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怎麼理解?

2021-01-16 小朵談歷史

不知不覺已經到了2019年,對於2018年大家都收穫了許多,有很多人在2018年得到了事業,收穫了愛情,還有歡聲笑語。對於過去的一年大家都各自經歷了許多事情,或許是快樂的回憶,或者是悲傷的過程,但是不論怎樣我們都要朝前看,在中國的傳統的節日理念中,現在還是屬於2018年,因為我們的春節還沒有到來,所以這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新年。這樣的區別主要是因為曆法上有些許差距,在國際上我們的曆法就是我們常說的陽曆,而我們中國講究的是陰曆。

雖然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也會根據陽曆的日子度過每一天,不過對於歷史留下了的智慧的果實我們都不能被遺忘,許多關於陰曆的時間的許多節日我們也都是要去遵守的,這個就是所謂的老規矩。比如說有許多人在選擇過生日時就會選擇過陰曆的生日,因為在他們的潛意識裡面,這個時間才是真正能夠體現出出生的精準的時間的,同時這樣的意義就不一樣了,就像我們熟悉的24節氣這其實也是依據陰曆的時間而制定的。

在我們國家陰曆的存在,才會有24節氣的誕生,並且在許多鄉村小地方也有許多的俗語值得我們品味一番的,比如說七年難逢九月潤,百年難逢初一春這句俗語,從字面上理解來說就是在7年裡面都很難碰得上閏9月的時間,因為我們都知道閏年的概率就是很小的,那麼閏九月那就更少了。在日曆中查閱了一番,我們也發現閏九月的現象在200百年間也僅僅出現了2次,分別是1832年和2014年。這也足夠說明能閏九月已經是十分難得了,這所謂的七年指的也是一個時間範圍而已,並麼有實質性的數字意義。

那麼對於後半句的理解大致上講述的就是在百年裡面難得碰上初一和立春撞在一日的時候,在24節氣裡面我們都知道立春也是節氣中的一個,在立春時節的時候我們都知道這就意味著氣溫開始回暖,萬物都漸漸的恢復活力了,尤其是在農村裡面,務農的人們就要開始忙碌起來了,而莊稼的收成伊始也是從現在就開始了。

但是立春和初一相逢的日子也是很少見的,翻閱日曆我們也都可以知道這兩個節氣重逢的年份分別是2038年和2087年,這樣看來也確實是很少見了。對於這樣的俗語其實還有很多,我們不僅可以學習到許多知識同時也十分的感慨古代人的智慧,儘管在那個時期他們的發展沒有現在的先進,沒有高科技可以使用,但是,他們都是通過自己的雙手去創作,通過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發現,之後總結出來了許多好的結晶,給大家帶來了許多好的東西。

對於這篇關於俗語的分享大家是否喜歡呢?如果大家還有關於這樣的俗語歡迎和小編交流分享哦,要是喜歡小編的文章歡迎點讚留言或者是關注哦。

相關焦點

  • 俗語,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怎麼解釋?
    俗語,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怎麼解釋?恍恍惚惚,人們就進入到了2019年之中,可能很多人都停留在18年滿滿的收穫與喜悅中,當然對於過去的一年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經歷,不論開心悲傷與否,大家都應該向著更好的明天看齊。
  • 俗語: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是何意?19年能碰上嗎?
    俗語: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是何意?19年能碰上嗎?2018已經過去了,隨著一月一日零點鐘聲的敲響,我們換上2019的日曆,進入了新的一年。但嚴格來說,對於中國人來說,過春節才算真正的過年。小編通過查閱資料得知,在此之前出現過的閏九月分別是1832年和2014年,這兩個閏九月之間居然相差了100多年,而下一次出現如此特殊的閏九月可能就是2109年了,俗語中的七年在現實面前真的微不足道,小編覺得可能是為了押韻,人們才取了七年這個年數。首先我們來看看俗語中的第一句,七年難逢九月閏,我們都知道在陰曆的計算方法中,為了使日期平衡,會存在一些閏年或者閏月。
  • 老農說:「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2019年何時立春?
    最近筆者聽村裡老人說「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那麼2019年何時立春?位於24節氣之首的「立春」,意味著四季再次迎來新的循環,立春之後萬物復甦,農民也要扛著鋤頭到地裡春耕了。距離2019年還有2天時間,春節過後就會迎來「立春」節氣。相信細心的朋友都發現了一個問題,2019年竟然沒有立春!這主要是因為曆法差異造成的,導致2019年立春這一天跑到了農曆2018年。
  • 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明年何時立春,平年還是閏年?
    對於農民朋友來說由於種田地是一個靠天吃飯的職業,所以對天氣還是很關注的,特別是在農閒的時候一些村裡的長者就根據老祖宗所流傳下來的農諺和俗語預測天氣,這些俗語傳承了成百上千年了,所以準確率還是很高的。其中一位年紀稍大點的長者就發話了,他說在2019年是沒有立春的,周圍一起烤火的鄉親們也是非常的驚訝,哪有一年之中沒有立春這個節氣的呢?
  • 俗話說: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是什麼意思?
    在我國,也有一個古老的說法,即「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文字解釋就是七年內鬥難碰上閏九月的情形,一百年內碰上初一是立春的情形。許多人都覺得奇怪,我們只聽說過閏年,那麼閏年九月意味著什麼呢?農曆九月,實際上就是兩個九個月,閏月,也是我國古代曆法的一種,在中國古代曆法中,閏月是三年閏一個月,五年閏2個月,19年閏7個月。每一年的閏年所加上的月份叫做閏月。
  • 為什麼說「七年難逢九月閏,百遇難逢初一春」?有什麼道理嗎?
    七年難逢九月閏,意思七個閏年中,也難有一次閏九月,可見閏九月的年份很少,很難遇到。為什麼會有閏月?哪年置閏月?置閏的月份有什麼規律?為什麼很少閏九月?為什麼要說七年難逢,而不說十年、八年難逢?為什麼會有閏月?
  • 俗語:七年難遇九月閏,百年難遇初一春,2021年能遇上嗎?
    導語:俗語:七年難遇九月閏,百年難遇初一春,2021年能遇上嗎?隨著時代的發展,世界變成了一個整體,各個國家之間的聯繫更加密切,不可避免地出現了文化輸出的現象,自從開放以來,我們輸出文化的同時,也吸收了很多文化,和世界接軌。
  • 民間流傳「百年難逢閏九月,百年難逢初一春」,真是如此嗎?
    「七年難逢九月閏」這個說法沒聽過,不過陌上花倒是常聽老人說起「百年難逢閏九月」,或者是「人生難逢閏九月」。閏九月是非常少見的,別說相隔一個七年很少能見到,就算隔上十個七年都未必能見到。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通過農曆曆法來了解一下就知道了。
  • 「十年難逢金滿鬥,百年難逢歲交春」,19年何時立春,是平年嗎?
    過去沒有天氣預報的情況下,農民種地都是參照老一輩人留下來的天氣俗語,如今有天氣預報了,仍有很多人參考俗語預測天氣,畢竟俗語是千百年來智慧的結晶。眼下離過年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村裡不少老人開始關注「立春」節氣了。細心的農民都會發現一個問題,陰曆2019年沒有「立春」節氣,因為本該屬於陰曆2019年的立春,竟然留在了陰曆2018年。
  • 俗語「七年難遇九月閏,百年難遇初一春」,2021年什麼時候立春?
    農諺的含義剛才說了二十四節氣對於農民朋友們的重要性,現在我們要說一下二十四節日之中的"立春","立春"代表著,大川冰凍即將消融,氣溫也開始慢慢回升,萬物也在一點一點的進行復甦,而在這時候,辛勤的農民伯伯們也要開始新一年的播種工作,在我們國家很多的農村地區流傳傳這這麼一句話,七年難遇九月閏,百年難遇初一春",那麼這農諺講的是什麼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句農諺所說的意思。
  • 農民常說七年難逢9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19年的立春是在哪天
    歡迎大家觀看本期文章,本期文章要給大家講解的是,農民常說7年難逢9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19年的立春是在哪天呢?那些經常生活在城市裡面的人們像平時的日常時間,都是按照陰曆進行的,可是農村的農民們都是按照農曆來進行的。農曆的24個節氣對於農民們來說有著不同的意義,他們能夠知道農民們的農業生產,告訴農民們什麼節氣能夠解決什麼問題!
  • 「七年難遇九月閏,百年難遇初一春」,2021年立春是什麼時候?
    立春為二十四節氣之首,立有著開始之意;春代表著溫暖和生長。立春是萬物的起始、一切更生之義也,代表著一個新的輪迴已經開始。萬物開始復甦,種植業的朋友們開始新一年的播種工作。在我國很多地區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七年難遇九月閏,百年難遇初一春」,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我們接下來詳細解釋。
  • 農村俗語:百年難遇閏九月,百年難逢歲交春,啥意思?
    農村俗語:百年難遇閏九月,百年難逢歲交春,啥意思?聽到「閏月」,農村戶口的朋友可能會覺得比較親切。按照陽曆來算,很多時候人們並不會意識到「閏月」「正月」「臘月」這些意味著什麼。年青一代大多就知道在過年的時候有「臘月」的說法。
  • 俗語:百年難遇閨九月,百年難逢歲交春,啥意思?老一輩經驗之談
    俗語:百年難遇閨九月,百年難逢歲交春,啥意思?老一輩經驗之談在過去的農耕社會,農作物幾乎是平常百姓家所有的收入來源。農作物收成的好壞會影響一家人的生活。所以他們時刻關注著農作物的生長狀態。在過去沒有先進的科學技術,全靠人力來種植莊稼、收穫莊稼。
  • 俗語「一年難逢兩頭春,百年難逢歲交春」啥意思?今年遇到了嗎?
    俗語「一年難逢兩頭春,百年難逢歲交春」啥意思?今年遇到了嗎?文/農夫也瘋狂老話說得好:一日之計在於晨,一年之計在於春。對於農民來說,把握好春天這個耕種的季節,在秋天的時候才會有收穫。在民間也有不少和立春相關的俗語,農夫前些天就聽村裡的老人說起這樣的一句俗語:「一年難逢兩頭春,百年難逢歲交春」,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今年能遇到嗎?這句俗語的字面意思還是很好理解的,其說的是如果在一年中有兩個立春,這樣的年份是很難得的。而如果大年初一和立春是在同一天,那這更是一百年都未必遇到一次。為什麼有的年份會有兩個立春呢?立春和大年初一同一天很罕見嗎?
  • 俗語:「閏七不閏八」,為什麼不能閏八月?2020年是閏幾月?
    導語:俗語:「閏七不閏八」,為什麼不能閏八月?2020年是閏幾月?正是因為閏月年是平常年份的特殊情況,所以中國老百姓在長期的生活中,將閏月所在的年份情況與平常年份的情況進行對比,將存在的一些想像進行總結,所以就有了「閏七不閏八、閏八過刀殺」的俗語。
  • 甲午馬年曆法稀罕多:閏九月 元宵節逢情人節
    甲午馬年曆法稀罕多:閏九月 元宵節逢情人節 翻開曆本,大家就會發現甲午(馬)年中有頗多不同於往年的罕見曆法現象——  元月兩頭新馬年兩頭春  2014年1月兩頭是「新年」:1日是元旦,月末31日是農曆甲午(馬)年歲首,即正月初一春節。  農曆正月初一對應的節氣是立春(故名春節),在立春前後半個月區間範圍內遊移。
  • 馬年逢閏月一年兩頭春 閏九月出生生日在下世紀
    泉州民俗專家傅孫義說,今年逢閏月,因此馬年從2014年1月31日開始,到2015年2月18日結束,有13個月共384天,立春一般在新曆2月4日,因此2014年和2015年的立春都在馬年,出現「雙春」。與「兩頭春」相對的,還有「無春年」,即整個農曆年中沒有立春日,剛剛過去的2013農曆蛇年就是「無春年」。傅孫義說,「雙立春」一般五到七年出現一次,上一個「雙立春」是在2009年。
  • 古代春節裡的「一年難逢兩頭春,百年難逢歲交春」是什麼意思?
    雙春年在古時民間一直有這樣一種說法,那就是「美好的寓意」,例如「一年難逢兩頭春,百年難逢歲交春」、「一年打兩春,豆子貴如金」、「三閏兩不閏,一年打兩春」等眾多俗語,只是這些都有什麼含義呢?正常來講,以漢歷為基礎,一年當中二十四節氣,每個節氣都只有一次,但推至2020年時,卻有兩個立春,也就有了「一年難逢兩頭春,百年難逢歲交春」的說法。那麼今年是兩個春,到底是好還是壞呢?咱們一起來看下。1.古代春節裡的雙春是什麼中國最早紀年曆法中曾出現獨特現象,這種現象稱之為雙春年,實則,雙春年乃陽曆和陰曆之間所造成的「陰差陽錯」。
  • 農村俗語「十九年頭七年寡,鼠年難逢雙春年」,有什麼說法呢?
    但是俗語「十九年頭七年寡,鼠年難逢雙春年」又是怎麼回事呢?為什麼說鼠年難逢雙春年? 從字面上去理解「十九年頭七年寡,鼠年難逢雙春年」,說的是每19年裡會出現7個「寡年(無春年)」,而鼠年出現兩個立春節氣的年份更是少之又少。 理解這句話,首先要了解什麼是「寡年」,什麼是「雙春年」,為什麼會出現某些年份沒有立春,某些年份出現兩次立春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