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數學家宗傳明突破希爾伯特第十八問題 用23年糾正亞里斯多德的...

2020-11-15 觀察者網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相信,如果把正四面體形狀的磚彼此無縫地相接起來,就能裝滿整個空間,即最大密度達100%,這在16世紀被證明是錯的。而一位中國數學家花了23年,給出了正四面體的磚堆起來精確的最大密度。幾何體的最大堆積密度,是著名的希爾伯特第18問題(解釋見下文),希爾伯特的23個問題每一個都是公認的最重要的數學難題,其中少數至今沒有解決。

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教授宗傳明的辦公室既狹小又簡陋。一張寫字檯、滿滿一柜子書和兩把舊椅子佔據了大部分空間,一臺用了十幾年的筆記本電腦大概算得上是這裡最現代化的電器了。事實上,宗傳明連手機都沒有。然而,逼仄的空間和陳舊的設施並未束縛住這位數學家的天馬行空。他將最精確的運算和最複雜的推導都放在了自己的大腦中。5月4日,純數學領域的權威雜誌《數學進展》發表了宗傳明一篇長達61頁的研究論文。

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教授宗傳明

一個古老的數學問題

先哲的智慧總是讓人驚嘆。早在兩千多年前,古希臘人就發現了五種正規多面體——正四面體、正六面體、正八面體、正十二面體和正二十面體。人們將這些正規多面體賦予了靈性,如正四面體代表火,正八面體代表空氣,正二十面體代表水。

公元前三世紀,古希臘哲學家、科學家和教育家亞里斯多德斷言,在這五種正規多面體中,正四面體和立方體都能砌滿整個空間。換句話說,他認為用大小一樣的正四面體形狀的磚彼此無縫地相接起來,就能裝滿整個空間。

正多面體共有五個,均由古希臘人發現

在隨後的一千八百年中,亞里斯多德的這一斷言曾多次受到著名學者的質疑。但是,對其錯誤的嚴格論證直到16世紀才出現。

「人們發現,當幾個正四面體沿著一條稜圍成一圈時一定會產生縫隙。」宗傳明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用專業的話說,正四面體的最大堆積密度是小於1的。

1900年,被稱為「數學界無冕之王」的德國數學家希爾伯特在法國巴黎召開的第二屆國際數學家大會上作了一次演講。他提出了新世紀數學家應當努力解決的23個數學問題,著名的費馬猜想、哥德巴赫猜想均在此列。

而基於亞里斯多德的錯誤和克卜勒關於堆球的猜想,希爾伯特將「確定一個給定幾何體(例如球或者正四面體)的最大堆積(或定向堆積)密度」列入他的第十八個問題。

「數學家要有點志氣」

1991年,在中科院院士王元的支持下,宗傳明坐上火車,歷經7天7夜的長途跋涉,遠赴奧地利首都維也納攻讀博士學位,師從當代著名數學家拉夫卡和格魯巴學習數的幾何。

起初,年輕的宗傳明並不知道自己該做些什麼,直到一個周五的下午,他來到拉夫卡的辦公室。這位老人告訴他:「一個好的科學家要樹立一個遠大理想,要有一個核心研究問題。問題確定後,要堅持獨立思考,圍繞著核心問題循序漸進,逐步提高水平。不要整天忙於讀書與聽報告,獨立思考是最重要的。」

之後,宗傳明閱讀了大量書籍,從中確立了他的長遠研究目標:希爾伯特第十八問題。

「我覺得數學家要有點志氣,不能光挑一些小問題研究,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宗傳明說,「好的數學家都希望能在歷史上留下點什麼,他們關心的是100年後別人如何評價自己。同時,科學也會讓民族有光。如果牛頓、愛因斯坦都是中國人,想必現在我們的腰杆會挺得更直。」

幸運女神降臨

回國工作後,宗傳明得到許多前輩數學家的提攜與幫助。這使他下定決心要在希爾伯特第十八問題上取得突破,遠則告慰恩師,近則對得起前輩的支持。

宗傳明幾乎每天都在思考這一難題,並動手做了許多幾何模型幫助思考,尋求創新思路。但這畢竟是一個「令許多傑出數學家競折腰」的問題,六年過去了,仍然沒什麼實質進展。

2006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與密西根大學的兩組科學家藉助計算機對正四面體的堆積密度展開競賽式研究。而材料學家也開始認識到,基本單元為正四面體的納米材料可能具有十分特殊的物理性質,其有望在應用領域大展拳腳。

這使宗傳明感受到巨大的競爭壓力,更讓他深刻地體會到這一問題的重要性。他謝絕了國際、國內的所有邀請並辭掉一些行政事務,開始更加專注地研究希爾伯特第十八問題。

經歷過無數次的失敗後,2012年8月,宗傳明發現了一個巧妙的方法,從而在這一著名問題上獲得突破性進展。他證明正四面體的最大平移堆積密度介於0.367346……和0.384061……之間,這是人們對這一問題所取得的第一個上界。

「這篇論文投稿後,審稿時間長達一年半。」宗傳明坦言,「到了後期我真的很緊張,因為萬一中間出了什麼錯,這20多年的心血就全都白費了。」

這一次,幸運女神終於眷顧了他。經過嚴苛的審稿後,論文終於成功發表,並被歐美同行盛讚為一項輝煌的工作。德國著名數學家漢克評價稱:「必須承認,我被其中異常複雜的運算和構造嚇壞了——非常讓人敬佩!」

「有些數學家很幸運,找到一個著名問題很快就解決了。但絕大多數人沒有這麼好的運氣,他們需要十幾年乃至幾十年的不懈努力。」談起自己的成功,宗傳明說,「我絕不是天才,只是比別人更努力一點而已。」

擴展閱讀

「第五元素」是正十二面體?

柏拉圖的「四古典元素」,其形狀如正多面體中的其中四個。

火的熱令人感到尖銳和刺痛,好像小小的正四面體。

空氣是用正八面體制的,可以粗略感受到,它極細小的結合體十分順滑。

當水放到人的手上,它會自然流出,那它就應該是由很多小球所組成,好像正二十面體。

土與其他的元素相異,因為它可以被堆棧,正如立方體。

剩下沒有用的正多面體——正十二面體,柏拉圖以不清晰的語調寫:「神使用正十二面體以整理整個天空旳星座。」柏拉圖的學生亞里斯多德添加了第五個元素——以太(希臘文:Αιθήρ,拉丁轉寫:aithêr;拉丁文:aether),並認為天空是用此組成,但他沒有將以太和正十二面體聯繫。

克卜勒在《宇宙的奧秘》(1596)中給太陽系的柏拉圖立體模型。

約翰內斯·克卜勒依隨文藝復興建立數學對應的傳統,將五個正多面體對應五個行星——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同時它們本身亦對應了五個古典元素。

如果四面體換成球呢?

若將一個容積很大的容器,以大量體積很小且體積彼此相等的小球給填充(顯然不可能完全填滿,一定會有些空隙留下),那其密度就是指所有小球體積的總和對容器空間的比值。若欲使該容器中能放入儘可能多的小球,就必須尋找密度最高的排列法,也就是使這些被裝填的小球彼此間能儘可能緊密地排在一起。

有人做過實驗,並發現隨機裝填的密度大約有65%,然而小心地排列球的位置,可達致更高的密度。若在第一層,先將球以六角形的方式排列(即每個球四周圍繞六顆球),然後下一層的球放在「於上一層球之上能讓球中心位置最低的點」上,然後其餘層以此類推。這就是在市場水果攤上橘子堆棧的方式。每個階段對於下一層該如何擺放,都有著兩種選擇,故若一直重複此法,到了最後,會有無限多的、密度相同的球的堆棧存在,此法最為人知的兩種形式,即是面心立方和六方最密堆積這兩種方法(這兩種方法的平均密度相同),此法的平均密度大約74%,即74%左右的空間為球所佔據。

面心立方和六方最密堆積這兩種方法

克卜勒猜想說,這是所有可能的裝球排列法所能達到的最高密度,沒有更高的了。

1900年,希爾伯特將此問題包含在希爾伯特的23個問題中,作為希爾伯特第十八問題的一部分。

相關焦點

  • 星座數學家~處女座:最具想像力的數學家
    波恩哈德·黎曼:出生日期1826年9月17日德國著名的數學家,物理學家,他在數學分析和微分幾何方面作出過重要貢獻,他開創了黎曼幾何,並且給後來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提供了數學基礎。毫無疑問,黎曼是德國最偉大的數學家之一,他的謙虛和天才讓人喜愛,少年時曾在哥廷根受業於高斯門下,後來在柏林學習,在這裡他接觸到像狄利克雷、雅可比、斯坦納、愛森斯坦等偉大的數學家。
  • 亞里斯多德所在屬相最多
    十二生肖,又叫屬相,是中國與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種動物,是我國的傳統文化,生存在我華夏的每一個人都會其獨有的生肖屬相。 如果將這些生肖屬相結合著國外歷史名人,那將也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
  • 出生民國世家大族的數學家章用英年早逝,年僅27歲,令人唏噓
    吳弱男兩人於1909年在英國倫敦結為夫妻,隨後生下三子,章可、章用、章因。 章用排行老二,字俊之,1911年生於蘇格蘭。李大釗1931年,章用在200多各國考生中名列第一,進入德國哥廷根大學數學系攻讀博士,兼習物理、化學和哲學,拉丁文。當時哥廷根大學被譽為世界數學的中心,擁有德國最偉大的數學家高斯,大衛·希爾伯特等權威人物。
  • 星座數學家~天蠍座:天才數學家
    埃瓦裡斯特·伽羅瓦:1811年10月25日伽羅瓦,法國數學家,數學天才。現代數學中的分支學科群論的創立者。用群論徹底解決了根式求解代數方程的問題,而且由此發展了一整套關於群和域的理論,人們稱之為伽羅瓦理論,並把其創造的「群」叫作伽羅瓦群。
  • 亞里斯多德是希臘古代世界最偉大的哲學家、科學家
    亞里斯多德(前384—前322年),古希臘斯吉塔拉人,世界古代史上最偉大的哲學家、科學家和教育家之一。是柏拉圖的學生,亞歷山大的老師。公元前335年,他在雅典辦了一所叫呂克昂的學校,被稱為逍遙學派。馬克思曾稱亞里斯多德是古希臘哲學家中最博學的人物,恩格斯稱他是古代的黑格爾。
  • 1885年7月23日,美國第十八任總統格蘭特去世
    軍旅生涯是格蘭特一生事業的起點1861年南北戰爭爆發後,格蘭特於伊利諾州喬戴維斯縣加利納協助招募並訓練軍隊。1862年2月,率軍攻克南軍的亨利堡及多納爾森堡,從此名聲大震,並升任少將。4月在西羅之役中擊敗並重創南軍。1863年4至7月率田納西州軍隊迂迴包抄密西西比河畔南軍最重要的堡壘維克斯堡,經歷了外圍作戰和攻堅戰,最終迫使南軍投降,俘獲南軍3.1萬人。1864年起,格蘭特被任命為南北戰爭聯邦軍總司令。
  • 數學家解決了一個關於柏拉圖12面體的「世紀」問題
    儘管數學家們花了兩千多年的時間來解剖五個正立方體(四面體、立方體、八面體、二十面體和十二面體)的結構,但我們對它們仍有很多不了解。現在,三位數學家解決了關於十二面體的一個最基本的問題。在三維空間中,柏拉圖立體是一個規則的凸多面體。它由全等(形狀和大小相同)、正(所有角相等、所有邊相等)、具有相同數量面的多邊形面在每個頂點相交構成。
  • 星座數學家~巨蟹座:計算機科學之父
    巨蟹座的一個長處是他們有著哲學的思考力,他們的思考往往帶有人性化的關懷,帶有一點兒傷感滋味、富有內涵和情節的音樂會使他們的想像力翻湧不停,他們喜歡用畫筆和紙繪畫出自己那略微悲傷的情感。他們對感情抱有信仰,相信純真、相信天長地久,所以有時是挑剔的。在驕陽似火的夏天出生的巨蟹座擁有絕對的家庭意識和豐富的想像力與創造力,他們天生是一種敏感的動物,但你卻不太容易發現一隻歇斯底裡的螃蟹。
  • 往事並不如煙——1893年9月8日,中國現代數學家陳建功出生
    1893年9月8日,中國現代數學家陳建功出生陳建功(1893年9月8日—1971年4月1日),字業成,浙江紹興人,數學家,數學教育家,中國函數論研究的開拓者之一,九三學社中央委員。早年在浙江大學數學系任教20餘年,後入復旦大學執教,後曾任杭州大學副校長。研究領域涉及正交函數,三角級數,函數逼近,單葉函數與共形映照等。5歲時開始附讀於鄰家私塾。
  • 大數學家說「平行線可以相交」,後在嘲笑聲中去世,如今已成真理
    大數學家說「平行線可以相交」,後在嘲笑聲中去世,如今已成真理我就問大家一句話,朋友們,你們能想像出平行線相交的情況嗎?假如你在上中學數學課的時候,舉手問老師說:「老師,為什麼平行線不能相交呢?」1826年,在俄羅斯的喀山,一位叫羅巴切夫斯基的數學家發表了一篇古怪的演講。在嚴肅的學術會議上,他突然談起什麼平行線可以相交、三角形內角之和不等於180度等等古怪的定理。羅巴切夫斯基一生遭到了各種壓力,攻擊和嘲諷接踵而來,晚年的時候連大學教職都被剝奪了。他到底發現了什麼呢?羅巴切夫斯基其實沒想這麼叛逆。
  • 2名數學家或發現史上最快超大乘法運算法,欲破解困擾人類近半個世紀的問題
    早在數千年之前,巴比倫人就已經發明了乘法。而就在上個月,數學家們又對這一運算方式進行了優化,使它越來越完美。
  • 2020年9月23日歷史上的今天
    617年9月23日李淵起兵反隋1215年9月23日元世祖忽必烈出生1831
  • 數學家破解「宇宙生命終極答案」:42的三立方數和問題
    來源:新浪科技眾所周知,42是《銀河系漫遊指南》中關於生命、宇宙和一切問題的答案。圖為馬丁·弗裡曼在2005年的電影中飾演亞瑟·丹特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9月11日消息,如果你是一位科幻愛好者,看到42這個數字,你一定會會心一笑。
  • 這位家喻戶曉的天才數學家,講課一線工人也能懂,連電焊工都用得上
    實踐證明,解決同樣的問題,用「0.618法」做16次試驗,就可達到常用的枚舉法2500次試驗的效果。 何為「優選」?大概沒有人比數學家華羅庚理解得更透徹。他一生面臨一次次重大選擇,也在一次次的「優選」中定義自己的人生。
  • 數學家說出了「實情」
    數學家說出了「實情」3.1415926這個大家都很熟悉,小時候數學課講π,說它是由中國南北朝時期的數學家——祖衝之算出了小數點後7位,其實最早產生於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巴比倫人,而且當時建築的胡夫金字塔也運用了圓周率。古希臘數學家阿基米德(力學之父)經過研究算出圓周率的近似值,採用了許多計算方法,有勾股定理、迭代算法和兩側數值逼近等,可以稱得上「計算數學鼻祖」。
  • 星座數學家~獅子座:最具天賦的數學家
    往往會為了顧及顏面問題而掩飾內心的情緒;但是對方如果傷害他的自尊心,或是剝奪了他應有的權力,他的好勝心會驅使他和對方力爭到底,切記不要因為太過於激動而失態。以獅子座的自信和魄力,想要事業有所成並不是什麼難事。尼爾斯·亨利克·阿貝爾:1802年8月5日阿貝爾,挪威數學家,在很多數學領域做出了開創性的工作。
  • 科技日曆 | 1854年的今天,用一個問題折騰數學界99年的天才誕生
    科技日曆 | 1854年的今天,用一個問題折騰數學界99年的天才誕生  黃琨 • 2019-04-29 19:35:50
  • 星座數學家~雙子座:能比肩牛頓的物理數學家
    詹姆斯·克拉克·麥克斯韋:1831年6月13日麥克斯韋出生於蘇格蘭愛丁堡,英國數學家、物理學家。經典電動力學的創始人,統計物理學的奠基人之一。麥克斯韋在電磁學上取得的成就被譽為繼牛頓之後,「物理學的第二次大統一」。他對基礎自然科學的貢獻僅次於牛頓。麥克斯韋主要從事電磁理論、分子物理學、統計物理學、光學、力學、彈性理論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