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中國人為學日語「圍攻」日本人

2020-11-30 鳳凰網

《產經新聞》 11月3日文章 原題 :圍攻日本人

我在紀念近代中國小說家魯迅的上海市內魯迅公園散步的時候,突然有一個上年紀的中國女人走上來。「你是日本人嗎?」她用日語問道,不知道怎麼回事,突然一下子我身邊就有20多個人圍了上來。

這不會是中國那些反日團體對我進行「圍攻」吧?我不禁做還好迎戰姿勢。一問才知道是學日語的中國人每個周末到公園聚集,尋找日本人練習口語。

剛才那位中國女人說:「我兒子在學日語想找工作,我也想幫他。」有一位四川小夥子對我說:「我很喜歡日本的高科技產品所以開始學日語,我也想到日本留學。」他說話的時候眼睛閃閃發光。

雖然這些人的日語說得還有些磕磕絆絆,但的確是因為他們對日本有好感,才會有所行動的。我在與他們告別的時候,與他們一一握了手。他們一邊說「謝謝」,一邊把頭深深低下,這讓我震驚。

說到這裡,我想起了前兩天朋友說的事情。朋友作為「西安大學生日語辯論大會」的相關人員出席了西安大學生日語演講比賽。朋友感受到了中國學生高水平的日語、對日本的關注和熱情。

當然中國人學日語也有利於就職這一現實面。即使如此,在曾經到日本留學、和日本人有過深刻心靈交流的魯迅先生的「魯迅公園」裡,「圍攻日本人」的中國人很可愛。 (作者為《產經新聞》中國總局記者河崎真澄。翻譯楊虹)

王勇

相關焦點

  • 這張「身為日本人真好」海報,用的模特素材竟是中國人……
    【觀察者網肖晟仕/編譯】最近,日本全國大街小巷張貼了許多寫著「身為日本人真好」的宣傳海報。然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張宣傳日本民族自尊心的海報,其模特竟然不是日本人。據日媒報導,海報中的女子其實是一位中國模特。
  • 日華媒:3年間中國人在日技能實習生死亡32人
    日華媒:3年間中國人在日技能實習生死亡32人 2018-12-07日本新華僑報網刊文稱,圍繞著日本如何接受外國人勞動力的《入管法》修正案的審議和討論,在日外國人技能實習生的生活、工作狀態等人權問題的真相也凸現出來。
  • 中國人學習日語的優勢有哪些?
    日語是中國第二大外語,自清末時期開始,很多西方的文化和科技由日本這個「中轉站」輸入中國。新中國和日本邁入正常外交之後,受到一些影視、動漫作品和經濟等的影響,學習日語的人越來越多。那麼,到底對於中國人來說,究竟適不適合學習日語呢?優勢和劣勢都有哪些呢?適合。
  • 怎樣用日語讀中國人的名字?
    不過學日語的人是個例外,一般都是直接用自己的中文名字,只要把它讀成日語就可以了。那麼怎麼用日語讀中國人的名字呢?大致有以下兩種讀法。傳統讀法:漢字音讀眾所周知,漢字是由中國傳入日本的,所以現在日語中的漢字還保留了類似於漢語的讀音方式,這叫做「音讀」。比如「天」讀作「てん」(ten),「海」讀作「かい」(kai)。
  • 你知道你(中國人)具備學好日語的先天優勢嗎?
    經常聽到這樣一種聲音「英語是越學越簡單,日語是越學越難」。這句話幾乎都是中國人說的。那大家有沒有想過,英語和日語對我們中國人來說,都是外語。英語的文字全部都是字母或者字母組合,而日語的文字有將近三分之二是漢字,中國人使用的全部是漢字,就單從這一點上,日語對中國人來講,也是容易學的呀。也有些人說「日本人的思維方式與中國人有區別,不太容易理解」。
  • 日媒:久別故鄉的中國人和訪華日本人的感想對比
    原標題:日媒:久別故鄉的中國人和訪華日本人的感想對比   日本Agora-web網站8月30日文章,最近,在日本工作的中國人小李通過臉書向筆者說起回到久別故鄉的感想。   他說,時隔3年回到四川妻子的娘家,在聽到親戚和同學數人說及中國的變化之後大感吃驚。
  • 同文不同義:日語對於中國人來說真的容易學嗎?
    從黃遵憲塵封的《日本國志》,到庚子國變後東渡日本的學者和革命黨人對日本的觀察,中國人對日本的認識也步步加深:它是語言上「同文同種」的東亞鄰國,是近世東洋諸國師法西洋文明自強的典範,也是軍國暴走的戰爭機器,是覬覦中國領土的虎狼之國。日本發動的侵華戰爭,給中國造成了巨大的災難,成為深深烙印在兩國心頭的一道不時撕裂的瘡疤。戰後至今,已經過去了三代人的漫長時光。
  • 她擁有日本皇室血脈,卻毅然嫁中國人入中國籍,從不教子女說日語
    當時跟在溥儀身邊的還有他的親弟弟溥傑,從小他就和溥儀關係好,在溥儀被趕出皇宮後,他一直跟在溥儀身邊,之後,溥傑再日本人的安排下,娶了一位日本女人,她叫嵯峨浩,是一位日本侯爵嵯峨公藤的孫女,同時也是日本皇室的近親,嵯峨浩從小受過良好的教育,而當時日本人叫她與溥傑結婚,實際上就是為了讓她監視溥儀兄弟。
  • 如何辨別中國人和日本人?!告訴你中國人和日本人的不同點
    如果站在中國人或者日本人的立場來看這個問題的話,或多或少都會有一定的狹隘,那麼筆者就從第三方(歐美國家)來介紹他們是如何分辨中國人和日本人的。(備註:筆者講述的是中國的一些特點,我不認為這些特點不好,我也是中國人,我也有這些特質!請不要自動的認為我說的這些特點就是不好的,噴子請遠離!!)中國說話聲音大,日本人說話聲音小提前說:筆者不是說說話聲音大就是不好,聲音小就是好!
  • 日本有姓氏叫我孫子,中國人笑了,日本人急了:不是中國想的那樣
    古代日本並沒有文字,記錄一般都是用的漢字,然而很多人對漢字又是一知半解,並不知道具體意思,所以在記錄あびこ時寫成了我孫子,久而久之形成定式,也就被通用了。 至於「我孫子」(あびこ)的起源說法有很多,一個說法是日本古代宮廷內的一個官職,後來被當成姓使用;另一個說法是起源於古代日本的一個漁村,由於打魚拉網日語發音和あびこ非常相近,而日本人有用村落和職業作姓的習慣,所以我孫子被用作姓氏;還有一個說法是日本人中有一支來源於印度支那,當地土語火神的讀音也和あびこ非常像,為了紀念火神,所以用我孫子作姓氏。
  • 「離開日語詞彙,中國人就沒法說話」的謠言是怎麼產生的?
    現代漢語真的有超過一半的雙音節詞都是從日本引進的?重新審視這些學科知識的漢語概念的流變,對我們理解中國近代史又有什麼樣的意義?8月18日「重審中國的『近代』」的沙龍探討了這些問題。撰文 | 徐悅東高曉松曾在一次採訪中說,現代漢語有超過一半的雙音節詞,都是從日本引進的。這句話引起了許多爭議,專攻中日語言交流史的陳力衛教授批評其「信口開河」。
  • 【外國人學日語】我記住的第一句日語是……
    人民網東京1月19日電 你會說簡單的日語嗎?你學會的第一句日語是什麼?近年來學習日語的外國人越來越多,他們都是從哪句話開始學起的呢?日媒對此進行了一項問卷調查,除了「おはよう(早上好)」、「こんにちは(你好)」,有的答案著實令人跌破眼鏡,一起來看一下。 「イヤ~ダ~(不要啦)」。當時我去了日本女生的宿舍,同行的人給我介紹她認識的人,結果那個人說了一句「不要啦」,可能是見到我太害羞了吧。(巴西女性、50多歲) 可能是「サムライ(武士)」這個詞吧。
  • 潘妮妮:離開日語詞彙,現代中國人真的不會說話了嗎?
    【文/ 潘妮妮】 在網上你會時不時——可能隔一年兩年——看到一說法,說中國的現代語言離了日語,我們沒法講現代語言;或者再誇張一點,「現代中國人離開日本的翻譯,沒法說話了。」當這句話一扔出來,網上另一群人馬上就會懟過去,說「那你日本人離開中國古籍,也沒法說話」。最後變成大家互相槓起來,沒有辦法形成一個有效的討論。
  • 日本又現4名滯留中國人 明年4月引入面向外國人的新日語測試
    日本又現4名滯留中國人 明年4月引入面向外國人的新日語測試時間:2018-12-14 07:18   來源: 中國江蘇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日本又現4名滯留中國人明年4月引入面向外國人的新日語測試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當地辦案人員本月在北海道小樽市某住宅內發現4名在留期限逾期的中國人,札幌入國管理局正在辦理驅逐出境的相關手續
  • 日本黑人混血選手,母親日本人父親海地人,不會日語卻成日本一姐
    在北京時間9月7日凌晨所舉行的女單半決賽中,20歲的日本新星大坂直美挽救13個破發點,以6-2/6-4完勝去年亞軍凱斯,生涯首進大滿貫決賽。大坂直美由此成為了日本網壇第一位殺入大滿貫女單決賽的選手,同時也是繼李娜之後,第二位打入大滿貫女單決賽的亞洲球員。不過,這位大坂直美和李娜還是有點區別。
  • 日媒:日本妹子腿彎牙不齊才是「卡哇伊」
    日媒:日本妹子腿彎牙不齊才是「卡哇伊」 2014-10-20 15:08:03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吳合琴   中新網10月20日電 日本新華僑報20日刊文稱,走在日本繁華的街頭,漂亮的妹子實在不算多。
  • 日媒:日本將正式討論加入美「衛星群」
    在確保技術上的精準度和維護管理方面也有很多未知數,因此日本還將摸索除「發射」之外的技術支持等合作方式。美國海軍與日本海上自衛隊已經在共享各自艦艇雷達捕捉到的情報,日美還在共享各自衛星拍攝到的情報。報導稱,近年來,太空軍備競賽愈演愈烈。截至2020年2月,被定位成「軍用」的在軌衛星,美國有128顆,俄羅斯有106顆。日本只有14顆,比擁有21顆的印度還少。
  • 日語歸屬之謎,日語的特殊性如何揭示日本人的特殊起源?
    但是,日語和漢語基本不可能是「親戚」,持有這種觀點(即日語屬於「漢藏語系」)的人非常少,日語身上漢語的特徵完全是之後有意學過來的,在底層特徵上日語和漢語差太遠了。漢語是孤立語,而日語是黏著語。而且日語的基礎詞彙和漢語完全不對應。為什麼日語這麼複雜?其實這隱含著的事實是:日本人的起源很複雜!
  • 日本人稱日語太高級網友懟:學個漢字偏旁瞎優越啥?
    「3月1日は日曜日で祝日、晴れの日でした」我覺得大家應該都會讀,但是在海外的日語學校把這句話當成了超級大難題!你們注意到了嗎?「日」這個字的讀音全部不一樣。」推特截圖截止今日,這篇推文已獲12萬次轉發,14萬次點讚。日本網友紛紛表示,日語實在太高級了!納尼?什麼意思?讓我來解釋一下。
  • 浙江帥小夥在日本拿了個冠軍 3年變日語達人
    明星臉常有,學霸明星臉不常有,在所有酷似當紅明星李易峰的小鮮肉中,他是日語說得最好的——來自浙江工商大學東語學院的蔣海陽,剛剛在日本袋井市外國人日語演講比賽拿下冠軍,被日本《中日新聞》大篇幅報導。這位97年出生的花美男,自從照片登上了日本媒體後,出門也能被日本市民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