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法官與律師攜手訴中聯調 兩「大姨姐」與「妹夫」盡釋前嫌...

2021-01-09 澎湃新聞
【一站式服務多元化解紛】青岡法院:法官與律師攜手訴中聯調 兩「大姨姐」與「妹夫」盡釋前嫌少收欠款…

2020-10-28 15: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青岡法院深入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

10月27日,青岡法院訴中調解一起民間借貸案件,被申請人趙某欠申請人兩位「大姨姐」的欠款2.9萬元,在法官和律師的調解下,被申請人現場以2.5萬元現金一次還清。對簿公堂的昔日三「姐弟」冰釋前嫌,從來院時的「劍拔弩張」到「握手言和」。

被申請人趙某在其婚姻存續期間,分別向「大姨姐」李某1、李某2借款1.3萬元、1.6萬元用於生產、生活。離婚後,他為這兩筆2.9萬元的借款出具了借據。但從此一直沒有歸還。兩位姐姐索要欠款無果,近日將其訴至法院,要求欠款「立即歸還沒商量」。案子經青岡法院訴訟服務中心分到速裁團隊法官手中。

法官劉太海認為,此案權利義務關係明確,爭議不大,判決非常容易。但他覺得沒有調解效果好,還涉及到執行等程序,會增加當事人的訴累。在徵得雙方當事同意後,他立即著手進行調解。當了解到,任春雨律師與被兩位申請人熟悉,建議律師也做一下調解工作,讓其適當讓步。劉法官在調解中大打「親情牌」:雙方畢竟曾經是親屬,不能因為離婚就將之前親情一筆勾銷。要多從對方的角度考慮,儘量達成和解。在法官、律師的調解下達成了調解協議,兩位申請人作出了讓步,每人對趙某欠款各少收2000元。雙方對調解非常滿意,尤其是趙某更是心存感激,他立即去找親友湊錢,不到一小時,就將欠款2.5萬元湊齊,送到了法院。申請人當場拿回欠款,糾紛得到徹底解決,實現案結事了人和。

青岡法院堅持創新發展,深入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千方百計滿足人民群眾多元司法需求,提升了司法服務水平。將持續完善服務功能、豐富服務手段、擴大服務範圍,為涉訴群眾提供更加優質的司法服務。

END

撰稿:王 寶

監製:宋麗麗

原標題:《【一站式服務多元化解紛】青岡法院:法官與律師攜手訴中聯調 兩「大姨姐」與「妹夫」盡釋前嫌少收欠款4000元》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訴」做減法 「調」做加法
    福州中院副院長連強告訴記者,為破解金融糾紛難題,該院積極發揮專門領域與行業監管部門聯合建立訴調對接機制的「試驗田」的示範作用,深入推動金融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助力更多「金融活水」注入經濟發展。今年初以來,福州中院指導倉山法院、閩侯法院率先與福建銀保監局成立的專門調處金融糾紛組織即省消保中心建立了金融糾紛訴調對接工作機制。
  • 關於律師接案——法官交流篇
    法官和律師都是法律人,算是「命運共同體」,但在實務中彼此有著各種埋怨和牢騷也是事實。律師埋怨法官不諳世事,法官則常怪律師能力差,不能說服委託人結案息訴。對彼此而言,都希望有一個能說心裡話的對方陣營的朋友,有條件的年輕法官和律師間,不少還結成了姻緣。筆者有幸結識了這位叫W的北京法官,感覺受益的是,交流能夠省去很多冠冕堂皇的片兒湯話,直擊彼此真實的內心想法。
  • 焦作市山陽區法院:以多元解紛助推市域治理
    在該機制中,山陽區法院依託「三官兩員一律(法官、檢察官、警官,網格員、調解員,律師)」工作室,充分發揮法官的調解、引導作用,主動通過線上與線下為居民提供普法諮詢和矛盾化解工作,為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作出應有貢獻,做到群眾困難第一時間有人理,矛盾糾紛第一時間有人管,實現轄區的豐收小區為「無訟小區」。
  • 最高法院國家知識產權局開展在線訴調對接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維記者1月7日從國家知識產權局獲悉,最高人民法院、國家知識產權局決定建立健全智慧財產權糾紛多元化解機制,開展智慧財產權糾紛在線訴調對接工作。據了解,智慧財產權糾紛在線訴調對接工作遵循如下基本原則:一是依法公正原則。
  • 金融危機涉外貿易產糾紛法官調解盡釋前嫌再合作
    ××被限制離境後,多次找到法官要求解除限制離境,同時提出提供擔保以解除限制離境的要求。  在這一期間,他又對原告本市某某自行車有限公司提出了反訴,訴稱因本市某某自行車有限公司的失誤,導致其不能取得約定貨物,同時要求本市某某自行車有限公司賠償其因在中國滯留20多天而遭受的經濟損失。
  • 數年糾紛,齟齬生;「調」字當頭,百事解
    安靜的夏莊人民法庭內,淡淡的稻香彌散,滿是笑意的王某再次找到了承辦法官。「法官,我現在就申請撤訴,感謝法庭和調解委員會的努力。我們倆調解好了,我終於可以安心建房了。」王某激動地說道。王某多次找張某協商無果,遂將其訴至息縣人民法院,請求法院判決張某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息縣法院受理該案後,調查發現該宅基地存在一宅多賣的現象,原本只夠建五間房的土地,卻出讓了七間房的土地。而本案的雙方當事人都持有出讓手續,如果處理不當,很可能會激化雙方當事人的矛盾,給當地基層社會治理造成不良影響。如果能組織雙方當事人調解,促使雙方達成一致意見,會更助於徹底解決矛盾。
  • 【媒體聚焦】|《黃山日報》:法令如山鏖戰急——黃山法院執法辦案...
    2020年,全市法院共受理案件33521件,結案32354件,生效裁判服判息訴率99.8%,審判質效穩居全省法院第一方陣。遠在蚌埠出差的市法院審管辦主任方華通過電話告訴記者,2020年,市法院重點針對一年半以上不滿三年的33件長期未結訴訟案件強化催辦包保措施,審結28件,確保三年以上長期未結訴訟案件在2018年清零基礎上持續保持零增長。
  • 廣州法院上線戶籍人口信息「一鍵查詢」功能
    4月23日下午,張律師來到廣州中院訴訟服務專窗辦理業務。「法官,麻煩您幫我開一份《補充材料通知書》,我急著去市公安局查詢被執行人的戶籍信息,然後再趕回來立案。」「我們今天開通了線上戶籍人口信息查詢功能,查詢後沒問題的話直接就給您立案了。」
  • 南豐法院家事審判:始終把感情修復擺第一位
    2016年6月,南豐法院啟動家事審判方式和工作機制改革試點以來,結合縣情和審判工作實際,全方面接地氣,讓家事調解沾滿泥土的芬芳。  做法官的好幫手  每天早上7時30分從南廣路出門左拐,步行10分鐘來到法院家事調解室,像在家一樣將桌椅和電腦擦得一塵不染,給花草澆好水。
  • 小夫妻因瑣事分居鬧離婚 法官溫情調解挽婚姻
    三觀不合人成各,兩載情盡枕邊孤。恨多愛少意不平,義斷恩絕人難聚。公堂相顧淚成河,九曲迴腸情難訴。陌路聞言猶相勸,法官試將姻緣續。半晌調得琴瑟和,弦歌一曲美如初。原告熊某無奈,只能一紙訴狀訴至法庭,請求法庭解除兩人的婚姻關係,並返還彩禮。承辦法官張鵬在查閱案卷後,認為原被告雙方之間因生活瑣事和雙方父母意見相左而引發矛盾,然而這種矛盾並不是不可調和。
  • 在盡頭處超越 於平凡中非凡——記雲南玉溪峨山法院立案庭速裁團隊...
    王豔,是峨山法院首批入額的法官之一,2015至2020年間,她辦理刑事、行政、民商事案件789件,辦案數量居全院第一,結案率及服判息訴率均在98%以上,調解率保持在65%以上。經過一年半的運行,她帶領下的速裁團隊已形成「當天開庭、當天宣判、當天調解、當天司法確認」的審判模式為主,傳統的審判模式為輔的工作方式,實現了案件進入法院後先分後調、先調後裁、快速審判的高效運轉。
  • 聚焦|南京法院2020年度成績單來了
    01 疫情防控和執法辦案兩不誤△2020年9月18日,市法院召開特邀調解組織和特邀調解員聘任儀式。全市法院在家事、金融等領域建立20餘個訴調對接機制,選聘109家特邀調解組織和431名特邀調解員,最大限度將矛盾糾紛解決在基層、化解在萌芽。
  • 民主黨人呼籲82歲的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退休,讓拜登任命新法官
    科爾曼說:「特別是考慮到當選總統拜登承諾將在第一時間任命首位黑人女性擔任最高法院法官,這是布雷耶大法官鞏固其政治遺產的時候。」 其他一些自由組織沒有公開呼籲布雷耶退休。
  • 立案、調解、普法,這家法院在一站式建設上有「金字招牌」
    從開放式櫃檯模式的立案專區,到前置的執行事務中心,再到安徽省首家成立的訴前和解中心……「全國優秀法院」的訴訟服務中心到底能有多便民?天長法院的陳文娟法官為網友們介紹道,為了解決當事人異地立案難的問題,最高人民法院大力推進一站式建設,跨域立案成為其中的重要舉措之一。當事人可以就近在自己家鄉的法院立案庭提交材料,由所在地法院代為審核,後向天長法院推送。同樣,天長法院也可以代為審查異地管轄案件,目前最遠已與內蒙古、貴州等地法院對接協作,完成跨域立案申請40件。
  • 法院動態 | 「情感港灣」審判驛站落戶三地!
    法院動態 | 「情感港灣」審判驛站落戶三地!>因地制宜原則情理法融合原則以家事審判改革創新為原動力原則備忘錄規定實施風險預警機制風險化解機制部門聯動機制信息反饋機製備忘錄要求落實訴調對接
  • 河北特大殺人案始末:不滿大姨姐煽風點火,兇手氣不過連殺3人
    當青年男子追至小區門口時,保安將其制服,並報了警,據了解,這名青年男子名叫柯楊,經審訊,柯楊承認了犯罪事實,並交代了犯罪經過,警方隨後趕到了案發現場,並對被害者實施搶救,但最終還是有三名被害者不幸去世,這三人分別為柯楊的妻子、兒子以及柯楊大姨姐的兒子,他們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為何柯楊要殺害他的妻子以及大姨姐的孩子,想要弄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這一切還得從最初開始說起。
  • 廣州法院上線廣州戶籍人口信息查詢功能:當事人不用在公、法間奔波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董柳 通訊員 彭勇記者今天(4月27日)從廣州中院了解到,4月23日,廣州法院上線廣州市戶籍人口信息查詢功能,當事人打官司不用在法院和公安局之間來回奔波。上線首日,廣州從化某律師事務所的張律師就親身感受到了這一創新功能帶來的極大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