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遇到糾紛
你會怎麼辦?
上法院打官司?
NO!
如果你想省時、省力又省錢
你可以選擇
一站式多元解紛
下面
跟隨小編一起開啟福州中院多元解紛之旅吧~
司法是糾紛化解的最後一道防線。高效便捷、成本低廉地化解矛盾糾紛是人民群眾對人民法院的強烈期盼。
2016年以來,福州市中級人民法院認真貫徹《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進一步深化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改革意見》,積極回應人民群眾多元司法需求,充分研判各類型糾紛特點和發展趨勢,聚焦金融、智慧財產權、民生等重點領域多元解紛工作,不斷探索訴源治理新路徑,推動定分止爭從終端裁決向源頭防控轉變,凝聚更強的解紛力量,打造更優的解紛渠道,逐步形成了糾紛解決的「福州樣本」。
深化訴調對接 鋪設金融糾紛化解「快速路」
「近年來,金融領域矛盾糾紛增多、涉眾型經濟案件頻發,大量案件進入司法程序,人民法院難以承受其重。」福州中院副院長連強告訴記者,為破解金融糾紛難題,該院積極發揮專門領域與行業監管部門聯合建立訴調對接機制的「試驗田」的示範作用,深入推動金融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助力更多「金融活水」注入經濟發展。
今年初以來,福州中院指導倉山法院、閩侯法院率先與福建銀保監局成立的專門調處金融糾紛組織即省消保中心建立了金融糾紛訴調對接工作機制。
今年5月,福州中院進一步延伸金融糾紛多元化解網格化觸角,主動與福建銀保監局成立金融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工作小組,共同籤訂《關於建立金融糾紛訴調對接工作機制的備忘錄》,聘請省消保中心作為金融糾紛特邀調解組織,聘請省消保中心推薦的9名來自相關領域的專家作為特邀調解員,將省消保中心、9名特邀調解員納入特邀調解組織和特邀調解員名冊。
福州市兩級法院與省消保中心及各銀行、保險機構開展協作配合聯動,通過工作站互設、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等制度,著力打造「全覆蓋」「全鏈條」金融糾紛訴調對接機制,推動金融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在福州轄區落地落細落實。
據統計,省消保中心參與了165件委派、委託案件的調解工作,其中已辦結92件,調解成功36件,金融糾紛多元化解成效明顯。
凝聚內外合力 按下知產爭端解決「快進鍵」
「發生糾紛可以選擇特邀調解這樣的解決方式,相比之前正常訴訟程序可能需要3個月甚至半年以上的時間,不僅高效便捷,而且不需要繳納任何費用。」9月11日,在福州智慧財產權法庭審判人員和律師調解員的密切配合下,僅9天就成功化解了4起涉及韓國某公司著作權權屬、侵權糾紛,實現糾紛訴訟與非訴訟解決方式的高效對接。韓國某公司老闆拿到司法確認裁定書後由衷感慨。
今年以來,福州中院作為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改革試點法院,主動作為、改革創新,廣泛吸納智慧財產權專家、學者、律師等社會專業力量,做大化訟解紛「朋友圈」,深入推進訴源治理減量工程建設,在全省率先探索建立智慧財產權糾紛「特邀調解+司法確認」多元化解新模式。這項經驗由福建高院向全省法院進行推廣。
「『指尖』上的調解,能讓當事人免去長途跋涉的奔波之苦。」福州中院副院長朱玲介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福州中院主動邀請專家、調解員,藉助「福州網絡法庭」平臺的審判輔助系統軟體和網絡調解模塊,開展線上調解。「當事人可以在異地通過電腦端、手機端登錄接受在線調解,進一步提高調解效率,提升群眾司法滿意度。」
針對福州市高新企業智慧財產權保護意識逐漸增強,涉及高新技術企業智慧財產權糾紛的案件數量逐年上升的狀況,福州中院主動深入高新技術園區,通過設立智慧財產權服務站及法官工作室,開展系列法律服務活動,為企業規避法律風險提供法律服務,致力於通過提前介入,化解紛爭,讓「糾紛不出市場」。
近日,在省法院指導和推動下,福州、三明、莆田、南平、寧德5個中級法院及平潭綜合實驗區人民法院在福州共同籤訂《閩東北協同發展區六地法院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協作框架協議》,福州中院將緊抓此次有利契機,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匯聚司法協作強大合力,深入推進智慧財產權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
強化訴源治理 打造和諧勞動關係「穩壓器」
構築和諧勞動關係,不能單靠法院一家唱「獨角戲」。今年以來,福州中院主動延伸司法職能,與市人社局、市總工會密切配合,防調裁審執聯動,健全「業務諮詢、法律援助、案件調解+確認+執行」的「一站式」「一條龍」工作機制,全力推動勞動爭議化解駛入「快車道」。
今年5月開始,福州中院通過設立「聯動執行工作室」, 建立「法院執行+勞動維權」聯動執行根治欠薪機制,現共執結了1303件涉工資案件,為勞動者追回工資約3800萬元,避免了職工維權「多頭跑路」的煩惱。
此外,福清、長樂、閩侯等地的法院也與人社、工會快速聯動,攜手快速調解涉疫勞動爭議528件,多方聯動機製成效顯著。
老百姓打官司,不僅要「討說法」,更希望「求解法」。為促進勞動爭議的實質性化解,福州中院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著力將糾紛解決埠從訴訟向仲裁、協商前移,讓大量糾紛止於未發、化於萌芽。
疫情防控期間,福州法院聯合人社局、工會、工商等有關部門,深入開展涉疫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打通職工勞動維權的「快車道」。涉疫糾紛案件調解後,聯動單位對企業進行回訪,就疫情防控期間企業可能遇到的法律問題提供專業法律服務,提前防範勞動爭議糾紛。
8月11日,福州中院聯合人社局、工會、司法、工業園區召開 「園區楓橋」機制建設研討會,探索建立「園區楓橋」工作機制,通過工業園區「三室兩庭」建設,」實現「小事不出企業,大事不出園(區)」,和諧勞動關係,打造「無訟園區」。
數據顯示,今年1至8月,福州兩級法院共受理勞動爭議案件1994件,同比減少13.04%,審結一審案件1158件,同比下降14.73%,其中調解撤訴626件,調撤率54.06%;審結二審案件292件,調解撤訴24件。不服仲裁裁決起訴至法院案件比從2017年的36.39%下降至2020年的25.75%。
點擊進入福州法院微信矩陣
原標題:《「訴」做減法 「調」做加法》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