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疫情防控中形成的良好生活方式常態化,這是貫徹落實黨中央、省委市委關於疫情防控決策部署的實際行動,是在疫情防控常態化階段的必然要求。眼下,廣州面臨的形勢依然嚴峻複雜,倡導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生活方式,責無旁貸,勢在必行。
6月11日,廣州市發布《廣州市關於倡導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生活方式的行動方案》,啟動「十大行動」34項具體措施,既把一些市民日常生活的良好行為習慣如出門戴口罩、排隊「一米線」、分餐公勺、預約就診等固化下來,推廣形成文明風尚,又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不文明行為如濫食野生動物、薄養厚葬、亂停亂放等不文明行為有針對性地提出了禁止性的要求,回應群眾的關切和訴求。
要牢記:
出門佩戴口罩
排隊「一米線」
《廣州市關於倡導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生活方式的行動方案》具體內容包括:
一、文明習慣推廣活動
重點是倡導出門佩戴口罩、垃圾分類投放、保持社交距離、推廣分餐公筷、看病網上預約等文明行為習慣,以提倡性、鼓勵性內容為主。
天氣炎熱也不能摘口罩。
二、文明餐桌倡導行動
加強《廣州市禁止濫食野生動物條例》及防控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知識的宣傳教育,推廣用餐禮儀,深化「光碟行動」,引導廣大消費者合理消費、理性點餐、不剩飯菜、剩後打包,減少廚餘垃圾,深入推動文明餐桌進社區、進鄉村、進學校、進企業、進機關、進家庭,用「小餐桌」帶動「大文明」。
保持社交距離
三、愛國衛生運動深化行動
持續開展「防疫有我 愛衛同行」行動,開展周末環境衛生整治提升行動,普及健康知識,提高居民健康素養和自我健康管理能力等。
四、文明出行養成行動
具體措施包括倡導文明駕駛、倡導有序出行、倡導低碳出行,鼓勵群眾優先選擇步行、騎行或乘坐公共運輸工具出行。
五、心理健康促進行動
廣泛開展心理健康科普宣傳,建立基層心理健康服務站(室),壯大專兼結合的心理健康志願服務隊伍,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學校日常教育教學活動中。
六、移風易俗深化行動
深入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倡導健康過節,抵制封建迷信,拒絕「黃賭毒」活動,倡導婚事新辦、喪事簡辦、清明節文明祭掃等。
七、志願精神踐行行動
打造100個社區志願服務示範點,發揮好黨員回社區報到並開展服務機制,統籌廣州街坊、青年志願者、民間社會組織,有序參與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活動,倡導友善關愛,加強對一線醫護人員的關愛等。
八、文明風尚弘揚行動
開展文明旅遊點讚活動,規範廣場舞等運動項目,防止擠佔場地、噪音擾民。倡導文明觀賞,不擁擠插隊、不大聲喧譁。
九、法治宣傳教育行動
組織開展「防控疫情、法治同行」專項法治宣傳行動,教育引導群眾依法支持和配合疫情防控工作。
十、文明實踐深化行動
打造100個市級文明實踐中心(所、站)試點,出臺實施《廣州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廣泛深入開展「文明健康 有你有我」主題公益宣傳等。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綜合性大考,既是對全市疫情防控應急處置能力的一次大考,也是對全市人民道德水準、文明素養的一次大考。
廣州人
別鬆勁
要牢記
▼▼▼
預防口訣千萬條,戴好口罩第一條。
老人小孩別大意,健康永遠罩著你。
噴嚏咳嗽有講究,紙巾手肘擋住口。
居家日常勤洗手,少往人多地方走。
出門坐車搭地鐵,有序測溫做起來。
室內空氣要流通,推開窗戶勤通風。
大吃大喝要不得,規律作息多運動。
環境衛生齊呵護,垃圾千萬別亂扔。
出現發熱不要等,火速就診找醫生。
文字: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何道嵐、張姝泓、夏振彬、何超
【來源:大洋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