多家博物館,很多都在徵集文物,同時也需要這些老物件,此外,也不排除一些商業上的需求,比如一些主題懷舊場館的布置,或者高價轉賣拍賣等。

四川大學文化產業研究中心主任蔡尚偉認為,像重慶董家溪跳蚤市場的爆紅並不是偶然,裡面有著多方面的因素。他提到,重慶近年來在旅遊市場的發力,已經成為現象級城市。此外,新媒體時代視頻傳播的流行加速了,視頻的直觀感受也會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因為跳蚤市場自帶懷舊風的特點,加上現在復古情懷的流行,因而在社交媒體上受到關注,從而吸引到更多遊客。蔡尚偉強調,新媒體的特點就是發現與推動,這也是網紅打卡地爆紅的重要原因。

「舊物件在跳蚤市場售賣交換,在國外市場也一直普遍受到歡迎。」重慶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教授蒲永健認為,董家溪跳蚤市場的走紅,網際網路傳播起著重要作用,他說,特色產業特色市場經過傳播,火起來的關鍵還是在於特色。

■建議

熱度如何持續?規範市場 整體包裝 突出特色

移動網際網路讓曾經默默無聞的跳蚤市場成為今天的「淘寶天堂」,若要保持熱度還需要從哪些地方下功夫?

吳濤認為,董家溪市場要生存下去,要做出活力,還是需要以市場為導向,「目前最重要的就是規範市場,將仿製的、偽劣的老物件先清除乾淨。」他直言,這就要求買家賣家都要有職業道德,對行業有敬畏感,「想要可持續發展,必須對跳蚤市場加以監管,加以規範,建立買賣雙方的信任。」

蔡尚偉則建議,跳蚤市場要持續「長紅」,一定要創新,有創意。他認為,網紅地本就因為其特點和新奇感而受到關注,所以應該取長補短,保持本身特點的同時,還要不斷加入流行元素,從不同角度不斷創新,更加突出特色,保持特色,「當然,如果想走得更遠,就需要系統的策劃,以及專業的推動。」

蒲永健則提到,董家溪跳蚤市場如今已經走出了第一步,要走好下一步還是需要整體在特色上做足功夫。「喜歡光顧跳蚤市場的,一般是財務自由有品味的人群。」他建議,線下可以從打造文化平臺和休閒平臺方向做持續性規劃,將市場往都市休閒旅遊平臺方向發展,聚集更多名家名店。

上遊新聞·重慶商報記者 談書 實習生 黃維正 張玲

相關焦點

  • 尋找鍾村人記憶中的老物件,「記住鄉愁,留住美麗回憶」有償...
    >還是木質家具、居家生活用品這些凝聚了歲月的「民俗物件」,蘊藏著厚重的歷史感也成了人民心頭的鄉愁記憶,影響了幾代人竹領:用來裝魚蝦,草蜢(餵鳥),魚蝦、草蜢都是拿來賣的,那時候溝裡、河裡、水田裡特別多,現在很難見到了。牛拖犁:以牛牽引用於翻土,犁鏵、犁壁為鐵製,餘皆木製,讓牛帶動牛犁工作,把泥土耙松,以便種植農作物。
  • 海壇歷史的收藏者:老物件裡藏著嵐島歲月!
    8日,記者一行來到伊海家中「尋寶」,聽他訴說老物件背後的故事。從他口中,眼前這些泛黃的舊物似乎有了溫度,更添歷史厚重感,平潭昔日的倩影也逐漸變得清晰起來。
  • 重慶的朋友,讓你回到1980的老重慶過一天你願意嗎?
    ——內城分為重慶站、鄒容路、市中心廣場幾大年代場景,在鄒容路設有山城照相館,泛黃的相片帶你回憶崢嶸歲月,同時遊客還能一睹5路電車的風採;市中心廣場復原了重百大樓、山城寬銀幕電影院,原汁原味的老重慶建築風貌,帶你駛過記憶的童年,再見流金歲月。遊客還可在山城寬銀幕電影院感受《尋找鄧麗君》全息MR互動音樂秀,在華語經典裡邂逅一個時代的傳奇。
  • 這些充滿童年記憶的飲料,全喝過的重慶崽兒估計都有孩子了!
    記憶中的天府可樂,帶著淡淡的藥香,填滿了一代人童年的空隙。山城奶粉還記得周杰倫的這個廣告嗎?正是因為這句廣告詞,優樂美至今都還被大家熟記和調侃。香飄飄奶茶小夥伴們小時候有沒有喝過這個呢?喝完還可以把瓶子拿來做風鈴。醪糟
  • #山城有ins# [奧特曼]這幾天大傢伙都在忙些...
    懂球帝首頁>足球新聞> #山城有ins# [奧特曼]這幾天大傢伙都在忙些... #山城有ins# [奧特曼]這幾天大傢伙都在忙些... 重慶當代力帆俱樂部 2019-11-01 10:20 #山城有ins#  這幾天大傢伙都在忙些什麼呢?
  • 「城上青山如屋裡」——山城重慶如何念好「山」字經
    新華社重慶10月30日電題:「城上青山如屋裡」——山城重慶如何念好「山」字經  新華社記者王金濤、周凱、谷訓  重慶以山城聞名,黨的十九大以來,重慶市以鐵腕整治山城生態管理亂象,加快還綠於山、還山於民,融人文與自然,「城上青山如屋裡」的山城美景正日益呈現。
  • 從西部山城走向全球舞臺——重慶在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中...
    70年來,西部山城重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抓轉型推動高質量發展  重慶是我國西部地區的直轄市,是我國重要現代製造業基地和歷史文化名城。作為國家重要現代製造業基地,重慶製造業有較好基礎,全國工業41個大類中重慶有39個。
  • 抖音區域創作者聚享會落地重慶 本土網紅教你創作短視頻
    抖音在線上推出話題#重慶嘿巴適、#重慶美食嘿霸道、#重慶方言嘿神奇等話題後,一經上線,便得到了重慶言子領軍人@吳文、重慶探店達人@超級吃貨王@山城少奶奶、火鍋一姐@張輝映、重慶方言相聲@扯館兒等優質創作者的自發相應,紛紛用短視頻為山城美食、方言、美景發聲。截止到8月29日12點,相關話題播放量高達4.4億次。
  • 一條輕軌看盡山城最美風景!冬日不去北方看雪,就來這吃火鍋泡湯
    上天入地穿樓的輕軌只有重慶才有的獨特城建李子壩的輕軌穿樓,烈士墓的抽象塗鴉,磁器口的言子文化,兩路口的重慶記憶,小龍坎的綠色森林,牛角沱的時光隧道,平安站的90°彎道,重慶北的主城導遊圖,江北機場的青花瓷,國博中心的夢幻「蘑菇」,紅土地的全國最深。重慶才有的特色輕軌文化,一列車就能帶你領略最美的山城!
  • 閒魚2019十大年度關鍵詞 你知道腳踩五環半平米什麼意思嗎?
    今日閒魚公布了2019年「閒魚十大年度關鍵詞」,它們分別是:腳踩五環半平米、盲盒、代經濟、2塊錢的快樂、只掛不賣、閒魚式追星、老婆不讓、節後魚生、十動然魚和蹲閒魚。在2019年的閒魚,「AJ」被搜索了39067886次,「椰子」被搜索了了12947311次。有4萬個潮鞋寶貝帶著「漲」的關鍵詞,閒魚上潮鞋最高漲價41倍。在閒魚的潮鞋玩家比例方面,年輕人佔比約70%;其中90後約23%,95後約32%,00後約15%。  盲盒方面,在過去一年閒魚上有42萬玩家交易盲盒,盲盒的最高價格漲39倍。
  • 達人發微博感悟重慶「昨天」 23日將體驗山城「今天」
    ,微博達人們加深了對重慶歷史的了解。    @艾尚真:京劇是大家閨秀,川劇是小家碧玉,各有特色、各自都有自己的美感!臺上的藝術家確實厲害,那嗓子,太霸道了!推薦大家看!    @童大煥:縴夫雕塑及縴夫石,勒斷了多少堅強的肩膀!
  • 「每一座橋都有它的生辰八字」 重慶一90後用鏡頭記錄170餘座古橋
    他用鏡頭,把這些塵封在時間記憶裡的古橋變活了。大學畢業後,重慶崽兒趙爽開始拍攝重慶及周邊地區的古橋。一個相機、幾本志書,到目前為止,他用腳步走過了近170座古橋,不單單是拍,他還尋找到了這些古橋身後的故事,讓這些古橋走上明信片,成為外地遊客的伴手禮。日前,趙爽拍攝的100座古橋還走進了重慶美術館《見證重慶——大型影像文獻展上》。
  • 記憶裡的薄荷糖,甜化了時光!
    六十年製糖,一甲子堅守,他不斷改良傳統製糖工藝,製作的手工薄荷糖口感獨特,遠近馳名,不僅留存在當地許多70後、80後的童年記憶裡,每到年關歲末,前來定製手工糖的客人更是絡繹不絕。馮求良從兒時的耳濡目染,到年輕時的養家餬口,再到如今的守藝傳承,薄荷糖串聯了馮求良老人的一生。
  • 御街老物件講述40年前愛情 大伯花一個月工資追女孩
    這裡是杭州最有味道的「老底子」,藏著原汁原味的市井風情。一期整治完畢的御街·二十三坊修舊如舊,每一個角落似乎都在講著老底子的故事。和其他手捧「藏家寶」的老人們一樣,他是來參加紫陽街道舉行的「城市記憶·牆門尋訪」老故事、老物件徵集活動的。  這只可是我1969年花了32元錢買下的。」大伯來自太廟社區,名叫項桐林,今年69歲。他說,買下這個半導體就是「因為愛情」——要不是為了追求女友,他可捨不得買這樣的奢侈品。  項大伯的老伴姓朱,1967年,24歲的朱阿姨剛進武林機器廠做學徒。
  • 它是重慶文化的見證者,今年夏天再度升級,帶你重回1980年
    在他的畫筆之下的《千與千尋》在重慶這座山城中找到了現實的版本,那就是重慶的洪崖洞。洪崖洞坐落在重慶解放碑滄白路的沿江地帶,坐擁長江、嘉陵江兩江交匯的美景,集休閒娛樂和城市景觀於一體,確確實實給人一種日本動漫裡心嚮往之的感覺。很多人在沒去過洪崖洞之前,都曾經天真地以為洪崖洞只是一個洞。
  • 在古玩市場上花三百元買了三枚銅錢,朋友說我撿漏了
    我和朋友的一起到古玩市場上轉了一圈,各自收穫了一些東西,我花三百元收穫了三枚銅錢,朋友還說我撿漏了。這是古玩市場上的一個小廣場,平時都是一些書攤,但是由於天氣原因,書攤都沒有擺出書來。這是一個賣老瓷器的攤子,各種老瓷器都有,有花瓶、茶壺、提梁壺、瓷碗等,也有一些陶器,包括陶罐子等物件,還有幾個紫砂壺。攤子上那個青花留白的天球瓶非常漂亮,不知道是不是過去的老物件。
  • 繼「解放碑」之後,重慶又一地標走紅,被稱為「天空之城」
    文|寶寶去旅行(歡迎個人轉載與分享)旅行是一種學習,它給你用一雙迷惑的眼睛去看世界,去看不同的社會,讓你變得更寬容,讓你理解不同的價值觀,讓你更好地懂得去愛、去珍惜。旅行讓你以另外一種身份開始一種新的生活,進行新的嘗試,讓你重新發現自己。
  • 二手交易平臺PK:閒魚和轉轉誰更靠譜?結果意外
    閒魚:魚塘     前面已經說過,閒魚基本不會介入買賣雙方的交易,實行無為而治。不過,閒魚也延續了淘寶做社交的執念,加入了「魚塘」功能。目前閒魚中的魚塘可以分為興趣魚塘和本地魚塘,類似於豆瓣中的小組。興趣魚塘一般聚集著擁有同樣愛好的用戶,例如手機相關的魚塘裡二手手機交易自然要容易些;本地魚塘很好理解,一般以用戶位置附近的小區、學校名稱命名,比較適合當面交易。
  • 重慶「論劍」:暢談智慧照明 共議山城光色
    7月15日,以「智慧重慶 光色山城」為主題的2018中國(重慶)智慧城市與景觀照明發展論壇在重慶順利舉行。來自重慶各地區城市照明管理單位以及全國各地城市照明規劃、設計、研究單位的專家、設計大咖和照明工程建設單位負責人、照明燈具及配件供應商代表等300餘人出席,現場座無虛席,場面火爆,還有1100餘人收看了本次論壇的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