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難遇歲朝春」啥意思?除夕立春好不好?專家:百年只3次

2021-01-09 農夫也瘋狂

俗語「百年難遇歲朝春」啥意思?除夕立春好不好?專家:百年只3次!

文/農夫也瘋狂

大寒節氣已過了,天氣也是越來越暖和了。大寒作為24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緊隨其後的就是立春了,這也表示春天就要到了。過了立春之後,世間萬物就開始復甦了,到處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2019年什麼時候立春呢?老農民都很清楚立春在陽曆的時間比較固定,都是在2月4日左右,而春節則是在農曆正月初一。這兩個節日還是比較靠近的,有些年份在過年前立春,有些年份則是在過年後立春,但是不管怎樣,春節最早不會早於立春前十五天,最晚也不會晚於立春後十五天。而今年就是春節前立春,並且十分巧合的是立春和除夕是同一天。那除夕立春好不好呢?專家:100年僅三次。

(1)俗語「百年難遇歲朝春」是什麼意思?

老話說「春打六九頭,春打五九尾」,說的是立春的時間要麼是在六九的第一天,要麼就是在五九的最後一天。由此也看得出來,立春的時間雖然在陽曆是比較固定的,是每年的2月4日前後,但是在農曆的日期則是變化的。這是因為不同的曆法所造成的,為了協調陽曆與陰曆之間的天數,古人就採用了「十九年七閏」的方法。意思是說每隔十九年中就有七個閏月。而有閏月的年份,就是閏年,其中不再是24個節氣了,變成了25個節氣。而立春是在二十四節氣之首,有些年份就會有兩個立春,自然其下一年就沒有立春了。這樣也就出現了「雙春年」和「無春年」了。

而「百年難遇歲朝春」的字面意思是在一百年中,都未必會出現一次初一和立春同一天的。這樣的年份確實很少見,而2038年2月4日、2087年2月3日這兩天都是大年正月初一立春。很多的農民朋友,尤其是古人們都一致認為,春節是新年的第一天,而立春也是24節氣中的第一天,所以這兩個節日重合了,那就是雙喜臨門,老百姓都認為這樣的年份收成會非常好。那今年立春和除夕重合好不好呢?

(2)除夕和立春同一天,好不好?專家:百年只3次

除夕是一年中的最後一天,其中「除」是「去除」的意思,而「夕」則是指夜晚。除夕就是指一年中最後一天的晚上。在民間除夕是非常重要的節日,因為其常是在臘月三十(有時是臘月二十九),所以又被稱之為大年三十,這是辭舊迎新、闔家團圓、祭祀祖先的日子,和清明節、中元節一樣,都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

對於除夕和立春同一天,很多的農村老人都認為這是好日子,認為這樣的年景很好。因為其和大年初一立春一樣,都是多年才能遇到一次的,是十分罕見的。這樣的年份,往往都是糧食收成很好。有專家也說了,除夕當天逢「立春」,這種情況是很少見的,100年只有三次。其中在2019年2月4日、2057年2月3日和2076年2月4日,都是除夕當天逢「立春」的,這100年中也僅出現三次,而今年我們就都幸運的趕上了。

不過有些人卻說了,2019豬年是春節前立春,那就意味著這一年沒有立春了,那就是「無春年」了,這樣的年份民間將其稱為「黑年」或者「寡婦年」,並盛傳寡年無春「不宜結婚」。其實這些都是沒有科學依據的,這都是不同曆法的計算出現的結果,對經濟作物和人的運勢等都並無影響。

相關焦點

  • 明天 除夕「巧遇」立春 百年只有三次
    明晚就是除夕而《中國天文年曆》顯示2月4日11時14分將迎來「立春」節氣也就是說2019年除夕恰逢立春節氣除夕當天逢「立春」 百年只有三次立春,是幹支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又名歲首,立春節、正月節。而除夕是歲除之夜的意思,又稱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時值每年農曆臘月(十二月)的最後一個晚上。
  • 「七年難遇九月閏,百年難遇初一春」,2021年立春是什麼時候?
    立春這個節氣不單單是代表新的一年春天的開始,還表示著種植業者們要開始播種等一系列的農活了。節氣的重要性想一想我們古代的先民們多麼聰明,在當時沒有任何的電子設備、氣象局等播報預警,他們只需要靠觀察天象就能知曉應該什麼時間段播種和收穫。再經過系統的總結、歸納,一步步形成了現有的二十四節氣,現在其已經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關。
  • 俗語:百年難遇閨九月,百年難逢歲交春,啥意思?老一輩經驗之談
    俗語:百年難遇閨九月,百年難逢歲交春,啥意思?老一輩經驗之談在過去的農耕社會,農作物幾乎是平常百姓家所有的收入來源。農作物收成的好壞會影響一家人的生活。所以他們時刻關注著農作物的生長狀態。在過去沒有先進的科學技術,全靠人力來種植莊稼、收穫莊稼。
  • 俗語「七年難遇九月閏,百年難遇初一春」,2021年什麼時候立春?
    農諺的含義剛才說了二十四節氣對於農民朋友們的重要性,現在我們要說一下二十四節日之中的"立春","立春"代表著,大川冰凍即將消融,氣溫也開始慢慢回升,萬物也在一點一點的進行復甦,而在這時候,辛勤的農民伯伯們也要開始新一年的播種工作,在我們國家很多的農村地區流傳傳這這麼一句話,七年難遇九月閏,百年難遇初一春",那麼這農諺講的是什麼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句農諺所說的意思。
  • 俗語「一年難逢兩頭春,百年難逢歲交春」啥意思?今年遇到了嗎?
    俗語「一年難逢兩頭春,百年難逢歲交春」啥意思?今年遇到了嗎?文/農夫也瘋狂老話說得好:一日之計在於晨,一年之計在於春。對於農民來說,把握好春天這個耕種的季節,在秋天的時候才會有收穫。臘月十五日迎來了今冬的最後一個節氣——大寒,而大寒過後就是立春了,這就意味著又將進入到了新一輪的節氣輪迴了。關於立春,這可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節氣,其不僅表示著春天將到了,在古代的時候還是新年的第一天。在民間也有不少和立春相關的俗語,農夫前些天就聽村裡的老人說起這樣的一句俗語:「一年難逢兩頭春,百年難逢歲交春」,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今年能遇到嗎?
  • 農村俗語:百年難遇閏九月,百年難逢歲交春,啥意思?
    農村俗語:百年難遇閏九月,百年難逢歲交春,啥意思?聽到「閏月」,農村戶口的朋友可能會覺得比較親切。按照陽曆來算,很多時候人們並不會意識到「閏月」「正月」「臘月」這些意味著什麼。年青一代大多就知道在過年的時候有「臘月」的說法。
  • 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明年何時立春,平年還是閏年?
    其中一位年紀稍大點的長者就發話了,他說在2019年是沒有立春的,周圍一起烤火的鄉親們也是非常的驚訝,哪有一年之中沒有立春這個節氣的呢?直到後來翻看了萬年曆確實沒有找到立春,這個時候人們才恍然大悟起來原來2019年的立春在2018年的除夕當天,這時候長者就說了句俗語「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到底什麼意思呢?2019年是平年還是閏年?什麼時候立春?
  • 俗語:七年難遇九月閏,百年難遇初一春,2021年能遇上嗎?
    導語:俗語:七年難遇九月閏,百年難遇初一春,2021年能遇上嗎?隨著時代的發展,世界變成了一個整體,各個國家之間的聯繫更加密切,不可避免地出現了文化輸出的現象,自從開放以來,我們輸出文化的同時,也吸收了很多文化,和世界接軌。
  • 「十年難逢金滿鬥,百年難逢歲交春」,19年何時立春,是平年嗎?
    眼下離過年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村裡不少老人開始關注「立春」節氣了。細心的農民都會發現一個問題,陰曆2019年沒有「立春」節氣,因為本該屬於陰曆2019年的立春,竟然留在了陰曆2018年。村裡老人說,雖然陰曆2019年沒有立春,但卻是百年一遇的好年成啊。有句俗語講到「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2019年何時立春,是平年還是閏年?
  • 俗語: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是何意?19年能碰上嗎?
    不光如此,我們的先人還創造出了二十四節氣,然後就是後半句了,百年難逢初一春,這裡的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的意思,原句就是百年也很難遇到一次,大年初一和立春重合的日子。如今我們用到的就是國際通用曆法,即陽曆。節氣其實也是根據太陽曆來的,節氣只有二十四個,算是簡化的陽曆,古人根據日出日落的時刻計算制定出來的。「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這句俗語,講到的就是立法中的計算方式。
  • 農民常說七年難逢9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19年的立春是在哪天
    哈嘍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小露露!歡迎大家觀看本期文章,本期文章要給大家講解的是,農民常說7年難逢9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19年的立春是在哪天呢?那些經常生活在城市裡面的人們像平時的日常時間,都是按照陰曆進行的,可是農村的農民們都是按照農曆來進行的。農曆的24個節氣對於農民們來說有著不同的意義,他們能夠知道農民們的農業生產,告訴農民們什麼節氣能夠解決什麼問題!
  • 2019年的除夕非常特別,一百年只有三次!下次是38年後...
    作為一個閩南人我家往年除夕兩件大事一貼對聯,二吃年夜飯但是,前天我家人就開始貼對聯了老人家的說法了「今年沒有春,要早點貼對聯」立春,是幹支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又名歲首,立春節、正月節而除夕是歲除之夜的意思又稱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是每年農曆臘月(十二月)的最後一個晚上
  • 民間流傳「百年難逢閏九月,百年難逢初一春」,真是如此嗎?
    「七年難逢九月閏」這個說法沒聽過,不過陌上花倒是常聽老人說起「百年難逢閏九月」,或者是「人生難逢閏九月」。閏九月是非常少見的,別說相隔一個七年很少能見到,就算隔上十個七年都未必能見到。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通過農曆曆法來了解一下就知道了。
  • 除夕+立春!今天如此特殊,下次等到2057年!兩股冷空氣來襲,春節天氣...
    今天是農曆臘月三十,一年中最重要的除夕,同時也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立春。除夕和立春在同一天,雖然不能說是「百年一遇」,但也極為罕見。下次遇到相同的情況,會是在2057年2月3日,再接下來就要等到2076年2月4日;而上一次相同的情況則出現在1981年2月4日。
  • 那些「除夕恰逢立春」的年份,年景如何?有什麼好的寓意?
    農村俗語「百年難遇歲交春」,大年三十與立春相逢或者大年初一與立春相逢,都屬於「歲交春」,大年三十或者大年初一都是辭舊迎新之際,在這兩天恰逢立春,都是比較少見的,但大都是年景不好。2019年更特殊,兩大原因預示著今年農業生產難有好收成。
  • 2月3日立春「百年一遇」 丁酉雞年是閏年長達384天
    此前關於今年立春的時間,社會上流傳著三個版本:2月3日,2月4日,2月5日,究竟哪天立春?按照紫金山天文臺出版的《中國天文年曆》顯示,今年立春的準確時間為2月3日23時34分。一般2月4日立春最常見,3日或5日立春則比較罕見。據報導,上一次2月3日立春發生在1897年,距今已有120年,下一次則發生在2021年。為何立春日期會不一樣?
  • 今日立春百年一遇2017年為「雙春年」
    網絡配圖近日,一則今日立春百年一遇的新聞引起網友的關注,據悉,1900年-2000年這一百年統計顯示,立春只有2月4日和2月5日這兩天,沒有2月3日,而本世紀100年的統計顯示,立春只有2月3日和2月4日這兩天,沒有2月5日。按照天文年曆顯示,4日立春最常見。
  • 除夕「巧遇」立春!原來這個日子如此特殊:100年都只有3次!
    今天中午11點多「立春」  除夕+立春,到底有多特殊?  當立春遇到除夕,有多特殊?  天文教育專家表示,農曆己亥豬年除夕和立春巧合在同一天,這種情況並不常見,百年當中約有3年出現這種情況,除夕與立春在同一天的有,2019年2月4日,2057年2月3日,2076年2月4日,都是除夕當天逢「立春」。而2038年2月4日、2087年2月3日這兩天都是大年正月初一立春。
  • 古代春節裡的「一年難逢兩頭春,百年難逢歲交春」是什麼意思?
    雙春年在古時民間一直有這樣一種說法,那就是「美好的寓意」,例如「一年難逢兩頭春,百年難逢歲交春」、「一年打兩春,豆子貴如金」、「三閏兩不閏,一年打兩春」等眾多俗語,只是這些都有什麼含義呢?正常來講,以漢歷為基礎,一年當中二十四節氣,每個節氣都只有一次,但推至2020年時,卻有兩個立春,也就有了「一年難逢兩頭春,百年難逢歲交春」的說法。那麼今年是兩個春,到底是好還是壞呢?咱們一起來看下。1.古代春節裡的雙春是什麼中國最早紀年曆法中曾出現獨特現象,這種現象稱之為雙春年,實則,雙春年乃陽曆和陰曆之間所造成的「陰差陽錯」。
  • 老農說「百年難逢歲交春」,明年是難得好年成,有道理嗎?
    農曆19年無立春?老農說「百年難逢歲交春」,明年是難得好年成文/農夫也瘋狂不知不覺中,2018年已經剩下沒幾天了,而2019年即將到來。雖然裡農曆2019年新年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但是農民朋友已經開始討論新年的天氣情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