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難逢九月閏」這個說法沒聽過,不過陌上花倒是常聽老人說起「百年難逢閏九月」,或者是「人生難逢閏九月」。閏九月是非常少見的,別說相隔一個七年很少能見到,就算隔上十個七年都未必能見到。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通過農曆曆法來了解一下就知道了。
閏月是用來協調陽曆與農曆之間的天數而設置的,現行農曆置閏方法是「十九年七閏」,即在19個農曆年中加上7個閏年。農曆閏年因為多了個閏月,因此一年有383天~385天,而農曆平年一般有353天~355天。
查詢過往的老黃曆可以看出,閏月在九月的是很稀少的。在2020年前的200年中,僅有19世紀的1832年(壬辰年)和21世紀的2014年(甲午年),22世紀將會在2109年出現(己巳年)。算算間隔,真的是百年難有一回閏九月。這樣的間隔,就算時間湊得再好,一輩子也就只能遇上一次了。
「百年難逢初一春」,在民間還有「百年難遇歲交春」的說法,意思都是一樣的。
「歲交」也就是「初一」,意思是說,大年初一這天如果正好是立春節氣,這樣的年份是極少的,百年都難得遇上一次。大家都知道,年初一是新年的第一天,代表著全新的開始,是大吉大利的一天。而「立春」也就昭示著萬物復甦,生命萌發,一切都是新興的,也是非常吉利的。如果在初一這天又是立春,那可是百年難遇的吉祥日子。
立春是我國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又名歲首、立春節、正月節。立春這一天,不是在舊年的十二月,就是在當年的正月裡,但極少會是正月初一這天。因為春夏秋冬二十四個節令的輪轉,與一年十二個月的輪轉都在正月初一同步開始,是很難巧合在一起的。
例如最近發生的「初一春」是在1992年,正月初一過年時正好是立春節氣,而下次再遇到「初一春」的年份就要等到2038年了,2038年2月4日,是農曆正月初一,也正好是立春節氣!
大家從相隔的年份中可以看出,雖說「百年難遇」難免有誇大的成分,但老百姓們正是以此來說明初一正逢立春是非常罕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