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久別故鄉的中國人和訪華日本人的感想對比

2021-01-08 日本頻道

原標題:日媒:久別故鄉的中國人和訪華日本人的感想對比

  日本Agora-web網站8月30日文章,最近,在日本工作的中國人小李通過臉書向筆者說起回到久別故鄉的感想。

  他說,時隔3年回到四川妻子的娘家,在聽到親戚和同學數人說及中國的變化之後大感吃驚。小李告知筆者7個情況。一,軍隊整頓得紀律嚴明;二,城市道路和公共設施建設規範化透明化;三,政府投入巨資整治環境汙染;四,治安環境大為改善,女性夜裡獨自一人走在路上也很安全;五,政府嚴格監管食品安全,使普通民眾、生產者和餐館經營者的食品安全意識有了很大提高;六,人們更遵守交通禮儀。汽車開始禮讓行人;七,城市的公廁尤其是餐館和高速公路上的公廁變得乾淨整潔。不過令小李感到有些不足的是,一些餐館未設禁菸區,地上菸頭隨處可見。

  而作為經常去中國訪問的日本人,筆者將自己的感想與小李的作了比較。筆者認為,綱紀肅正符合形勢,政府堅決執行這一方針不僅獲得實際效果,而且深入社會基層,但希望這一方針能持續下去。在環保方面,政府的防沙植樹並非為應付一時,而是推進大眾化。在PM2.5問題處理上,中國出現了共享單車以及電動車的普及,不僅效果出眾,而且使民眾環保意識提高。

  儘管在中國車站的扒手很多,但不像日本那樣平時都會碰到「可怕的眼神」,說中國的治安現狀已經越過歐洲反恐發達國家的水平根本不為過。交通禮儀方面,雖然時有路上飆車的狀況發生,但感覺重大交通事故發生率在降低,而且,城市基礎設施的完善也使處理交通事故等問題的能力不斷提高。公廁等的整體環境雖然還不夠好,但改善力度驚人。

  總結起來,如今的中國社會雖然仍存在不少問題,但中國人對生活質量的提高越來越感到滿足。(作者八幡和郎,豐豆譯)

(責編:許文金、陳建軍)

相關焦點

  • 巡航釣魚島想向日本訪華代表團釋放什麼信號?中方回應
    海外網12月29日電 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29日主持例行記者會,就近期熱點進行回應。相關內容如下:問:日本自民黨幹事長二階俊博近日率團訪華。據日媒報導,中國海警船同時在釣魚島附近連續兩天巡航。中方是否想藉此發出什麼信號?答:我看不出兩者之間有什麼聯繫。關於中國海警船編隊在釣魚島領海巡航,中方的立場非常清楚。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是中國的固有領土。中國海警船編隊在釣魚島海域進行正常的巡航執法是中方固有權利。
  • 觀天下:泰防長訪華將謀求購買潛艇 中國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吉炳軒將...
    國防部發言人空集·敦達瓦尼少將今天表示,防長的此次訪問將從周三持續到周五,是應中國國防部長常萬全之邀進行的。這一次,巴維將第一次率領所有軍事將領一同訪華,包括海軍司令蓋頌·參素瓦尼。(參考消息) 2、達賴時隔1年第21次竄訪日本 日媒反應平淡 在意欲前往斯裡蘭卡被拒之後,達賴喇嘛日前竄訪到日本。對於達賴的這第21次竄訪日本之行,日本媒體反應平淡,除右翼媒體《產經新聞》詳細報導外,大多數媒體的報導都很簡單。
  • 定居中國的十幾萬日本人,竟然稱中國是他們的第二故鄉,讓人無奈
    定居中國的十幾萬日本人,竟然稱中國是他們的第二故鄉,讓人無奈,現在這個時代,隨著世界各國相互融合,每個國家之間的距離越來越近,地球村逐漸形成,現在中國人的足跡遍布全世界,每個國家都有中國人生活、工作、學習,當然,每年都有很多外國朋友來中國發展生活,所有外國人中也有一些日本人。
  • 金正恩10個月內4次訪華 韓媒:此次"生日訪問"意義特殊
    8日一大早,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新聞發言人發布的一條消息吸引了全球目光:應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邀請,朝鮮勞動黨委員長、國務委員會委員長金正恩1月7日至10日對中國進行訪問。外媒關注到,1月8日正是金正恩的生日。金正恩去年首次出訪就來到中國,今年他首次外訪又恰逢生日,目的地仍然選擇中國,他想表達的心意非同尋常。
  • 如何通過觀察外貌去區分中國人和日本人?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如何通過觀察外貌去區分中國人和日本人?說出來你可能不信中國人和日本人的外貌是非常相似的,皮膚和顏色幾乎沒有多大的差異。相比起其他國家的人,中國和日本兩個國家的人在視覺上是很難區分開來的。那麼,這兩個國家的人在外貌方面到底有什麼區別呢?我們又該怎樣來區分他們呢?
  • 二戰時期,美國如何區別中國人和日本人?日本人看到臉都綠了
    對於很多歐洲人來說,日本、中國、韓國三個國家的人長相沒有什麼區別,歐洲人很難分辨出誰是中國人,誰是日本人。而我們都知道,在二戰時期,中國和日本是敵對國,而中國和美國是在統一戰線的,日本和美國卻又是敵對國。
  • 德國名帥馬加特為中國球隊放棄日本J聯賽球隊?日媒怒了
    騰訊體育1月6日綜合日本媒體報導,日本媒體對於中國足球有錢任性的燒錢模式感到絕望,已經發出「日本足球難道真無法戰勝中國金錢嗎?」的哀鳴。德國名帥馬加特(1953-)在去年年底即將與J1鳥棲沙巖俱樂部籤約前卻又反悔,據說是被多家中超俱樂部從中作梗給攪黃了,3家中超球隊分別是河北華夏幸福、延邊長白山、廣州富力隊。
  • 西方關注「中國主教邀教皇訪華」臺擔憂:梵臺「斷交」前奏?
    【環球時報記者李若涵王逸】「中國主教邀請羅馬教皇訪問中國」成為西方媒體17日關注的熱點。據法新社等多家媒體報導,中國主教郭金才和楊曉亭近日首次赴梵蒂岡參加世界主教會議,象徵中梵關係繼續改善,而郭金才在接受當地媒體採訪時表示,已經邀請教皇方濟各訪問中國。
  • 歷史上的今天1954年9月29日赫魯雪夫訪華
    歷史上的今天1954年9月29日赫魯雪夫訪華 2013-09-02 09:48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
  • 日媒:日本妹子腿彎牙不齊才是「卡哇伊」
    日媒:日本妹子腿彎牙不齊才是「卡哇伊」 2014-10-20 15:08:03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吳合琴   中新網10月20日電 日本新華僑報20日刊文稱,走在日本繁華的街頭,漂亮的妹子實在不算多。
  • 如何辨別中國人和日本人?!告訴你中國人和日本人的不同點
    如果站在中國人或者日本人的立場來看這個問題的話,或多或少都會有一定的狹隘,那麼筆者就從第三方(歐美國家)來介紹他們是如何分辨中國人和日本人的。(備註:筆者講述的是中國的一些特點,我不認為這些特點不好,我也是中國人,我也有這些特質!請不要自動的認為我說的這些特點就是不好的,噴子請遠離!!)中國說話聲音大,日本人說話聲音小提前說:筆者不是說說話聲音大就是不好,聲音小就是好!
  • 從菅義偉故鄉看日本經濟困局
    劉軍國原本默默無聞、只有不到5萬多人的日本秋田縣最南部小城湯澤市,因為誕生了該縣首位日本首相最近名聲大噪。除了很多人晚婚晚育外,當地年輕人大學畢業之後不再回到湯澤市,也為當地發展帶來巨大問題。但湯澤市也在積極想辦法。近年來,湯澤市憑藉高品質的農副產品吸引大量「故鄉納稅」。日本的「故鄉納稅」制度實際上是一種捐款,捐贈者可自由選定地域作為「家鄉」,並享受個人納稅總額10%以內的免稅優惠額度,而地方政府也向捐款人贈送豐厚的當地特產作為「回禮」。
  • 日媒:右傾化不符日本國家利益 或成被攻擊口實
    日媒:右傾化不符日本國家利益 或成被攻擊口實   答:日中存在尖閣諸島(即我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本網注)問題,日韓之間存在竹島(韓國稱獨島——本網注)問題,日本與中韓的關係十分嚴峻。在此情況下,這確實給中韓兩國攻擊日本提供了口實。他們用這個機會敲打日本。  問:美國又如何呢?  答:美國正在推行從中東到亞洲的「再平衡」戰略。如果不重視中國,就無法確保東亞的穩定,也就不能確保美國的經濟和政治利益。
  • 1971年7月9日基辛格秘密訪華
    1969年尼克森就任美國總統以後,鑑於世界政治力量對比發生變化,主張同中國改善關係。 1970年10月,美國總統尼克森要求即將訪問北京的巴基斯坦總統葉海亞-汗轉告中國政府,美國準備改善兩國之間的關係。隨後出現公開發表斯諾站在天安門檢閱的毛澤東身旁的照片,邀請美國桌球隊訪華等事件。
  • 日媒稱日本十四年後部署無人戰機,還不忘強調當前中國四代機數量是...
    【環球網軍事報導 記者 陳振宇】據俄羅斯衛星網日前援引《日本經濟新聞》消息稱,「鑑於中國在軍事技術上取得的進步」,日本已經開始著手研發無人戰鬥機,並計劃在2035年讓這些軍機投入使用。在此之餘,日媒還不忘著重強調「當下中國四代機數量相當於日方的三倍」,以此為日本發展有關軍備找藉口。
  • 周公解夢:夢見「久別的親人」意味著什麼?
    周公解夢:夢見「久別的親人」意味著什麼?夢見久別的親人的周公解夢:吉兇指數:88夢見自己的親人,通常反映了夢者的嫉妒心理。夢見久別的親人,今天的你不經意說出的話,往往傷害到異性的自尊心呢!也許你只是在說出一種真實的情況而已,但對方卻會誤認為你是在拿他來做對比,想要奚落他呢!
  • 中國人,日本人,美國人吃火鍋差距有多大?網友:對比完一目了然
    中國人,日本人,美國人吃火鍋差距有多大?網友:對比完一目了然。第1個要給大家說的也就是我們中國人吃火鍋了,而對於我們中國的火鍋來說,款式還真的是特別多的呀,而且也是有著川味區域的麻辣牛油火鍋,而且也有標誌著老北京的一些涮羊肉銅鍋,此外還有廣東那邊的潮汕牛肉鍋對於中國每一種火鍋來說也都是別具一番風味的,所以吃起來還真的是形形色色,一般比較受歡迎的,也都是屬於川味的火鍋了,而且上述的食材也是相當豐厚,所以受歡迎的食材也都是毛肚,蝦滑,鴨腸,牛肚,羊肉
  • 拜登上月末剛說要「聯合其他國家」對中國施壓,日媒新年第一天就忙...
    【環球網報導記者 侯佳欣 侯雅齡】美國當選總統拜登上月末再次強調「聯合其他國家」對中國施壓的立場之後,日媒新年第一天就忙著「對號入座」?2021年第一天,日本共同社1月1日以「美國候任總統拜登期待與日本合作對華」為題,發表文章。該文聲稱,為了對抗日益強大的中國,拜登期待與包括日本在內的同盟國加強合作。
  • 日本帶給中國的災難,損失達3000億美元,為何我國主動放棄索賠?
    1945年8月14日,日本政府照會蘇聯、美國、英國和中國,宣告接受《波茨坦公告》。次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中國14年的抗戰宣告勝利。日本接受投降之後,遭受日軍侵害的各國紛紛根據國際法相關規定向日本政府提出所陪,而作為四大國,亞洲戰區的主力中國也不在例外。
  • 日媒:日本出口連續12個月走低
    參考消息網12月19日報導日媒稱,日本財務省18日公布的11月貿易統計初值(以通關為準)顯示,貿易收支時隔一個月再度呈現逆差,逆差額為821億日元(約合52億元人民幣)。據共同社12月18日報導,日本面向全球的出口同比減少7.9%,降至63822億日元,連續12個月同比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