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好,身體就好。中醫也說:肝是將軍之官。可見肝臟的重要性!
然而,生活中我們很多生活及飲食方式,都嚴重傷肝,是我們的肝臟千瘡百孔!
因此,很多查出肝臟有問題的人都打算養肝,卻無從下手!
今天,小編就比較全面的給大家介紹一下養肝的禁忌、方法和技巧。
希望這篇文章對你有大幫助!
肝好,一切都好,送你一套「養肝經」,好記又實用,護肝更健康!
一、戒酒
我們都知道喝酒的危害,且喝酒最傷害肝臟!
因為酒精被我們人體吸收時,需要經過肝臟代謝,若經常攝入大量的酒,就會增加肝臟的工作量,大大傷肝!
飲酒會導致酒精肝、肝炎等疾病,嚴重會產生肝硬化、肝癌!
措施:
很多人都說,少喝一點酒,或者是喝藥酒、紅酒對身體好,其實,任何的酒,只要是攝入都會對肝臟有損傷。
若非要喝酒時,最好在吃飯的時候喝,不要超過25克的酒精量,女士應更少。
二、少油膩
油膩食品脂肪含量高,對肝臟的傷害很大!
主要是因為脂肪在經過分解後,被小腸吸收進入血液,最終經血液循環系統被肝臟吸收,由肝臟轉化合成低密度脂蛋白。
因此大量食用油膩食物就會加重肝臟的負擔。
措施:
1、青色食物:經常食用能疏通肝氣、滋養肝血、清除肝火,從而起到保護肝臟的作用。如菠菜,黃瓜等。
2、維生素:B族維生素是肝臟「加油站」,能修復肝功能、防止肝脂肪變性,進而起到預防脂肪肝的作用。維生素A可修復肝功能,阻止和抑制肝臟中癌細胞的增生。維生素E可防止肝組織老化,護肝的作用很明顯。
3、蛋白質:蛋白質就像肝臟的「維修工」,能起到修復肝細胞、促進肝細胞再生的作用。
三、少熬夜
晚上是肝臟活動的旺盛時期,我們在睡熟的時候,肝臟也是排毒最好的時刻。
因此,晚上保持良好、充足的睡眠,對肝臟的排毒非常有利!可以增強免疫力,養肝護肝,是身體更加健康。
相反,肝臟得不到良好的工作環境,體內毒素越積越多,身體就會有反應,輕則皮膚不好、長痘;重則患肝病、心腦血管疾病!
措施:
每天都要保證7-8小時的睡眠時間,不要熬夜。
儘量在晚上11點到凌晨3點保持睡眠狀態,中午最好有10-30分鐘的午休時間。
四、少生氣
古人就說過:怒傷肝。
生氣時,最傷害的就是肝臟,很多人都把「氣」放在傷肝的第一位。
因為生氣時,人體會分泌一種叫「兒茶酚胺」的物質,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使血糖升高,脂肪酸分解加強,血液和肝細胞內的毒素相應增加。
措施:
我們平時生活中,一定要少生氣,多做事自己開心的事情,遇到事情了要換位、全面的思考,不但事情更好辦一些,也會使自己身心愉悅,有益於健康。
五、多喝水
多喝水對肝臟排毒很重要。
水衝洗肝臟組織,幫助清除毒素,並在肝臟排毒期間給腎臟提供支持,讓肝臟專注於自我清潔。
方法:
每天至少要喝100ml的水,喝水的時候,喝護肝、養肝的茶更好!
將蒲公英、菊花、金銀花、桂花製成金桂菊茶,每日一杯,對肝臟很好!
蒲公英:蒲公英全草可入藥,清熱解毒。蒲公英根有很好的消炎的作用,蒲公英通肝經,去肝火,對慢性肝炎以及服藥或其他原因造成的肝損傷有不錯的修復效果,能通過對肝臟的修復來恢復正常肝功能。
而金銀花與菊花、蒲公英統稱為「下火三劍客」!
菊花能清肝明目、抗菌抗炎、疏散風熱、清熱解毒;
金銀花可宣散風熱、抗菌抗炎、清解血毒、利膽、提高免疫力!
桂花作用是溫補陽氣、排解體內毒素,桂花性溫,可中和其他三者的寒性,喝起來對身體更好!
六、多運動
大家都知道運動強身,運動也是有養肝作用的。
運動可以保持體形、減肥,有效預防了脂肪肝,並且運動可以幫助我們促進體內的氣體交換,加快體內的血液循環,讓我們的肝臟可以吸收到更多的氧氣跟養分。
方法:
步行運動是最簡便易行、最值得提倡的一項有氧養肝運動。
部分慢性肝病患者,有時會感到口乾舌燥、心煩易怒,如果能夠光著腳散步,在鋪有卵石的路面上散步,這樣刺激腳底穴位,對腳底進行按摩,可以起到保肝益陰、舒筋活血的作用。
七、多按摩
我們平時在生活中,可以按摩穴位、推肝經等方法來進行養肝:
方法:
推肝經:
用掌根從大腿根部推至膝蓋處。也可握拳後,用四指的關節向下推。每次推300下。
刮肝經可以消除肝臟內的火氣。肝火旺會讓人出現口渴欲飲、小便黃、發熱、舌紅苔黃、脈弦數等症狀,有些人還會伴隨著易怒、眼乾。
大敦穴:
盤腿端坐,赤腳,用左手拇指按壓右腳的大敦穴左旋按壓15次,右旋按壓15次。然後用右手按壓左腳的此穴位,手法同前。
「大敦穴」可以按摩,也可以艾炙,能達到清肝明目之功效,可使您頭腦清晰,神清氣爽。
太衝穴:
盤腿端坐,用左手拇指按右腳太衝穴(腳背第一、二趾骨之間,如上圖所示),沿骨縫的間隙按壓並前後滑動,做20次。然後用右手按壓左腳的此穴位,手法同前。
太衝穴是肝經的原穴和腧穴,是肝經的火穴,能夠把肝氣肝火消散掉。所以通過按揉「太衝穴」,可以把人體鬱結的氣最大限度地衝出去。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