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不韋在太后趙姬的要求下,舊情復燃,又恢復了早期的關係

2021-01-08 陳雜歷史

呂不韋在太后趙姬的要求下,舊情復燃,又恢復了早期的關係

為了應付舊情復燃的太后,找了個假太監做替身,最終害死了自己的人就是呂不韋。

秦莊襄王元年(公元前249年),東周君打算聯合各國諸侯伐秦。莊襄王聞知後,任命呂不韋為帥,率軍攻滅東周,使其土地盡皆入秦,「周既不祀,周比亡」。這次攻伐,不僅使秦國獲得了河南等通往東方的戰略要地,更重要的是結束了延續八百年的周朝為天下共主的最後統治,為秦統一天下作好了最重要的準備。

接著,呂不韋又一鼓作氣積極進攻,派蒙驁伐韓,攻取了成皋(今河南滎陽西北)、滎陽,設置了三川郡(黃河、洛水、伊水之間)。秦的邊界逼近了魏的都城大梁(今河南開封),中原的心臟地區從此被秦佔有。從莊襄王元年至三年(公元前249-247年)期間,秦佔有了大部韓地,攻取了趙國的榆次等三十七城,又攻取上黨諸郡(今山西東南部),設置太原郡。至此,秦佔有了太行山以西地區,進出太行山的要道被控制在秦的手中。

但莊襄王的命運只比他的父親好一點,公元前247年,莊襄王在位三年便去世了。十二歲的嬴政登上了王位,呂不韋的風險投資進入了全面收益期。年幼的秦王尊他為「仲父」,國事皆取決於仲父相國呂不韋。

相國呂不韋代理朝政後,並不滿足於己經取得的勝利。秦王嬴政三年(公元前244年),派蒙驁再攻韓,取十二城。次年派蒙驁攻魏,取二城。第三年蒙驁伐魏,取酸棗等三十城,並設置東郡。魏都大梁己處在秦的三面包圍之中。嬴政六年(公元前241年),「楚、趙、魏、韓、衛合從伐秦,楚王為從長,春申君用事,取壽陵。至函谷,秦師出,五國之師皆敗走。」(見《資治通鑑.秦紀一》)秦國又一次打敗了五國合縱攻秦,楚國被迫遷都壽春(改稱郢,今湖北省荊州市荊州區)。秦接著攻取了魏的朝歌(今河南省北部鶴壁的淇縣),衛的濮陽(今河南濮陽)。嬴政九年(公元前238年),秦又攻取了魏的垣、蒲,擴大了東郡,使東郡從三川郡以東,沿黃河南岸向東伸展,橫插在趙、魏、齊之間。同時,使秦的領土與齊相接,並截斷了趙與韓、魏之間的聯繫,形成了秦可以對六國進行各個擊破的有利局面,為最後攻滅六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兼併戰爭的節節勝利,並沒有讓呂不韋得意忘形。當時,最著名的是戰國四公子:信陵君(魏)、春申君(楚)、平原君(趙)、孟嘗君(齊,秦昭王二十五年己死)。他們都是以禮賢下士,賓客盈門為榮的人,而作為即將完成統一大業的秦相國呂不韋來說,卻自愧弗如。為了研究如何完成統一全國的軍政策略,如何治理統一的國家,呂不韋以優厚的待遇,廣招天下士人,併集中三千賓客,為其著書立說。嬴政八年(公元前239年),《呂氏春秋》問世。呂不韋將書張掛於鹹陽城門,並將千金懸掛於書旁,公告說:有各方遊士賓客能在《呂氏春秋》中增減一字者,賞千金。呂不韋就是以這樣的方式向天下昭示該書文字的精練,來為自己的新書做廣告。這可能是中國有史以來為自己的產品做廣告的最早範例。

《呂氏春秋》分為十二紀、八覽、六論、共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餘萬言。「以備天地萬物古今之事」,故而《呂氏春秋》被人稱為雜家。但它龐而不雜,融會貫通儒、道、墨、法、兵、農、名等諸子各家學說,有取有舍,兼容並包,形成了呂氏獨特的思想體系,反映了呂不韋的政治思想學說。

呂不韋主張博採眾長,「假人之長,以補其短」。《呂氏春秋》承繼儒家「德政」和「重民」的思想,而摒棄儒家一些不切實際的空談;贊同墨家「尊師」、「節葬」的主張,卻批判墨家的「非攻」、「救守」;吸收法家的「變化」、「耕戰」,但反對法家一味的「嚴刑峻法」。由此看來,《呂氏春秋》對各家學派的舍取,是以如何有利於建立統一的王朝為標準的。雖然如此,但這種建立思想體系的科學方法,卻給後人以極大的啟示。

呂不韋在政治上主張結束分裂,謀求建立以天子為首的統一王朝。《呂氏春秋》認為,戰國之所以成為一個「亂世」,是由於「詐術並行,攻戰不休」的分裂割據局面而造成的。因此提出「一則治,兩則亂」的觀點,這一觀點把國家是統一,還是分裂,與社會的治和亂,安和危聯繫在了一起。《呂氏春秋》還認為,「亂莫大於無天子」最要緊的是擁立「新天子」,重建以天子為首的統一王權,以結束分裂割據的狀況。為了政令的統一,《呂氏春秋》主張,「王者執一而萬物正」,即實行中央集權制。為了實行中央集權制,呂不韋認為必須建立一套新的統一的等級制度,即「正名分」。

在國家的施政方針上,呂不韋主張以「德治」為主,輔以「法治」。他把行德義放在首位,否定法家的單純強調刑罰。當然,後來秦朝施政方針的發展,走向了他主張的反面,這是他始料不及的。

莊襄王(子楚)去世,嬴政即位後,呂不韋在太后趙姬的要求下,舊情復燃,又恢復了早期的關係。但隨著嬴政的漸漸長大,私通太后顯然是危險的。為了自己能脫身,呂不韋找了一個性能力極強叫嫪毐的人做門客,並詐以宮刑,冒充宦官獻給太后。太后得到嫪毐如魚得水,後來還躲在雍城別宮生下兩個兒子。因為太后的寵愛,嫪毐被封為長信侯,以太原為其封地叫毐國。呂不韋下的這招棋,雖然使自己從私通太后的事情上脫了身,但卻給他帶來了毀滅性的災難,這是呂不韋所有的風險投資中下得最臭的一招棋。

九年後,即公元前238年,太后和嫪毐東窗事發,嬴政誅殺了嫪毐家的三族人,並殺了太后和嫪毐所生的兩個兒子(即嬴政的同母異父弟);車裂了嫪毐的黨羽和他們的宗族;沒收家產被遷徙到蜀地的嫪毐的門客有四千餘家;太后也被遷到雍地居住。嬴政本想藉機殺掉呂不韋,但遊說者甚眾,嬴政沒有下手。嬴政十年(公元前237年)十月,呂不韋被罷相,遷回河南的封地。

從公元前249年莊襄王繼位,到公元前237年被嬴政罷相,呂不韋作為相國把持秦國朝政十二年之久,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各方面都頗有建樹。呂不韋入秦之初的四年間,秦國連喪三王,加之天災不斷,叛亂迭起,局面十分混亂,外部還有強敵趁機進攻,可謂內憂外患。面對這種危險的局面,呂不韋充分調動全國的人力物力,渡過了嚴重的自然災害,平定了各地的叛亂,穩定了國內的政局;並有效地調動軍隊,擊退了外敵的進攻。在呂不韋居位相國期間,秦國新取得的土地至少有十五個郡以上,佔統一後全國總郡數的一半,為秦統一中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遷居洛陽後,呂不韋也未賦閒。一年多以來,凡有事,大臣們就過來請教,門庭若市的呂不韋讓嬴政很不放心。此外,嬴政更擔心的是自己身世的秘密,幾乎所有人都知道他是呂不韋的親生兒子。很難說贏政到底是擔心呂不韋功高蓋主,還是為了撇清自己與呂不韋沒有血緣關係;亦或是兩方面的原因都存在,嬴政向呂不韋發了一紙書信:「君何功於秦?秦封君河南,食十萬戶。君何親於秦?號稱仲父。其與家屬徙處蜀。」呂不韋終於明白,嬴政要否定自己的一切了。嬴政十二年(公元前235年),呂不韋飲毒酒自盡。

呂不韋的最後結局,無論如何也不會在他的計算之內。一個中國歷史上最牛的風險投資商人,最後就這樣死在了自己精心設計的風險投資布局中,這不能不說是一場悲劇。但,無論呂不韋最後的結局怎樣不堪,他卻確是一個改變中國歷史走向的人。

相關焦點

  • 與秦始皇母親趙姬私通的假太監嫪毐能力到底有多強?
    秦國的趙姬可以說是宮廷第一女人,趙姬的出身不是太高貴,原是煙花柳巷的一個出賣肉體的女人,是邯鄲城中一個非常有名的歌姬,在當時歌姬是一個有技術含量的職業,琴棋書畫、歌舞辭賦要樣樣精通,歌姬在人老珠黃之前往往都要物色好一個達官貴人嫁了,趙姬也是這樣,她在一個合適的機會就嫁給了當時的名人呂不韋。
  • 嫪毐至死都沒想到,趙姬只是想利用他,完成自己多年的夢想
    但是卻受制於國力沒能達成願望,直到嬴政登基之後,秦國終於看到了希望,在呂不韋的建議下漸漸地削弱六國,讓秦國的實力徹底凌駕到了六國之上。首先就是送他進宮的呂不韋,想要利用他斷掉跟趙姬之間的聯繫,嫪毐本來只是呂不韋手下的門客,一場意外讓呂不韋發現了他的才能,於是呂不韋聯想到了一直對自己糾纏不休的趙姬,他想要靠嫪毐穩住趙姬,這樣他和趙姬之間的舊情就不會被嬴政發現了。
  • 憑藉一「特長」,竟讓趙姬痴迷不已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嫪毐和趙姬的故事,他本是一個普通人,經過呂不韋的引薦與趙姬相識。不得不說嫪毐這個人十分有心計,將「吃軟飯」這門技術運用得爐火純青。最終憑藉自己的「特長」一步步擁有自己的爵位,並且讓趙姬對自己痴迷不已。那麼嫪毐究竟是通過什麼「特長」才能俘獲趙姬的內心呢?
  • 大秦賦:始皇帝的緋聞父親,風險投資界鼻祖,歷史牛人呂不韋
    嬴子楚是秦王嬴政的父親,乃大秦莊襄王在得到嬴異人「如果成事,共享富貴」的承諾下,呂不韋也分外賣力,他通過給華陽夫人弟弟陽泉君的一番分析,闡明利害關係,又通過華陽姐姐把嚴峻形勢的分析傳遞給了華陽夫人,華陽夫人獲悉後很是心動
  • 不是趙姬選情人還是選兒子的問題,嫪毐之亂的真相其實很複雜
    嫪毐&趙姬首先嫪毐是個面首出身,呂不韋為了自己明哲保身,把嫪毐獻給趙姬,也就是趙姬私自養了個小白臉的事,說白了,嫪毐封長信侯也好、召集門客也罷,都改變不了她的一切所得都是因為趙姬才獲得的這個邏輯,那麼她的一切行為首先就都要符合趙姬的利益。
  • 《大秦賦》可憐人趙姬,縱有千般美貌仍無人愛她,終其一生是棋子
    《大秦賦》可憐人趙姬,縱有千般美貌仍舊無一人愛她,終其一生都是棋子!朱珠飾演的趙姬很美,如果把趙姬的一生看作一本書,書中的情節必定是跌宕起伏,即使成了監國太后,她骨子裡依舊是個無知婦人。但圍繞著她牽扯到的男人們諸如嬴異人、呂不韋、嬴政、嬴傒、嫪毐等人,他們給她的人生帶來各種豐富的經歷和色彩。是幸運,她與他們的糾纏讓她從無名趙姬成了大秦太后,是不幸,她的一生都是這些男人手中的棋子。對於嬴異人而言,她是貌美會跳舞帶給自己快樂時光的妻子,是兒子嬴政的母親。但這個男人胸懷秦國和天下,他最愛的是大秦百年基業和東出之志向。
  • 「我就這麼一個兒子」趙姬說完!嫪毐眉頭一皺!醞釀奪權之路?
    本文,我們用【大秦賦】中嫪毐佔了趙姬身子還讓她給自己生下倆孩之大便宜之後仍不滿足想要索取更多最終下場很慘的劇情做案例淺述分析!嫪毐,在初登場之時,是專門為別人拉馬車之人,且因精通騎馬之術,得以進入軍中供職。在一次機緣巧合之下,為當時從邯鄲跑來的秦異人和呂不韋拉了馬車,索性和他們二人結緣,在日後嫪毐沒落之際,遂投奔到已經是秦國丞相呂不韋府中。
  • 《大秦賦》嬴傒為什麼不許小紫去碰太后喝酒的杯子?
    太后突然給嬴傒送去一個婢女,名叫小紫,太后說了,那就讓小紫替我照顧大伯吧!不僅如此,太后還留下了她常用的喝酒的杯子,當小紫去收拾杯子的時候,嬴傒大喊不許動。那麼,太后為什麼要給嬴傒送個婢女,而嬴傒又是為什麼不許小紫去碰那個太后喝酒的杯子呢?嬴傒放棄爭奪王位,是因為趙姬嬴傒是完全有能力,也有實力與嬴政奪王位的。
  • 秦始皇軟禁生母趙姬,殺二十七個勸諫大臣,為什麼沒有處死茅焦?
    秦始皇在雍城舉行成年的加冠禮並開始親政那一年,他的生母帝太后趙姬與嫪毐淫亂的事情被人舉報。秦始皇非常惱怒,那面子上實在掛不住啊,於是命人著手調查此事。嫪毐知道事情敗露,肯定沒有好果子吃的,便先下手為強,竊取秦王嬴政的王印和太后的印璽,調動京城及地方軍隊,加上他的家丁企圖攻佔秦王居住的蘄年宮。
  • 看皓鑭傳學歷史:第一集,呂不韋大秀成語,卻弄巧成拙槽點滿滿
    2019年的開年歷史大劇《皓鑭傳》隆重登場了,演繹的是戰國末期傳奇人物呂不韋與趙姬的故事,劇中的主角皓鑭,就是創作者給趙姬賦予的名字,這個名字是否來自嚴謹的考證,老樂不敢妄言,畢竟在先秦時代,女性是很少能留下名字的,但是在藝術作品中不一樣,如果沒有一個合適的名字稱呼,是不便於受眾理解接受的。
  • 《大秦賦》家宰鄭貨讓呂不韋仕途走下坡路,羋啟改寫了秦國歷史
    華陽夫人老謀深算,在呂不韋的撮合下,她認贏異人為嫡子,將其改名為子楚。作為認子的條件,子楚必須娶韓霓為妻,韓霓成為華陽夫人安插在秦王身邊的棋子。他也讓羋華離開鹹陽了,但是愛情的力量很偉大,在羋華離開鹹陽的當日,趙姬太后回鹹陽,而且母后進西門,羋華出東門,時間和地點正好衝突。秦王政最終放棄了去迎接母后的念頭,快馬加鞭去送別羋華了。
  • 大秦賦嬴傒和趙姬關係解析猜測 大秦賦嬴傒真實身份是什麼
    嬴傒原本有機會篡位,天時地利人和皆有,但他卻因為(疑似)跟趙姬的曖昧關係,而放棄並選擇輔佐趙姬的兒子嬴政。經歷了華陽夫人策劃的章臺宮兵變後,嬴政最終順利登上王位,在此過程中除了呂不韋帶百官強行入宮護駕,更離不開公子嬴傒的鼎力相助。根據看過小說的網友解釋稱,小說裡面是嬴傒對趙姬是一見鍾情,後期還和嫪毐爭風吃醋,嬴傒是喜歡趙姬的,所以才會幫助趙姬母子。
  • 塔羅牌佔卜:未來的你們舊情復燃了嗎?
    戀愛中的兩個人,由於某些原因而使感情中斷,但是感情沒有「開關鍵」,也不是分開就能放下的,難免有人期待著能夠舊情復燃那麼,你和前任有可能舊情復燃嗎?一起進入下面的塔羅牌佔卜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